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942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同步测试教学文档.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同步测试教学文档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同步测试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A.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 眼睛里溅进了少量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 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A. ②④⑥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稀醋酸溶液的pH

B. 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可以用氨水来洗涤

C. 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D. 为了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足量浓溴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分离

4.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用钥匙取用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B. 向燃着的酒精灯中直接添加酒精

C. 实验室加热高猛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制取氨气        D. 实验室将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6.碘是一种易溶于酒精,苯,汽油,四氯化碳的物质,现有碘的水溶液,要从碘水中萃取出碘,下列试剂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  )

A. 四氯化碳                                    B. 汽油                                    C. 酒精                                    D. 苯

7.在装有浓硫酸的容器上应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全部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9.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品标签

 

 

 

分析

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该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受热易分解

该药品标签上还标有

A. A                                           B. B                                           C. C                                           D. D

10.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去测定某溶液的pH值,测得该溶液的pH值结果将会(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变                           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

1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含氧酸.实验室用浓硫酸与乙二酸(H2C2O4)晶体加热,可获得CO与CO2的混合气体,再将混合气体进一步通过________(填一种试剂的名称)即可得纯净干燥的CO.

12.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 ________

13.某同学在气体体积测定仪中用镁和硫酸反应测定1mol氢气体积.完成下列填空: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 .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上B瓶的玻璃塞,用橡皮塞塞紧A瓶加料口,当看到 ________现象时,可以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

(3)已知液体量瓶的刻度范围是110~130mL,实验时称取镁带的质量要控制在0.100~0.110g之间,目的是 ________.

(4)完成一次测定实验,需要2次用注射器抽气,其中需要记录的是第  ________次抽出气体的体积.

(5)下列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________(填编号)

a.镁表面的氧化膜没有除尽

b.储液瓶中的液体是水

c.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d.装置气密性不好.

14.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急救方法是 ________

三、综合题(共2题;共8分)

15.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________.

(2)容量瓶:

________.

(3)酸式滴定管:

________.

(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________

16.已知A和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最多共有 ________ 种.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 ________ (填“A”或“B”).

(3)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得到滤液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向由试管A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的碳酸氢盐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

17.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利用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_处.

(3)冷凝水由________(填f或g)口通入.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冲洗,故A错误;

B.若实验过程中眼睛里溅进了少量酸或碱溶液,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降低对眼睛的伤害,故B正确;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若立即用大量水扑灭,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会造成火势蔓延,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C错误;

D.若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会污染地下水,腐蚀地下管道;应该将含有硫酸的废水倒入指定的废水缸,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使用氢氧化钠冲洗;

B.酸或者碱溶液溅入眼睛,应该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且边洗边眨眼睛;

C.酒精的密度小于水,酒精燃烧后不能使用水灭火;

D.硫酸具有腐蚀性,能够腐蚀管道,污染地下水,不能直接冲入下水道.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则③⑤正确;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则①正确,与浓度、压强、酸式或碱式无关,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⑤,故选D.

【分析】根据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分析,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

3.【答案】C

【解析】【解答】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