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540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docx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

【篇一: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活动内容】

新安边中心小学科技节活动材料

活动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要一提起玩具,就会想到商场里那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玩具。

很多学生家里已堆放了一箱一箱的从小玩到现在的玩具,她们对很多玩具如数家珍,见惯不怪,而对爷爷奶奶辈自制玩具充满了好奇,抓住这一契机,就让学生参与一次自制玩具的活动吧。

设计理念

在小学科技活动中,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要让学生关注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从身边的小处去感受,经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自制玩具”的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开动脑筋、发展个性、发挥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这项活动的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适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是有益的拓展和延伸。

活动目标

1、培养敏感的科学触觉,训练动手技能,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分析能力。

2、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科学实践方法,善于从身边进行科学实践。

3、培养进行科学实践的勇气,意志力和耐心,促进团队协作精神活动准备

1、参加人员

活动辅导老师:

科学老师

活动参与学生:

全体学生

2、学生可准备的材料

⑴收集废旧物,变废为宝。

纸类线类布类橡胶、塑料制品瓶罐瓶盖吸管、雪糕棒⑵利用自然物,就地取材。

植物类(农作物、蔬菜、水果及其它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动物类(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珊瑚等)

活动计划

我们进行的活动把焦点放在生活中常见的事实,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最后解决问题。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用敏感的心灵去寻找最真实的科学道理,改进我们的生活。

1、活动步骤及完成时间

10月20日-10月21日制定活动计划

10月22日-10月23日查找相关材料,设计小组活动方案。

10月24日-10月30日学生讨论可行方案

11月1日-11月17日学生动手制作

2、活动形式

活动参加人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3、活动要求

①各小组要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②组员每天及时向组长汇报活动进展情况。

活动实施情况

一、问题的形成。

经常看到学生带玩具到学校来玩,而且互相攀比,谁的玩具好,谁的玩具贵,这时的我心里总有那么一点颤动。

现在的学生并不缺少玩的东西,她们缺少的是动手的能力,创造性的能力。

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看我们怎样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去感知、认知、实践。

学生带来的玩具启发了我,何不就地取材让学生自制玩具,“自制玩具”就因应而生。

二、分组制定计划

纸类(可利用普通纸、包装纸、挂历纸等制成拼图、头饰、交通工具、花瓶、家具等)

线类(用毛线、绒线等编织小动物、包、头套、花等)

布类(可制作小布书、多用袋、娃娃、服饰、沙袋等)

橡胶、塑料制品(用旧轮胎、篮球、乒乓球、唱片、塑料包装盒等可制成秋千、话筒、小飞机、小汽车等)

瓶罐(用塑料饮料瓶、药瓶、易拉罐、食品罐等制作餐具、茶具及“娃娃家”的用品)

瓶盖(各种大小不一的瓶盖可制成转盘、拨浪鼓、棋、积木等)吸管、雪糕棒(可制作木房子、运动器械、桌面玩具等)

植物类(农作物、蔬菜、水果及其它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动物类(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等)

三、指导制作玩具。

1、从材料自身的特点出发,考虑自制玩具的可能性

体积:

体表的外形像什么?

怎样巧妙利用?

容积:

内部是否有容积?

怎样利用?

截面:

其横截面、纵截面的形状和内层结构是否能够利用?

累加性:

多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累加或重叠组合后是否能够利用?

2、从所需制作的玩具出发,考虑利用材料的可能性。

利用技巧:

⑴根据材料的性质选用合适的辅助材料、工具及特殊的技法。

如水果、蔬菜制中可用大头针、牙签连接、镶嵌;而玉米皮、秸秆制作中就需要用绳、线,贝壳、蛋壳、石子要用水、彩色笔帮助组合造型;而玉米皮、长叶草、柳条等只有用编结技法才能充分表现其特色。

⑵制作中保持自然素材自身原有的特色。

如大松果壳表面呈鱼鳞状,制作时,便能够利用其作鱼身、鸟身、插入松针作小刺猬等,都比较生动形象。

⑶制作后的玩具应该美观安全,并尽可能保持材料原有生命力。

有些自制物存在不安全因素,在制作中要排除。

有些自然物是个生命体,制作成玩具后要设法保存其生命力。

四、活动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制玩具这一活动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昂的兴趣,每天向老师汇报着她们的制作情况。

面对学生亲手制作的玩具,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我深深的体会到。

1、“自制”玩具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孩子全员积极参与的过程。

从确定做什么,找什么材料、制定计划、尝试制作,不断修改、补充,最后形成一个与最初想法较一致的“玩具”。

这个过程,原来就是“玩”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玩”的过程,它使孩子主动参与及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励了孩子的创造与实践。

2、自制玩具过程有利于孩子了解“玩具”。

在提问想了解玩具那方面的知识时,有些学生提出了想了解玩具是怎样做出来的,有了自制玩具这个过程,能够使孩子明白地了解玩具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3、自制玩具创造了多人参与的可能性。

自制玩具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在小组活动中,由几个孩子各负其责,明确分工,因此,自制玩具这个过程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参与。

做一次漂亮的配合,在“制造”的过程中学习与不同的人合作。

4、自制玩具是创造性活动。

“自制”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没有统一的要求,更不是依样画葫芦的一个过程,在自制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设想,添加、删减或改变,是一个充满自主性与灵活性创造性活动。

让孩子亲自参与玩具的制作,使她们感受制作的辛劳,享受成功的喜悦和

【篇二: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丰富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重在过程,贵在参与。

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小学生的创造才能,张扬个性,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

探索与创新

三、活动内容

1、小学生创造活动

2、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3、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4、开展读书(名著、科普书籍等)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校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科技节活动,经过各种形成进行宣传发动。

努力营造小学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掀起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高潮,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围绕“探索、创新”的主题,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

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时间,做好活动部署安排,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小学生扎实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

1、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要经过办黑板报、科技画廊、科普知识讲座和向学生推荐科普书籍等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有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竞赛内容包括:

科学发展史(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知识和各年级教科书中的知识。

中心校届时将组织“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2、小学生创造活动。

主要包括四类:

1)创造创造类:

指小学生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即一般人们所说的“小创造”、“小创造”、“小制作”。

(2)创意设计类:

指小学生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创造创造的实物,但根据科学原理和创造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

(4)科学论文类:

指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

如:

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3、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主要包括五类:

(1)电脑绘画:

运用各种绘画软件或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示统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

单纯的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3)电子报刊:

运用各类文字、动画、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

电子报应该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

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级连接。

电子刊物应有刊物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

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4页以上正文页,在目录页应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

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述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信息的作品。

作品容量应不大于50mb(非压缩文件)。

以上各类作品制作,要求小学生独立进行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老师能够给予指导,但不能直接参加制作。

4、开展读书活动

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以“读名著、颂名诗、看名片、学名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读书活动,以强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掌握科学知识。

各校自行组织,并将组织情况书面报告中心校。

五、几点要求

1、坚持普及,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好学校各项科技活动。

各中小学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与实施课程改革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节活动方案的设计也要突出创新。

学校对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创造创造、优秀的创意设计和科技论文,要及时发现、重点引导,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

要以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科技节,促进科普知识的长期推广,形成浓厚的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

科技节期间能够组织发动学生自选科技内容、制作科技展板,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举办一次由学生设计、制作的科技展览。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重要性

1.科技活动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活动方案是科技活动的蓝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科技活动方案要体现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科技活动的原则、科技活动的内容安排。

科技活动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

①整体科技活动方案:

一所小学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计划,一般是一个年有个大致的计划,一个学期有一个详细的科技活动计划;一个科技社团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每个学期要有具体的科技活动的方案;一个年级活动课程要有整体计划,每个学期要有整体科技活动方案。

②一次科技活动的方案:

每次科技活动都要有科技活动方案,这个方案要十分

具体。

2.科技活动方案是人类科技活动和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了小学科技活动是人类科技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科技活动要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传播当代科技信息。

怎样把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技活动,是编制科技活动方案中的一大难题。

当代高科技有哪些?

一般认为,当代科学前沿有:

揭示物质之谜、宇宙探索、地球科学、生命和智力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

当代技术发展的主要前沿有:

电脑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人体工程技术和新医药技术等等。

科学就是探索未知,科学前沿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前沿,要不要让学生知道?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没有定论的假说是不能上教材的。

对此,不少教育家提出过质疑。

科学是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是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在科学的道路上,人们要前赴后继,为什么不把科学前沿的信息及时地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把科学的猜想、科学的幻想、科学的疑问告诉学生;在制定科技活动方案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科学前沿信息编进去,而且要经过有趣的活动进行。

例如,要学生看一个打了小眼的纸箱子,学生都说什么也没看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打开箱子怎样探索“黑箱”的真相。

让学生查找“黑箱系统”这个科学词汇,“黑箱”这个词汇,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兴趣。

对于类似这种科学上无定论的现象,要不要告诉下一代呢?

当然要告诉学生,问题是怎样设计科技活动方案、怎样激发小学生去探索。

如怎样探索飞碟之谜,切实的一种方法就是先研究一下碟状飞行物能不能飞。

在科学探索中,就是先做一个模型。

科技辅导员经过半年的研究,利用简单的方法在卡片纸上画出图,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剪剪贴贴,做个模型,看看飞碟能不能飞。

接着就让学生讨论,如果遇到飞碟应该怎么办?

宇宙人来了怎么办?

这个科技活动的设计难点就在于怎样设计出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制作的飞碟模型,而且要90%的学生能够制作成功。

这就要求科技活动的设计者既要深刻理解碟状飞行物飞行物,又要十分了解小学生。

3.科技活动方案是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首先,要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体会,要搜集大量的科技资料获取知识背景材料。

这是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科技活动的指导者要亲自参与科技活动,成为科技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无疑,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其次,要深入研究小学生,深入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她们的心理情况,研究她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现状,研究她们的个性特长?

?

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科技活动方案的体现,也就是劳动成果的表现,包括科技活动方案、科技活动教材、科技活动器材、科技活动电脑软件、科技活动场所设计等等。

(二)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

1.整体活动目标的确立

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科技活动的目标要符合总的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又要具体可行。

整体科技活动的目标,一般以这项活动的教育结果——小学生在这项活动里的收获来表示。

例一某小学天文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

激发组员对天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参与天文探索,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例二某农村小学饲养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

结合本村养猪的实际情况,激发组员对参与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的兴趣,要组员在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中有所创造、有所创造。

2.整体知识背景的研究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相关的知识背景材料进行研究,例如,要编写计算机科技活动的设计方案,就要搜集计算机科技资料、研究本校的计算机设备情况,选择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情况?

?

3.整体小学生情况的调查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整体小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例一,某小学对学生科学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操作能力比较差,该校就把本年的科技活动重点确定为培养操作能力,而且拟定了一系列的活动措施。

例二,某科技活动站计算机活动小组对组员情况的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组员已经掌握了wps的基本操作,可是对word不大熟悉、对计算机的结构不大熟悉,她们就把活动方案的重点放在word上。

4.整体活动设计思路一例

夏令营活动设计思路:

【篇三:

春蕾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

春蕾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让学生在科技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竞赛中相互提高,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地开展,我校将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举办第一届科技节系列活动。

二、活动主题:

体验、创新、成长

三、活动口号:

科学在身边,创新在心中。

四、活动时间:

11月1日-11月30日(科技活动月)

五、科技节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张树光(校长)全面管理,统筹协调,资金保障。

副组长:

张步才张永学其中张永学具体负责总体工作的计划、总结及非学科类竞赛等具体活动的安排与组织。

组员:

王勇、李利、徐振雷、李娣、孙艳萍

六、活动内容:

(一)前期筹备:

1、各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本届科技节的活动方案,并做好资料的筹备、收集工作。

2、各班教室内的黑板报、学校宣传窗等以弘扬科学精神为主,做好宣传。

3、在11月1日召开春蕾小学科技活动节启动仪式。

(二)活动进行:

1、观看科普片:

(1)参赛对象:

全校各班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每班上交1份观后感。

(2)作品要求:

围绕观看的科普片,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入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创新、实用,贴近生活,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观后感。

(3)上交时间:

11月10日

(4)上交地点:

王成修老师处

(5)组织专家老师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各数名,并进行颁奖仪式。

2、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11月1日各班举行主题为“我与科学”、“科学与生活”、“科学在身边”的班队活动,向学生宣传科技节活动方案,并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种比赛活动。

(负责人:

各班班主任)

3、科技小论文:

(1)参赛对象:

3-5年级各班组织学生开展评选活动,每班上交1篇小论文。

(2)作品要求:

观察类、考察类、实验类、说明类均可。

探究过程要完整,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

(3)上交时间:

11月20日

(4)上交地点:

王勇老师处

(5)组织专家老师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各数名。

4、科学知识竞赛

(1)参赛对象:

5年级每班各选10人参加,班主任领队。

(2)竞赛形式和竞赛内容:

竞赛采用闭卷答题的方式进行,要求运用已学过的科学知识,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判断或解释。

(3)比赛时间:

11月15日

(4)活动负责人:

孙艳萍

(5)设立一、二、三等奖各数名。

5、科技格言征集活动

(1)参赛对象:

3-5年级。

(2)竞赛形式和竞赛内容:

从各班级搜集的格言作品,选出符合本次科技节主题为标准,评选出获奖作品。

(3)比赛时间:

11月15日

(4)活动负责人:

徐振雷、刘京安

(5)设立一、二、三等奖各数名。

6、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1)本届大赛的主题为:

节约.创新.发展。

(2)参赛对象:

1—5年级学生

(3)要求:

①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

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

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②参赛作品能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

(4)评审标准

①想象力:

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50%)。

②科学性:

科学依据,逻辑思维(25%)。

③绘画水平:

画面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25%)。

④组织美术老师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各数名。

⑤作品报送时间及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及参赛作品清单请于11月28日前报送徐振雷老师处。

2.各班报送作品2幅以上。

7、电脑作品制作比赛

(1)作品类别与要求

①电脑作品类别:

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

②要求学生要独立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并实现创作、指导教师能够给予指导,但不得直接动手参加制作。

每件作品的作者不能超过两名,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

③作品必须是原创,不得修改她人作品。

④组织专家老师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各数名,并从中挑选优秀作品参加县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竞赛。

(2)参加对象:

4-5年级学生,每班至少上交一件作品,一二三年级可自愿参加。

(3)作品报送要求

电子文档材料:

包括推荐参评作品一级文件夹分别命名为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二级文件夹分别命名为作品名称,内含参赛作品、推荐作品登记表和作品创作说明、作者照片、班级推荐作品清单等电子文档材料。

(4)作品报送时间

参赛作品请于11月28日前报送学校电脑室张永学老师处。

(三)作品评比及表彰时间安排

1、各项比赛作品将组织老师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并设优秀组织班级,成绩纳入期末班主任量化考核。

2、优秀作品将于11月30日参加学校科技活动节展览。

3、在11月30日学校召开科技活动节表彰大会

七、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确保本次科技节顺利进行。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

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做到以班为本,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