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8515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7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docx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精华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收费站谢幕能否开启“通达时代”

让道路更宽敞、更便捷,让公众日子更滋润、更顺畅,是发展与建设最重要的目标

 18公里,23年。

上世纪80年代耗时4年修建起的国内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今年元旦又成为国内首条提前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

  23年,比起沪嘉高速原定收费期限缩短了两年。

这条连接上海城区与郊区嘉定的高速公路,原本5元的过路费在上海这座城市并不算高,但竟有开车族特意在不收费的第一时间驶去,只为感受一下收费“0元”的过关快感——“特别爽、特别棒”。

  不只是沪嘉高速。

2011年,全国18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收费站1892个。

新年伊始,不少地方还宣布,取消或降低城市路桥通行费。

比如浙江,61个公路收费站点停止代收杭州、宁波等省内7座大中城市的道路通行费。

比如江苏,省内联网高速公路一类客货车的最低收费标准也即将从15元降为5元。

  这些改变,从2011年夏天的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行动就已开始。

目前,虽然还有公众对巨额公路收费的依据和使用情况追问诘责,但清理公路收费,毕竟有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成果。

  减免公路收费,要算的绝不只是减少企业负担、降低经济成本的账,它也是一条通达民心的“高速公路”。

对单车单程,减免5元10元的物质收益可能有限,但这种畅通给人带来享有公共产品、享受公共服务的“主人感”,是更应珍视、也更为重要的心理感受。

实际上,当沪嘉高速取消收费后出现车流量激增、局部拥堵的“烦恼”时,公众更看重的,依然是“取消”释放的信号。

还路于民、让利于民的努力,哪怕只是一小步,也可以让人们燃起更多欣悦与期待。

  然而,仅一条沪嘉高速取消收费是不够的。

在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公路的收费管理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经依法批准后,“可收取车辆通行费”。

客观地说,在资金缺口和发展压力的矛盾之下,政府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有偿集资建设公路,仍是难以避免的建设“路径”。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对我国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功不可没,从根本上改善了交通条件。

但收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有简单化甚至异化的地方,特别是那些秘不示人的收费标准、永不过期的收费期限、名目繁多的收费种类,越来越引起公众关注与不满。

  2012年,道路或许还将继续拥堵,但这些减免、撤销收费的消息,这样一批收费站的谢幕,无疑可以让人们少一些堵心,让中国社会前进的车轮多一点欢快。

说到底,拆除隔离、降低门槛,少设人为的关卡与盘索,让道路更宽敞、更便捷,让经济运行的血脉流通更通达、更自然,让百姓日子更滋润、更顺畅,才是发展与建设最重要的目标。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以宽容共度网络售票“调适期”

 无论对铁路部门还是普通旅客,网络售票都是铁路服务改革过程中的新事物,需要有个“调适期”

    2012年元旦起,随着网络售票全面推行,中国铁路终于全面迈入电子商务时代。

不过,春运临近,网络售票也出现了“不适”:

登录难、浏览慢、扣款不出票、登录就没票……很多旅客反映,火车票网售不怎么靠谱!

  说起网络售票,要先说说春运买票难。

买票难,一难难在买不到票,大家都想在节前回家,可铁路拼了家底儿,一天也就479.8万席位,很难完全满足庞大的客流需求;二难难在买票过程辛苦,为了“抢”到回家的票,人们不得不到火车站、代售点的窗口前,顶着严寒,彻夜排队。

  网络售票,实际上就是借助信息化手段,解决这第二难。

这种售票方式不能增加席位,但舒适、灵活、方便,可以把旅客购票的空间从寒冷的室外转移到温暖的室内,从固定的车站、代售点扩展到任意地点,是件便民利民的好事儿。

  为了把好事儿办好,铁路部门下了不少功夫。

去年6月12日起,高铁、动车组、特快、快车等车票陆续上线,到年底,仅京津城际高铁一条线就网售车票35.8万张。

近日网络拥堵发生,铁路部门也相继推出增加带宽、延长支付时限等措施,对网购普遍存在的身份信息抢注问题也提出了应对办法。

  铁路的功夫没少下,但信息化是个新挑战,破解难题恐怕还要转变思路,从根源上对售票机制进行更多改革。

比如售票网站登录难的问题,铁路车票预售期只有12天,春运临近,几亿人抢几百万张票,网站登录自然免不了个“难”字。

对此,铁路是否可以借鉴民航做法,拉长预售期?

这样,一些旅客就可以提前订票,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流量压力。

再比如,国外一些铁路售票系统采用排队制原则,旅客提交订单后,电脑系统可按下单时间自动排队。

旅客不仅可即时查询排位,也可以审时度势改选其他旅行方式。

  帮助“铁老大”适应“信息化”,旅客们也可以尽一份力。

同样以登录难问题为例,目前网络售票是错峰发售,即不同车站的车票在不同时间段发售。

旅客们是不是可以放弃“占座”,而是按图索骥,区分不同时段“伺机”登录?

要知道,春运旅客人数众多,即便一部分人在同一时间点击同一页面,也是个巨大的数字。

再比如,网上支付时限目前是45分钟,可实际上完成一笔支付的时间完全可以不超过5分钟,已经下单的旅客是否可以“手脚麻利些”,缩短“闲逛”时间,留下些带宽资源给后面着急回家的旅客?

  2005年,广铁集团开始推行电话订票,去年广东地区电话订票占总票数比例已近七成,成了百姓订票主渠道。

如今的网络售票刚刚起步,无论对铁路部门,还是普通旅客,都是铁路服务改革过程中的新事物,需要有个“调适期”。

对于新事物,大家不妨有颗包容的心,共同努力,缩短“调适期”。

参与者善意提出改进意见,改革者虚心接纳社会批评,围观者少些冷嘲热讽、捧杀棒喝,这样,才能让本不平坦的改革之路一路向前。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农民工融入不只是改称谓

  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需要各个职能部门、服务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在“治理末端”的切实努力

  春运火车票网络出售,一位农民工通过媒体投书铁道部,直言网络售票对一些农民工而言“太复杂,不太切合实际”。

这样的呼声,让人心酸,也再次折射出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相对弱势处境。

  此前,农民工输入大省广东和农民工输出大省河南的主要领导,都提出将适时取消“农民工”称谓。

消除附着在称谓上的歧视确实很重要,但农民工遭遇火车票网购门槛一事也提示人们,要真正实现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并非称谓改变就能完成。

  实际上,对农民工问题,中央高度重视,不断推出给力的“顶层设计”。

“十二五”规划纲要就对农民工同工同酬、户籍转换、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提出明确要求;民政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

这样的政策导向和制度构建,无疑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保证。

  然而,要促进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合”,不仅需要政策壁垒的渐次打破,也不仅需要“身份迷失”的不断厘清,更需要各个职能部门、服务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在“治理末端”的切实努力。

  比如,网络售票是好事,但如果能更多考虑不会上网的农民工等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合理的售票策略,开辟更多农民工团购票渠道,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售票服务,或许能让农民工的春运之旅更加畅通。

交通部门如此,邮政、银行、医疗、教育等相关机构、部门,同样可以做得更好。

  从这个角度上说,“融入”不是一种物理行为,而要形成一种生物学效应:

社区是城市肌体的组成器官,农民工是流动的细胞。

只有农民工个体融入社区,才能实现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

从赋予选举与被选举权利的政治融合,到扶持就业的经济融合,再到拓宽社会交往空间的心理融合等等,发挥社会、社区之力,农民工融入才能减少“排异反应”。

  社会组织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

有了群体的文化生活,工作之余的空闲可能就不会显得如此漫长;有了社团的培训辅导,流动的渠道、上升的空间可能就能更多更大一些。

孤单寂寞时,如果能有心理志愿者聆听倾诉;权益受损时,如果能有法律援助予以支持……这些,都是在农民工问题上,“社会协同”大有可为之处。

  回家的车票、年终的讨薪,甚至仅仅是提供一本书籍、开通一个信箱,对于农民工,就不仅是生活的便利,更是心灵的慰藉。

而正是这样的“末端治理”,才能让农民工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毛细血管”里,无障碍地融入城市。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用什么把“老虎”、“蝇蚁”都管住

 值得关注的不光是“虎贪”,也要高度警惕蚕食百姓利益的“蚁贪”

  临近春节,年味儿渐浓,有那么一部分人却注定与快乐新年无缘。

但他们的“不痛快”,让百姓拍手称快。

  1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总计对超过14万人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4843人,并将777人移送司法机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4.4亿元。

  这些数字一方面触目惊心,一方面也令人解气,既说明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也反映出反腐斗争的严峻形势,同时表明老虎、苍蝇甚至蚂蚁都煮在这口反腐的高压锅里了。

正在立案调查的有像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吉林省原常务副省长田学仁、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这样的“老虎”;还有没资格列进这个队伍的“苍蝇”,如已被执行死刑的疯狂敛财1亿多元的辽宁省抚顺市科级女贪官罗亚平;更多的则是处在权力末端、连官儿都算不上的“蚁贪”,如村主任、股长,甚至是要害部门的“门房”……

  事实上,值得关注的不光是“老虎”式鲸吞国家资产的巨贪,蚕食百姓利益的“蚁贪”也要高度警惕。

他们蚁行于最基层,善于找到并撕开制度的漏洞,但凡手中有一丁点儿权力,就要“咬一口是一口、不咬白不咬”。

当老虎、苍蝇、蚂蚁一起疯狂食利,其贪腐行为将消解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颠覆财富分配的公平感,销蚀全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的幸福感。

在一些基层组织,这些层层堆叠的“蚁贪”,正在大口吞嚼这些年的发展成果,令人悲哀且愤怒。

这提醒我们,必须强化制度管官,制度的堤坝绝不能决口。

事后处分固然能够标志反腐成果,但更应该强化的,是源头的防范。

  很快我们将迎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20周年。

当年,小平同志睿智地预言“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是大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他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预测“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30年”已经过去了2/3,在反腐领域,这个“成熟”、“定型”的制度呼之欲出,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再次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始终贯穿制度建设。

是的,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唯有制度监督,才能逼使大大小小的权力晾晒在公开透明的阳光下。

有纪检官员认为,收入申报制度、年终考核制度,就是“两个最管用的制度”,把管用的制度真正用起来,才能使老虎、苍蝇和蚂蚁无所遁形,才能根治腐败,满足公众不断上升的反腐败期望值。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一定要坚守环保红线

  是转移产业,还是转移污染?

近日的几条新闻中,这个问题切实地摆在“转移”的两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面前。

  在安徽利辛县和涡阳县,沿海某省化工企业“转移”来20多吨有毒废料,造成大面积土壤污染。

在内蒙古托克托县,石药集团中润(内蒙古)公司等企业转移来后,违法排污形成多个“污水湖”。

此类事例,让人深思:

为何会有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的“污染接力”?

产业转移是否必然“携带”污染转移?

  东部地区环境容量有限,对污染的限制更为严格。

一些地方和企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之下,不是在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而是千方百计寻找政策缺口,甚至不惜违规违法。

发生在安徽的危险废料转移倾倒事件,可谓典型。

  而中西部地区面临的,则是发展的巨大压力。

少数地方患上了“引资饥饿症”:

招商引资成为第一大政绩,一些地方的教育局、环保局甚至法院、检察院也有招商引资任务,“地上有的圈起来,地下有的挖出来,外地老板敲锣打鼓请进来”,甚至饥不择食地承接东部转移来的高污染项目。

  这两方面压力的作用,使得我国的“经济版图”和“污染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要通过转移提升产业结构,一方则要承接转移实现跨越发展,“产业大转移”因此自东向西、自南向北、自城市向乡镇与农村,不断延伸。

而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看,这种产业转移也符合经济梯度推进的规律和全国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超环境容量,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环境事故进入高发期……在这种背景下,后发展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之时,也难免会承接环境成本,让以“发展接力”为目的的产业转移,畸变成“污染接力”。

  究其根源,产业转移沦为污染转移,首先是因为片面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一些中西部官员将发展简单理解为GDP的数量增长,环境保护基本上处于“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阶段。

同时,环保执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也为污染转移开了方便之门。

隶属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常常出现执法“疲软”,为迎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降低环保执法水平;一些在东部地区不允许存在的污染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却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工生产,甚至成为当地的重点保护企业。

  因此,根绝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污染转嫁现象,一方面要求中西部地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以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地区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因地制宜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要求中西部地区积极履行环保职责,严格执行环保法律和环境准入标准,坚守环保红线。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东部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既以较低成本实现了较快增长,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再也不能重蹈覆辙。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公众人物请好好学“说话”

  提高话语水平,决不是要八面玲珑,而是要补习政治常识、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百姓是教好的,不是养好的,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爱的百姓也可能比较刁民。

”说这话的那位佛山市人大代表大概不会想到,寥寥数语几天来掀起轩然大波,绝大多数闻者都认为此言不妥。

  从后续报道看,这位代表的本意,似乎是对一些地方“花钱买稳定”、一些事情“一闹就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现象不满,因而提出应由教育引导入手,从源头上化解极个别不合理的诉求。

可惜的是,虽然反复进行解释,这位代表也没把这层意思说清楚,反而“难掩心中的愤怒”,认为媒体断章取义,曲解了自己的原意。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公众人物参政议政的话语水平问题。

  从有关此事的舆论评价看,大多数人认为该代表“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表达了一个错误的理念”。

平心而论,这样的批评堪称中肯。

  首先是定位有偏。

作为人大代表,在两会这样的政治场合,开诚布公宣示自己的观点,是法律和选民赋予的责任,不仅应该,而且必须。

但这个责任,主要是以公正为旨归,代民众立言,为庶民谋福祉。

用那样的语气说话,将百姓视作被“教养”的对象,首先就是自己的位置没有摆正。

  其次是判断有失。

不合理的诉求是否存在?

“市民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被政府满足”的情况有没有?

不能说没有。

从人们的切身感受出发,这样的现象即使存在,也是个别的;与合理要求因各种原因暂未满足的情况相比,孰多孰少,众人心中自有公断。

在这种情况下,发言时有必要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否则不仅容易引发公众的逆反心理,还可能误导行政部门片面走“强硬路线”。

  再次是方法有误。

次要矛盾可不可以触及呢?

当然可以。

两会讨论的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说发言只能针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像“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人民币解决”这种目无法治、以为“摆平就是水平”的做法,人大代表完全有必要予以监督和批评。

但请注意,如果真要批评“花钱买稳定”息事宁人,就应该举出具体的例子来,以免以偏概全。

  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觉醒,民主空气的日益浓厚,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无论是在报纸、电视、网络这样的公共平台上,还是在全国、地方的会议活动中,“敢言”者越来越多,这是可喜的进步。

但越是在这样的气氛中,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公众人物越要适应新的形势,好好学习“说话”,提高自己的话语水平。

  提高话语水平,决不是要巧言令色、八面玲珑,操练滴水不漏的政客本领,而是补习政治常识、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只有上好了这一课,公众人物才会更少些“雷人雷语”,更多些真知灼见;群众才会对自己的代言者放心,对社会的管理者满意。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直面“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重温20年前小平同志南方谈话,让我们既有忧患意识,又有坚持改革的信心与勇气

  1月18日,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

  当中国历史走到1992年那个春天的十字路口,88岁的邓小平同志自1992年1月18日一路南下,以高超的理论勇气与政治勇气,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要求停止姓“社”姓“资”的争论,使当时甚嚣尘上的否定改革的舆论戛然而止,直接促成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重温小平当年的讲话,仍觉振聋发聩,酣畅淋漓:

  改革“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必须敢闯、敢试、敢“冒”,用“三个有利于”突破思想禁锢……

  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

改革,始终成为中国发展的时代最强音,改革的宗旨,也未曾改变。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更成为党心与民意的共振。

  改革走到今天,曾经在“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进程中暂时绕过去的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正此起彼伏地冒将出来。

  尽管从GDP的总量看,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阶层还有许多怨气。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也开始出现,正如小平同志当年所预言的,“分配的问题大得很……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虽然,这些矛盾和问题里,有的是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改革本身不到位所造成的;有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因经验不丰富、设计不周密、操作不规范所致,但都需要高度警惕,厘清矛盾性质,靠不断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问题,以深化改革来破解改革中难题,才能更加坚定改革。

  欣慰的是,深化改革已经有了新的突破。

本届政府提出“改革的顶层设计”,并郑重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

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要求全体党员“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也许,今天的我们最需深问:

究竟是什么成为了我们改革最大的阻力?

我们又该怎样激活全社会的改革动力与创造力?

  小平同志当年指出,改革积累的问题,要靠继续深化改革来化解。

中国改革仍然还有漫长的征途,重温20年前小平同志南方谈话,让我们既有忧患意识,又有坚持改革的信心与勇气。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

 回归春节的文化本位,才能让中国的年文化成为不断凝聚家族民族的纽带

  

  从北方看冰灯、逛庙会,到南方逛花市、乡村游;从乡村大集演出、自办“春晚”,到城市看电影、进书店;从短信拜年、电子贺卡,到微信传情、网购年货……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着实让文化消费火了一把。

商务部1月28日发布的监测报告也证实:

2012年春节,休闲娱乐文化消费渐成主流。

  中国的年文化,正在回归春节的文化本位。

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

不过,“消费主流”的同时,也听到另一种“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为什么日渐红火的春节文化消费市场,仍然驱散不了人们对年味儿远去的担忧?

  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焦虑:

年文化的“体”五彩纷呈,年文化的“魂”是否安好?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洋节日不断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同,怎样过年才算有“年味儿”?

  不同的人对“年味儿”有不同理解,也不断变化。

今年春节,北京清东陵举行一场“穿越”庙会,试图“完整再现原汁原味的大清文化”,里面混杂着“穿越版”的阿凡达、机器猫,有人认为是创新,很喜欢;有人则觉得是亵渎,很反感。

又如,没有鞭炮喧天的春节,算不算有年味?

有的城市先“禁放”,后顺应民意解禁。

如今,随着环保意识增强,特别是PM2.5的触动,一些人再次提出“禁放”……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个体选择怎么过本无可厚非,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不让年文化的“魂”溜走,是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文化命题。

因为,每一个春节,都包含着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丰富故事,交织着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内涵,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镜像。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春节根植于中国农耕文明的时序观,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节日。

重人伦与重仪式是其核心。

“人伦”联系着亲情友情,勾连着代际关系,所以,人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只为和家人朋友吃顿团圆饭;“仪式”则钩沉着集体记忆,培养着神圣感、凝聚力,所以,扫尘、写春联、包饺子、守岁、祭祀祈福,强化的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

  许多人之所以感觉年味越来越淡,恰恰缘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在弱化。

有中学生这样写道:

“春节,就是你家亲戚喊你去吃饭。

可我是独生子女,亲戚很少,见了面也没什么话说。

”网上流传“中国年轻人最讨厌的长辈春节问候语”,诸如“期末考试怎么样?

”“你什么时候结婚?

”让长辈们很是尴尬。

与此同时,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的兴起,也冲击着春节的传统仪式感。

  应该承认,这些“冲击”是必然。

但反过来也提醒我们:

要想留住年味儿的“魂”,恐怕既需要增进代际沟通,让情感的力量更获得认同感,也需要使节日的仪式感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成为不断凝聚家族民族的纽带。

  这不仅需要我们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更好地担负起责任,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读懂“春节”的文化内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价格听证如何压缩“公开泡沫”

全面公开才能消弭公众质疑,回应质疑才能提升公开质量,也只有公开与质疑充分交锋才能收获真正的公信力

  

  “将成本数据原封不动公示”、“咨询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由专人回复”、 “政府雇员不能当听证会普通市民代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广州市围绕水价的一系列举措,引发了关注,也获得了普遍好评(详见本报1月30日13版报道)。

  就像中国足球、央视春晚,尽管是老话题,但公共产品价格的每一丝变化,都能触动公众的复杂情感。

仔细分析广州的创新举措,既是中央公开要求的落实,也是对当前部分社会焦虑的回应。

  与立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领域的听证相比,涉及水、电、气的价格听证,受到公众的格外关切。

这既是由于资源价格调整关乎每个人的利益,也是因为此类听证会每每成为“听涨会”,甚至伴随着“听证专业户”等传闻,被质疑为“公开作秀”。

  公允地说,在物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资源价格的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一点,相信只要不是“天然反对派”,都能接受并理解。

事实上,一些听证会之所以遭到质疑,甚至听证主持人被扔矿泉水瓶,也并非只是因为涨价。

  就此而言,价格听证会究竟是“逢听必涨”还是“逢涨必听”?

“听证会专业户”的背后到底是“内部指定”还是“无人报名”?

如果不从听证会本身出发,对类似问题的争论只能是雾里看花、难有定论。

  从计划年代的“关门定价”到今天的“开门论证”,听证会的初衷就是通过扩大公众参与,提高政府定价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既然是民主机制,就要允许有“意外”,而不能搞“主题先行”;既然作为“民主训练场”,就应该鼓励各种表达。

我们不妨反思:

那些被质疑的听证会,是否有提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