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地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387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世界经济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世界经济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世界经济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世界经济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地理.docx

《世界经济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地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经济地理.docx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课堂笔记

绪论一、世界经济地理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世界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科学,具体说,它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的条件、结构、体系类型及其地域运动规律的学科,是地理科学结构体系中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属于地理科学中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基础应用型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

2、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一)研究对象: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

经济地域系统——指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过程中形成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态、结构复杂、网络发达的空间地域体系。

它是由经济地带系统、经济区系统、城市地域系统、地缘经济系统和类型区系统等所组成的庞大的复合地域系统。

这些子系统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相互交错,统一于世界经济地域巨系统之内。

(2)内容:

1.条件(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

2.部门及其结构(整个国家的产业部门、发展中心、发展趋势)。

3.地域差异——产业分布。

4.基本经济特征。

(总结)国家的发展水平、发展道路、模式、发展速度、区域经济差异。

5.经济联系:

产品和劳务的交换。

地域产业结构——主要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

地域部门结构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国民经济诸部门的比例关系和组合形式。

它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主要物质和基本骨架,既受所在地域条件因素的直接影响,又受制于生产力发展和地域分工的状况。

地域空间结构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上的相互关系及其组合形式,主要通过城镇系统、网络系统和城乡系统以及三者的关系而表现出来,即核心、外围、网络的关系,它是经济地域主要物质内容的空间表现形式。

(3)任务:

1.为改革开放服务。

2.为中国地理教育服务(地理科学服务)。

3.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

(4)方法:

世界整体观念,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主义的观点。

(5)规律:

1.生产力状况、劳动力地域分工、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产业分布的内容和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2.生产自由所要求的条件和经济技术合理性是产业分布的重要依据。

3.生产关系是制约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性质和方向的主要因素。

第1章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特点

第1节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

1、前资本主义时期世界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

(1)原始社会时期(300万年——BC2000年):

特征:

人口少、时间漫长、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渔业、采集,动力为人力,工具极其简单,木棒、石器),活动空间小(旧大陆的暖热带)、经济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原始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奠基阶段。

后期的农业革命:

游牧→定居。

渔业、采集→1.驯养动物→游牧,农耕业附属(圈养),水产业;2.植物驯化→谷物、蔬菜、水果。

火的运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表现。

两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中后期):

第一次:

农业中分化出畜牧业;第二次农业中分化出手工业。

旧大陆:

亚欧地区、撒哈拉沙漠的北部。

(2)奴隶社会时期(BC2000多年~AD476年)(AD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时间):

特征:

手工业分化商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工具:

铜、青铜、铁(开始金属矿藏的发展)。

早期科学(天文、哲学、建筑、艺术、医学、数学)。

社会分工(第三次在早期)。

手工业中分化出商业(表明生产力水平有明显的发展)。

旧大陆:

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人类生存空间扩大)。

地域分工初步体现(特征:

物品流向单向、由行政区进贡)。

早期城市出现。

(3)封建社会时期:

(AD476年~AD1640年)(西方)(BC476年~AD1840年)(东方)

特点:

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主要经济部门仍是农业、,手工业也发展比较快,自己自足的经济为主,社会分工发展缓慢,生产工具在奴隶社会时的基础上有发展(铁器、手工业纺织、制盐、造船、农业实行精耕细作,灌溉技术发展施肥、农产品加工)科技(四大发明)天文、航海、数学、建筑。

西方科技进步小,被称为西方的黑暗时代,欧洲处于长期的封建割据,长期受到经院哲学与神学的禁锢。

世界生产力水平较高:

欧西北部(汉萨同盟——160多个城市手工业、商业)内部交易。

欧南部(意大利沿海城市威尼斯等不仅内部交易还与东方)。

法国南部(香槟集市)。

亚洲(东方):

小亚西亚半岛(奥斯曼土耳其)、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国、恒河流域。

文化发明较高:

印加玛雅文化——尤卡坦半岛。

非洲西北部丝绸之路表征经济发展与地域间的交流。

2、资本主义时期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演变:

(1)历史阶段的划分:

地理大发现→过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巴黎公社→帝国主义→一战→二战(15th末到16th初)(1640~1688)(1871)(1914~1918)(1939~1945)

(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演变:

1.资本主义产生的必要前提:

(1)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能源)。

(2)大量的自由劳动者。

(3)大量的货币资本。

(4)世界市场。

2.资本原始积累的源泉:

对内:

西方的圈地运动(自由劳动者、资本集中、市场)国债、公债。

对外:

战争、殖民掠夺。

3.地理大发现——西方史学界对15th末~16th初欧洲航海家发现新航路和新大陆的统称。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对世界产业革命和经济联系有着重大的影响。

主要内容:

(1)新航路发现:

葡萄牙人,狄亚士,1486~1489到好望角。

达·伽马,1497~1498到印度。

(2)新大陆发现:

意大利人,哥伦布,1492横渡大西洋到西印度群岛的华特林岛。

英国人卡波特1497从英国到加拿大纽芬兰南部。

(3)环球航行:

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人,麦哲伦、塞维利亚西→西→1522年9月6日经过麦哲伦海峡到菲律宾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又从好望角回到原点。

影响:

(1)结束了新旧大陆相互隔绝、独立发展格局,世界整体初步面貌呈现,扩大了世界经济文化联系的范围。

(2)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开启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海外源泉,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3)导致世贸中心和航线的转移,欧洲的经济中心也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生产分布格局的变化。

(4)新、旧大陆间的动物、植物品种开始交流,丰富了世界农业内容,改变了世界农业的部门分布格局。

(5)改变了世界人口地理格局,为世界语言、宗教地理格局奠定基础。

(6)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形成世界市场准备了条件。

(7)证明了地圆学说的重要性。

4.殖民掠夺的几个阶段:

(1)封建殖民(15th末~16th末):

代表国家:

西班牙、葡萄牙。

对象:

掠夺贵重金属、象牙、丝绸等奢侈品、香料。

(2)商业资本殖民(17th前~18th中):

代表国家:

荷兰。

对象:

贵重金属(金、银)象牙等。

途径:

武力、商业(海军垄断海运)建立东、西印度公司。

(3)工业殖民(18th中后~20th初):

代表国家:

英国、法国。

对象:

以上的和矿石、粮食。

途径:

商业贸易、政治统治、军事(即建立贸易公司,进行直接的殖民统治)。

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最终会被先进的取代,同时也要考虑其国家的综合实力。

5.生产力水平提高:

(1)手工业普遍的发展起来,其规模也逐渐扩大,手工业的分工协作更深化。

(2)工业当中的冶金业和纺织业发展较快。

(3)经济联系比以前更多,工业分布向沿河区、森林区集中。

(3)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生产力条件:

(1)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

产业革命:

(18th60s~19th60s标志:

纺织机、蒸汽机、手工业被机器取代)——从18th60s~19th60s,以纺织机、蒸汽机、手工业被机器取代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工厂的建立,标志着英国产业革命的结束,随后,美、法、德、日先后进入产业革命,这一阶段的一系列发明创造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标志这人类步入“蒸汽时代”。

意义:

①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使生产力关系发生重大改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开始。

③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奠定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④推动了世界各国、欧洲其他国家近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⑤世界生产力分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生产力分布条件变化,形式变化(分散→集中)产业部门分布变化)。

⑥生产的部门分工与地域专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⑦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开始形成、发展(英、西欧主要经济大国)。

⑧国际经济联系的形式和内容重大变化。

(2)动力、生产工具有极大改进。

火柴→煤炭(蒸汽)。

手工工具→机器时代→机器制造业:

火车、轮船,木轮→金属。

(3)新兴产业部门产生。

采煤、冶金、机械制造、电讯,轻工业、农业仍为经济主导。

(4)随着生产力水平上升,生产方式改进。

工厂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工厂制度)。

2.生产分布:

分散→集中:

在煤炭、铁矿石产地、交通方便处集中。

工业化→城市化:

原燃料产地、生产地、消费地可相对分裂。

出现生产地域专门化(少数国家或地区:

大不列颠群岛—英国)曼彻斯特:

棉纺、毛纺,伦敦→综合性。

3.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9th末或20th初,世界进入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体系。

4.国际经济联系的形式和内容重大变化:

内容:

殖民掠夺的不同。

形式:

建贸易公司(旧)→酒、玻璃、枪支—奴隶。

直接的殖民统治(新)。

5.资本主义经济地域系统开始形成:

宗主国→工业国:

英国、西欧、沙俄、日、美。

殖民地→农业国、附属国。

历史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法国巴黎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后的南北战争(1861~1865);沙俄废除农奴制度;日本明治维新。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生产力水平又有新的发展。

第二次科技革命(19th70s~20th初)电力、重工业成为主导部门,工、农、交、国贸都得很大发展,其中德国的成效最大:

煤炭、钢铁、无机化学、机械制造。

——从19th70s~20th初,以内燃机和电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炼钢技术的改进等为主要标志。

这次革命不仅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带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如电力、电器、有色冶金、石油、汽车、内燃机和飞机制造工业等。

世界工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重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体系迅速向全世界扩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科技革命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标志着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世界性的工业区和商品农业区形成。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和世界市场都最终形成。

欧:

三大工业区:

(英、中欧(德东部、波兰南部、捷克)、欧南(乌克兰、俄中))。

美国东部。

南美大陆(阿根廷:

棉花、小麦)。

澳大利亚(小麦、棉、羊毛)。

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两战,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重新瓜分)。

(1)宗主国、殖民地之间的不平衡;

(2)宗主国内部不平衡发展:

德、美、日(发展快)两次世界大战,英国衰落,殖民宗主国成为资本、资源集中地。

“单一经济”——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少数几种农矿或初级产品的生产作为国家主要经济部门和创收的重要来源的这种经济模式。

是帝国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和统治的恶果,主要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正在得到改变。

(主要在非、拉美、亚。

4.世界进入两种制度、两个市场并行发展的时代。

1917年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世界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市场。

5.世界经济联系的规模、范围、方式、内容等有重大发展。

国际贸易(有形商品交换)、投资、劳务的范围→全世界;方式:

传统(现货、期货)对外贸易。

6.生产分布进一步集中。

3、战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发展:

(1)生产力水平的新发展。

1.第三次科技革命(20th50s中~20th70s前)。

标志、内容、影响见教材P9。

——以原子能的开发、利用为先导的,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形成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如:

原子能、微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子工业、激光工业等,目前仍在继续,涉及到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产业的分布也给予了强有力的影响。

首先开始与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场更为深刻的生产力变革,这场革命还在继续,它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进到后工业社会,最后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2.世界经济大发展。

3.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

(2)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一超多强”的多级化格局。

“一超”:

美国,“多强”:

西欧、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

1.经济实力重大变化。

2.经济全球化成为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趋势和浪潮。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WB、跨国公司、Intel

3.地区经济集团化的蓬勃发展。

欧盟、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

4.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发展,海外投资遍及世界。

5.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经济差异大。

(3)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经历的阶段:

1.恢复时期(1946~1955):

2.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6~1978):

日、俄、中、德经济发展迅速,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时期。

3.低速持续增长时期(1979~1989):

4.整个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时期(80年代末至今):

美国经济的增长新科技革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增长。

(四)战后世界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1.太平洋沿岸地区崛起,与大西洋沿岸并列为世界经济的两大重心。

战后生产力发展有“东移”的趋势。

2.人类生活、生产空间不断地扩大。

暖热地带→大河沿岸地区及内陆地区→内陆地区→海洋→两极→月球→火星。

3.集中和分散的趋势都很明显,向大河流域沿岸、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集中,其他地区由于人口扩散而显分散(西部生产力集中)。

4.城市化的浪潮持续推进,两类国家表现、内容有明显差异。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70%,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多在40%以下。

5.地球经济→“太空经济”,信息、知识、高新技术部门成为发达国家主导部门。

6.经济体制、两制并存、竞争发展。

(五)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1.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

两大阵营(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超级大国对抗→一超独霸→多级化。

2.政治强国多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军事实力为手段。

3.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次序的呼声高涨。

四、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重点论述题!

参见教材)

(一)经济系统的形成发展条件的新变化。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特点。

(三)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系统的新变化。

(四)世界生产力分布不平衡

第二节世界国家与经济地域格局

一、新旧大陆的划分:

旧大陆:

亚、欧、非的一部分。

新大陆:

美、拉丁美洲、大洋洲。

二、国家类型的划分:

P22

第二章世界的居民

一、世界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增长阶段及其特征:

(1)当代以前的世界人口增长:

出生率高,死亡率相对也高,自然增长率相对低

(2)当代以来的世界人口增长:

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增长率也趋于下降

2.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

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备注

高高低

高低高产业革命后,发展中国家

低低低发达国家

3.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因素:

(1)生产力水平因素。

(2)自然资源自然条件。

(3)社会因素:

宗教政策等。

4.世界人口问题:

目前,世界总人口达64亿多,人口密度为46人/Km2。

(1)表现:

①人口数量过大,增长过快,已经超越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支撑的程度。

②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过大,增长过快,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③人口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缓慢,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有明显的不足,对社会经济影响加大。

全世界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12%,全世界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根源:

①社会经济体制的改变。

②国家的政策。

③宗教文化背景。

(伊斯兰教可以娶4妻,基督教不允许堕胎等。

)④当地的风俗习惯。

(3)措施:

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②提高人口素质。

③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

(2)世界人口的分布:

P27

(1)分布特点:

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占88.5%,主要在20°N~60°N间最多,集中分布在沿海低纬地区。

20°N~40°N世界人口一半,高纬人口稀疏,中纬荒漠、高山、高原区人口少。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亚热带、温带地区,因为该地带陆地面积达,气候条件好,土地与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力水平高。

大洲内部人口分布不平衡:

欧洲人口四边形:

利物浦—巴黎—巴塞尔—汉堡(占欧洲人口一半以上)。

(3)世界人口移动:

近代:

地理大发现后,旧大陆→新大陆。

当今人口移动形式:

外籍劳工: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

难民:

战乱、自然灾害。

城市化:

农村→城市。

P29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1)大城市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中小城市;

(2)发展中国家的甚至城市化进程超过发展发达国家。

原因在于:

受规模经济效益的使然,大城市核心集聚作用还有增无减,同时也受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人才流动:

技术人员,科技人才。

2、世界民族和种族:

(一)种族:

P311.概念:

——种族主要指在生理上和体态外貌上具有共同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的群体,这种人的群体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其所具有的特征与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关系甚为密切,并与其生存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也有一定联系。

2.四大种族:

(1)蒙古种族(黄种);

(2)欧罗巴种族(白种);(3)尼格罗种族(黑种);(4)澳大利亚种族(棕色)。

(2)民族:

P321.概念:

——斯大林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其形成和发展为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所制约,同种族相比较,各民族只有有着更为广泛的混合与交融,这种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对人类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

2.民族数量:

2000多个

3.民族国家类型:

单一民族:

日本、朝鲜、蒙古。

多民族:

中国、俄罗斯、印尼。

两大民族作为主体的国家:

比利时、加拿大。

第3章世界产业地理(自学)

第1节世界第一产业地理

1、当前世界农业生产的现状特点:

(一)农业产值增大,地位下降

二战后,世界农业生产值增长较快。

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二、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经济结构改变的重要标志。

(2)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是改善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畜牧业比重相对提高,种植业的比重相当下降。

(3)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同

欧美国家进行农业技术改造,以机械化为先导,而广大亚非拉国家虽有提高但进展缓慢。

(4)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随着先进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经营管理的不断改善,农业劳动生产大幅提高,然而发展却不平衡。

这与历史现状及农业资源禀赋有关,但影响更大的则是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状况。

(五)农业地带性明显,地域差异大

世界农业生产按地域划分,地带性显著,地区分布不平衡,世界农业的生产自低纬向高纬和由平原到高山地带,呈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

(6)世界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欧美、日,澳等已进入现代化农业阶段,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处于低级农业阶段,还有少数非洲国家皆处于原始农业时代,各洲、各国发展差异大,具体表现在耕作制度,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率,从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产值及占国民经济份额上。

欧美国家农业社会化的新动向——纵向整合(高、质、销一体化)深加工、多样化、一体化发展。

(7)农业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广受关注

2、世界粮食生产

(一)世界粮食影响基本特点

1.世界粮食生产发展较快,但不稳定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二战后,发展很快,然而很不稳定。

8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气候反常,许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欠收。

2.世界粮食发展不平衡

(1)各大洲粮食产量不平衡亚洲最多2/5欧1/5北美1/5

(2)各国粮食产量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在少数几个国家,中、美、印、俄、法、加等最多3/5(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不平衡

(2)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小麦

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产量较多,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60年代以前,靠扩大播种面积提高产量;70年代以来,靠提高单产提高产量。

地域分布:

(1)主要分布在25N——55N和25S—40S的温带地区

(2)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种植(3)主要集中在5个大地带

2.稻谷

地域分布:

(1)各大洲都有种植,亚洲种植面积,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

(2)集中在温带热带季风区,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包括人口稠密的东亚,东南亚,(3)南亚中国,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稻谷种植国和生产国

3.玉米

是战后发展最快的一种粮食作物,原因是:

(1)现代生物学突破杂交玉米成功,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灌溉面积,增施肥料,防治病虫草等使年产提高很快

(2)战后普遍重视畜牧业发展,玉米作精饲料的技术不断增大(3)世界农业技术进步,种植高度机械化地域分布:

(1)分布较为普遍,大多种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北美最多

(2)世界玉米种在三大带美国中部玉米带;中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欧洲南部平原(3)美国产量最大,其次中国

(3)世界粮食问题

并非粮食总产量不足,而是生产不平衡。

人均计算,北美最多,大洋州和欧洲次之,亚洲、拉美较低,非洲最低。

从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比看,人均粮食生产水平差异很大。

产生原因:

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家长期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经济秩序没有彻底改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还比较落后,经济比较贫困,人口盲目增长等多种原因。

解决途径:

1.改变长期落后的不合理的旧的世界经济秩序;2.依靠科学,发展生物技术,培养优良品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珍惜农业资源,提倡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治理,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努力使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发展;4.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抗灾保收能力;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三、世界畜牧业发展的特点

(1)世界草原面积广阔,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牲畜头数增长较快(三)畜牧业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发达国家向集约化专业化化发展,产品率商品率均高发展中国家仍是粗放型,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率很低(四)机械化程度差别大(五)畜牧业在各国农牧业中所占比重差异大发达国家高,大于等于50%;发展中国家低(中国33.7%)

4、世界森林资源的特点

(一)世界森林资源面积广阔

(二)世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绝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针叶林、阔叶林各占95%和90%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北美等温带地区;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拉美、亚、非等热带、亚热带地区(三)世界森林覆盖率差异大此指标的高低使衡量一个国家对土地资源保护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大于30%且分布均匀,为农牧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12-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圭亚那83.8%,其次是芬兰76%,日本66%,加39%,中国3.5%(四)世界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书46——47页)

第2节世界第二产业地理

1、概述

(一)战后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2.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

合成纤维3.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的需求4.发达国家比值近年有所降低,但绝对量不断增加,利用资金技术优劣,转换到国外进行跨国生产经营等

(2)战后工业地域变化的基本特点1.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综合化、集团化、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为发展呈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结构的特点。

2.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战后工业地域有些加强,形成进步性大工业带,在发展中国家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散,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总趋势。

2、世界能源地理

(一)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1.各国经济迅速增长,使能源消费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响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城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