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7783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ocx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

基于IE改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研究

(一)煤矿职工心理、生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作业绩效提升研究

人处在安全管理的核心,本质安全化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安全上。

通过在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强化人本安全管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意识,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础。

煤炭安全管理长期忽视“人-机工程”中“人”的因素研究,没有重视煤矿员工的各种生理、心理素质、失误机理及相应的对策,仅把人当成管理的对象,未把人当成管理的动力。

人的行为模式/人为事故类型分析。

人的行为模式可以图3-8表示:

图3-8人的行为模式图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分为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

根据人的行为特点,Rasmussen把人的行为分为技能型、规则型、知识型。

人因失误理论认为,一切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失误造成的。

人的失误主要有:

操作失误、监督失误、计划设计失误和决策失误等,这些失误都是由于人“错误地或不适当的响应一个刺激”而产生错误的指令,从而引发错误的行为,造成对人、组织、社会的危害及财产损失,导致各类事故灾害发生。

所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行为,是杜绝伤亡事故的主要手段。

人在管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会对各种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对各种信息做出分析判断。

这种分析判断有时正确,有时错误。

人因失误是一种违背设计规范、作业规程、安全规程、劳动法律的错误行为。

在煤炭生产中,包括人的因素在内的连续生产活劫,可能引起两种结果:

发生伤害和不发生伤害,所以“事故”的定义是使正常生产活动中断的不测事件。

事故、危险、伤害是三个不同层面的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的大小可以判断是否会发生危险,危险的程度也就决定了是否会有伤害的发生。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人的不健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6%以上。

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存在着88:

10:

2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引起的,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即所谓“天灾”。

同样,煤炭行业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现场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造成的。

因此,研究和探讨人为失误机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找出合理的的防治对策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影响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如下表3-1所示。

表3-1影响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因素

内部因素

生理因素

生理机能:

反应速度、手脚灵敏程度、视力、暗适应、体能、经验水平等。

当这些机能达不到工作要求时,容易发生失误。

健康水平:

人在不健康(或病态)的生理状态下工作,更易导致事故。

疲劳:

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但是这两种疲劳很难准确区分,其度量方法也比较类似。

疲劳导致作业能力和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易诱发失误。

其它因素:

主要指不确定性或突发性生理状况,如急性阑尾炎等。

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水平:

人在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工作,易导致事故。

工作热情:

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展作业,是安全生产的保证。

人格:

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人格有时体现出某种事故倾向性,应在员工选拔和培训时注意。

动机:

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不良也是导致人因失误的诱因之一。

情绪:

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安全行为与结果也不一样。

其它因素:

主要指不确定性或突发性心理状况,如紧张、惊吓等。

外部因素

人一机接口

人机功能分配、显示系统、控制系统、报警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和工作站等的设计,对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的适应性等。

人一环境接口

物理环境咧如,微气候环境、照明环境、声环境、空气品质、振动、粉尘以及作业空间等)设计,对人和作业的适应程度等。

人一人接口

指系统的组织管理工作设计缺陷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或者不流畅等。

分析职工的各种生理、心理素质、失误机理及相应的对策。

目的是在系统约束条件下,提高操作者工作的有效性,减少操作者可能出现的失误,降低操作者体力和脑力消耗,改进工作条件,尽量适合操作者心理和生理特征,并使操作者轻松愉快地完成工作,以达到人机系统的最佳结合,提高生产率及工作质量,确保人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内容包括:

(1)矿工的可靠性与不安全行为分析;

(2)人因失误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3)矿工安全能力分析,包括安全生理能力素质,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能力;安全心理能力素质,如反应速度、注意力分配、性格和个性心理等;安全技术能力素质,如对安全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安全操作的技术水平,多工种安全操作的配合能力等;

(4)矿工生理心理负荷的影响因素分析。

可从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再去划分。

心理健康方面

(1)研究职工心理不健康症状及倾向性。

(2)研究职工的职业倦怠的心理状况。

(3)研究职工的人格特性。

(4)研究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5)研究上述职工的心理数据在人群中的分布、不同人群之间由于职业、经历等不同而导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以及与安全绩效、习惯性违章等行为的相关性。

生理健康方面

(1)研究急性肌肉骨骼损伤,如磕碰、划擦、摔倒等;

(2)研究慢性肌肉骨骼损伤,包括颈、肩、腰、腕、踝等部位的各种长期累积损伤。

(3)研究心肺、消化、循环等系统的慢性疾病;

(4)研究视力、听力损害;

(5)研究身体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记忆能力等指标。

(6)以上指标结合职工的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安全绩效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本研究主要着手于解决以下问题:

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综合考虑方法的经济性与可行性,通过对人的安全行为模型的分析、构建与简化,对其内在机制中所涉及的核心部分:

煤矿企业员工的生理、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展开调研,同时涉及人员外在的生活状态、改进建议等各个方面,通过统计、分析,找出与人安全行为有着密切关系的指标项目,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方法改进。

本研究结果可作为企业的防人因失效和安全培训的改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方法和建议将具备较强实用性和现场可操作性,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生理、心理健康指标和内容如图3-9所示:

图3-9主要生理、心理健康指标和研究内容关系

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l)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指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论文材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知识、数据和观点的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和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是在人因失误机理和行为科学、职业健康、职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方面的资料,这些为本文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定性与定量研究是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所谓定性研究是通过深入的体验、分析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为了判定对象的性质或类型;所谓定量研究是通过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的测量、分析从而把握事物,目的是为了确定对象的规模、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

本文运用定性方法结合现场调研,提出研究的模型、结论和建议。

(3)问卷法

问卷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编制的,对于被调查的回答,研究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也可以提供备选的答案,还可以对答案的选择规定某种要求。

研究者根据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作出某种结论。

(4)实验法

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

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在探讨职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过程中,我们参考已有的研究范例,同时考虑被试的年龄、生活习惯、研究条件、时间控制、信效度等各方面的因素,首先选取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类指标,然后根据各种指标在进行测定时的具体需求,选择了针对性的方法开展研究。

在方法和工具选择上,我们力求能够准确测定每个被试的每项健康指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这些指标是经过研究人员科学推敲、反复论证而甄选出来的,它们与人的安全行为息息相关,各个指标不仅能够预测安全作业行为,同时也是检验煤矿生产安全水平及长期绩效的敏感指标。

表3-2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健康指标及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其他相关因素

问卷

测量指标

研究工具

测量指标

研究工具

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工龄等数十项。

在问卷调研时获取。

心理病态倾向

90项症状校核表(SCL90)

MSD(肌肉骨骼损伤)累积损伤

MSD累积损伤里克特量表

工作热情

工作倦怠问卷

MSD急性损伤

MSD急性损伤复选问卷

人格与事故倾向性

艾森克问卷N维度

生理系统慢性病

生理系统慢性病复选问卷

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改进建议

自编复选问卷

测量指标

研究工具

测量指标

研究工具

实验

--

--

认知能力

视觉选择反应时/听觉简单反应时仪;深度知觉仪;暗适应仪;色盲图;警戒仪;听力计;视力表

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工龄等数十项。

在实验研究时获取。

体能

肺活量计

疲劳状态

闪光频率计;视觉选择反应时/听觉简单反应时仪;警戒仪*

*人的视觉选择反应/听觉简单反应能力及警戒水平既可以作为认知能力的指标,也可作为疲劳状态的敏感指标。

人在疲劳时会表现出明显的反应时变长、警戒水平下降。

表3-3各类主要测评工具与方法功能简介

工具与方法

功能简介

90项症状校核表(SCL90)

度量人的心理病态倾向。

包含90道问题,测试9种心理症状,即①躯体化;②强迫观念和行为;③人际敏感性;④抑郁;⑤焦虑;⑥仇视;⑦恐怖性焦虑;⑧妄想观念;⑨精神质。

每一症状分1~5五种程度。

总分加总代表整体心理病态程度。

是预测不安全行为、习惯性违章的敏感指标;也是度量工人长期工作压力累积问题的指标。

工作倦怠问卷

又称“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职业枯竭可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进而影响整个生活状态。

本问卷包含15道问题,每题分1~5五种程度;分别度量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种不良心理状态。

工作倦怠水平是预测不安全行为、习惯性违章的敏感指标;也是度量工人长期工作压力累积问题的指标。

艾森克问卷N维度

是从艾森克人格量表里面抽出的“N—神经质”维度,包含24道问题,每题以“是”或者“否”作答,最后累积“是”的个数。

该问卷得分如果偏高,则代表此人的事故倾向性高,应在选拔或培训时予以注意。

自编复选问卷

列举了数十项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的减压方式及改进建议。

如收入少、工作难度大、工作危险性高、工作升迁压力高、生活环境差、地理位置差等。

作为辅助问卷,为企业改进职工的安全作业、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建议。

MSD累积损伤里克特量表

列举了8个人体主要部位的肌肉骨骼累积损伤的程度,包含:

颈部、肩部、手/腕部、背部、腿部、腰部、膝部、脚/踝部。

每题分1~5五种程度。

为减少职工的累积职业损伤提供参考。

MSD急性损伤复选问卷

列举了8个人体主要部位的肌肉骨骼急性损伤(受伤)情况,包含:

颈部、肩部、手/腕部、背部、腿部、腰部、膝部、脚/踝部。

复选题。

为减少职工的受伤提供参考。

生理系统慢性病复选问卷

列举了5个人体主要生理系统的慢性病情况,包含: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复选题。

为减少职工的慢性病发病率、提升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视觉选择反应时仪

一个健康的职工应该具备正常的视觉反应速度,这样才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作出合理的安全操作。

本指标是预测职工安全行为的敏感指标。

同时也是测量疲劳状态的敏感指标。

听觉简单反应时仪

一个健康的职工应该具备正常的听觉反应速度,这样才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作出合理的安全操作。

本指标是预测职工安全行为的敏感指标。

同时也是测量疲劳状态的敏感指标。

深度知觉仪

主要度量职工的立体感,这是人类一项相当重要的视觉能力,同时也是预测职工安全行为的敏感指标。

暗适应仪

主要用于度量人在暗环境或明暗交替环境下的视觉能力,该项能力针对于煤矿昏暗、复杂的视觉环境,在预测职工的安全行为方面,具备特殊而显著意义。

色盲图

主要用于度量人分辨不同色彩的能力。

煤矿作业需要经常识别各类不同的信号。

该指标在甄选员工、预测职工的安全行为方面,具备显著意义。

警戒仪

是测定个体警戒状态的仪器。

警戒指的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觉察特点,不能预期出现的时间的准备状态。

煤矿作业需要经常监控行为,因此良好警戒能力是职工的必备素质。

听力计

听力是人类的主要能力。

人类15%左右的信息通过听觉传播。

是作业中进行沟通、在紧急状态下及时发现险情的重要能力;同时,听力水平也是度量员工职业性生理损伤的敏感指标。

视力表

主要测量视敏度,即在一定距离分辨事物的能力。

人类80%以上信息通过视觉传播。

视力在煤矿作业安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肺活量计

是人类健康水平、体能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可评价职工因恶劣的空气环境而造成的肺部累积性损伤程度。

闪光频率计

可以测量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确定辨别闪光能力的水平,即视觉时间的视敏度。

闪光融合频率越高,表示大脑意识水准也越高。

人体疲劳时,闪光融合频率降低。

是测量疲劳状态的敏感指标。

在此基础上,着手建立各矿井的“检生室”用于对职工的选拔和日常监控,其模型如图3-10所示。

图3-10“检生室”作业模型

(二)煤炭企业“三违”分析与改进研究

煤炭行业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无不与“三违”有紧密的联系。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煤矿事故的90%以上是由职工“三违”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三违”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最主要措施。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原因一般有12种:

(1)不懂规章或规章懂得太少;

(2)麻痹心理,认为违章不会造成事故;(3)认为规章太烦琐,操作太麻烦,费力费时;(4)个体所受安全教育少,安全意识不强;(5)井下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易疲劳;(6)习惯性违章,企业职工在较长时期内逐渐养成的不按章程办事的习惯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7)情绪原因;(8)操作失误;(9)认知水平低,要么认为不会发生事故,要么认为即使发生了事故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10)赶进度;(11)从众心理;(12)受违章指挥而违章。

导致煤矿职工“三违”行为的主要因素:

①金钱。

煤矿职工处在社会较低阶层,挣钱养家糊口是其第一要务,所以金钱对煤矿职工而言是第一需要。

现在多数煤矿生产任务都进行井下承包,完不成目标任务就会扣钱,必然会产生出现急功近利、冒险冒进的违章现象。

②心理满足感或幸福感以及情绪释放后带来的快感。

有些矿工干了别人不敢干或不愿干的工作会有一种自豪感,心理会感得很满足,很幸福。

而有些心存怨恨和私愤的人把违章视为一种发泄,他们从发泄中可得到快感。

③时间与力气的节省、疲劳的恢复等,也是最常见的现象。

每到快下班时,违章现象就会增加。

④图便利。

如何提高矿工整体安全素质,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教育、培训、预防、监督、制度和保障,多管齐下遏制“三违”陋习,促进安全生产,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75%的煤矿事故,是个人违章所致。

如何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已是摆在当前煤矿企业面前一道急需破解的解析题。

本模块试图通过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调研,结合国内外同行的经验教训,找出企业目前习惯性违章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套习惯性违章防治规范。

(三)煤炭企业防人因失效分析与培训改进研究

针对模块一二的研究结论,需要给出改进的办法,那么加强培训无疑是一种收益比最高的办法。

但是以往枯燥的空洞说教,往往效果不显著,如何让培训形式更灵活多样,培训内容更切合实际,培训结果更行之有效,是本模块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安全培训现状的调研,找出目前企业人因失效存在的问题,利用人因工程的一些方法对其进行改进。

(2)对需要培训的员工进行人格、性格和能力倾性测试,并按测试结果进行分组,按照每组的人格、性格和能力倾性,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比如,A型人格的人,其个性特点是:

激进、好胜并易冲动,在作业中可能缺乏耐心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够镇定。

针对此类性格的员工,应偏重于其耐性训练,比如采用下棋、拼图等训练方法。

(3)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检验,对研究内容

(2)设定的培训方案进行验证、修订,并通过统计数据,得到验证的结论和改进建议。

(4)对研究内容(3)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结合企业现有的安全培训方法,提出一套有效的防人因失效安全培训改进方案。

(四)基于持续改善思想的煤炭企业作业环境安全保障研究

A.运用工业工程中的现场5S管理方法,改善煤矿作业环境。

(1)作业现场机器设备、材料等物品的合理分类并实现定置管理;

(2)设备、人员的清洁方法与标准;

(3)将5S纳入到日常设备保养体系;

(4)建立煤矿特色的现场5S标准。

B.作业空间合理布局分析与改善

在分析矿工作业习惯、不安全行为原因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作业空间。

(1)建立作业空间布局的评价指标;

(2)各控制装置的合理位置;

C.基于人因方法的现场安全标识改善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最有效的因素,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应从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入手,人的安全素质提高了,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才会有保证。

而安全标语和安全标志牌具有充分调动劳动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生理技能影响的作用,有避免事故,增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特点,它能直接警示劳动者自觉或本能警惕不安全因素并采取防护措施,它有传递安全信息,促使人们对威胁安全与健康的物体和环境尽快做出反应,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

(1)视觉标识设计与改良。

包括各类指示牌、操作按钮、警报灯等。

通过对人体的视觉特性的了解,设计出合理的色彩、尺寸、位置、距离等,使安全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传到相关人员的视觉界面。

(2)听觉标识设计与改良。

主要是各类发生器,包括警报器、广播、通话器等。

通过对人体的听觉特性的了解,设计出合理的声音强度、频率及其组合,使安全声音信息能够区别于背景噪音,及时有效的传到相关人员的听觉界面。

(3)照明设计设计与改良。

在各个作业点,保证足够、适当的光照强度,避免令人不舒服的眩光,使作业者能够顺利完成作业,并且能够避免操作失误。

(4)安全标识冗余设计设计与改良。

通俗的讲,冗余设计就是“多重保险”。

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场所,或者紧急的状况下,安全信息要通过视觉和听觉,甚至味觉的三重通道,同时发出安全信息,以保证万一其他安全标识设计实效的情况下,安全信息一样可以被及时有效感知。

(5)安全标识系统的自动应急保障。

在一些紧急或者特殊情况下,比如突然断电,一些较重要的安全标识系统应有相应的自动保障体系,如:

自动跳闸、启动备用电源等。

(五)煤炭企业单元化柔性生产模式设计研究

本研究从分析煤炭企业生产特点入手,力求在准确把握煤炭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研究。

在对煤炭企业生产有了清晰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制造业柔性研究的理论和思想,分析煤炭企业生产系统的柔性问题,探讨柔性概念在煤矿的适用性,提出了柔性在煤炭企业的特殊内涵。

然后研究传统制造业的一些先进生产模式,这些在传统制造业已经取得广泛成功的方式将成为在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思想来源。

结合传统制造业先进生产模式的思想和成功经验,融合我们对煤炭企业生产柔性的新的内涵解释,并充分分析考虑煤矿企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提高柔性和效率是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首要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向导下,逐步构建起在煤矿建立适合其特点的单元化柔性生产方式的思想理论,指出单元化必须和柔性化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解决煤矿生产柔性不足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组织柔性分解为人员柔性和结构柔性。

A.人员柔性

一个具有柔性的工人队伍与具有柔性的设备一样,可以减少库存,应付随机现象。

同时,人具有学习、感知及适应的能力,因而成为所有有形资源中最具柔性的资源。

这样的柔性可以有效地代替专业分工、重复性和陈旧性。

在科学管理时代的早期,通过任务标准化和高度重复性来简化工作任务,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今天,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效率就越来越不适应。

因为任务定义得越窄越有效的那些工作,已被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装置所取代。

现在需要的是监护自动化过程而不是完成这些过程的工人。

企业在追求动态柔性时,强调人对提高动态柔性的贡献。

JIT生产系统作为制造方式的典范,它的一些重要特征如看板系统、低在制品库存、终身雇佣制、长期的供应关系等,就柔性的贡献而言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它们看起来增加了系统刚性而降低了系统柔性;另一方面,它们确实给整个企业系统带来了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

这一两面性使得许多研究者对企业的制造方式持有相互矛盾的观点。

通过静态柔性和动态柔性的分析方法,可以看到企业追求的是动态柔性,有时不惜牺牲静态或短期柔性。

比如,终身雇佣制在静态意义上限制了工厂对产品需求变化迅速反映的能力(缺乏静态产量柔性);然而,在长期观点上,终身雇佣制清除了工人对失去工作的恐惧,这一点将导致工人对工厂的忠诚、自觉的不断提高技能以及学习多种技能以适应企业内的工作转换,最终产生了在很多方面具有柔性(动态柔性)的工人。

制造方式的这些特点同时说明:

在组织系统和制造系统柔性存在矛盾时,企业更注重人员柔性。

因此,人员的柔性即人员组织管理的多样性和应变能力。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数量柔性,即组织能够根据需求水平的波动来调整人员的数量,一是职能柔性,指组织内每个成员根据不同生产任务的需要,担任多种工作的能力即每个成员都应该是多面手。

B.结构柔性

结构指组织自身的设计,组织的结构与通过组织的信息是两种不同的资源。

矩阵结构和基于团队的组织比层次结构的组织更具有柔性。

一个具有结构资源柔性的组织可以取代其它组织形式,比如,组织柔性取代业务处理过程专门化,任务专业化分工,重复性等。

同时,也可以减缓陈旧性,提高决策合理性,减少在传统结构中通常存在的多界面。

一个完美的计划要靠一个有效的组织才能实现。

企业重整旗鼓,制订扭亏增盈计划或谋求更大的发展,一定要有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不同的企业目标,就要由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来完成。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一个企业在其外部环境、目标、计划甚至生产工具改变很久以后,仍继续延用从前的组织结构。

例如,企业已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或从生产导向型(如典型的卖方市场)转向市场导向型(如典型的买方市场),但其产品研究开发部门仍由制造部门控制管理或只为制造部门服务;当非集权的利润责任制需要分权的组织时(矩阵式组织结构),企业仍沿用原有职能组织结构;引进先进设备的企业把一些自动化程度、集成化程度都很高的设备,塞进搬出旧设备的车间,而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仍然依旧。

由此可见,建立适合新的经营与生产环境的组织结构已是势在必行。

因为许多组织结构已经僵化得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应付不了偶发事件。

虽然柔性的本质定义——对不确定性环境变化的快速有效响应力,在任何行业及企业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但由于行业的差别以及企业个体的差异,因此当柔性针对不同的实体时,其内在的涵义会有所差别。

讲到煤矿生产系统,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我国煤炭企业众多,其产业链长度有着不同的差异,一些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的煤矿,其生产系统包括了从开采到洗选,甚至到了一些煤炭产品的深加工,我们称这类不仅仅包含了开采的生产系统为广义的煤矿生产系统,而狭义的煤矿生产系统仅指围绕煤炭的开采的一系列生产资源的组织过程系统。

本报告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狭义煤矿生产系统的研究,因为这一部分是所有煤炭企业都具有的共性部分,因此研究成果将更具有普遍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煤矿长期以来一直延续原苏联的按照技术类型进行分工和组织的生产组织模式。

我国大多煤炭企业的生产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