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7228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docx

安徽省蚌埠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生物(理科)

一、选择题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的是()

A.玉米的黄粒与白粒B.猫的白毛与马的白毛

C.鼠的长毛与细毛D.兔的红眼与猫的蓝眼

【答案】A

【解析】玉米的黄粒与白粒属于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正确;猫的白毛与马的白毛属于两种生物的性状,B错误;鼠的长毛与细毛属于同一种生物的两种性状,C错误;兔的红眼与猫的蓝眼属于两种生物的性状,D错误。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染色体复制之后,增加一倍,经第一次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着染色体并不复制,而直接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再次减半,这样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却分裂两次,得到得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原来的一半。

所以B正确。

A、C、D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子二代杂交结果占9分的为双显性,即灰色是双显性性状,黄色和黑色都是一显一隐的性状,故A错误。

F1(AaBb)与黄色(AAbb)亲本杂交,后代应有灰色和黄色两种表现型,故B正确。

F2中的灰色大鼠有1/9是纯合子,故C错误。

F2黑色大鼠(1/3aaBB,2/3aa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遗传图的分析能力。

4.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答案】A

【解析】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考点定位】基因与DNA的关系,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名师点睛】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5.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基因与染色体毫无关系

C.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D

【解析】一条染色体上包括许多个基因,A错误;一条染色体只含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C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判断,一个染色体由许多基因构成,B错误;一条染色体上包括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与DNA的关系

6.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

④能转录产生RNA

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遗传物质,能携带遗传信息,故①正确;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故②错误;信使RNA能与核糖体结合,用于合成蛋白质,故③错误;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产生RNA,故④正确;转运RNA上一端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故⑤错误;DNA分子在复制时,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故⑥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存储遗传信息.

2、DNA分子通过DNA的自我复制,进而传递遗传信息,通过基因的表达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tRNA能识别并搬运氨基酸。

7.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C

【解析】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故A选项正确;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二者的DNA都可以复制,故B选项正确;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不是核糖,磷酸和脱氧核糖由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是由氢键连接,故C选项错误;甲基绿可以使DNA分子呈现绿色,吡罗红可以使RNA呈现红色,因此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体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故D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答案】A

考点:

本题综合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9.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C

........................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名师点睛】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共同点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各自的作用。

10.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是(      )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明确是什么物质,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在细菌细胞内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需要()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噬菌体在侵入细菌内时,只将自身的DNA注入进细菌细胞内,因此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噬菌体的自身DNA作为指导,利用细菌的氨基酸和核糖体来合成。

故本题选B。

考点:

噬菌体的繁殖

点评:

本题考查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和原料,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1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应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是:

(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答案】D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错误;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结果DNA和蛋白质都具有放射性,即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具有放射性,因而无法判断,C错误;DNA的特征元素是P,蛋白质外壳的特征元素是S,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来确定是何种物质进行细菌内,因此,实验过程中,一组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另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正确.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1、噬菌体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13.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①错误;②Watson和Crick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②错误;③结构决定功能,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③正确;④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为半保留复制奠定了基础,而且Watson和Crick也对DNA复制进行了描述,④正确。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意义,要求考生掌握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明确双螺旋结构的确定,发现了DNA储存遗传信息的规律,为半保留复制奠定了基础。

14.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是 (      )

A.核糖、磷酸 

B.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C.核糖、磷酸、碱基

D.脱氧核糖、磷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间隔排列构成的两条反向平行的主链,所以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5.有科学家深入研究发现: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突变。

这说明一些基因(      )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答案】C

【解析】从题中的信息看,该现象体现出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选C。

【考点定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实际病例的原因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两张方式的掌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两种方式,一是控制蛋白质(非酶)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性状,二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6.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B、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RNA的种类及功能,明确密码子、反密码子和遗传信息所在的位置;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17.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D.逆转录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核糖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当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余下的物质主要是RNA,且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在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大多数是蛋白质,其次是RNA。

所以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反应的物质是最可能是RNA。

选C。

考点:

本题考查酶的本质,意在考查学生能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8.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原核生物的tRNA是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D.真核生物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原核生物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其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tRNA都呈三叶草结构,说明tRNA呈三叶草与两种翻译机制的不同无关,B错误;真核生物的核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而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核糖体是不能进入细胞核的,只有mRNA合成以后,从细胞核内出来,与核糖体结合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进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这使得原核生物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而真核生物的mRNA在细胞核形成以后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所以真核生物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9.在其他条件具备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

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

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

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若X是DNA,Y是R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Z可能是RNA聚合酶,故A选项错误;若X是DNA,Y是mR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Z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故B选项错误;若X是RNA,Y是D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逆转录过程,Z可能是逆转录酶,故C选项错误;若X是mRNA,Y是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试管中进行的是翻译过程,Z可能是原料氨基酸,故D选项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如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 

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

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①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颠倒,属于倒位;②中染色体片段发生改变,属于易位.

解:

据图分析,①图中与正常染色体相比较,基因的位置发生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②图中染色体着丝点右侧的片段发生改变,说明与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

故选:

C.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B.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D.突变的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后代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比如: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几个密码子都可以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一个碱基突变后,可能其氨基酸还是不变的,这样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发生在内含子或者发生隐性突变等等,生物性状也不会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对生物体多数有害,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以随机发生,且具有不定向性,C正确;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能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

22.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如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 

A.XY性染色体B.ZW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分析,蜂王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如果是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是雄蜂,而受精卵可发育成蜂王或者工蜂,其中雄蜂的染色体数目是蜂王的一半,故蜜蜂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数目。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解题点拨:

蜂王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而卵细胞与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蜂王或工蜂。

23.韭菜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

A.单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八倍体

【答案】C

【解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韭菜体细胞中具有8种不同的形态的染色体,说明韭菜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8条染色体,因此韭菜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的数目为32÷8=4个。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生物称为四倍体,故选C。

2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特点是(   )

A.都能产生新的基因B.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C.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害的

【答案】C

【解析】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害有利取决于环境,另外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大都对生物体有害,B、D错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C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

2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病是指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病的特点.

所谓遗传病,是指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

解: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A正确;

B、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正确;

C、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因此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C正确;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D错误.

故选:

D.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二、简答题

26.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请回答:

(1)图示的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_。

(2)从关系上来讲,E和e所在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染色体,A和a是____________基因。

(3)从遗传规律来看,如果只考虑D与d的遗传,则遵循_______定律;如果考虑B与b和E与e的遗传,则遵循_______定律。

(4)现在只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

已知W决定红眼,w决定白眼,则图示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它与白眼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雌果蝇

(2).同源(3).等位(4).基因的分离(5).基因的自由组合(6).XW∶Xw=1∶1(7).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包括三条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由于性染色体是同型的XX,所以该果蝇是雌性的;图中四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六对等位基因,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同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一对染色体上达到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果蝇是雌性的。

(2)E和e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和a也是一对等位基因。

(3)等位基因D与d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与b和E与e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根据图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知,图示果蝇产生的配子有XW∶Xw两种,比例为1:

1;与白眼果蝇XwY杂交所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别图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判断该果蝇的性别,根据基因的位置判断基因之间遵循的规律。

27.下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

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___________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__________。

(2)图中有______________种碱基

(3)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

请回答:

①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有___________对。

②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_________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越高。

【答案】

(1).反向

(2).碱基互补配对(3).4(4).40(5).60(6).G与C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1)由图可知,DNA两条单链反向平行,且两条单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互补)。

(2)图中有4种碱基,即A、C、G、T。

(3)①已知某DNA片段含有200个碱基,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且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假设该DNA分子含有腺嘌呤N个,则胞嘧啶的数量为100-N,所以2N+3(100-N)=260,N=40个,所以1DNA片段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