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971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docx

鲁教版地理七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教案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和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3.培养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谈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竞赛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印制自主学习提纲或学案(小黑板),收集各民族的图片和物品、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准备1980年7种人民币纸币人物头像民族名称。

歌曲《爱我中国》。

《掀起你的盖头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方案1:

指导学生读课本图1.14,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方案2:

由身边的少数民族导入。

★读图、听歌、谈体会。

 

★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民族。

二、学导达标

学习任务一:

56个民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汉族最多,占全国总人口__%

有__个,占全国总人口__%

1.56个民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____族最多

在500万以上有____个

集体舞_______族

长鼓舞_______族

2.民族风俗泼水节_______族

干栏式木楼_______族

摔脚_______族

合作展示

1.56个民族

教师由《爱我中华》中歌词“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兄弟是一家……”导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让学生与前所学过的日本、美国的民族构成进行比较。

2.我国的民族构成

教师展示:

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

教师让学生根据教材,让学生读图抢答。

教师可总结为以下歌谣来记忆:

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

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

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

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3.民族风俗

过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正如谚语所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教师引导学生从“活动2和活动3”阅读:

那达慕大会、泼水节、赛龙舟。

通过图片和资料来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分组展示,每一组介绍完,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最后从中选出最佳小组。

学生活动一:

1.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民族构成特点,明确不同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

(中国是56个民族,日本是单一的大和民族,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来自不大洲的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学生活动二:

学生根据图表和教材抢答:

①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汉族)

②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几个民族?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9个)

③找出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

(壮族、珞巴族)

④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地,分布最广?

(回族)

⑤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云南省)

⑥台湾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高山族)

 

学生活动三:

学生活动:

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

各小组根据收集的民族的图片和物品、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资料,选派代表上台。

第一组:

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图片和物品并进行介绍

学生组织竞赛:

分别猜猜他们是什么民族?

第二组:

介绍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壮族喜欢唱山歌。

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楼、打油茶。

畲族男女互嫁的婚俗和风格独特的凤凰装。

维吾尔族的小花帽、满族不吃狗肉,回族等民民族不吃猪肉……)

第三组:

介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傈僳族奇特的“刀杆节”、侗族斗牛节、傣族的泼水节及其来历。

巩固训练

教师: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各民族的风俗是考查的重点。

例1:

我国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

A.8个B.9个C.10个D.56个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数,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在500万以上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8个,这样大于500万的少数民族有9个,大于500万的民族有10个,本题是考查的大于500万的民族。

答案:

C

 

学生练习:

完成探究P14页《即时巩固》1~4题。

独立完成,展示交流答案及方法

学习任务二:

民族的分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

(1)汉族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

(2)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

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_____

3.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_______________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

合作展示

1.各民族分布

教师: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

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

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教师展示:

《中国民族分布图》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2.各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利用中国政区图让学生从图上分析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指导学生开展课本第20页活动3。

讨论: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

 

3.民族政策

承转:

我国的56个民族有大有小,汉族人口最多,而且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是如何管理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我国是否要求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民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而遵从汉族呢?

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学生活动一:

课堂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东部和中部)

 

2.把少数民族送回家

把写有九个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名称的小图片粘贴到他们主要的分布区。

3.按地理方位说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

(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

学生活动二:

学生活动:

在中国政区图上读图分析

1.在汉族集中的地区有无少数民族?

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

2.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

(交错分布)

3.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4.这种分布特点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学生活动三:

学生讨论回答:

1.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怎么管理的?

请列举一些实例。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例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巩固训练

教师:

本知识点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布及特点是考查的重点。

例1:

(2009年徐州中考)我国的下列地区中,不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少数民族分布较少,主要是汉族集中分布区。

答案:

A

 

学生练习:

探究第15页“即时巩固”1~4题

独立完成,展示交流答案及方法

三、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自己的收获。

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提纲: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

(3)我对这节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

(4)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还有别的方法吗?

(5)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迪?

学生对照提纲认真反思。

学生向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四、迁移提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

1.如有一个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学生参观团到我们学校参观,你该怎么做?

2.班上有个同学是少数民族,同学经常因他与众不同的习俗取笑他,对不对?

 

学生讨论分别回答:

(根据不同民族的风俗,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归纳:

为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进步,党和政府针对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

五、智能测评

教师出示测评题,提出具体的方法、时间等要求,学生独立规范完成后,师生共同矫正、补偿。

1.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B.壮族C.藏族D满族

2.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是()

A.汉族B.回族C.傣族D.朝鲜族

3.北回归线从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排列一致的是()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4.右图人物所代表的民族是()

A.回族

B.朝鲜族

D.维吾尔族

5.下图中5元人民币上的人物肖像刻画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分别是在()

A.青海和广西B.西藏和宁夏C.新疆和甘肃D.内蒙古和新疆

6.以“摔跤”为传统体育项目的是()

A.傣族B.回族C.蒙古族D.哈尼族

7.手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

()

A.朝鲜族B.彝族

C.壮族D.蒙古族

8.下列民族中人口数量不在400万以上的是()

A.满族、维吾尔族、壮族

B.蒙古族、藏族、彝族

C.回族、苗族、土家族

D.傣族、瑶族哈尼族

9.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南、华北、东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东北、东南

D.东南、西北、华南

10.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汉族只分布在东部地区

B.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山区

C.大杂居,小聚居

D.大聚居,小杂居

11.下图所示的轮廓图中,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是()

12.生活在牧区的一组少数民族是()

A.高山族、朝鲜族B.维吾尔族、苗族

C.满族、壮族D.藏族、蒙古族

13.将下列省区简称与其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连线:

A内蒙古①壮族

B桂②藏族

C藏③回族

D宁④维吾尔族

E新⑤蒙古族

14.将下列少数民族与他们的传统节日连线:

A蒙古族①火把节

B彝族②那达慕大会

C傣族③泼水节

15.在下面图中我国五个自治区的位置上填出该自治区主要民族的名称。

【要点突破】

我国各少数分布和民族风俗

我国的少数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不同的少数民族风俗各不相同,位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及风俗主要有:

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集体舞等;位于西北的主要有:

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哈萨克族的马头琴等;位于东北的朝鲜族的长鼓舞、跳板等。

例1:

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的西地区少数民族是:

ABCD

解析:

图中表示不同民族的风俗,图中A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图中B是云南傣族的孔雀舞,图中C是朝鲜族的跳板,图中D是蒙古族的摔脚。

答案:

C

【网络构建】

民族构成

汉族

56个民族少数民族

民族风俗

大杂聚,小聚居

民族分布

多民族的大家庭汉族

少数民族

民族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