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171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docx

生物技术专题复习二轮

专题十 生物技术实践

 考情分析 

考纲类别

内容

等级要求

知识点

酶在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A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A

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A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A

实验

探究酶在洗涤方面的作用

b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b

腐乳的制作

a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b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b

 精要回顾 

1.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技术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  )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3.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4.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温度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一定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5.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而固氮细菌可以直接把大气中的N2还原成NH3作为自己的氮源。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

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固氮细菌

A.④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6.下列关于酶的应用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大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羊毛料衣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

D.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一定好于普通洗衣粉

7.(多选)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D.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8.(多选)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重点直击 

要点

1.酶在洗涤剂等方面的应用

(1)洗涤剂

a.分类:

按产品的外观形态可分为肥皂、合成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等多种类型。

b.去污原理:

去污能力主要来自表面活性剂,因为表面活性剂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渗入到纤维空隙中把污垢挤出来。

(2)洗涤剂中常用酶制剂的种类及洗涤原理和实例

种类

洗涤原理

洗涤实例

蛋白酶

可将蛋白质水解为可溶性的多肽

可除去血渍、奶渍及各种食品中的蛋白质污垢

脂肪酶

把脂肪水解为较易溶解的甘油和游离的脂肪酸

可除去食品的油渍、人体皮脂、口红等污垢

淀粉酶

能使淀粉迅速水解为麦芽糖、糊精等

可除去面条、巧克力、土豆泥、粥等污垢

纤维素酶

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涤剂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可除去棉纺织品表面的浮毛

  (3)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比较

普通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

成分

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聚磷酸盐(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荧光增白剂等

普通洗衣粉成分+酶制剂(0.2%~0.5%)

种类

①根据含磷量分为无磷和含磷洗衣粉。

②根据洗涤效果分为普通和浓缩洗衣粉

①单一加酶洗衣粉:

加入一种酶制剂。

②复合加酶洗衣粉:

加入多种酶制剂

作用

“亲油基”与油污“抱成一团”,相互融合,形成亲水的微小胶团,然后油污与洗涤剂一起被清水冲掉

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易溶于水,使污染物与纤维分开

环境影响

导致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破坏水质,污染环境

污染轻甚至无污染

相同点

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将油脂分子分散开,水软化剂可以分开污垢

 

典例精析1

  (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在pH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在水温45~60℃时,能充分发挥洗涤作用,水温高于60℃时,碱性蛋白酶要失去活力,水温低于15℃时,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影响洗涤效果。

低于40℃时,则酶作用缓慢,但不易被破坏而失活,A错;表面活性剂能影响碱性蛋白酶活性,还会使酶失活,B项错误;碱性蛋白酶适合的PH值为6.0~8.5,故C项正确;蛋白质是衣物上最普遍存在的污垢,而且是最难被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洗剂所去除的。

蛋白酶能把衣物上蛋白质先分解成可溶性的肽,然后再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很容易被洗去,D错。

【答案】C

变式训练 1.(有关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  )

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

B.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

C.水软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

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1)固定化酶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①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

a.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

在催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分离,可被反复使用。

b.制备固定化酶:

目前,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等。

吸附法的显著特点是工艺简便且条件温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交联法是利用多功能试剂进行酶与载体之间的交联,在酶和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从而得到三维的交联网架结构;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能固化的载体中。

c.应用:

固定化酶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医院、工业等方面。

例如,固定化酶在新型青霉素的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②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应用

a.固定化细胞技术:

通过各种方法将细胞与一定的载体结合,使其仍保持原有的生物活性,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固定化。

b.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吸附法:

是制备固定化动物细胞的主要方法,此法也可制备固定化植物细胞,它既可将植物细胞吸附在泡沫塑料的大孔隙或裂缝之中,也可将植物细胞吸附在中空纤维的外壁上;包埋法:

是指将细胞包埋在多空载体的内部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的方法。

其中,凝胶包埋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固定化方法,它所使用的载体主要有琼脂、海藻酸钠凝胶、角叉菜胶、明胶等。

c.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点:

可以取代游离的细胞进行发酵,生产各种物质。

(2)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直接使用酶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酶的种类

一种或几种

一种

一系列酶

常用载体

高岭土、皂土、硅胶、凝胶

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酰胺

制作方法

化学结合固定化、物理吸附固定化

包埋法固定化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

催化反应

单一或多种

单一

一系列

反应底物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小分子物质

缺点

①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②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反应物不易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优点

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

成本低、操作容易

  特别提示 ①固定化细胞使用的都是活细胞,因而为了保证其生长、增殖的需要,应该为其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

②固定化细胞由于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酶的环境改变小,所以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小。

(3)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和特点

固定对象

细胞

适宜固定法

交联法、吸附法

包埋法

特点

体积小,固定一种酶。

包埋法容易丢失

体积大,固定一系列酶。

难以化学结合和吸附

发挥作用需要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pH

适宜的温度、pH、

还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

  

典例精析2

  (13年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试题分析】 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A正确;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并提高酶稳定性,酶的各项特性(如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依然保持,C错误;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多步酶促反应,但不能催化各种反应底物,D错误。

【答案】 A

易错分析 本题的易混淆选项是D选项,固定化细胞虽然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但如果酶促反应所需的酶为胞内酶,由于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很难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限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反应。

变式训练 2.(2014上海高考题)如果脂肪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性,则应选择图17中的_________固定

化工艺。

 

1.无菌操作

(1)无菌技术的概念:

防止一切外来杂菌的侵入,并保持灭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再被污染的方法,称为无菌技术。

(2)无菌技术的具体内容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

(3)特别提醒:

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无菌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2.平板分离法

(1)原理:

大多数细菌、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

平板分离法能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经过生长、繁殖均可形成便于移植的菌落。

(2)常用培养基:

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

(3)方法:

涂抹平板法:

分离材料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一定稀释度样品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用无菌玻璃刮铲将样品涂布均匀,细菌菌落常仅在平板表面生长。

混合平板法:

分离材料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一定稀释度样品与溶化的琼脂混合,将与样品混合的琼脂倒入无菌平皿,细菌菌落出现在平板表面及内部。

平板划线法:

有扇形划线、连续划线、方格划线等。

(4)目的:

通过采用各种平板分离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目的微生物的单个菌落。

注意事项:

灭菌后的接种环需冷却后再挑取菌种,否则会杀死菌种;整个操作过程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避免杂菌污染;划线时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使培养基划破。

典例精析3

  (14年江苏高考)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

(3)右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

的依次是。

(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研磨时(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CaCO3,理由是。

【答案】

(1)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用牛皮纸(报纸)包扎器皿 

(2)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 (3)① 

(4)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 (5)有助于研磨充分 不需要 β-胡萝卜素较耐酸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

(1)灭菌常用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培养皿常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

将培养皿放入灭菌锅之前通常用牛皮纸或报纸包扎避免灭菌后的再次污染。

(2)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因此添加青霉素可抑

制细菌的生长。

(3)乙连接软管为排(放)气阀,甲为安全阀,丙是压力表。

(4)三块平板有两块平板长有菌落,说明含有菌株并可在培养基上生长;而其中一块未见菌落,说明菌株死亡。

因此,应在接种过程中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未足够冷却,使菌株因温度过高被杀死。

(5)石英砂有助于研磨充分。

CaCO3用于中和酸性物质,β-胡萝卜素较耐酸,因此不

需添加。

变式训练 3.

(13年江苏高考)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技能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2)结果评价与异常问题分析

①结果评价:

a.由于发酵作用,葡萄汁中糖分大部分转变为CO2、C2H5OH和少量的发酵副产品。

CO2排出越来越旺盛,使发酵液出现“沸腾”,CO2从排气口排出,在发酵10天后,现象最明显。

发酵过程产热,会使发酵液温度上升,但酒精发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发酵过程中,果皮上的色素及其他成分逐渐溶解于发酵液中。

b.正常情况下,葡萄酒色泽鲜艳、爽口、醇厚、有浓郁的果实香味;果醋呈琥珀色或棕红色,具有特有的果香,酸味柔和、稍有甜味,不涩。

②发酵过程中常见异常情况分析:

a.发酵液浓度问题:

因为发酵液中培养的是酵母菌和醋酸菌。

如果发酵液浓度过高,会导致两者过度失水而死亡,最终得不到酒精或醋酸。

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成分和浓度在不断地变化,要时刻注意发酵液浓度的变化。

b.装置的气密性问题:

果酒制作的酒精生成阶段发酵装置应该密闭;如果封闭不严,酵母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也就不能产生酒精。

③特别提醒:

a.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

嗅味和品尝(初步检测)、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最终检测)。

b.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

观察菌膜的形成(初步检测)、嗅味和品尝(初步检测)、比较发酵前后的pH值(最终检测)、显微镜检测(最终检测)。

(3)果酒制作和果醋制作的比较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特点

单细胞、真核生物,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单细胞、原核生物,分裂生殖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异养好氧型

菌种来源

传统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可以将葡萄皮上附着的酵母菌分离出来,获得纯净菌种或用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醋酸菌的菌种可以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也可从食醋中分离

制作原理

①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②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①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反应式:

C6H12O6

3CH3COOH

②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式:

C2H5OH+O2

CH3COOH+H2O

  

典例精析4

  (14年江苏高考)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答案】

ABD

【解析】该装置中注水的弯曲部分可阻止空气进入,能用于果酒发酵,A正确;果酒发酵产生的CO2可溶解在弯管的水中,进一步通过水排出,B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没有通入无菌空气,去除弯管中的水后也不能满足底层发酵液中醋酸菌的呼吸需求,C错误;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的弯管部分也能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与巴斯德的鹅颈烧瓶作用类似,D正确。

变式训练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是嗜热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2.腐乳的制作

(1)实验原理:

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空气、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制作的过程:

让豆腐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腐乳浸液装瓶→密封腌制。

(3)注意事项:

①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酒(12%)

过高

过低

过高

过低

影响腐乳口味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腐乳成熟时间延长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②控制适宜的温度:

毛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6℃左右,该温度既能使毛霉快速生长又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从而保证发酵时间和腐乳的风味。

③防止杂菌污染。

(4)特别提醒:

①在实验操作中控制材料用量时,首先要明确加入物质的作用,然后分析加入过多或过少将出现的现象和结果。

②腐乳质量的评价:

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质地细腻、无杂质。

典例精析5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

B.制作初期,主要是毛霉在发挥作用

C.红腐乳散发出的酒香是由毛霉产生的

D.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

【试题分析】 腐乳发酵过程需要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微生物的共同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腐乳制作的前期发酵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

红腐乳散发出的酒香应该是由腐乳浸液或酵母菌代谢产生的,毛霉代谢不能产生酒精。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答案】 C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错选的原因是学生对腐乳制作的原理理解不透彻,以为腐乳制作时只有毛霉。

变式训练 5.(2012海南)

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和

;其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和。

(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生长。

(3)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

卤汤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外,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原理:

此法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方法:

用计数板计数。

计数板是特制的载玻片,其上有特定的面积为1mm2,高为0.1mm的计数室,一个计数室又被分成25个(或16个)中格,每个中格再被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每个计数室都由400个小格组成。

(3)操作:

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稍待片刻,使菌体全部沉降到血球计数室内,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4~5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计算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

(4)计算公式:

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10000×稀释倍数。

(5)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1)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2)操作:

①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10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0.1mL接种到已制备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在整个平板表面,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计数菌落数。

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菌液加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板上,经涂布、培养,计算出菌落平均数。

②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若设置的重复组中结果相差太远,意味着操作有误,需重新实验。

3.滤膜法

(1)实例:

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

(2)过程:

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绿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可根据培养基上绿色的菌落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3)统计菌落数目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②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③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表示。

④设置对照,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典例精析6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命题立意】 本题综合考查了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的过程和方法,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和对数据进行计算的能力。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壤微生物总数的计数,所以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就应该是基本培养基,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