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3504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届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1年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水的蒸发

2.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是人体不能缺少的营养物质。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萝卜白菜B.馒头米饭C.小磨香油D.红焖羊肉

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收集氧气B.

验证CO2的性质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

5.高氯酸铵(NH4ClO4)是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A.由十种元素组成B.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氮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D.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16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B.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乙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D.该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Na+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金刚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

B.水、氨气的化学性质分别是由水分子和氨分子保持的

C.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氯化钠、硫酸铜均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

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B.复合肥:

KNO3、NH4H2PO4、Ca3(PO4)2

C.合成材料:

合金、塑料、合成纤维D.纯净物:

冰水共存物、干冰、水银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一定含有C和H

D.铝制品的耐腐蚀性比铁强,所以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活泼

10.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t2℃,A的溶解度始终大于B的溶解度

B.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小于B

C.t1℃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

11.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Mg+CO2

2MgO+CB.CaO+H2O=Ca(OH)2

C.Cl2+2NaI=2NaCl+I2D.2Na+H2O=2NaOH+H2↑

1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A.AgNO3→Fe(NO3)2→Zn(NO3)2B.CaCl2→CaCO3→Ca(OH)2

C.NaNO3→NaOH→Na2CO3D.Fe2O3→FeSO4→Fe(OH)3

13.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二、填空题

14.选用C、H、O、N四种元素符号组成化学式填空: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_;

能用于图书馆灭火的物质___________;保持乙醇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______________。

15.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答出一条即可);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是某反应微观示意图。

图中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17.点燃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CO2g和xgCO。

则x=_________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了除去硫酸钠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步骤②③中加入试剂均过量)

(1)此方案中,除去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⑤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步骤⑤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认为此实验方案设计不严密,应该进行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19.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A、B、C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B→C反应放出大量热,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

则: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什么?

21.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两根玻璃棒靠近(不接触,如图所示),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

(1)该实验现象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

(2)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一种铵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

2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什么?

______

四、简答题

2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1)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探究实验:

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若向反应后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

②猜想:

滤液中的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

五、综合应用题

24.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化合物。

(1)下列有关盐酸和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来除铁锈

B.打开浓盐酸或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都会产生白雾

C.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溶液中都有H+

D.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2)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4,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有(选填序号)_______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4)已知过氧化钠(Na2O2)能分别与H2O、CO2反应,与H2O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碱,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盐。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固体过氧化钠已全部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Na2O2已全部变质后的成分_______________。

(5)氢化镁(MgH2)固体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若用52kg氢化镁与水反应来制取氢气,理论上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蒸发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A

【解析】A、萝卜白菜富含维生素;B、馒头米饭富含糖类;C、小磨香油富含油脂;D、红焖羊肉富含蛋白质。

故选A。

3.B

【详解】

A、①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故①中的水不能排出,收集不到氧气,错误;

B、②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正确;

C、③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导致集气瓶中的压强变化不大,烧杯中的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该实验可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故选B。

4.C

【解析】A、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D、检验硬水和软水用到的是肥皂水,若是软水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若是硬水则泡沫较少并会产生大量的浮杂,正确。

故选C。

5.D

【解析】A.由高氯酸铵的化学式由四种元素组成;B.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3)+(+1)×4+(-2)×4=0,x=+7;C.

,氮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等;D.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16×1=1:

4;选D

6.B

【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正确;B、原子核带正电,图乙中核内质子数前要加“+”,错误;C、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故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正确;D、质子数为11的是钠元素,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钠离子表示为Na+,正确。

故选B。

7.A

【解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水、氨气的化学性质分别是由水分子和氨分子保持的,正确;C、金属均是原子构成的,正确;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A。

点睛:

金属单质、固态的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均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8.D

【解析】A、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烧碱和熟石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错误;B、含有N、P、K这三种营养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属复合肥,Ca3(PO4)2属磷肥,错误;C、合成材料包括: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属金属材料,错误;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冰和水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种状态,属纯净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纯净物,水银是金属汞属纯净物,正确。

故选D。

9.C

【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错误;B、正常雨水的pH大于5.6,酸雨的pH<5.6,均呈酸性,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呼吸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正确;D、铝制品的耐腐蚀性比铁强是由于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A,错误;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能溶解50gA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A、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碳元素由+4价变成0价,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氧化还原反应;B、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氧化还原反应;C、氯元素由0价变成了-1价,碘元素由-1价变成了0价,有化合价升降,属氧化还原反应;D、钠元素由0价变成+1价,氢元素由+1价变成0价,有化合价升降,属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B。

12.A

【解析】A、硝酸银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亚铁,硝酸亚铁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正确;B、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错误;C、硝酸钠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钠,错误;D、氧化铁不能一步转化为硫酸亚铁,硫酸铜也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铁,错误。

故选A。

13.C

【解析】

A、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而图象开始pH大于7,故A错误;

B、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饱和时不再改变,开始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不是0,故B错误;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在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硫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硫酸铜后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就是刚开始不能出现硫酸铜沉淀,故C正确;

D、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4.N2CO2C2H5OH(写成C2H6O也给分)

【解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78%,氮气表示为N2;能用于图书馆灭火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表示为CO2;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故保持乙醇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乙醇分子,表示为C2H5OH。

15.天然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或燃烧热值高等)隔绝空气(或氧气)

【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是最清洁的燃料;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16.O2,Hg(或氧气和汞,答全才给分)分解反应

【解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原子,故图中的单质是氧气和汞;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故要反应前后相同的部分去掉,那么该反应表示为:

2HgO

2Hg+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故属分解反应。

点睛: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说明没有参与反应。

17.5.63CH4+5O2

6H2O+CO2+2CO

【详解】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

4.8g+16.0g=10.8g+4.4g+X,解得X=5.6g;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以及一氧化碳等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

5:

1:

6:

2,因此将甲烷不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是:

3CH4+5O2

CO2+6H2O+2CO。

18.Na2SO4+BaCl2═BaSO4↓+2NaCl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在步骤④后的滤液中加足量稀盐酸

【解析】

(1)要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即要除去硫酸根离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将硫酸根转化为硫酸钡除去,故可加入氯化钡溶液。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2)过滤和蒸发均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中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蒸发时玻璃棒起搅拌的作用,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步骤2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和用碳酸钠除去,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由于加入的碳酸钠也是过量的,故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碳酸钠,应在步骤④后的滤液中加足量稀盐酸除去碳酸钠再进行蒸发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19.CaCO3Ca(OH)2+CO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解析】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

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那么E是氢气;A、B、C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B→C反应放出大量热,结合常见的放热反应和ABC之间的转化关系及C→A,故A可能是碳酸钙,B可能是氧化钙,C可能是氢氧化钙;A、B、C均能与D反应,故D可能是稀盐酸,稀盐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把推断出的物质带入转化关系中,推断正确。

A是碳酸钙,碳酸钙表示为CaCO3;反应①是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氢氧化钙和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OH)2+CO2═CaCO3↓+H2O;反应②是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可能是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Zn+2HCl═ZnCl2+H2↑。

点睛:

首先把题干的直接提示中可以直接知道的物质写下来,然后根据间接提示和已知条件,还有已推出的物质推别的物质。

推断题要求对化学物质及化学方程式特别的熟悉,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等,所以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牢记才能做出推断题。

20.

(1)乳化;

(2)覆盖保护层,起到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的作用

【解析】

(1)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无数的小液滴;

(2)铁生锈的的条件是铁同时与水、氧气接触,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方法有: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等。

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铁生锈,其原理覆盖保护层,起到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的作用。

21.

(1)分子在不断运动;

(2)NH3+HCl═NH4Cl

【解析】

(1)将两根玻璃棒靠近即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一种铵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是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H3+HCl═NH4Cl。

22.A和D(或A和E)2KMnO4 △K2MnO4+MnO2+O2↑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详解】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D或E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装置中可将石灰石放在有孔隔板上,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加入当稀盐酸接触到石灰石时反应发生,当不需要反应时可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稀盐酸进行长颈漏斗中,稀盐酸和石灰石分类,反应停止。

故B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3.

(1)Fe+CuSO4═FeSO4+Cu;

(2)①Zn、Cu、Ag(或锌、铜、银);②滤液中有AgNO3时,一定也有Cu(NO3)2,因为Zn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反应。

(叙述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而降低药效,故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Fe+CuSO4═FeSO4+Cu;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且活动性越弱的越容易被置换出来。

将锌粉加入到一定量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将银完全置换出来后再与硝酸铜反应。

①银、铜均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若向反应后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加入的锌是过量的,即锌将硝酸银中的银、硝酸铜中的铜完全置换出来以后还有剩余,那么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有:

Zn、Cu、Ag;②由于Zn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反应,故若滤液中有AgNO3时,一定也有Cu(NO3)2,故猜想不合理。

24.BNaCl、HCl①③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取变质后的样品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向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Na2CO3。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还有NaOH8kg

【解析】

(1)A、铁锈是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稀硫酸均能与氧化铁反应,故都能用于除铁锈,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会产生白雾,错误;C、稀盐酸和稀硫酸均属于酸,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溶液中都有H+,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据吸水性,将它们敞口放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正确。

故选B;

(2)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4,说明加入的稀盐酸过量,那么溶液中所含溶质是NaCl、HCl;(3)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大,即溶液的质量偏大,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那么溶剂的质量偏小,即溶液的质量偏小,故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那么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故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④溶液具有均一性,故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根据信息可知过氧化钠(Na2O2)能分别与H2O、CO2反应,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2Na2O2+2H2O═4NaOH+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取变质后的样品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向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Na2CO3。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还有NaOH;(5)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氢化镁与水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

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MgH2+2H2O===Mg(OH)2+2H2↑

264

52kgx

x=8kg

答:

理论上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8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