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讲坛》浅析电视节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与发展.docx
《从《百家讲坛》浅析电视节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家讲坛》浅析电视节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与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百家讲坛》浅析电视节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与发展
从《百家讲坛》浅析电视节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与发展
内容提要
在当今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百家讲坛》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当代生活的紧密结合,以及对广大观众在传统文化普及和深入了解方面的探求,受到观众的热烈期待和欢迎。
虽然与其他电视节目相比,《百家讲坛》的学术性相对较强,但专家的精彩讲解和形式的新颖别致,使这个节目并没有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而是不断刷新着收视记录。
可以说,《百家讲坛》是电视节目的大胆创新,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此,本文以《百家讲坛》为研究对象,探讨电视节目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
关键词百家讲坛电视节目传统文化传承
一、引言2
二、简析电视节目3
(一)电视节目与传统文化的融合4
(二)《百家讲坛》的出现4
三、电视节目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和发展5
(一)创新之道5
(二)发展之道9
四、结语11
注释11
参考文献12
一、引言
在当今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百家讲坛》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当代生活的紧密结合,以及对广大观众在传统文化普及和深入了解方面的探求,受到观众的热烈期待和欢迎。
可以说,《百家讲坛》是电视节目的大胆创新,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简析电视节目
(一)电视节目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对于电视节目,大家并不陌生。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电视机的出现和普及,人们可以在家里通过调换频道观看不同的电视节目,以电视机为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从此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在文化传播的众多手段中,电视具有无法比拟的传播效率,由于集声音、画面和文字于一体,所以相对文字和广播等传播手段来说,电视更为直观、生动,在信息的交流上也更加广泛,对观众的认知能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由于曲高和寡而处于被淡忘和冷落的尴尬之中,传承传统文化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
电视媒体是为社会服务的,电视自身又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所以电视媒体在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方面,具有非常充分的适应性和潜力无穷的工具价值,理应承担起传统文化保存和传播的历史责任。
[]
过去几十年,电视媒体也的确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
从早期传统艺术成果的电视展示,到如今电视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相得益彰和交相辉映,两者的融合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致、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电视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电视化运用,也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比如1991年中央电视台创立的电视节目《曲苑杂坛》,明确提出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尽显民族艺术瑰宝”为宗旨,对优秀的曲艺节目进行集成式的展播,一经推出便深受观众欢迎。
此后,不少电视台都大力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推出一系列极富传统文化气息的电视节目,同样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如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推出的《脱口而出》节目,以打造“北京话语言博物馆”为宗旨,用地道的北京话说天下事,普及老北京文化,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和传统文化的知识性有机融合,可谓独具魅力。
(二)《百家讲坛》的出现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中,《百家讲坛》无疑是收视最火爆、反响最热烈、效果最好的一档节目。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了一档时长43分钟,带有学术性质的电视讲坛节目,这就是《百家讲坛》。
截至2011年11月,《百家讲坛》已播出2000余期,许多中国各专业领域中的教授学者们都纷纷登台授课,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众多晦涩难懂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给大众,内容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后期则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广泛涉猎中国传统历史。
虽然个别课题受到专家和大众的质疑,但从整体来看,达到了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的良好效果,栏目收视率逐年提高,成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品牌节目,更被称作是一个开放的大学,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知识桥梁。
三、电视节目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和发展
电视作为新兴的、时尚的媒介,要想将古老的传统文化有效传播出去,并加以普及,必须谋求创新之道,以创新推动发展。
以《百家讲坛》为例,只所以能得到公众的极大认可,与创新息息相关。
(一)创新之道
1、将传统文化作为电视节目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视节目空前繁荣,内容也极大丰富,时尚化和流行化成为节目的主流,占据了电视节目的绝大部分,电视节目因而走上商品化道路。
众所周知,一旦文化商品化,就容易导致反文化、反大众的结果出现,若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使电视节目随波逐流,影响到观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这是令人担忧的。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很多传统的、永恒的精神信念却遭遇冷落甚至被摒弃。
虽然也有一些电视节目涉及到传统历史文化,但大多浅尝辄止,或由于特点不突出,社会效益不明显,而被淹没在众多电视节目中,渐渐销声匿迹。
作为媒体,电视节目不能仅仅关注于经济效率,更要考虑社会效益,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而这种舆论导向,要靠什么形成呢?
《百家讲坛》在传统文化中淘宝,将传统文化精品作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舆论导向,从而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欢迎,一时间,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熠熠生辉。
将传统文化作为电视节目的内容,一方面,能使观众产生文化上的亲近感,易于引起人们的兴趣。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为节目带来更为浓郁的“文化”气息,提高节目的档次。
因为随着观众审美能力的提高,节目如果只靠一些流行元素来吸引观众,往往容易陷入发展的瓶颈,流于低俗,并最终失去生存价值。
[]以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作为支撑,有利于电视节目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从这一点上说,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推广和普及,是值得借鉴的创新之道。
《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始终以传统文化作为主要内容,比如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等,无论是中国四大名著的个案分析、中国历代帝王的千古疑案还是各朝各代的历史,都可以慢慢扩展到对当代文化的剖析上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手段、西方经济史等众多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使这档节目并非单纯的讲传统,而是立足现实,立足发展讲传统,从而也使国学热等传统文化不断升温,在林林总总的电视节目中异军突起,实现了学术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行的效果。
2、将电视作为传播文化的平台。
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从古老的口口相传、纸笔记载发展到如今的电视和网络,媒介的丰富让人们有了更多途径去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而《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的走红也充分表明,电视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最有效平台之一,其以传统文化为内核,不断创新表现形式的积极探索,有效促进了专业化知识的平民化和大众化,既提高了节目的社会信誉度,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
一是影像化呈现。
这是电视最大的优势。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决定了很多人都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学习。
而大量记载于书本中的传统文化,便渐渐被遗忘和忽视。
不过,一旦这些文化以影像资料,或图片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就会引起人们的视觉关注,进而产生观看的兴趣。
《百家讲坛》就做到了这一点。
在节目中,电视这种媒介的特性被很好地表现出来,几乎每一期节目,都会插入人物肖像、相关背景或是影视剧片段,来总结、概括和图示主讲人的观点。
比如《百家讲坛》长恨歌一节,就多次出现唐代宫殿、人物肖像以及影视剧片断等等,使讲座更加生动形象;再比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汉代风云人物”,讲到“避席”的传统时,就在讲台上亲自示范,让人一目了然;于丹在讲《论语》心得时,涉及古人的“坐”,也现场演示,做了形象的解释。
示意图、照片、图片这些在纸质媒介上常见的静态画面,在电视节目中,配以声画媒介特有的解说词、画外音、背景音乐以及其他音效等等,就发挥出了静态画面在书本上所无法发挥出来的效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
二是故事化讲述。
《百家讲坛》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每期节目都基于原始素材,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凸显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元素、情感元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看作是新派的电视评书。
在《百家讲坛》里,最为纯熟的叙事技巧就是对悬念的营造和使用。
节目制片人万卫说,“这个讲座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
悬念性、单线条、戏剧性是其特征。
”为此,《百家讲坛》往往会根据需要,在每一期的讲座中都设置一个或若干个悬念。
比如《长恨歌》系列,第一期名为《盛世危情》,开篇就提出问题“唐玄宗开元14年,在封禅大典上立了大功的张说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封禅带来的荣光,转瞬间就锒铛入狱,这是怎么回事呢?
风光无限的一代名相,为何会有如此下场?
……”这些问题一经抛出,就使讲座充满了悬念,既能调动人们的兴趣,也有利于讲座中心突出,步步推进。
三是特色化讲师。
有特色的节目才能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百家讲坛》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挖掘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在于站在讲台上的都是一些特色鲜明的讲师。
这些人或学者或教授,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而且有独具一格的讲课风格。
《百家讲坛》的编导万卫说,当初在遴选主讲者时,栏目组提出了三个标准,即学术水平、表述能力和人格魅力。
三者缺一不可,按照这个标准去遴选,可谓百里挑一。
之后,《百家讲坛》又按照明星机制对主讲者进行了适度的包装和推介,最终将主讲者打造成个性鲜明、风格不一的明星级讲师,从而以其明星效应与大众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和节目收视认知。
比如主讲《论语》的于丹,在节目推出后,迅速成为知性女人和智慧女人的化身,作为北京师大的教授,于丹在2006年“十一”长假期间,在《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以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等七个方面来解读《论语》,将深奥难懂、被丢进“故纸堆”里的《论语》重新带回人们的视线,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践,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高超的语言表现能力,可以说具备了一个评书表演艺术家的潜质。
他主讲的《品三国》,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从平民角度纵论三国天下大事,让人津津乐道,追着收看他的讲座。
袁腾飞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讲师,作为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的编写者之一,袁老师的历史知识和讲课经验都非常丰富。
2009年7至8月,他应邀登上《百家讲坛》主讲“两宋风云”,语言幽默犀利、通俗易懂、灵活多变,也深受观众欢迎。
可以说,《百家讲坛》不仅火了《论语》、《三国》这样的传统文化,也火了像于丹、易中天、袁腾飞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播者。
同时,也正是这样的明星级、特色化讲师,才使得《百家讲坛》成为一档品牌栏目。
从这个角度讲,电视的确可以打造各种类型的明星,而打造一批传承传统文化的明星,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无疑是有益处的。
(二)发展之道
通过电视这一媒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类似《百家讲坛》这样的成功,但我们也应看到,《百家讲坛》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一度低迷的困惑,如何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持续升温,大放异彩,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一个挑战。
1、强化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
有关注的动机,才有观看的兴趣。
在文化传播中,电视的重要作用就是影响观众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舆论走向。
电视的这种导向作用,使得它所显现给人们的形象能够直观地反映和表明,它在注重什么、摒弃什么、提倡什么、蔑视什么。
比如当各大电视台都在宣传平民英雄、草根达人时,电视所传达给我们的理念就是,这是一个关注普通百姓生活、关注社会小人物的时代,受这种舆论导向的影响,我们便会格外关注身边的小人物,并被这些普通百姓所感动。
由此说明,当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增加时,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也会显著提升。
于丹讲《论语》后,在海内外文化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迅速掀起一股学习经典的热潮,《于丹<论语>心得》一经面世,便在一年内售出400万册,中文繁体版、英文版、韩文版、日文版也都走俏世界;易中天讲《品三国》后,阅读《三国演义》的读者也明显增多。
因为电视节目强化了观众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将传统文化推到了关注的焦点位置。
《百家讲坛》讲师袁腾飞曾说:
“二十一世纪最能代表中国的,不是高楼大厦,不是地铁,不是动车,而应该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应该输出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电视这种现代传播媒体,要提高品位,提升影响力,就必须充分面向大众,面向世界,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还是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中,都要达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热情的目的,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2、增加电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量
时尚流行类的电视节目,让传统文化一度失去生存的空间。
为了网罗观众,形成固定的收视群体,电视节目总是力求投观众所好,以吸引眼球,产生轰动效应,所以才出现了所谓的“戏说热”“选秀热”“相亲热”等节目类型。
与这些热热闹闹的局面相比,传统文化便显得冷清许多。
《百家讲坛》虽然火,毕竟难以一己之力与声势浩大的其他节目抗衡。
但不可否认的是,传播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在内涵上总是比其他节目更丰富、更深刻。
电视人要想使节目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摒弃时下电视界流行的浮躁,力戒“戏说”之类炮制媚俗文化快餐的轻省取巧,努力去挖掘传统文化类节目的长久生命力。
以对传统文化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秉持专注认真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纳入节目制作的范畴,使更多电视节目都关注传统文化,都来宣传和普及传统文化。
近年来,不少电视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办了一些非常成功的传统文化类节目。
比如广州电视台拍摄的《百家姓·寻根问祖》、《两岸同根》、《说名道姓》,以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为主题,以求是、求知、求实和精雕细琢的态度,历时4~5年,行程数万里,制作了长达280集的煌煌巨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证明了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节目大有可为;[]北京电视台的《民歌魂》,以及对楼兰古国历史解读的系列专题、揭示藏族文化的系列专题等等,也都是生动的传统文化读本,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不间断发展的动力,并带动了电视题材中“传统文化热”的兴起。
当电视节目中传统文化的传播量大幅增加,传统文化形成热度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会得到更有效的传承。
3、促进电视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通俗化
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播,就是在充分考虑现实的文化生存环境和文化传播目的的前提下,站在体谅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的角度,用大众广为接受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对电视人来说,如何采用通俗的方式来满足大多数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达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
《百家讲坛》对古代典籍的“解读”就是一种通俗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成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然后再借助电视这种媒体,由具有丰富讲学经验的学者和教授加以讲解,从而使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变得浅显易懂又趣味横生。
这是传播手段通俗化的直接体现。
此外,现在也有一些电视节目,用“正说”、“戏说”的方式来评点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走近大众。
不过,在这个通俗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分寸,因为一旦“戏说”过头,就容易歪曲历史,影响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所以必须为节目准确定位,避免戏说使传统文化走样。
目前还有一些电视节目,以动漫的方式,将《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古代励志故事改编成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传播效果也很好,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些网络游戏,则以某一朝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内容,设置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
此外,国学知识竞赛等等,都是电视节目可以选择的方式。
方式越多,传播手段越通俗化,传统文化在大众中的影响力就会越大。
所以作为电视人,必须不断研究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和通俗化,将传统文化的“深入”译为“浅出”,真正通过电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语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电视节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开办了《百家讲坛》这样的精品栏目和节目,培养了一批忠诚观众,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节目播出模式,但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并非易事。
所以,作为电视人,必须努力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发挥电视媒介的优势,吸取各家之长,开拓出一条创新之路。
注释
[]郝家林.媒介的权力.现代传播,1998,119.
[2]曾庆瑞.中国电视剧之怪现状及其出路.粤海风.1998年11~12期.5.
[3]王丽娜.浅析网络文化影响下传统媒体及其文化的变革与重构.新西部2011年12期.114-145.
[4]黎纯阳.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传播探究.中国报业,2011,(8),49-50.
[5]杨越.打造中华文化品牌.科技与企业,2011(7),33-35.
[6]张立文.中华文化再辉煌的八个理由.人民论坛,2011,(7),42-43.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大众传媒:
告别精英文化.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0年第4期.
[2]金民卿.大众文化:
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中国深圳市委党校,2002年第1期.
[3]谷畔.历史类电视栏目的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王静思.传统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D].吉林大学.2011年.
[5]魏鹏举.知识娱乐化:
电视传媒对于历史与知识的改造[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5期.
[6]任迪.浅议《百家讲坛》栏目创新与品牌稳定性的保持[J].安徽文学.2008年07期.
[7]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年03期.
[8]樊艳丽.现代传媒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与局限——基于央视《百家讲坛》的思考[J].沧桑.2007年05期.
[9]韩凤冉.传统文化要传承更要传播[J].出版参考.2011年18期.
[10]熊斌.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承方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