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120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docx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

  诗三首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涉江采芙蓉

  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

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

它寄托了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

“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

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

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

“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故乡在哪儿?

“所思”在哪儿?

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

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

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短歌行

  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这是汉乐府诗歌里常见的主题,可见当时这个问题萦绕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

由人生有限,引发出人们的思考:

人应该怎样活着?

对此,汉乐府诗歌里更多的是主张及时行乐,“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将这种主张发挥到了极致。

也有劝导人们努力进取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前半部分的情调和汉乐府诗歌相近,后半部分古雅雄浑,气度非凡,又完全是他自己的风貌了。

  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可能有两个难点:

一是对诗中引用的《诗经》里诗句的意思不理解,一是对诗中情绪断续、起伏、变化不易把握。

“青青子衿”两句、“呦呦鹿鸣”四句出自《诗经》,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它们的主要意思即可。

至于如何把握这首诗中情绪的断续、起伏、变化,我们可以从人的情绪在某个时候变化无端、不必强寻线索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它原本是配乐的,首先要和音乐旋律相应和的角度来理解。

从这首诗本身来看,它创作于宴飨宾客时。

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

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

“譬如朝露”的比喻,可能和汉乐府《薤上露》有关联: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至“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两句,诗人借酒浇愁的形象让读者体会到他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接下来“青青子衿……鼓瑟吹笙”,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似乎是诗人有意自我排解,自我振作;随后“明明如月……不可断绝”却又回到“忧”上来,似乎是天上皎洁清冷的月亮又无端触发了他的愁思;“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接续前面的对人才渴慕的情思;最后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实景,体察人才的心理,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

从以上简要分析来看,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

写忧思,自然随意,反反复复,将它写得无处不在,难以排解,让人产生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完全是豪杰气象,又非他人所能比,结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有气魄!

  归园田居

  陶渊明29岁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就回家了。

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

至义熙元年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余天,辞官归田,这年他41岁。

从此直到他63岁时去世,再也没有出仕。

我们不难发现,是出仕还是退隐,青壮年时期的陶渊明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次反复,而从彭泽县令任上的“逃离”,是他与仕途彻底决裂的开始。

他之所以再三出去谋求官职,一是因为家境不好,负担重,有时衣食都不能周全,一是因为他小时候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要求他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然而他的天性是热爱田园生活,喜欢读书,不喜欢在俗事杂务上费心思,加上当时朝廷权臣当道,权豪们一心争权夺利,铲除异己,无心致力于清明政治。

他一介文士,投身其中,并不能发挥一点有益的作用。

因此,在奔波劳累的仕宦生活中,他时时觉得不适和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村田园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为产生怀疑,后悔的念头甚至也冒了出来。

而一旦暂时脱离了官场,回到家里,亲身参加耕种和收获,让他感到无限欣悦。

不过,陶渊明真正解决了思想上的矛盾,确立自己要走的生活道路,是在辞去彭泽县令以后。

如果说,此前他的诗文是动的,那么,此后则是宁静的。

辞赋《归去来兮辞》和诗歌《归园田居》正是创作于转折期,真实、完整地记录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过程的作品。

  《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里选的是首,从内容上看,它带有开篇和总括的性质。

  诗的开头八句,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田的缘起。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不一定是愤激之词。

表达类似意思的诗句在他的诗歌里有不少,如“诗书敦宿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所谓“俗”“世情”“人间”等语,指的是士大夫之间应酬交往、官场上迎送酬酢等。

接下来“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极端厌恶的心情。

用如此愤激的语言指斥官场,在陶渊明此前的诗歌里没有出现过,它表明诗人此时已彻底醒悟过来。

“尘网”一词代指官场,同时又与下文的“羁鸟”“池鱼”相应,让人自然地联想到,“羁鸟”和“池鱼”都失去了最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而诗人的处境和它们也没什么区别。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表达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

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这两种景象最易唤起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陶渊明还有这样的诗句:

“望云惭高鸟,临渊愧游鱼”。

“羁鸟”“池鱼”两词,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官场中的种种束缚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机的形象。

而本性是难以改变的,鸟要回到山林中,鱼要回到大河里,诗人也还是要归隐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以上这八句诗让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诗人在出入、进退选择上的一段经历: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思归→归隐田园

  “方宅十余亩”至“鸡鸣桑树颠”八句,是对田园生活的描述:

“方宅”“草屋”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诗人的要求很低,田地十余亩足矣,住所有几间草屋就行;“榆柳”“桃李”,是农村人家房前屋后常见的树木;“远人村”“墟里烟”“鸡鸣”“狗吠”是乡村里常见的景象声音;“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的是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

作者笔下的田园乡村生活平淡无奇,然而这几句诗读起来有着盎然的诗意,并且能从中感受到诗人轻松、平和、喜悦的心情。

  “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回应前面写自己的住处和心情:

“无尘杂”,没有世俗之事的烦扰;“有余闲”,日子过得安闲舒适。

正因为如此,才真正体会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快。

这里的“樊笼”即上文的尘网,指官场生活,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使人有“羁鸟”和“池鱼”之感。

既然如此,那么一旦冲出樊笼,返回大自然的怀抱,就会处处皆春,其乐无穷了。

“返自然”照应开头“爱丘山”,表示自己长久的愿望到今天才真正成为现实,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大自然的一切都令人神往。

  二、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

你怎么看?

  具体分析可参见“有关资料”中朱光潜的《〈涉江采芙蓉〉赏析》,不过可以有不同意见。

  关于练习

  一 阅读这三首诗,探讨下列问题。

  《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

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归园田居》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短歌行》里“忧”字出现多次,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

你认为这首诗的情调是怎样的?

  设题意图:

抓住一个切入点来把握诗歌的关键处和耐人寻味处。

  参考答案:

  芙蓉,即荷花。

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

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

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

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

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

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

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涵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

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几乎是含情的。

  作者可能“忧”的是人生短暂,自己老年将至而大业未成;也可能单纯地“忧”人生短促,也可能“忧”的是别的什么。

这首诗的情调开头低沉,后来昂扬。

  二 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设题意图:

品味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的妙处。

  参考答案:

  这些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

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

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

“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教学建议

  一、可向学生介绍《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及主要内容,以使学生了解《涉江采芙蓉》所抒发的感情带有普遍性,加深对这首诗的认识。

  二、《三国演义》里说,《短歌行》创作于赤壁大战前夕,这个说法没有什么根据,因此不可轻信;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可能会对学生有负面影响,教学时要注意引导。

  三、对于《归园田居》这首诗,可以让学生就陶渊明归隐田园是否可取展开讨论,但结论不必是他的归隐有积极意义,又含有消极的一面。

过于强调所谓“全面”地看问题,有时会显得机械而不切实际。

陶渊明退隐田园是在官场上辗转多年之后,是迫不得已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很难要求他兼善天下。

  有关资料

  一、《古诗十九首》

  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清代沈德潜说:

“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

东晋陶渊明、南朝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

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

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古诗”作品在梁代尚存59首,但今存仅30多首,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

在梁、陈时,对“古诗”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已有异议。

刘勰说:

“《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

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

”钟嵘说:

“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

”大约由于“疑莫能明”,萧统《文选》把所选19首诗都归之无名氏,然而徐陵《玉台新咏》却又把其中的8首确定为枚乘《杂诗》。

这样,在大体肯定“古诗”为汉代作品的同时,对于其中是否有西汉枚乘、东汉傅毅、汉末魏初曹植、王粲的作品,究竟是两汉产物或者都是东汉作品等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比如明人王世贞就猜测其中“杂有枚生或张衡、蔡邕作”。

现代学者大多摆脱了前人成见的纠缠,主要根据《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点,指出它们“虽不是一个人所作,却是一个时代──先后不过数十年间所作”,并论证它们应是东汉后期安、顺、桓、灵帝年间,约公元2世纪的作品,取得了比较合乎实际的结论。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也,既获者贤已而遂往,羡慕者并驱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者乎?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

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

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

《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二、《涉江采芙蓉》赏析

  据徐陵的《玉台新咏》,这首诗是西汉诗人枚乘的作品。

  这是一首惜别的情诗。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夫妻朋友的关系,由于战争、徭役或仕宦,这种亲密的关系往往长期地被截断。

这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因此,中国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

就主题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诗大半是“触物生情”,这首诗是在盛夏时节,看见荷花芳草,而想到远在他方的心爱的人。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连在一起。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财宝,而是一枝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向好朋友表示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

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这首诗的作者也是在自然中看见最心爱的荷花芳草,就想到把它寄给最心爱的人。

头两句写夏天江边花香日暖的情况,气氛是愉快的;作者为着要采荷花,不惜“涉江”之劳,是抱着满腔热忱的。

采到了,心想这么美好的东西只自己独自欣赏,还是美中不足,要有个知心人共赏才好。

可是四面一望,知心人在哪里?

四面都是陌生的人,不关痛痒的人,知心人却远在他方,这么美好的东西是不能得到他共赏的,我这点情意是不能传到他那里去的!

我们读这首诗,要深刻体会“采之欲遗谁”这句问话的意味。

承上两句而来,它是突然的转折,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此中有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它是一句疑问,也是一声叹息。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思在远道”这句话的位置。

难道诗人“涉江采芙蓉”时原来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

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这位“所思”吗?

“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

“涉江采芙蓉”也还是为了他。

如果入首就开门见山,把他表出,诗就平板无味了。

在头两句中他是藏锋不露,第三句一转,就趁势把他突然托出,才见出这句话有雷霆万钧之力。

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是个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古诗有时看来很直率,实际上很曲折。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就是如此。

讲究语法的人们在这首诗里会碰着一个难题,就是许多句子都没有主词,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

谁在“还顾”?

谁在“忧伤”?

说话的人是个男子还是个女子?

是男子“在远道”还是女子“在远道”?

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答,就要看对“还顾”两句如何解释。

解释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还顾”者就是“所思”,不是“涉江”者,却还是“旧乡”的男子。

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

碰到这样模棱两可的难关,读者就要体会全诗的意味而加以抉择。

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选择了第二个解释。

这有两点理由。

头一点:

“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调也是“闺怨”的情调。

其次,把“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

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

“同心而离居”两句是在就男女双方的心境作对比之后所作的总结。

在上文微嘘短叹之后,把心里的“忧伤”痛快地发泄出来,便陡然煞住。

表现得愈直率,情致就愈显得沉痛深挚。

  三、《短歌行》赏析

  曹操这一首《短歌行》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名作,它代表着人生的两面,一方面是人生的忧患,一方面是人生的欢乐。

而所谓两面也就是人生的全面。

整个的人生中自然含有一个生活的态度,这就具体地表现在成为《楚辞》与《诗经》传统的产儿。

它一方面不失为《楚辞》中永恒的追求,一方面不失为一个平实的生活表现,因而也就为建安诗坛铺平了道路。

  这首诗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充分表现着《楚辞》里的哀怨。

一方面是人生的无常,一方面是永恒的渴望。

而“呦呦鹿鸣”以下四句却是尽情的欢乐。

你不晓得何以由哀怨这一端忽然会走到欢乐那一端去,转折得天衣无缝,仿佛本来就该是这么一回事似的。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感受。

这一段如是,下一段也如是。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缠绵的情调,把你又带回更深的哀怨中去。

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终于走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结论。

上下两段是一个章法,但是你并不觉得重复,你只觉得卷在悲哀与欢乐的旋涡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悲哀没有了,变成欢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欢乐没有了,又变成悲哀,这岂不是一个整个的人生吗?

把整个的人生表现在一个刹那的感觉上,又都归于一个最实在的生活上。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不正是当时的情景吗?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正是当时的信心吗?

  “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两段连贯之妙,古今无二。

《诗经》中现成的句法一变而有了《楚辞》的精神,全在“沉吟至今”的点窜,那是“青青子衿”的更深的解释,《诗经》与《楚辞》因此才有了更深的默契,从《楚辞》又回到《诗经》,这样与《鹿鸣》之诗乃打成一片,这是一个完满的行程,也便是人生旅程的意义。

“月明星稀”何以会变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几乎更不可解。

莫非由于“明月出天山”,“海上生明月”吗?

古辞说: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枯桑何以知天风,因为它高;海水何以知天寒,因为它深。

唐人诗“一叶落知天下秋”,我们对于宇宙万有正应该有一个“知”字。

然则既然是山,岂可不高?

既然是海,岂可不深呢?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既是刀,就应该雪亮;既是盐,就应该雪白,那么就不必问山与海了。

  海之情,成为漫漫旅程的归宿,这不但是乌鹊南飞,且成为人生的思慕。

山既尽其高,海既尽其深。

人在其中乃有一颗赤子的心。

孟子主尽性,因此养成他浩然之气。

天下所以归心,我们乃不觉得是一个夸张。

  四、英雄的怀抱,诗家的歌咏──曹操《短歌行》试析

  曹操,不仅是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的领袖和重要诗人。

他“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由于他爱好音乐,又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因此创作了许多歌辞。

他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

这些乐府歌辞虽然用的是旧调、旧题,却一扫两汉以歌功颂德为文学主旨的腐朽诗风,而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

其中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书写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宏伟抱负。

曹操又是自《诗经》以后重振四言诗的位作家,他的五言诗也颇具乐府民歌的色彩,写得更是简约严明、不拘旧格。

鲁迅先生曾经把曹操誉为“改造的祖师”,他是当之无愧的。

  曹操的《短歌行》传于后世的共两首,这里介绍的是首。

  《短歌行》是“汉旧歌”,属相和歌平调曲。

古辞已经亡佚。

乐府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都认为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清人朱嘉徵在《乐府广序》中说:

“《短歌行》,歌对酒,燕雅也。

”指出这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是抒情性很强的言志诗,全篇抒写了年光易逝的感慨,流露出对友朋的怀念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

  开篇写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也是“对”的意思。

这与张正见《对酒》诗中的“当歌对玉酒”诗意相同。

“去日”,指逝去的年华。

这四句是说:

在对酒当歌的欢宴时刻,感到人生犹如易晞的朝露转眼即过,逝去的年华苦于太多。

言外之意是余年渐少而功业无成。

  下面接着写道: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这是由于四言诗句的要求和叶韵的缘故才这样写,用来形容歌声的激跃。

“幽思”,指内心的隐曲,深藏着的心事。

“思”读去声,作名词用。

“忘”字是韵脚,读阳平。

“杜康”,相传是发明酿酒的人,一说是黄帝时代人,一说是周代人。

这里作为酒的代称。

这四句是说:

歌声这样激跃慷慨,是因为有隐衷在心底深埋。

用什么来驱烦解忧?

只好借酒浇愁。

  以上八句,我们乍读起来,似乎感到情调消沉了些,其实不然。

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立功业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

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绝然不同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

所以我们说,诗人的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是壮士的一种隐忧,自有它的积极意义在。

  诗文随后进入正题。

这样写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衿”,是衣领。

“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这里作为贤士的代称。

“悠悠”,长的样子,形容绵长的思念之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诗经•郑风•子衿》篇中的成句。

“君”,这里指所思慕的贤才。

“沉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