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090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docx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

 量少未必精,量多未必滥,精练之魂,在透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俊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

吻合题意:

据题干所言,商汤网开三面,当属仁善之举,因此得拥护而灭夏建商。

保留。

B:

以偏概全,也不符史实。

“见野外有人捕猎”,从语意看,“捕猎”是偶然行为;夏商时期,主要经济活动应是农业。

排除。

C:

保护鸟兽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范畴,跟题干是有所关联的,又是当代热点。

保留。

D:

歪曲题意,也不符史实。

商汤灭夏建商,主因是夏桀暴虐无道的统治丧失人心。

排除。

对比没有排除的A和C:

仔细体味两项的差别和题目的主旨,哪一项的描述更严谨?

哪一项更能比较完整的体现题意?

哪一项更具历史价值?

C项描述的依据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之嫌。

至此,可以考虑排除了。

题旨:

仁德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井、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B·解析:

A:

不符史实。

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错误。

B:

首先明确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以家庭为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然后对照题干信息,看看是否有着某种联系。

题中“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必然会影响到自耕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状态;题中“加剧了土地兼井、农户流亡”,势必也会对

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的状态形成冲击。

这种冲击或影响,对于自耕农经济来说,正符合该项所描述的“受阻”。

C:

生产热情如何?

题干没有明确体现。

(注:

仅作疑点存在,也不可就此而武断排除,需要对比B项后确定)

D:

歪曲题意。

题中的“操纵物价”,不等于操纵税收。

税收是由国家执行。

错误。

考点: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农抑商;自然经济)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

曲解题意。

据材料,中书、门下二省仅是变更了名称,没有涉及职能的变化。

排除。

B:

不符题旨。

该项从逻辑上看,并没有明显错误。

但不符合问题的主旨:

“目的”。

(实际做题时,一般不可排除,看后面两项有没有更适合的,再作决定。

C:

题中“低品级官员……议政”表明,这些官员品级低,他们依附于皇帝的权威,必然唯帝命是从,然而权力却很大,同于宰相,他们跟凤阁、鸾台的宰相之间必然形成相互制约的状态,这利于避免宰相权力独大的局面出现,自然也便于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可联系明清内阁和军机处设立的情形,以更好的领会该现象)。

符合题意,保留并排除B。

D:

不符题意及题旨。

首先,题中并未体现出对于宰相职能的强化;其次,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加强集权,维护统治地位。

该项“强化宰相…职能”的说法,并非真实目的。

考点:

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都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D·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

心学强调的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些特征,跟昆曲这种艺术形式的流行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可以考虑排除,但并无十分把握,还得留下。

B:

不符事实。

据题意,昆曲明朝已流行,而京剧是清末道光年间才形成的。

从时间上看,就不可能存在该项描述的情况。

错误。

排除

C:

不符题意。

题干始终围绕宫廷及士大夫阶层与昆曲的互动情况说事,尤其这句,“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足以体现出等级意识是很浓的。

所以该项可排除。

D:

如果不是很肯定的排除ABC,一般也是不敢轻易选择D的。

从题中信息看,“不敢不用”、“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透露出一种被动接受的信息,跟该项“符合文化品位”的主动性语意不太相符;再者,该选项内容比较表象化,好象并没有什么历史价值可言,难道这么长串材料就为了说明这样一个轻飘飘的现象?

如果仅是“符合品位”还好理解一点,可以从其所处阶层、价值观上体现。

回顾前面的各选项看,B可依据知识排除;C可据题意排除;至于A,还真不敢随便排除,因为,不少时候,我们看不到联系,不等于没有联系。

假如想得多,比如上面所述的关于D项的语意,那结果恐怕就比较遗憾了。

考虑越周到,倒越容易出错!

PS:

从材料看,是因为官方的重视,上流社会的逢迎与虚荣做派在推动,把这样的现象归为“符合…文化品味”,花了好些时间,坦白说,还没想透。

考点:

京剧艺术;陆王心学。

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

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D·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

无中生有。

题目无该项所描述的内容。

排除。

B:

自相矛盾,不符事实。

“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意味着,朝贡体系依然存在,该项描述的“已经解体”明显错误。

排除。

C:

曲解题意。

题中,地方督抚只是尽其本分上奏和建议,这跟该项所说的干预朝政不是一码子事。

排除。

D:

题中“邀请…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是按国际规则来解决外交问题,而不再是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下的朝贡外交做法。

该项符合题意,故选。

考典:

近代中国外交观念的转变。

29.1923年底。

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

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C·解析:

回顾基本史实: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始终坚持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标。

据此,可以首先排除不符史实的A、B两项。

至于D项,其中“反封建的斗争目标”,语意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对封建势力的具体斗争对象改变了,二是反封建的大目标改变了,如果只考虑到后者,便可以排除,因为反封建是实现民主共和的前提,是没有改变的。

但若也考虑到前者,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干扰。

不过,就算该项的内容完全不知道是否符合史实,也不应该有大的影响,目标改变与否,不是题目的主旨,题中材料始终围绕的核心内容,是对革命未成功的反思和探索。

C:

吻合题意。

孙中山反思的结论是“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简言之,就是要效仿俄国革命领导集体“组织之方法”。

俄国革命的成功,从领导层面看,正是因为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考点: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

“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A·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

材料描述了这样的情况,根据地农民一改过去被压迫的境况,有了选举权,甚至可以参与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决策活动中来(“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这可是激动人心的变化啊,然而,在抗日战争背景下,这些权与利

并没有落袋为安,还必须继续努力取得抗战胜利。

换句话说,正如该项所言,利于“抗日热情”的激发。

保留。

B:

不符题意。

题中“减租减息”,只是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程度,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依然是地主土地所有。

排除。

C:

国民革命(1924-1927年)的基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抗战时期的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任务还没有实现,努力中。

排除。

D:

国民党的影响?

哪方面影响呢……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题干中关于根据地的政策,也确实是有别于国民党做法的新现象,越想越糊涂。

这时候,拿保留下来的A来对比,可以从两方面考虑放弃D项。

一,D项中“排除了”的说法是不是显得有点绝对?

二,也是最重要的依据,两者权衡的时候,看历史价值,看题目主旨,题中材料的描述始终都是围绕着A。

题旨:

抗战时期,中共已注重民生和民主政治建设。

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

“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B·解析:

A:

不符题意。

该项描述符合历史背景(一五计划期间),但题中关于“尺”做“新衣”和搞土地“测量”,却不是工业化的内容,更不能体现工业化为中心。

B:

该项简直就是题干的直译,没有错误,保留。

(这么表象化?

有点怀疑是吧,应该的。

C:

不符史实。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于1958年。

D:

不符题意。

图片上看起来,场面更象是农村。

其实是城是乡都不要紧,反正只有一个场景,而且题干中也没有城乡差别的任何对比性内容。

最后,本来有点疑惑的B项,也只好当仁不让了。

题旨:

男女平等观念;“军工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十五的月亮)。

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思格斯曾评论说:

“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C·解析:

题干解读:

既然是问斗争结果,那么相关信息就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使贵族和平民“完全溶化在国家中”,引号内容的理解是关键,而对它的理解不应该是绝对而单一的,需要参照选项来领会。

B项不符史实,可以先排除: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6世纪《民法大全》的汇编完成。

(共和国时期是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

D项概念混淆,不符史实,也可排除。

该项的“自由民”,是除了奴隶之外的居民的统称,包括材料和前面选项涉及到的公民、平民和奴隶主。

结合教材,长期斗争后的法律应是公民法,而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也就是说,不应该包括平民。

A、C两项需要进行仔细的对比PK。

“完全溶化在国家中”,如果理解为“无差别”的话,这两项同题干是多多少少总有些关系的,而且意思都相近,需要比较出最佳项。

从语言逻辑上看,C包含A,可以考虑排除A。

关于A,还有一个大疑点,奴隶制时代的法律,本质上是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服务的,取消贵族特权的可能性不大。

C项的“公民”又是怎么回事?

这与题干中“平民”是否有冲突?

没有,因为公民属于平民的范畴。

该项与题意的吻合度是极高的。

故选。

特别提示:

做高考题,用“材料没有反映”“与材料无关”这样的理由来排除某些选项,是比较常见的,也常常是有效的。

不过,下结论和排除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

因为,“没有反映”“无关”之类的情况,有时候只是存在于我们有限的观察和思考范围之内,并不一定真正的“没有反映”或“无关”。

事实上,更重要的是,高考训练过程中,注意养成“多疑”的习惯。

考点:

罗马法

 

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A·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

奴隶贸易可以大赚,可以使财富流入欧洲,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

该项很切合材料的,保留。

B:

不符史实。

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排除。

C:

“日不落帝国”,指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英国。

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是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活动,包括对西班牙、荷兰、法国的殖民战争,殖民掠夺、贸易等,更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所以,该项有过分夸大奴隶贸易在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中的地位之嫌。

排除的可能性极大,与A项一对照,便可果断排除。

D:

之所以把奴隶卖到美州,是因为那里有市场,什么市场呢?

挖矿、种植园农活等,白银开采也在其中,逻辑上看,是合理的,该项不能就此排除。

至于这些奴隶主要搞白银开采还是搞其它的,这不重要,无须深究,难道该项完全符合事实的话,就入选吗?

不能,因为还有A项在。

我们就顺着该项的“因”字看,欧洲贩卖奴隶的主因,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给美州输送劳动力?

结果不言自明。

(该项如果在是否属实上花工夫的话,就上套了。

题旨:

认识欧洲奴隶贸易是积累原始资本的重要手段。

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B·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

不符题意和史实。

疑点一,题中没有该项所描述的情况;疑点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题中的1836年是处于沙皇专制体制之下。

排除。

B:

“巴结、行贿”官员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正是官场腐败的表现。

该项与题意吻合。

留存。

C:

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主要特征,是有着极富想象力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从题干的描述来看,却是写实性的,揭露社会弊端且具有明显的批判性,应属现实主义风格。

排除。

D:

拜金主义,是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题干跟金钱有关的唯有“行贿”一词,可见,题意并不在此,讽刺的应是人们对权力的盲目崇拜。

相比之下,B项更适合题意,也更具历史价值。

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B·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

马歇尔计划1947年已启动,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起着重要作用。

该项“开始发挥作用”与题中“60~70年代”的时限差距太大,明显错误,排除。

B:

50年代初,欧洲经济一体化便已启动,1967年,欧共体成立。

时间上看,跟题干没有冲突;题中的法、意、联邦德国都是欧共体成员国;经济一体化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综合起来看,该项没有明显的不当之处。

保留。

C:

疑点一,时间上吻合度不高,西欧福利制度在二战后就已建立。

疑点二,与题意的吻合度不高,福利制度主要是服务性和保障性功能,而题中强调的是农民因生产水平提高走向富裕(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

综合下来,对比B项,便可排除。

D:

如果你事先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70年代以后的事,该项就很容易排除。

实际上,有不少考生是不知道的,因为当前高中教材并没有明确这一知识点。

下面,就站在不知情的角度来看如何选。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建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其瓦解,跟“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有什么关联呢?

如果有关于摆脱美国控制而生出的某种结果倒还可以继续考虑。

既然有疑问,那就放弃,选择没有纰漏的B项。

考点: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欧共体、西方福利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

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氨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12分)

特点:

我国最早种植,历史悠久;由北到南逐渐推广;与其他作物轮种;注重经验的积累;重要食材;重要的经济作物,政府重视。

作用:

利于改良土壤;改善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政府财源之一,国家重要的备用物资;推动农业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8分)

(答案结构:

大豆自身因素+相关背景)

可作饲料或绿肥;健康食品;对种植环境的普适性高;近代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在科技推动下,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5分)

加强各国各地区的联系与交流,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丰富人们的生活;物种本身也在此过程中得以改良、进化,价值与功能得到深度开发,更有效的为人类文明服务。

题旨:

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联想(题外语):

对材料中做红色标记的内容有何想法?

是否也联想到四大发明,为何我们率先开发的某些东西,到了国外,其功能、效益和影响力会更大?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练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等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

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

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一)领会题意,找到阅读方向。

企业发展案例的启示,不外乎经验,或者教训。

那么在阅读材料时就注意朝这个方向去观察,去发现。

(二)阅读材料,发现问题,获取启示。

材料叙述了汉阳铁厂摸石头过河的曲折历程。

从曲折“教训”角度看,一、未能全盘规划,谋定而后动,这属策划管理上的问题。

二、当有人提醒后依然坚持先购机炉,这可能因为对新科技的认识不够,也折射出当时专制体制下一言堂的弊端。

从成功“经验”角度看,一、坚持改革创新(包括科技、管理、募资等)。

二、材料中,“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

试想,若是私营,早亏得渣都不剩,汉阳铁厂能经受如此折腾,得益于国家这个强有力的后盾。

(三)立足当下,整理思路,定位“启示”。

“启示”这种问题并不局限于案例本身,还需要切合社会现实,古(近代)今(现代)结合,借古喻今。

一般情况下,只要入题点不背离材料,用来说明的史实是可以比较开放的。

就前述的紫色有下划线部分为例进行整理,可以初步形成这几个概念:

先进管理的重要性;重视科技的重要性;政治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的保障性意义;善于学习,坚持改革创新;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同时,也必然去联想每一种启示能不能比较好的予以说明。

拿准了就立即落实答案,一开始想得多一点,是为了多给自己选择的机会,选择是为了能更迅速的回答。

(四)结合所学,组织和落实答案。

首先,别忘了“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注:

所有示例仅为提示性的,意在抛砖引玉,谨供参考。

示例1:

(吸取先进管理经验正是对外开放目标之一)——现实意义,下同。

启示:

先进管理是近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说明:

(后面附一例别人分享的答案)

示例2:

(科教兴国战略)

启示:

技术创新是近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说明:

近代中国企业在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均明显落后于西方;半殖民地,发展艰难,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竞争力弱(也适当引用材料提供的部分信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对教育、人才、技术的重视,使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

示例3:

(加强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启示:

民主政治是经济近代化的重要前提

说明:

结合材料入题;洋务运动单引进技术没有变制度而失败(反证);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同步进行。

示例4:

(坚持改革开放理念)

启示:

坚持改革创新是近代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说明:

部分材料;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新时期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创新什么呢?

技术、管理等都可以)

示例5:

(宏扬家国情怀)

启示:

国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说明:

部分材料;洋务运动;改革开放。

附“示例1”答案参考(引用)

启示:

科学的管理是近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说明:

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创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这些企业多采用落后的封建管理方式,或采用“官督商办”,同时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未能激活企业的发展,最终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劝,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生产者和经营者,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最终调动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管理方式的提高,只有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保障企业的成功发展。

…………………………………………………………………………….

45.选考题: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

此后很长时间。

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提工作的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