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1166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docx

革命烈士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

浅析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规划设计理念

作者:

张惠玲  来源:

八路军纪念馆

  如皋滨江临海,不仅有世界长寿福地、中国花木盆景之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之美称,而且还是中国革命史上知名度很高的红色根据地之一。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建立,在中国***的领导下,革命的火种、各种暴动和军事行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土地革命时期有威震大江南北的“五一”农民暴动和转战通海如泰地区的红十四军;抗日战争时期有波澜壮阔的反伪化围攻伪据点、反“清乡”火烧竹篱笆和万余民兵围攻如皋城;解放战争时期有闻名中外的苏中七战七捷中的皋南、丁林、如黄路三大战斗。

回忆这些革命史实,其中最为自豪的是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如皋的诞生。

全军下辖二个支队,1300余人。

红十四军成立后,转战南通、海安、如皋、泰兴地区,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同年10月,国民党集中优势兵力清剿,红十四军孤军无援,主力被打散,余部加入中央苏区。

红十四军虽然失败了,但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和地方地主阶级势力,传播了革命思想,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红十四军从成立到失利只有半年多时间,却先后进行大小战斗近百次,涌现出何坤、李超时等一批革命英烈,并培育了刘瑞龙、黄火青、张爱萍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上了光辉的一笔。

  为了纪念这段光荣的历史,数年来,地方党委ZF一直在积极筹划建设红十四军纪念馆。

去年八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工程正式启动。

如皋市委专门成立了红十四军纪念馆筹建领导组,在领导组的精心组织下,对红十四军纪念馆的建设指导思想、规划要求、选址用地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邀请全国多家知名设计单位征集规划设计方案,最后在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齐康教授主持下,集思广益,多方沟通,规划设计方案终于出笼成形。

这次规划设计6易其稿,专题研究4次,定稿公布后受到上下好评,满意率达到95%。

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预计明年主体工程建成完工。

笔者对这一规划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理念有深刻的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浅析如下:

  一、围绕重点内容巧妙构思,力求全面反映如皋革命斗争的史实

  红十四军纪念馆规划设计总体定位是以红十四军纪念馆为主体,按照革命历史主题公园的构思进行设计,建设为集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

按照这一定位,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宣传好红十四军这一中心内容,同时兼顾到红十四军成立前后如皋马克思主义传播、党组织建设的概况和红十四军成立后红军精神的传承发展,全面反映如皋革命斗争的历史。

  一是浓墨重彩地展示红十四军。

研究红十四军的历史,诏示红十四军的伟绩,是兴建红十四军纪念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整个方案的构思、图案设计、建筑风格都要体现这一主题。

在规划设计中,红十四军纪念馆处于整个规划区的中轴黄金位,凸显其份量之重。

纪念馆的造型简洁大方,正立面气势恢宏,西侧高高扬起,犹如一面飘扬的红旗。

主入口创造地运用变形的五角星,体现红十四军的独特内涵,具有鲜明的外观特征和较强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正面6面窗户设计成上窄下宽,类似枪的形态,隐喻“枪杆里出政权”的思想。

北面的窗户设计成小开口,且成对出现,隐喻敌人的眼睛在窥视。

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高度15.8米,建筑面积7365平方米,采用规整的柱网和开敞的空间设计,提供了高效、灵活的展览空间。

展厅前壁左右设二组群雕,分别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如皋地区从事革命斗争的领袖人物的风采。

展厅中间设置成宽敞明亮的中庭,周围有四个出入口,有电梯直达二层,形成完整的展览路径。

纪念馆前安排宽阔的广场,广场的两侧设计群雕,从园区大门口设计了一条梯形的主路直达纪念馆,路两侧植有松柏,营造严肃的氛围。

红十四军纪念馆在整个园区建筑中占地面积最大、建筑最宏伟、展厅最宽敞,成为园区耀眼的明星。

  二是统筹兼顾其它革命史实。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新四军一师一旅和华中野战军一师在如皋大地上留下了咤叱风云的风采,鉴于此,在红十四军纪念馆的两侧平房内,分别设计为新四军一师一旅和华中野战军一师纪念馆,这两个馆相对独立,通过走廊与红十四军纪念馆相连。

红十四军的成长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有它的前因后果,因此,除了大手笔安排十四军纪念馆外,还把上世纪20年代到解放前后发生在如皋大地上影响较大的10起革命事件安排在10个景点。

它们分别是:

纪念“平民社”景点(桃柳苑)、纪念如皋县委成立景点(松柏苑)、纪念“五一农民暴动”景点(百花苑)、纪念红十四军景点(景梅苑)、纪念“春泥社”景点(牡丹苑)、纪念高明庄战斗景点(剑兰园)、纪念火烧竹篱笆景点(秋枫苑)、纪念如城第一次解放景点(丹桂园)、纪念苏中战役景点(翠竹苑)、纪念如皋解放景点(合欢苑)。

这些景点之间有通道和绿化相连,并且风格各不相同,与红十四军纪念馆相互映衬,浑然一起。

  二、围绕协调和谐精心布局,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基地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协调好园区与周边环境、园区内部景点之间的关系,让科学发展观在规划设计上充分得到体现。

  一是与现有资源协调。

新址的东南角是如皋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有关革命战争的史料、文物和如皋英烈的遗物、生事事迹,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现存的教育资源,通盘考虑红十四军纪念馆与烈士纪念馆的关系,把烈士纪念馆全部融合到整个园区中去,成为园区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是纪念馆与公园合一。

这是规划设计中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一次思想观念上的突破。

烈士纪念馆“清明期间人来人往,清明节后冷冷清清”的状况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改变这一不良状况,就必需从规划设计时思考这一问题。

这次规划设计考虑到园区要适应三个方面的变化:

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

从提高城市品位的角度出发,结合如皋东部工业园区的发展,把红十四军纪念馆建成人们接受教育的场所、清洁城市的“绿肺”、休闲娱乐的天地。

规划设计完整体现了这一思想,可以预料的是,这一方案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提升如皋东部工业园区的城市品位;适应人们休闲的需求。

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东部工业园区内又缺少大面积公益性的活动场所。

这次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这一需求,园区设计成半开放式,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小于3.5%,园区道路及铺助装饰场地只占10%左右,把绝大部分空间留出,供群众游玩、娱乐;适应旅游开发的潮流。

如皋是长寿之乡、花木盆景之都,每年来如皋参观旅游的人数不少。

这次规划设计是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点相关的要求,结合《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江苏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的标准制定的。

整个园区设三个大门进出,安排120个机动车停车位,可供小客车、旅游大巴临时停靠,同时还留有800个自行车车位,完全满足了大型旅游团体和大人流量参观的需要。

  三是绿色、环保、生态为先。

迎合现代人的口味,把绿色、环保、生态作为整个园区规划设计的基调。

整个园区绿化面积大于80%,园区建成后可新增绿化面积54000多平方米,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绿岛,对清洁城市空气有积极的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园区的生命之源。

在规划中,水不仅承担浇灌绿地的重任,而且是园区的一大景观。

从园区北边茂雉河引水入园,环绕陈列馆、纪念馆,流向东南角,以水为带,缠绕整个园区。

水面宽阔处,植以荷花、水草植物,再以金鱼、锦鲢嬉于其间。

流水、山坡、小桥、曲径、草坪、树木、花卉、回廊、雕塑等,环环相扣,路路相通,整个园区一笔描绘,一气呵成。

鸟瞰园区,象一颗明珠镶嵌在城东边,又似天上仙境从高处飘落人间。

红十四军纪念馆的设计更是借用了仿生学的理论,模仿沙漠蚁巢的原理,纪念馆采用三面覆土的建筑形式,减少建筑与外部的接触面积,利于节约能源。

顶部采用天窗结构并设计成百页遮阳,既可以挡住夏日的骄阳,又能利用自然光给予室内照明。

由于四壁厚重,中庭上下相通,形成“烟囱效应”,使空气流动,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湿度和温度的稳定性,对文物的保存有一定的作用。

  三、围绕以人为本做好文章,不断追求人景合一的理想境界

  园区的主体是人,园区的活力在于人的活动,规划设计着力在有限的空间内体现出宜居、宜看、宜玩的人园合一的境界。

  一是设施功能配套化。

整个园区人员进出,员工工作,包括治安、广播、垃圾处理等等都全部进行了精心安排。

整个园区分为纪念活动区、园林绿化区、休闲游乐区、文化观赏区、综合服务区五大区,五大区功能不同,主题不一,但又密不可分,相互补充。

五大区通过三座建筑和星罗棋布的10个景点、21个看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园区完整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平面效果图。

外来人员参观,内部员工进出,货物运输都有自己独有的通道,避免相互拥挤现象的发生。

  二是服务保障全方位。

从便于人们接受教育、便于人们休闲娱乐的角度来设计园区的服务保障。

纪念馆采用大空间设计,利于安排各个展厅的设置和大型视听设备的安装,如大型沙盘的摆放、多媒体的播放。

按楼层将展览空间分为基本陈列、临时陈列、专题陈列,观众参观路线流畅分明。

馆前广场宽大,可同时容纳5000人,便于组织大规模的凭吊活动。

园区除了教育功能外,也是一个人们锻炼、休闲的空间。

在休闲娱乐区设有老人活动区、青年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专设有下棋、遛鸟、打牌等活动需要的设施。

整个园区设小卖部4到5处,茶座200平方米,咖啡厅200平方米,餐厅600平方米,摄影房20平方米,以满足观众的各种需要。

  三是观赏品位高境界。

这次规划充分借鉴其它园区的长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追求人景互动、人园一体的境界。

规划中做到三个体现:

体现中国园林的典型特征。

合理安排亭、廊、榭、架、码头的位置,配以石凳、座椅、山坡、假山、花草树木、溪流,形成绿树成荫、花香诱人、曲径通幽、水天一色的园林风格。

体现如皋花木文化的内涵。

如皋盆景以“云头雨足美人腰”享誉海内外。

在规划设计中,大面积安排如皋花木盆景,设置桂花园、红枫苑、腊梅苑、红木雕塑区,将如皋盆景摆放于醒目位置,让人们在游园小憩的过程中,接受如皋花木文化的熏陶。

体现人景互动的场面。

借助现代高科技,从灯光、音响、材料选择、外观设计等多方面入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觉。

在安排水广场这一看点上,运用音乐喷泉的表现形式,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脉动。

人们还可以徘徊其间,感受流水的魅力,享受流水的神韵。

在蜡像室,观众可以与真人大小的蜡像对话,听蜡像讲革命故事。

以人为本,人景互动,人园合一,这又是规划设计的一大亮点。

  这次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追求,是一次视点高、标准高、要求高的规划设计,在理念上有许多新的尝试和突破,对新园区纪念馆的建设特别是县级新园区纪念馆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惠玲为如皋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副主任

 

宁静以致远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南京,210096)

——启东市烈士陵园规划及单体设计

摘 要 介绍了启东市烈士陵园的创作理念:

通过轴线上的序列设计表现出建筑的纪念性精神,采用了三种手法:

序列的节奏感、序列的向度转换、序列的尺度与比例;通过将传统纪念性概念具体化,达到塑造空间形象的目的。

关键词 纪念性轴线 空间 具体化

启东市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北侧,总占地面积42000m●2,总建筑面积5000m●2,其中包括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和两座灵堂,具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同时业主要求的墓碑群、柏树林等又成为不可多得的设计元素。

这则作品延续了设计者对纪念性建筑外部序列空间品质的一贯追求,及在单体设计中对于材料和内在氛围纯粹性的探索,让人们在充斥着令人迷乱的建筑的今天,仍然能在此地寻找到一片宁静和超然。

一 总体布局

规划用地基本呈矩形,南北长150m,东西长280m,考虑到建筑朝向的需要以及基地与道路的关系,因而必须利用矩形的短轴来营造纪念性的序列。

当我们第一次站在这块基地上时,其远离城市中心的喧嚣带给人们一片冥想的空间;而眼前一片葱茏茂盛的草地所带来的暖意,及发现基地东边一条无声流淌的小溪时的惊喜,又似乎都在暗示这样一个主题:

逝者故去,今者尤存。

陵园建筑总是关于一个宏大意义,但在我们的最初想法里,人们感受到的不应该是一种“威慑”,而是让自己的心情逐渐沉静下来,释放内心的沉痛并得到心灵上的安抚,从而感受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永恒。

烈士是人而非神,他们有着人的勇敢与无畏,更有着人的情感。

在这个场所里,人们应当能够悉心体会这一切。

因此,需要营造一个逐渐“进入”的场所,是行为的“进入”,更是心灵的“进入”。

但是用地条件给我们出了难题:

如何在短短的150m内营造出感人的序列呢?

序列的组织就像一首乐曲,情节立意是乐曲的主题,要素是一个个音符。

这首乐曲虽然短小,但如果有了明确的主题、变化灵动的因素,仍然可以成为优美的旋律。

在这条轴线的设计中,采用了序列空间设计的三种手法。

序列的节奏感

节奏感由沿轴向空间的一系列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的空间单元不断变化形成,它的形成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古典建筑群中常用的整体变化型,即通常所说的起、承、转、合,是由一组形式、体积感相异但各自保持相对完整性的空间单元顺序组成。

这样的旋律非常优美,但需要足够的乐章来铺陈,而规划的轴线仅有100余m,并不适宜这样的手法,因此采用了形成节奏感的另一种手法:

连续变化型。

前者好比是弹拨乐,而后者就像是管弦乐,其旋律来自音符持续不断地起伏变化,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适用于小型的外部空间。

进入大门之后,沿着这条轴线,人们可以感受到四周界面的不断变化:

基面逐渐升高,一泓水池展现于眼前;两侧的翠柏组成的自然界面渐渐收紧,形成水面两侧的两条甬道;到达仪式广场后,翠柏又逐渐向两侧隐去,与纪念馆、纪念碑围合而成的主要空间豁然开朗;再向前,纪念馆自身围合出狭长内向的空间,将人流迅速导向室内。

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主要是依靠沿轴向空间的各个不同形状、大小、性质的界面的不断变化来暗示的。

在纪念性序列中,不仅是建筑物,自然界的山水树木都可以表达纪念地情思。

在这里,我们更多地使用了自然围合,让人们的心灵在此处接受自然界中风、水、阳光的荡涤。

序列的向度转换

向度转换是指序列在水平和垂直两个向度之间的切换关系,主要作用是打破序列中单一的方向感,通过加强对人们视线的引导和控制,丰富序列的视觉感受。

在人们沿着轴线的前进过程中,高耸的纪念碑将人们的视线向上引导,而水平舒展的纪念馆又让人们的视线水平展开,打破了单一的轴向感。

序列空间的尺度与比例

尺度和比例的恰当把握是对上述节奏感、向度转换的定量化过程。

对于轴向序列空间而言,尺度和比例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个是空间的几何比例关系,另一个是空间尺度感的视线控制。

在设计核心元素——纪念碑的过程中,参照了以往纪念碑的高度,确立了其等级并控制高度为20m。

在轴向序列中,各个性质不同的空间虽未封闭,但仍隐含了较为严格的比例模数。

在视线控制中,观察点至目标的距离D与目标的H之比值的评价依据可以如下概括:

当D/H=1时,人们可以较好地欣赏建筑的细部,此时垂直向视角约为45°;当D/H=2时,人们可以舒适地观赏整幢建筑而不会出现视觉疲劳或过分转动头部的情况,此时垂直向视角约为27°;当D/H=3时,人们不仅可以较好地看到目标建筑,还可以附带地看到周围的一些建筑环境,此时垂直向视角约为18°;当D/H>3时,广场适宜的尺度感就会消失。

对于水平向视角控制来说,一般60°是最佳角度,可以引起人们舒适的视觉感应。

纪念性轴线设计是陵园规划的主体,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承的,最终达到了一气呵成的效果。

基地其东部的小溪经过改造后被保留下来,并在其东面即整个基地的东北角上设计了两座灵堂建筑。

这样,可以保证主要轴线的完整和纯净;越过小溪,又可以进入灵堂所处的宁静之境,灵动的水波、潺潺的水音宛如逝者的低语对生者的抚慰。

烈士碑林位于纪念馆和灵堂之间,这里青松环绕,位置相对独立,同时也可以缩短人们的流线。

穿过一个小小的平台,一座座墓碑组成的矩阵隐立在树群之间,好像一支即将出征的队伍,蓄势而待发。

而当清风吹过林间,那阵阵涛声是壮士们对敌人的低声怒吼,亦或是对亲人们的喃喃低语。

相对于建筑群的数量来说,规划用地非常之大,我们没有“尽情享用”它,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将建筑群集中规划,在保留原来地貌特征的同时,规划了大量的预留用地。

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烈士陵园不仅是一个“教育基地”,也是一个让人们能够亲近自然的所在,不知不觉地得到心灵上的净化。

二 纪念碑和纪念馆的设计构思

纪念碑和纪念馆位于轴线序列的尽端,是视觉的中心,也是整个规划单体设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整个纪念碑分为碑座、碑身和碑顶三个部分,从平面上看是由三个正方形扭转45°相互叠合而成,构思的主题是“扭转乾坤”,暗示着将士们为奠定祖国的基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在总体布局中,纪念碑位于开阔的自然环境中,与水池、松柏、蓝天交相呼应,以高耸的体量和突出的位置成为全局的中心。

纪念碑整体呈现为简洁有力的几何造型,其中碑身是设计的重点:

为了突出竖向的态势,碑身上下共有50cm的收分;其四面均有竖槽,将碑身作了再次划分;碑身和碑座的交界处采用了磨砂花岗岩,与碑身本身的材质有了色彩和质地的对比,使碑身宛如悬浮于碑座之上;根据人的观察原理,碑身的上部常常是视线停留最久的地方,因此在其转角处设计了4条纵向的凹槽,并以锥形连接构件形成了碑身和碑顶视觉上的过渡。

纪念馆在造型上以烘托纪念碑为主,其平缓舒展的轮廓线与纪念碑的竖向线条形成了对比。

纪念馆立面采用的石材反映了设计者对精神永恒的坚定信念,整个纪念馆就像是一块冷峻的巨石,静卧在树林的环抱之中。

三 关于灵堂建筑的思考

灵堂建筑共有两幢,分为二期,每期1000m●2。

面积虽小,但灵堂建筑的神秘感激发了我们设计的兴趣,促使我们不由地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灵堂建筑与宗教建筑有某种相似之处,即精神力量重于物质力量。

设计这类建筑时,其立面形式不再是重点,也不可能是设计的切入点,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带给身处其中的人们以精神力量,即人们的空间感受。

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给了我们灵感。

在同样关于死生的中国陵墓建筑中,甬道是常常被使用的空间元素,是整个祭拜过程的前奏和进入墓室前的序曲。

古人在祭拜先人陵墓时,长长的甬道成了人们转换心情的绝佳场所。

在单一目标的线性行进过程中,人们心无旁鹜,内心逐渐沉静下来,甬道四周氛围也逐渐脱离世俗环境,变得更加肃穆。

甬道可能是开放的路,也可能是封闭的过道,但两者的特点是同样的:

方向唯一、材质纯粹,都可以达到洗练人们心灵的作用。

因此,甬道被建筑化,并成为设计的出发点和灵堂建筑的核心元素。

两期灵堂建筑和其附属设施围合成一个宁静的院落。

东侧是院落的入口,在这里有一片错落开口的砖墙,透过这些大小不一的洞口,人们可以隐约见到院内的风景,穿过最大的开口则来到分流到两座灵堂的室外甬道上。

局部的构架强调了甬道的空间限定,路面由砖石砌成,一丝丝凝重感油然而生。

室外甬道不长,起到了转换场景的作用。

紧接着人们进入室内甬道部分,室内甬道如同一个将人包裹其间的方形管道,它一部分伸向室外,形成倾斜的入口,这样戏剧化的处理是为了加强室内外甬道的连续性,以保持人们心灵感受的延续。

甬道在室内呈“L”形,转弯后人们会进入到不同的骨灰寄放龛。

行进过程中,顶面上一个个连续的开口,打破了传统甬道过于严肃沉寂的空间,让人们时时感受到与自然的联系,有意无意间体会着“死生”的对比和意义。

从整体上看,灵堂建筑宛如一个四周较为封闭,以顶部采光为主的容器。

甬道位于中央,两侧被划分为10个平面为正方形的单元,端头的2个作为入口和交通,其他的则是寄放龛。

内部空间是简洁而清晰的,与此相呼应,外立面和外部空间元素均以面砖装饰,达到风格上的统一。

从内在空间到外在表现,都采用了简洁质朴的手法,塑造了平和与宁静的空间氛围。

启东市烈士陵园从设计到一期工程的建造时间,不过短短大半年时间,其间建筑师紧张忙碌,但其现场施工仍不可避免地留下令人遗憾之处,但目的清晰、简洁质朴的设计策略值得回味。

对纪念性建筑精神的构思、整体宁静氛围的表现和时代精神的把握是烈士陵园设计的重点所在,许多最初的想法经过各方的努力得以实现,再次展现了纪念性建筑独有的气质与魅力。

感谢郑炘老师提供所有实景照片。

工程设计主持:

齐康院士

设计:

郑炘、王林、陈东苗

施工图设计:

启东市建筑设计院

翠微山烈士墓改扩设计方案出台

一号方案  

纪念碑效果图

  

纪念馆效果图

入口广场效果图

主入口集散广场

  主入口位于用地范围的东南角,主入口以集散功能为主。

主入口的面积3230平方米,其中广场铺装面积1390平方米。

广场设有地下车库,设计停车位达51辆。

广场背景设一道红色大理石照壁,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水池中形成一处视觉焦点。

  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主入口广场的东北面的山脚,展馆东西长40米,南北长14米,顶高20.1米,建筑面积3294平方米。

建筑外墙采用浅灰色厚重的花岗石贴墙面,正立面二层局部贴2.7米×27.3米的白色大理,上刻“日月同辉”浅浮雕,象征着烈士精神与河山共存,与日月同辉,成为纪念馆的标志。

  总体陈列分为门厅、序厅、基本陈列厅、机动厅和多功能厅五部分。

基本陈列厅内陈列烈士的事迹,展出革命文物。

展厅内新的陈列融多媒体系统、随身听讲解系统、灯光音响系统以及著名艺术家创作的背景音乐和美术作品为一体。

  附属用房主要包括办公、职工餐厅、厨房、库房和制作室。

另外,为不影响展厅,我们将空调机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房、水泵房、消防水池、二次水压泵房等干扰大的设备用房安排在地下室。

室外疏散广场面积510平方米,纪念馆用地范围内设有临时停车位,(小车6辆或大车4辆)。

纪念观东侧设4米宽的货物运送车道兼消防车道,并设有上山游步道。

  室外展示区

  室外展示区位于由主入口上至16米设计标高处的林荫休息平台处,面积为1842平方米,这里为人们提供室外观展、休息、健身、远眺等功能空间。

  林荫休息平台依山体分上下两层,在平台落差处用一道5米×18米的大型浮雕景墙作为近景,内容以“红十三军”以及“粟裕挺进师”为题材。

在上层平台设计学英爬山廊,作为中景,爬山廊长62米,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爬山廊内侧依山体设碑刻,用黑色大理石镌刻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以及浙南游击纵队、浙南武装斗争中涌现的革命烈士事迹。

广场西侧与瞻仰广场相接的地方是又一处观景平台,以摩崖石刻“铮铮铁骨”作为这里主景。

  瞻仰广场位于纪念碑轴线上的最南段,以浙南红军为素材在广场中设一组大型人物群雕。

  悼念广场区

  悼念广场区位于翠微山的最顶部,是陵园的高潮部分。

这里包括悼念广场、革命烈士纪念碑、大型浮雕景墙、近英台和一个下沉式管理用房,总面积达4140平方米。

悼念广场中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她是整个陵园的“灵魂”,设计纪念碑高25米,宽7米、厚5米,由碑身与碑座两部分组成。

碑身为一组多曲面几何造型,由底部到顶部逐渐收拢,力求简洁、大气、给人一种崇高、有力的感受:

从正面看似三把利剑直刺苍穹,象征着革命烈士义薄云天的革命精神,从侧面看如一面屹立山顶的旗帜,迎风招展,象征着革命烈士英勇大无畏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碑身正面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烈士陵墓区

  烈士墓区位于陵园的东北面,周围林木四季苍翠。

由烈士墓、烈士骨灰堂、王楚楚墓和纪念墙组成。

烈士墓地这里依山地设计逐层而下的台地,在每一层台地,上设墓碑,共设计400座。

沿坡而上,浓郁的绿茵中整齐地排列着座座红色花岗岩卧碑,坡高处齐植柏树为背景。

烈士骨灰堂是墓区的中心,坐落在山体北面一处空地上。

骨灰堂东侧沿山体悬崖设计一道纪念墙,长22米,黑色光面花岗岩贴面,上刻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以缅怀无数为中国革命事业捐躯的无名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