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1115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知识大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育儿知识大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育儿知识大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育儿知识大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育儿知识大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育儿知识大全1.docx

《育儿知识大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知识大全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育儿知识大全1.docx

育儿知识大全1

0~1个月养育的重点

1.新生儿先天带来的一些本能是保证自己基本生存的条件,完全依赖成人的照顾。

2.宝宝通过哭闹开始与人交往。

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和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

给予安慰或满足要求。

3.新生儿最佳视物距离为20厘米左右。

喜欢看简单的线条,对比鲜明的图案。

4.宝宝逐渐可以辨认母亲的声音。

5.家长可以给予恰当的,适量的视听方面的刺激。

6.宝宝的双手紧握成拳,发育早的孩子,新生儿末期可以吃手。

7.孩子表现的微笑是一种自发的,反射性的微笑。

8.可以竖起抱,逐渐训练头竖立(注意保护后背)或者俯卧位练习抬头。

9.在新生儿躺着的上方摆放一面镜子,便于孩子观看自己。

10.宝宝的内在生物钟还没有建立,每个睡眠周期中活动性睡眠时间相对长,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

家长不要过于干预,帮助孩子建立昼夜规律的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1,需要对孩子进行新生儿抚触。

12.母乳或配方奶喂养。

生后15天开始补充生理需要量的钙和维生素D。

脐带护理马虎不得

宝宝在出生之后,医护人员首先就会剪断脐带然后进行结扎,因为这是宝宝离开母体后的第一个开放性的伤口。

过去因为医疗条件的不发达,不少新生儿都会因为脐带感染而夭折,如今虽然医疗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家长们在脐带护理上还是马虎不得。

1、保持干燥很重要

保持脐带的干燥能够加速脐带残端的脱落,并且降低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在给宝宝洗澡之后,要及时清理宝宝肚脐里的水,还可以在洗澡的时候贴上肚脐贴防止进水。

男宝宝在换尿布的时候,会有小便突然尿到自己腹部的情况,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要时刻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防止尿液进入到宝宝的脐部。

2、每天都要清洁

脐带脱落前会出现一些黄色或者血色的粘稠状分泌物,这是一定要清理的。

对宝宝肚脐最好的日常护理方法就是用清水擦干净,保持干燥就可以。

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感染的风险,很多国内的机构会进行消毒处理。

给宝宝肚脐消毒也很简单,首先你要洗干净自己的双手,然后用合适的棉签蘸取75%的酒精并在宝宝脐带根部轻轻的转一圈。

这样在带走分泌物的同时,还可以消毒。

棉签转完一圈就要扔,千万不能反复的擦拭。

消毒工作要一直做到宝宝脐带脱落为止。

3、随时注意观察

一般脐带会在1-2周的时间内脱落,如果宝宝的脐带到了两个月还没有脱落,那就要去医院让医生检查了。

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在肚脐残端快要脱落的时候强行剥落,要耐心等待脐带的自然脱落。

还需要注意脐带在脱落期间,分泌物有没有异常的颜色或者气味,宝宝有没有疼痛哭闹。

关于宝宝脐带护理的关键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已经有所了解,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

而且每个宝宝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只要随时注意观察有一点时间的偏差都是可以的,如果不放心千万要记得去专业医院检查。

宝宝为什么肚子鼓鼓的?

有些细心的家长发现宝宝最近有点怪怪的,虽然体重非常的正常,但是肚子却圆鼓鼓的,这是因为宝宝生病了吗?

其实,导致宝宝肚子圆鼓的原因是很多的,并不一定是生病。

一、非疾病的原因

1、腹部呼吸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胸肺部的肌肉组织还处在发育的阶段,而且大多数宝宝是通过腹部呼吸的,肚子会不停的上下起伏,于是就变得圆鼓。

2、腹肌发育的不完全

宝宝的腹肌在出生后还在发育的阶段,但是却要起到容纳各个脏器的作用,所以肚子才会看上去比较突出,随着宝宝的发育,腹部就会逐渐变得平坦。

3、腹部胀气

有些宝宝会不断的打嗝和放屁,于是肚子就可能变得不舒服而有些圆滚,这可能是腹部胀气导致的。

二、疾病的原因

1、肠道疾病

如果宝宝没有胃口、腹部摸上去有肿块,甚至是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那么就可能是肠道疾病导致的肚子圆鼓。

爸爸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宝宝的病情。

2、食物过敏

如果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的话也可能会导致胀气,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多留心观察,看看过敏的情况是否能够好转。

3、便秘

如果宝宝只是轻微的便秘,爸爸妈妈可以在辅食中多添加一些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如果宝宝便秘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就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来缓解宝宝的情况。

4、乳糖不耐受

宝宝因为体内缺乏乳糖酶,所以就没有办法将乳糖酶进行分解和消化,所以腹部才会出现胀痛或者腹泻等消化不良的情况。

如果宝宝是因为这种情况腹部圆滚,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补充外源性乳糖酶或者是转成乳糖奶粉进行喂养。

让宝宝肚子变得圆滚的原因是多样的,如果只是普通的非疾病原因,那么只要日常注意就完全可以了。

如果怀疑是疾病原因导致的,那就不要大意,及时的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也好早日放心。

混合喂养的宝宝需要喝水吗

  很多新妈妈在基本掌握了混合喂养的方法之后,想进一步了解混合喂养的相关知识。

那么,混合喂养的宝宝需要喝水吗?

这是新妈妈们最想了解的问题之一。

关注到混合喂养的每一个细节,有利于宝宝的更好吸收与健康成长。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母乳充足,想吃就能吃到母乳,在1~2个月内通常是不需要额外喝水的,即使天气非常炎热。

因为母乳本身就含有大量水分,尤其是前奶。

但混合喂养的宝宝由于添加了配方奶粉,水和奶粉的比例是固定的,所以,你最好能在两顿奶之间给他喂少量凉白开,但量不必多,一般在10毫升左右就可以。

如果宝宝拒绝,给他喝一口也行,不要强求,以免造成不良刺激,宝宝以后更会拒绝喝水。

  给宝宝喝水更重要的是为以后做准备,因为养成喝水的习惯很重要。

随着月龄增加,宝宝接触到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他会更喜欢有味道的东西,而拒绝白开水。

但小宝宝的肾脏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在代谢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水分来稀释,因此,养成喝水的习惯对宝宝的未来会受益无穷。

  什么是混合喂养

  全面地解读“混合喂养”的涵义,有利于妈妈根据自己宝宝的身体情况去检测混合喂养的效果哦!

一般来说,恰当的混合喂养都是有利于宝宝的健康生长和发育的。

  母乳不足需加其他代乳,混合喂养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以其它乳类或代乳品来补充喂养婴儿。

主要是母乳分泌不足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完全母乳喂养时可选择这种方式。

混合喂养虽然不如母乳喂养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母亲的乳房按时受到婴儿吸吮的刺激,从而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婴儿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对婴儿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处。

混合喂养每次补充其它乳类的数量应根据母乳缺少的程度来定。

混合喂养可在每次母乳喂养后补充母乳的不足部分,也可在一天中1次或数次完全用代乳品喂养。

但应注意的是母亲不要因母乳不足从而放弃母乳喂养,至少坚持母乳喂养婴儿6个月后再完全使用代乳品。

食品,如牛奶、奶粉,使婴儿吃饱,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为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的原则

  虽然不少新手妈妈已经基本掌握了混合喂养的信息,但是宝妈们要留意了,在给宝宝混合喂养的时候有一些原则还是不容忽视的。

  1、混合喂养时,应每天按时母乳喂养,即先喂母乳,再喂其他乳品,(这样可以保持母乳分泌。

但其缺点是因母乳量少,婴儿吸吮时间长,易疲劳,可能没吃饱就睡着了,或者总是不停地哭闹,这样每次喂奶量就不易掌握。

除了定时母乳喂养外,每次哺乳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然后喂其他乳品。

注意观察婴儿能否坚持到下一喂养时间,是否真正达到定时喂养。

  2、如母亲因工作原因,不能白天哺乳,加之乳汁分泌亦不足,可在每日特定时间哺喂,一般不少于3次,这样既保证母乳充分分泌,又可满足婴儿每次的需要量。

其余的几次可给予其他乳品,这样每次喂奶量较易掌握。

  3、如混合喂养,应注意不要使用橡皮奶头、奶瓶喂婴儿,应使用小匙、小杯或滴管喂,以免造成乳头错觉。

  4、一次只喂一种奶,吃母乳就吃母乳,吃牛奶就吃牛奶。

不要先吃母乳,不够了,再冲奶粉。

这样不利于消化,也使宝宝对乳头发生错觉,可能引发厌食牛奶,拒吃奶瓶。

夜间妈妈比较累,尤其是后半夜,起床给宝宝冲奶粉很麻烦,最好是母乳喂养。

夜间妈妈休息,乳汁分泌量相对增多,宝宝需要量又相对减少,母乳可能会满足宝宝的需要。

但如果母乳量太少,宝宝吃不饱,就会缩短吃奶间隔,影响母子休息,这时就要以牛奶为主了。

  混合喂养的正确方法

  如何混合喂养已成为新手妈妈界中比较热门的话题。

了解混合喂养的正确方法不但有利于帮助妈妈们促进宝宝的营养吸收,也有利于增加妈妈们的育儿知识。

如何能有效地混合喂养,就看你对它的正确方法了解不了解。

  1、首先要进行母乳喂养

  六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进行母乳喂养,如果到了宝宝喝奶的时间,首先要给宝宝喝母乳。

  2、加适量奶粉

  如果把两边的奶都喝完了,宝宝仍然在哭闹,那么就要给宝宝加奶粉了。

刚开始加半勺到一勺,摸索妈妈的奶量和宝宝的饭量。

  3、逐渐加量

  随着宝宝长大,宝宝的饭量也大了,可以逐渐给宝宝加奶粉。

当然妈妈的奶也会随着宝宝的吮吸而增加,也要把这些考虑进去。

  4、睡前可以多喝

  六个月以下的宝宝,在睡前可以多喝一点儿奶粉,这样有利于宝宝的睡眠。

  5、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可适量减少奶粉量

  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了,所以如果喝母乳够了,就少喝或者不喝奶粉。

要像加量的时候一样变变的减量,让宝宝适应这个过程。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的母乳不足,或是宝宝对纯母乳又不良反应,你可能会选择混合喂养,在母乳喂养的同时,给你的宝宝添加有营养的奶粉。

混合喂养对菜鸟妈妈来说可能会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了解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混合喂养宝宝。

  1、尽量不放弃母乳喂养

  由于母乳对宝宝的健康最有益,所以,在混合喂养过程中,尽量不要放弃母乳喂养。

如果你能多让宝宝吸吮乳头,同时,保持愉悦的情绪,拥有坚定的信心,重视自身的营养,你多半可以坚持母乳喂养。

  即使宝宝不拒绝吃奶瓶,也建议你不要过早、过多地依赖配方奶粉。

如果方法得当,混合喂养可以是暂时的,你的母乳充足后,就不需要加配方奶粉了。

  2、按规律喂食

  母乳喂养的宝宝最好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则可以按照固定的规律进食,所以,在混合喂养宝宝时,你也要注意,尽量按规律喂食。

加配方奶后,宝宝的喂奶间隔时间会比母乳喂养时延长0.5~1小时。

规律的进食利于宝宝的营养吸收。

虽然你的宝宝每次吃的奶量会有些变化,但时间间隔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

  3、适当补水

  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如果妈妈的奶量较充足,即使是混合喂养,一般也不需要额外补水。

但是如果天气炎热或干燥,可以考虑给宝宝喝一些水。

跟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一样,混合喂养的宝宝补水的时间一般也安排在两次喂食之间。

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只需要喝少量的白开水,10~20毫升就可以。

你可以用奶瓶也可以用勺喂。

新生儿外出有讲究

我们经常会在公园等地方看到带着宝宝出来晒太阳的妈妈们,带宝宝出来呼吸新鲜空气、见识新事物是件好事儿,但是你知道吗?

对于新生儿来说,外出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1、这个时间不能外出

刚出生的宝宝体温与成年人是不同的,会比成年人略微高一些。

而且他们因为太小,温度的调节机制也不够完善,身体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疾病的影响。

所以那些没有足月的宝宝,爸爸妈妈最好不要带他出门。

对于早产的宝宝或者体质比较弱的宝宝来说,除了要满月之外,还要等到身体调养好之后才可以出门。

毕竟孩子的身体比较弱,外界的任何一点影响都可能会导致宝宝生病。

2、外出的时间要根据季节而定

在比较寒冷的冬天而且没有足够阳光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建议带宝宝外出的。

等到有太阳出来之后,可以选择短暂的带孩子出门,毕竟温度太低的话,孩子的身体会受不了。

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在早上十点之前和下午四点之后再带宝宝出门。

而且夏季的太阳特别晒,所以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宝的眼睛。

如果是在春季或者秋季,天气状况比较好的话,可以随时带孩子出门。

但是这两个时间段同时也是病毒性传染病的高发期,带孩子出门的话一定要注意防护,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3、出门物品要备好

带宝宝出门溜达的时候,一些必需品一定要随身携带,比如说遮阳伞、儿童防晒霜、外套等,这些都可以保护宝宝远离紫外线的侵害,另外还要重点保护好宝宝的头部。

爸爸妈妈可以选择带宝宝去公园这一类地方,因为这里空气比较新鲜,对宝宝的身体是有好处的,避免去人多嘈杂的地方,避免陌生人与宝宝的互动。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外出的时间也是可以随之增加的。

让宝宝洗澡更轻松

夏天酷热难耐,小宝宝如果受热就很容易出痱子,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做好散热和洗澡。

散热妈妈们都知道要怎么做,但是洗澡就让很多人慌了神。

其实给宝宝洗澡只要掌握以下几点就会更轻松,让宝宝舒爽一夏。

1、洗澡之前调试好水温

妈妈要给宝宝专门买一个婴儿浴盆,这样洗起来会更加的方便。

最好是选择那种带温度表的浴盆,对于水温的测量会很方便。

因为给宝宝洗澡最重要的就是水温,最适宜的温度是38℃。

如果没有温度表的话,也可以用手触摸,只要觉得温度比手的温度稍微高一点就可以了。

另外还要对室温进行控制,要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6℃左右,这样宝宝在洗完澡之后也不会受凉感冒。

2、洗澡的方式

新手妈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最害怕的是不知道怎么洗,加上现在给宝宝洗澡都是用浴盆,所以给妈妈们介绍一种盆式洗浴方法。

首先,将毛巾浸泡在浴盆中,拧干之后给宝宝擦脸;然后,把宝宝的衣服脱掉,用换下的尿布或者衣服将宝宝的屁股擦干净;之后,用毛巾把宝宝的身体包起来,一只手掌托住腋下,手肘托住头部,另一只手托住双足,将宝宝轻轻的放入盆中。

此时注意要让宝宝的臀部陷入水中,让他能够半坐在澡盆里,同时不要让脐部沾到水。

3、尽量少使用沐浴露

无论沐浴露的成分有多么天然,都一定有化学制剂的存在,化学制剂对于宝宝的皮肤而言自然是不好的。

所以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能够少用沐浴露就要少用,清水其实就是比较好的选择,沐浴露一周用一次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夏天因为天气潮湿炎热宝宝很容易出痱子,所以在给宝宝洗澡之后最好再扑一层痱子粉,这样能够保持宝宝身体的干爽。

这几个洗澡的小知识妈妈们学会了吗?

学会了就可以放心给宝宝洗一个好澡啦,宝宝晚上睡觉也会更加的舒服啦!

适时远离纸尿裤,把尿训练很重要!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很多宝宝在三四岁的时候都还穿着纸尿裤,但是长期穿着纸尿裤对宝宝是有危害的,而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家长没有及时进行把尿训练。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宝宝把尿训练的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1、掌握好宝宝大小便的信号

爸爸妈妈可以细心观察宝宝的排便信号,这就好像宝宝饿的时候会大哭一样,想要排便的时候也会有所反应。

但每个宝宝的信号是不一样的,有的会皱眉、有的会哼哼、有的会左右摇摆。

2、帮助宝宝建立条件反射

宝宝在五六个月的时候是学习排便最敏感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帮助宝宝建立条件反射将是非常好的。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宝宝成排便的姿势,发出“嗯嗯”或者“嘘嘘“的声音,久而久之等你再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宝宝就知道是要让他排便了。

3、适时的训练很重要

宝宝在出生1-2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排便训练了,这个时期宝宝的排尿次数是比较多的,一般会在吃奶后、睡醒后会有尿意。

妈妈要了解宝宝的排便规律,然后有意识的对宝宝进行排尿训练,这样坚持15-30天,就能够帮助宝宝养成排便的习惯。

这里要注意不要随便更改把尿的时间,否则不利于宝宝形成基本的条件反射。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给宝宝进行把尿训练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宝宝自我意识的增强,给宝宝把尿的时候要按照宝宝的意愿来,一步一步慢慢进行。

宝宝出现尿布疹怎么办?

有的妈妈发现宝宝的屁股上经常会出现小红疙瘩,最常见的原因是穿纸尿裤或者湿疹引起的。

如果是宝宝穿纸尿裤出现的症状,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得了尿布疹。

1、什么是尿布疹?

尿布疹简单的说就是穿着纸尿裤或者尿布的时间过长,从而使尿液、粪便等污染物刺激到宝宝娇嫩的皮肤导致皮肤破损,便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说臀部红肿、皮疹、皮肤出现红色的斑点、溃疡流水等。

随着宝宝尿布疹症状的加重,宝宝就会烦躁不安,甚至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和情绪。

2、尿布疹常见症状有哪些?

尿布疹主要是集中在宝宝的屁股上或者腹股沟,会出现局部红肿的情况。

但是宝宝个体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症状也不相同,有的会出现小丘疹,有的则比较严重,会出现溃烂、流水等情况。

3、如果宝宝出现尿布疹,应该怎么办?

平时要注意保持宝宝局部的清洁和干燥,在大小便之后要及时进行清洗。

在穿纸尿裤的时候,要避免穿着的时间过长,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最好选择通透性比较好的纸尿裤。

如果宝宝的尿布疹持续加重,就要及时进行就医,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对症治疗,最重要的还是要预防感染的发生。

如果爸爸妈妈暂时不方便带宝宝去就医,也可以先用一些简单的药物进行涂抹并观察,比如说派瑞松、护臀霜、紫草油滴剂等。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升高,加上现在宝宝使用纸尿裤的情况比较多,所以患尿布疹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难治疗的疾病,只要注意保持患病处的干燥,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就能够让宝宝早日回归干爽的臀部,也能变得更加开心和健康!

新生宝宝的五个“干货”知识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那么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的。

学习更多的孕产知识,不仅能够让你更快进入妈妈这个角色,还能够缓解你孕期紧张的情绪,甚至能够起到避免产前抑郁的作用。

1、宝宝刚出生皱巴巴,甚至有脱皮的现象

宝宝刚出生时看起来皱巴巴的,几天之后甚至会出现脱皮的现象。

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肤突然失去胎脂的保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所导致的。

新妈妈可以给宝宝涂抹一些润肤油,是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治疗的。

2、黄疸

宝宝在刚出生的2-3天会开始出现黄疸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脸部和全身肤色偏黄。

一般会在4-6天时达到高峰,7-10天时消退。

对于早产儿来说,黄疸的持续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点,个别喝母乳宝宝的黄疸可能会持续几个月,但是没有特殊原因是不建议新妈妈停止母乳的。

3、打喷嚏

新生儿是非常容易打喷嚏的,这是因为宝宝的呼吸系统里存在部分黏液或者羊水,宝宝就会通过打喷嚏这种天生防御的反射动作来清理这些异物。

4、脐带

在宝宝的脐带残根没有完全脱落之前,每次给宝宝洗澡的时候都应该避免脐带沾到水,或者在洗澡之后快速擦干。

洗完澡之后还要用碘伏给脐部进行消毒,穿纸尿裤的时候最好将前端翻到肚脐的下面,以免肚脐部位因为摩擦引发感染。

5、囟门

新生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头部前后各有一块柔软的区域,被称为囟门。

前囟门呈菱形在头顶正中靠前的位置,一般会在18-24个月内闭合。

后囟门呈三角形,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闭合或者本身就很小,最晚也会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当妈妈可是一个技术活儿,特别是当一个好妈妈。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不要等到产后身体虚弱的时候才想到要开始了解相关孕期的知识,不如趁着宝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把相关的知识学习起来吧!

宝宝手部精细动作怎样,这么看!

宝宝在出生之后,爸爸妈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宝宝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以及手眼的协调能力,要尽快帮助宝宝掌握抓、握、拍、打、叩、敲、击打、写、画等动作。

根据宝宝月龄的不同,掌握的能力也是不相同的。

1、0-3个月

宝宝在出生之后拳头是紧握的,就算你把手掌打开,他的手掌也会再次握起来。

等到3个月的时候,宝宝就会逐渐打开手掌,可以初步控制手掌,比如把大姆指塞到嘴里。

2、3-4个月

宝宝在这个时候喜欢紧抓着物品不放手,有的还喜欢抓着脚往嘴里送,可以在床前放一个铃铛,让宝宝主动伸手去够玩具。

3、5-6个月

在这个阶段宝宝会急于去探索不同形状或者材质的物品,还能够用掌心握住体积比较大的积木,这个时候可以给宝宝多买一点有声响的布书。

4、7-8个月

宝宝这个时候可以将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学会张手敲击可摇动的玩具,这个时候可以多买一些沙锤、敲敲锤等敲击玩具。

5、9-10个月

宝宝已经可以拍手了,双手可以自如的张开、握上,还能够拿起带把手的杯子,有的甚至还可以控制玩具的按钮,并将物品放到玩具箱或者垃圾桶里。

6、10-12个月

宝宝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在平面的桌子上用四个手指捡物品,但是掌握的还不是很熟练。

7、14-18个月

宝宝已经可以自己握住勺子吃饭了,还能够搭起两块积木。

8、18-24个月

宝宝在两岁左右就会显示出习惯用手是左手还是右手,还能够熟练的捏起小物品、捡起移动中的球、熟练的翻书、用橡皮泥捏出形状等,有的还可以把玩具拆开再安装上。

这个简单的分列仅供大家参考,是根据月龄和掌握能力基于平均值来展开的。

如果宝宝掌握的超前说明爸爸妈妈平时引导做的很好,掌握的有点延迟也不需要太过紧张,只要平时积极的通过小工具或者玩具来提高就能够赶上了。

要想宝宝不着凉,妈妈需要它

很多妈妈最开始的时候都会频繁起床给宝宝盖被,但是机智的妈妈都会选择一个利器——睡袋!

对于宝宝来说,睡觉可是个夜晚让他不着凉的育儿好物!

不仅可以让新妈妈轻松不少,还可以让宝宝不再踢被子。

1、保暖

宝宝是非常喜欢踢被子的,不过穿上睡袋之后就不怕他随便踢啦。

睡袋就好像在宝宝身上多穿了一套连体睡衣,非常保暖也很舒适,被称为“行走的被子”。

不管怎么踢也不会掉,可以说带给了宝宝全方位的保暖!

2、安全

新生宝宝容易出现惊跳反应,这是因为宝宝刚从子宫中出来,睡觉的时候会处于浅眠的状态,不自觉地会出现局部肌肉抽动的情况。

而使用睡袋使宝宝全身被包裹住,反而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减少惊跳反应的发生。

使用睡袋之后不管宝宝怎么翻滚都不会出现被捂住口鼻的悲剧,减少窒息的危险。

3、全家都能好好睡觉

大多数爸妈因为担心宝宝睡觉会踢被子,自己整晚就会睡不踏实,总是在半睡半醒之间去摸孩子身上的被子还在不在。

先不说宝宝到底睡的怎么样,爸爸妈妈会长期处于低质量的睡眠状态,不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第二天的工作。

4、选购睡袋的其他问题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睡袋有包裹式、背心式、包腿式、分腿式四种,一般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为惊跳反射比较适合包裹式睡袋,3-6个月的宝宝比较适合背心式睡袋,包腿式适合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最灵活的就是分腿式了。

在面料选择上最好选择纯棉的,纱布的比较适合夏天使用。

睡袋就好像被子一样,一年四季根据温度需要选择不同厚度的睡袋。

再加上给宝宝换尿布是麻烦的事情,所以睡袋设计上方不方便换尿布也是一个要注意的点。

做为妈妈好不容易把宝宝哄睡着之后,却发现宝宝不仅会突然惊醒,还会把小手小脚从被子里伸出来。

担心着凉的妈妈们只能一次次起来检查,而睡袋的出现对于需要夜醒的妈妈来说可是大治愈哦!

产假后,如何处理与宝宝的分离焦虑

产假马上就要结束了,妈妈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与宝宝完美的分离。

而这其中又涉及到面对分离,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有分离焦虑症,如何科学的解决这一难题呢?

分离焦虑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正常部分,所以宝宝应该得到你的帮助,要知道分离焦虑可是非常难处理的。

而你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宝宝知道没有你,他也是安全的,而不能够让宝宝控制你的一举一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解决方法吧!

1、不要偷偷溜走

很多妈妈本能会采取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趁着宝宝和保姆或者老人玩耍时偷偷的溜走。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帮你省下一段不愉快的离别情绪,但是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举动,会容易让宝宝看你看得更紧,毕竟就怕你一不小心就不见了。

2、不要刚说再见,就回头安慰

不要前一秒刚刚和宝宝说再见,看见宝宝哭闹的时候却马上赶回来安慰他。

这样做反而会让宝宝迷惑,是不是只要我哭闹,妈妈就不会离开我了,也会让妈妈很为难甚至赶不上工作时间。

3、妈妈要戴上一张快乐的面具

妈妈可能会因为分离而感觉到担忧,但这个担忧没有必要让宝宝知道。

因为宝宝不会理解你的焦虑,他不会知道你的焦虑来源于爱和内疚,只会受到你焦虑的影响变得哭闹。

4、到了该走的时候就走吧

在你要离开的时候可以准备几分钟,然后给宝宝一个充满爱意的道别,之后就果断的离开吧!

不要每次都给宝宝一个离别的假象,当你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