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0509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数、人数、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3、初入学的学生不太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和笔顺,容易搞错上、下、左、右的位置。

由于学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别灵活,要把数字写的正确、整齐、匀称是比较苦难的,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少写几个,经常练习,除课本中的练习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写数,逐步提高。

4、本单元课时安排:

8课时

第一课时

可爱的校园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小组交流的作用。

三、教具:

多媒体

四、教学流程设计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

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1)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2)集体反馈交流。

(学生可能说:

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

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

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

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1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

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4、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

你发现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在数数,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

五、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实践活动

课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来,明天上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六、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快乐的家园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

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2、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1”的含义。

三、教具:

多媒体

四、教学流程设计:

1、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座大山……)

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体交流。

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3、练习

(1)连线。

(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2)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来表示吗?

(3)选同样的数。

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

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4、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第2页

六、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儿童喜欢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流程设计:

1、数一数,说一说。

(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2)小组交流,你数出什么?

是怎样数的?

(3)全班反馈。

2、写数

师:

这些数你会写吗?

你喜欢些哪个?

(1)学生自己写喜欢的数。

师:

你认为自己哪个写的最好?

板演

(2)学生板演后比较

比较过程中要讲出写数的方法。

3、实践练习

(1)写数,让学生自己写,同桌说说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2)看数划线,学生弄清题意后自练。

(3)数一数,填一填,知道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

4、小结:

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三、作业布置:

作业本第3页

四、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

 

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小猫钓鱼

一、教学目标:

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二、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

三、教学流程设计

1、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2、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

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3、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4、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5、小结:

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四、作业布置:

作业本第4页

五、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0表示一条也没有

六、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文具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三、教学流程设计:

1、找朋友

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

多少?

如:

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再连一连

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全班交流。

2、活动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

有多少?

3、写一写

小朋友能正确地数出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写写吧!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

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学生再练习。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

让学生说说。

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4、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5、练一练

先要弄清图意,看懂第一幅图提出的示范,再独立完成,“数一数,画0,再写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逐步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第3题,学习数数,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本题是发射火箭倒记时的情境,可以先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

四、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5页

五、板书设计:

文具

5678910

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较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比较活动。

4、本单元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动物乐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等活动,掌握比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它们想比比看哪种动物来的只数多呢!

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它们的活动呀?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

小朋友们快看,动物乐园热闹极了。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好吗?

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一下。

  2.汇报交流。

  师: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各有几只?

(学生:

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

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呢?

  

(2)师:

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

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

来了这么多的动物,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板书课题)

  

(1)小组讨论:

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

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A.师:

咱们先把熊和鹿作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B.动手操作。

  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

让大家一眼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

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

  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

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

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大家评议:

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样进行比较的呢?

  (学生观察到用排队的方法,小熊排一队,小鹿排一队,一个与一个对齐,这样就可以很快比较出来。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

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

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

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

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呢?

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

4=4;读作:

4等于4。

  ③指导书写“=”。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A.师:

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

这两种动物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

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B.独立思考。

  C.小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结果?

[引导学生表述:

谁比谁多(少)。

  (3)认识“>”“<”(5和3比)。

  A.师:

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

你们知道吗?

  谁会写“>”?

  这个式子5>3怎么读?

(5大于3。

  B.师:

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还可以用“>”表示吗?

  那么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

(把大于符号调过方向。

  “<”的名字叫小于号。

  这个式子3<5怎么读?

(3小于5。

  C.指导书写:

“>”“<”。

  D.练习使用:

“>”“<”。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E.引导发现:

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

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

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

想到把“箭头符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

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角小,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

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

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

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

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4.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4小鹿比小兔4○5

  小熊比小猴多4○3小兔比小鹿5○4

5.填一填。

  7○34○93○35○810○1

  2>□6>□6=□□=8□<9

(四)总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高矮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

(比较的“多、少”)

师:

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

老师多!

生:

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

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

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

谁矮?

生齐:

老师高!

师:

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

大家觉得谁高?

谁矮?

(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

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

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1,让学生观察。

师:

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

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

哦!

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

如:

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

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1、同桌比较铅笔的长短。

2、比较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

3、同桌比较绳子。

4、指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一练的第1、2题。

5、师出示绳子和柱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最后出示结果。

四、思考题,蚂蚁走路。

先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然后看课件演示蚂蚁走的路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高矮,你们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回家跟妈妈比较,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

 

第三课时

轻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三、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活动一:

“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

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

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

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

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

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

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

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

为什么?

(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

(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

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

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

谁比谁轻?

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

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

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

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

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

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

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

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

(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

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

(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4)小组讨论,汇报.

  (5)教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尽可能给予演示.同时,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

  四、活动四:

总结探索结果

  

(一)教师介绍生活中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我们的前人就是根据你们的这些想法发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种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物体重量的工具.而且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你们见过吗?

(二)完成课后练习.

(三)小结

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高兴吗?

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你觉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

又有那些进步?

这节课咱们班谁最棒?

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有几枝铅笔

一、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 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 形成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图意并正确列式。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

三、教学用具:

课件、每人5支铅笔桃子图片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今天,魔术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

动画演示魔术师表演的铅笔魔术。

(左手先变出两支铅笔,右手再变出三支铅笔。

魔术师慢慢将两手合拢。

师:

同学们,看了魔术师的表演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

现在魔术师手上有几支铅笔?

师:

我们一起来学学魔术师刚才的表演,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

师:

我们还可以用算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建立模型

1、看图列式。

师:

①要知道魔术师手上一共有几支铅笔。

就是把两次变出来的铅笔合起来,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用加法计算。

②列式的时候,2支铅笔就写2,3支铅笔就写3,用“+”符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一共有5支,就写成“=5”。

板书2+3=5

这个算式就表示“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是5支铅笔”,读作2加3等于5。

学生齐读:

2加3等于5

师: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重要符号“+”号,这个符号叫加号,全班把这个“+”号读一遍,并用手在桌子上写一写。

学生齐读,并用手在桌子上写。

③师:

以后我们想知道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计算,我们把用加法计算的式子叫加法算式。

学生齐读:

加法算式。

④小结:

2、3、5分别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5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同桌交流,回答

2.摆一摆。

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桃子图,用你们的桃子图片和老师一起动手摆一摆。

我们先摆第一幅图,左边摆一个,右边摆3个,一共是几个桃子?

说说1、3、4各表示什么?

为什么用加法?

你会填书上的空吗?

后面的三幅图请同学们自己照着书来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读出式子,把书上的空填上,并且说一说。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摆图、列式、交流。

教师检查。

3.试一试。

①师:

同学们看到这幅图,谁能说一说图里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

②师:

剩下的这幅图,你们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图里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由同桌的小朋友列式计算。

学生活动,教师检查。

4.说一说。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些数学问题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请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三、数学小故事。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算式,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这个算式来编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

列式:

1+4=5

四、对数小游戏。

师:

老师和同学们来玩一个数字“5”的对数游戏。

老师出一个数字,然后同学们出一个数字,这两个数字加起来要等于5。

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玩。

五、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图的内容,然后列式计算。

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苹果是怎样变化的,并找出规律,完成练习。

第4题,有一位小朋友叫蓬蓬,他邀请小朋友们到他家玩。

他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一起到他家里去看一看,蓬蓬家里有哪些加法算式?

你会说吗?

 ①4人一组说一说、算一算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加法问题,怎样列式?

  ②集体讨论.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

(发散式习题巩固学生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六、收获。

师: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整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有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