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9520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docx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

 

王春华*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98级硕士研究生

2001年6月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

内容摘要

本文在要素需求模型和受限成本函数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一个模型,利用1981-1997年的年度加总数据估计了中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经济折旧率,结果为11.86%,这大大高于历史上和目前该部门实际采用的折旧率。

以这个结果为基础,作者还估计了该部门从1981年到1997年的固定资产存量的净值,以及固定资产的回报率,并结合其他的研究作了对比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

如果我们对经济折旧率的估计结果是合理的,那么,常用的1981-1997年间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存量净值的数据高估幅度在17%以上;在此期间,固定资产的回报率(利税总额/固定资产)是下降的;利税总额占产出之比下降得比较明显,相比较而言,产出-资本之比变动不大。

关键词:

固定资产、经济折旧率、回报率

Title:

EstimationoftheDepreciation,Stock,andRateofReturnofFixedAssetsinChina’s

IndustrySector

 

ABSTRACT

ThispaperestimatestheeconomicdepreciationrateoffixedassetsinChineseindustrybasedonthemodeloffactordemandandthetheoryofrestrictedcostfunctions,theresultis11.86%.Thentheauthorestimatesthetimeseriesdataofthestockoffixedassetsanditsaveragereturnrate.Themainfindingsareasfollows:

1)thedepreciationrateusedbythefirmsandNIPAisunderestimated;2)thestockoffixedassetsareoverestimatedusuallyabout17%during1981-1997intheindustrysector;and3)thereturnrateoffixedassetsofthissectorisdecliningduring1981-1997,thedecliningtrendoftheratioofpre-taxprofittooutputismoreobviousthanthatofoutputtofixedassets.

 

KEYWORDS

FixedAssetsEconomicDepreciationRateTheRateofReturn

 

附录一.折旧形式和资本积累方程…………………………………………….27

附录二.中国工业部门的投入与产出(1980-1997)……………………………28

附录三.估计方法和过程……………………………………………………….29

表一.1980年各行业的综合折旧率…………………………………………………6

表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1978-1992)…………………………………7

表三.中国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1992-1998)…………………………7

表四.美国物质资本的折旧率……………………………………………………..14

表五.模型估计的结果……………………………………………..……………...15

表六.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1981-1997)……………….17

表七.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1981-1997)…………………………….18

表八.净投资与重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率………………………………………….19

图一.中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净值和增长率(1980-1997)…………………………16

图二.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税前回报率(1980-1997)…………………………20

图三.税前利润占产出的份额与资本产出比(1980-1997)…………………………21

Content

1.TheConceptofDepreciationRateandRelevantDatainChina…………………………..6

2.LiteratureReview………………………………………………………………………….8

3.EstimatingtheEconomicDepreciationRate:

theModel………………………………10

4.EstimatingtheEconomicDepreciationRateandtheStockofFixedAssets:

TheEmpiricalStudy………………………………………………12

1)Data…………………………………………………………………………………12

2)TheProcessofEstimating………………………………………………………….13

3)TheResult………………………………………………………………………….14

4)TheStockofFixedAssetsanditsDecomposition………………………………….15

5.TheRateofReturntoFixedAssets………………………………………………………19

1)TheComputationoftheRate……………………………………………………….19

2)TheDecompositionoftheRate……………………………………………………..20

6.ConcludingRemarks………………………………………………………………….…21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量及其回报率的测算

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资本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如何测算资本存量及其回报率也是理论和实证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测算的结果对于讨论许多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公共财政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中采用的折旧率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对于资本存量测算的结果。

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率主要依据实物磨损、而没有考虑过时间因素,因此假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较长,从而采用了较低的折旧率(许宪春,1999)。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1998)也认为,采用资本的重置成本来估计折旧率较好,但是目前没有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

关于物质资本的经济折旧率的估算,国外已经有了大量文献对此做出了专门的讨论,他们试图计算出一个“合理”的折旧率,并借助于此来进一步估计资本存量。

但是,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即使是针对同部门或同种类型的固定资产,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经济折旧率的结果在数值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这些已有的研究主要利用了得自(旧)资产交易市场的价格、资产的使用年数以及其他一些微观层面的数据来进行估算。

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的固定资产的经济折旧率的测算的研究还比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如果要借鉴类似的方法,我们没有那些估计时所必需的全面而详细的数据,中国也几乎没有类似的资产交易市场或交易活动。

因此,要测算实际的折旧(率),我们必须借助另外可能的办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在要素需求模型和受限成本函数理论(thetheoryofrestrictedcostfunctions)的基础上构造一个模型、利用1981-1997年的年度加总的数据,来估计我国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的经济折旧率(我们的“固定资产”这一概念不同于在文献综述部分涉及的“物质资本”的概念,区别在于:

“固定资产”不包括后者通常包括的土地、存货等;),进而估计出该部门的固定资产存量(净值)的时间序列数据。

最后,本文还将利用重新估算出的固定资产存量数据来测算我国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的回报率,并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相关的讨论。

本文接下来的安排是这样的:

第一节界定了折旧率的概念,并给出了我国工业部门在会计实务中采用的折旧率的历史变化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情况;第二节是一个文献综述,介绍了现有的测算经济折旧率的方法、数据,也介绍了已有的对于中国经济(以及工业部门)中资本存量及其回报率的研究;第三节是本文用来测算经济折旧率的基本理论模型和经济计量学模型,这个模型将能内生地得出关于固定资产的经济折旧率及其存量的估计值;第四节介绍本文估计工作中所利用的数据的情况、估计方法、估计结果,并列出估计出来的固定资产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对于每年总投资的一个分解,并将这些数据和现有的其他的估计(如《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等)进行了对比;第五节进一步估计了资本的税前平均回报率;第六节是对于全文的一个简单总结。

一.折旧率的概念及中国的相关数据

折旧一直是资本度量领域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别是Dension(1972)和JorgensonandGriliches(1972)以及源于他们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之间其后的交锋2。

一般而言,随着资本的使用年数的增加,资本的生产效率就会降低,折旧衡量的就是资本随着使用年数的增加而产生的价值损失量,损失的原因可能是资本的磨损、老化、技术进步等等3。

在我国,企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折旧法,就是用固定资产的原价除以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平均计提的折旧额。

许多研究认为,我国实际采用的折旧率明显偏低(曹尔阶等,1992;田椿生、刘慧勇,1986)。

我国在1951年进行全国性的清产核资时确定了固定资产分项折旧率,由此综合计算出的综合折旧率一直被企业执行了30多年。

在这30多年里,除了个别行业折旧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外,多数行业的综合折旧率只略有提高,变化不大(田椿生、刘慧勇,1986)。

计算表明,全国工业企业综合折旧率(含机器设备和房屋建筑物):

1953年为3.7%,1970年为4%,1977年为4.1%,1980年为4.2%(其中,机器设备为5.55%)(曹尔阶等,1992)。

后面的表一列出了1980年我国工业各行业的综合折旧率。

表一.1980年各行业的综合折旧率

行业

折旧率(%)

其中:

设备(%)

冶金

3.2

3.9

机械

3.8

5.5

电力

3.1

3.7

煤炭

2.9

6.9

石油

9.9

14.5

化工

4.6

6

建材

3.9

5.2

森工

3.1

6.3

纺织

3.9

轻工

4.3

数据来源:

曹尔阶等(1992),第293页

在1983年和1984年,我国有关部门有选择地批准在部分重点企业提高折旧率。

在1985年,因为更加意识到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偏低的事实,但是考虑到财政的承受能力,国家有重点、分期分批地提高折旧率,选择了少数大型骨干企业和部分沿海开放城市的轻纺出口工业企业适当提高折旧率,并且规定在其后三年再分批调整非工交企业的折旧率。

在1985年,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因资产种类的不同而不同)4,该条例在后附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中详细规定了具体资产种类的分类折旧年限。

下面的表二给出了1978-1992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

表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1978-1992)

年份

折旧率(%)

1978

3.7

1980

4.1

1984

4.4

1985

4.7

1986

4.9

1987

4.9

1988

5.0

1989

5.0

1990

4.8

1991

5.5

1992

5.5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

对从1992到1998年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实际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的计算结果见下面的表三。

表三.中国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1992-1998)(单位:

%)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折旧率

5.748466

6.433894

6.528141

6.24571

5.678881

5.116858

5.699869

注:

1.根据《中国财政年鉴1999》相关数据计算

2.《中国财政年鉴1999》公布了国有工业生产企业1991-1998年分省区的固定资产

的原值、净值、折旧率,本表以各地区上年的固定资产净值为权重计算了

1992-1998年全国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数据。

从表三可以发现,除了1993和1994年,我国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在1992到1998年间在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时实际采用的折旧率均小于6%。

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数值是较低的。

当然,在历史上采用较低的折旧率有一定的原因,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估计一个“合理”的折旧率(经济折旧率)才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二.文献综述

在对资本的折旧情况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们设定的折旧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分别对应于资本的生产效率的三种不同变化形式):

直线折旧法、“某期突然失效”(one-hoss-shay)法以及几何递减法5。

采用不同的设定形式,得出的结果当然也不同。

大多数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对折旧采用几何递减形式以及一个恒定(不随时间变化)的折旧率是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Hultenet.al,1989;Hulten,1995;Doms,1996;Jorgenson,1996;Fraumeni,1997;KateandHerman,1997),因为这种设定和实际数据拟合得比较好。

并且大量对实际数据的研究中也是这样做的,许多作者由此得出结果,进一步展开了对国民经济帐户中一些指标的讨论。

我们在本文中讨论折旧问题时也采用几何递减形式,并假设了折旧率的大小在各个年份是相同的。

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来计算资本的存量,即用下面这个方程表示工业部门固定资产的积累过程:

其中,

表示的是

年末的资本存量,

表示

年的总投资,

表示资本的折旧率。

从上面的等式可以看到,在实际地计算资本存量时,有两个问题事先必须考虑:

第一,不同年份间的投资是否可以直接相加?

第二,资本的折旧率应该如何确定,合理的数值是多少?

第一个问题只要利用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就可以解决,有一些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如郑玉歆、纪红(1993)等,但是他们在计算固定资产存量时没有对过低的折旧率进行调整;第二个问题则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这也是本文接下来的重点之一,但是必须承认,折旧问题是极其复杂的(Chenetal.,1988或者陈宽等,1993);由于固定资产的耐用性,使得度量资本存量时有许多很难克服的困难(郑玉歆、许波,1992)。

自从HultenandWycoff(1981a;1981b;1981c)等的开创性的工作以后,人们逐渐重视对于折旧的实证研究,成果也渐渐增多起来(Jorgenson,1996)。

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方法被应用到对于那些主要的固定资产(如:

拖拉机、计算机、厂房等)的折旧的研究。

从这些研究所利用的数据和采用的方法来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

基于对旧资产交易价格的研究以及基于其他数据的研究。

现有的研究中,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前一种方法,前一种方法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采用得自资产交易市场的关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某项固定资产(如拖拉机、计算机等)的价格、保险记录(insurancerecords)、使用年数等数据;第二,采用某项资产的租用价格、使用年份等一系列数据来估计其折旧率。

但是,这两类方法都可能使得估计结果偏离实际值,具体的原因可能有四个:

1.研究中所采用的资产样本只代表了继续使用的资产,而没有考虑已经报废的资产;2.继续使用的资产这个样本并不能代表继续在使用的资产的总体,因为旧资产交易和租赁市场可能是一个“柠檬市场”(lemonsmarket);3.诸如税收、利率等经济因素的变化可能影响旧资产的价格;4.旧资产的价格也可能受到相关投入品的价值的影响。

针对这四个具体问题,后续的研究分别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做了改进(Fraumeni,1997)。

也有一些研究者利用有别于上述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资本的折旧问题,如Coen(1980)通过建立一个投资方程来估计美国制造业中一些行业使用的设备以及建筑物的折旧的形式以及大小,并且得出结论认为采用几何递减形式较好;PakesandGriliches(1984)通过建立利润和历史投资支出之间的联系,估算了美国制造业部门的折旧率,因为不同时期投入使用的资产的生产效率是不同的(考虑磨损等因素);Doms(1996)采用的方法在实质上和PakesandGriliches(1984)有些类似,他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利用美国钢铁制造部门的企业层次的面板数据(paneldata)估计了资本的相对生产效率,结论认为折旧基本呈现几何递减的形式;NadiriandPrucha(1996)较好地利用了加总的数据进行了对于美国整个制造业部门的总和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折旧的研究,这项研究的一个优点是对数据的要求不高,比较容易得到,但是他们的模型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改进,在模型中加入关于技术进步的变量来研究中国工业部门物质资产的折旧,本文讨论的固定资产不包括土地以及存货。

Chow(1993)利用1952-1980年的年度数据估计了中国的总量生产函数以及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商业等五个部门的生产函数,测算了资本形成对于增长的作用。

Chow的经济计量结果有一个重要的结论:

中国在1952-1980年间没有技术进步。

他认为出现这个结果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因为采用了较低的折旧率,中国关于资本积累的官方数据高估了资本存量(Chow的研究使用的是官方数据)。

郑玉歆、纪红(1993)估计了分具体部门的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净值,这篇文章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指数开始,解决了不同年份的投资不可直接相加的问题,进而得出了我国从1952年至1990年按15个工业部门划分的、独立核算工业的固定资产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

两位作者在文章中还分析了固定资产存量重新估计的结果对一些经济分析的影响。

但是,他们并没有对过低的折旧进行调整。

LiuandLiu(1996)将资本分成建筑物和机器两个部分,建筑物的折旧率是规定的使用年限的倒数(中国的会计实务中,规定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为30年);企业i使用的机器在第t年的折旧率通过下式计算,

上式中,

用实际产出水平与生产能力之比表示,

用机器投资的年增长率与大修基金的年增长率之比表示,

是机器的使用年限。

但是,这样做的问题是,作者事先假定了使用年限对于计算折旧的特殊作用,并且设定了资本的折旧与企业的产量之间的简单、相当强的关系。

对于回报率的不同定义,使得关于它的理论文章和实证研究更为繁多,我们在这里侧重于介绍目前已有的对于中国相关问题的一些重要的研究。

Chow(1993)计算了1952-1980年中国工业部门的边际报酬率,在这个期间,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0.365下降到1980年的0.203。

唐志宏(1999)通过总量生产函数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表中的数据估计了中国平均利润率,1997年社会平均税后实际利润率为8.6%,税后利润率的增长率为-0.5%;他也计算了1994-1997年按行业划分的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发现在此期间下降的趋势明显。

张帆(2000)估计了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存量以及它们的收益率,并且将这些指标与美国的相关数据作了对比,结论认为,由于中国资本总量相对于产出较小,资本的收益率高于美国。

大塚启二郎等(2000)给出了1987年和1992年中国工业的国有部门和乡镇企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利税总额和实际总资产之比):

在1987年,国有部门和乡镇企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分别是15.6%和21.3%;在1992年,这一组数字分别下降为6.3%和19.2%。

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给予足够的重视。

基于前面的原因(我国采用的折旧率偏低),可能出现的一个结果是,他们的研究中采用的资本存量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实际,那么,关于收益率的测算结果就会出现偏差。

本文将要讨论的回报率是从平均值意义出发的,在后文会给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以界定。

三.经济折旧率的估算:

模型

本文估算经济折旧率时所采用的模型是对NadiriandPrucha(1989,1996)中的两个模型的改写和推广。

我们的模型的基本框架如下。

首先,我们假设企业的生产技术可以用下面的生产函数来表示:

(1)

其中,

表示的是工业部门的总产出;

分别表示的是该部门的劳动投入和原料投入;

表示期末的资本存量;

是一个表征技术的变量,在后面的计量分析时将用一组序数(1,2,3…)来表示。

劳动力和原料都是可变的投入(variableinput)。

资本是一种准固定的投入(quasi-fixedinput),本期的投资对当期的产量没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假定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下面的这个方程表明了资本存量随时间变化而积累的过程:

(2)

上式中,

表示的是

年末的资本存量,

表示第

年的总投资,

表示资本的折旧率。

 假设

表示的是企业需要投入的原料的最小值,于是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就可以用下面这个标准化了的受限成本函数来表示:

(3)

其中,

是原料的相对价格(相对于工资而言,即假定工资为1),假定

和工资这两个价格都是外生的。

假定受限成本函数G(·)具有以下性质:

对于

是零阶齐次并且凹、对于

非减、对于

非增并且凸。

在后面进行经验研究和分析时,我们将对G(·)采用下面这个函数形式6:

(4)

该函数体现了生产技术是规模报酬不变的这个特征。

从函数G(·)对于

是凸的、对于

是凹的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导出如下关系式:

<0,

>0。

由谢泼德引理(Shephard’slemma),可以得到:

分别表示第

期的原料的价格以及总产出的期望值。

下面的两个式子分别描述了企业对于原料和劳动力投入的需求,

(5)

(6)

从上面的模型分析可以看到,该模型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很强的前提假设:

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在各个年份之间是不变的(并且每种类型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率都相同,或者说存在一个平均的折旧率)。

基于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假设。

我们将估计由方程

(2)、(5)、(6)组成的系统来得到折旧率。

由前面的

(2),可以得到,

将此式代入(5)、(6),就可以写出极大似然函数(函数的形式见附录三),进而估计折旧率

;不能直接估计(5)、(6)两式的理由是很简单的,因为除了初始的

,其余各期的资本存量

是不知道的。

本文后面会进一步对估计方法、过程和数据进行说明。

四.经济折旧率以及资本存量的经验估计

(一)数据情况

从第三节的模型分析和设定的经济计量学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估计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