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9235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docx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1空气的性质

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答:

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为什么会这样?

答:

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

为什么这样?

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

答:

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

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实验的结

果说明了什么?

答:

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有风吹过脸庞,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

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

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答:

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

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明

(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

(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

(3)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

相同点:

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

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9、探究喷气式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他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答:

课本上的空填“远”。

结论充气量多,气球跑得远。

实验与制作设计实验证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名称:

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材料:

充气的气球

实验过程:

(1)用手压时有什么感受?

再用力压感觉又怎样?

(2)、松开手后看见什么,怎样解释。

实验结论:

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有弹性。

1.2热空气和冷空气

1、空气受热或受冷后会往哪儿流动?

答: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受冷后会下沉。

实验与制作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名称:

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

(2)、把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那里。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2、试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答: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

实验与制作设计实验研究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实验名称:

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实验材料:

火柴、同样大小的纸杯两个,细线若干、均匀的细木棍一根

实验过程:

(1)、将纸杯底部各打三个空,用细线固定在细木棍的两端。

(2)、在细木棍中间系上细线,调节细线是木棍保持平衡。

(3)、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4)、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3、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为什么?

答:

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的气温。

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4、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实验与制作设计实验研究冷热空气的对流

实验名称:

冷热空气的对流

实验材料:

水槽2个同样大小玻璃瓶2个香一根玻璃片2片,热水、冰块

实验过程:

1、将一个水槽中放冰块,将另一个水槽中倒入热水。

2、将两个空玻璃瓶分别放入两个水槽中。

3、在热水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

4、将冷瓶到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

5、重复1、2、3步骤。

将有烟的热瓶到放在冷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

实验结论: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1.3空气中有什么

1、猜一猜,下面那支蜡烛最先熄灭,那支燃烧的最久?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答:

第二支先灭,第一支最持久。

因为第二支是用小杯子罩住的里面空气最少,第一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燃烧需要空气。

2、实验二有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瓶里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

中至少有几种气体?

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

答:

试验中可以看到蜡烛燃烧一会后熄灭,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说明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瓶内还有气体。

瓶里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空气中至少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3、11页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说明什么?

答: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说明什么?

答:

会看到杯底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5、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

秋季早晨草叶上的水珠,放在室外的金属上的水珠,水缸外的水珠,冬季从室外里走到屋子里眼镜片上会有水雾等。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与制作

1)设计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名称:

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

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

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

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2)设计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A、实验名称: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

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实验材料:

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烧杯,细铁丝弯成梯状

实验过程:

(1)安装蜡烛,使蜡烛分别居于烧杯的底部和中部。

(2)、沿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比空气重。

1.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下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

这四个例子说明人和动植物离不开空气。

2、说一说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答:

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

第二单元冷和热

2.1冷热与温度

1、如果把两只手的食指先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过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会一样吗?

对上述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答:

不一样,插入冷水杯的手指插入温水杯中后感到热,而插入热水杯的手指插入温水杯中后感到冷。

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量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是先快后慢,还是均匀下降,还是……

答:

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3、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实验与制作设计实验研究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名称:

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

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架上,下部浸在热水中。

(2)、每隔两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当时的水温。

总结降温规律。

实验结论:

热水降温先快后慢

2.2热的传递

1、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导温度低的地方。

2、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

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相互混合。

实验与制作设计实验研究热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任选其一)

1)实验名称:

热在固体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

酒精灯、金属勺、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在金属勺前端、中间、后端分别点上蜡,等其凝固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勺,用酒精灯在前端加热,观察现象蜡的熔化情形

实验结论: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2)实验名称:

热在液体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

酒精灯、三脚架、烧杯、茶叶末

实验过程:

(1)把三脚架放在酒精灯上,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

(2)、点燃酒精灯,把茶叶末放入水中加热,观察茶叶末的运动

实验结论: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

3、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答:

阳光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种物体传给其他物体。

4、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

答:

对流(壶中的水);传导(炉子到水壶);辐射(炉中的热传到四周)。

2.3加热和冷却

1、糖和蜡加热和冷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哪些物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与糖和蜡一样的变化?

答:

糖和蜡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

如松香、巧克力、动物脂肪、固体润滑油等。

2、铜球加热和冷却后会有什么变化?

答:

铜球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

3、水加热和冷却后有没有类似铜球的变化?

答:

水和铜球一样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

实验与制作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

(1)实验名称:

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

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实验名称:

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

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

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实验名称:

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

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设计出研究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

答:

材料选择:

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装冷水的盆子,装热水的盆子。

步骤:

(1)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装热水的盆子,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再将瓶子放在室温下,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5、想一想,怎样标出温度计上的刻度?

答:

要有统一的标准,使用起来才方便。

华氏温标用°F,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32°F,水的沸点是212°F。

摄氏温标用°C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0°C,水的沸点是100°C。

6、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

你还能说出哪些?

答:

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2.4吸热与散热

1、实验一:

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实验二:

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金属片的升温速度比纸板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金属片的降温速度

比纸板快。

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2、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

答:

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快;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实验与制作利用有和水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名称:

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材料:

水、油、酒精灯2个、铁架台2个、烧杯2个、石棉网2个、火柴、温度计2个

实验过程:

(1)、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

(2)、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六分钟

实验结论:

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3、为什么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答:

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好。

4、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

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5、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

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答:

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2、空气中的水从哪里来?

答:

空气中的水是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去的。

实验与制作设计实验研究雨的成因

实验名称:

雨的成因

实验材料:

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水

实验过程:

(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

3、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

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及周围的温度有关。

4、水有哪几种形态?

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答:

水有气体、固体、液体三种状态。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受冷变成冰。

水蒸气受冷变成水或冰。

冰受热变成水或水蒸气。

5、为什么年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

答:

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到空中形成云,云在空中飘荡遇冷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

雨水和雪水有的流入江河,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有的流出地面形成泉水,它们都源源不断的流入海洋里,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所以年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

6、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

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3.1声音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