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政治让我们共同面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思想政治让我们共同面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思想政治让我们共同面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思想政治让我们共同面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让我们共同面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②、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
③、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②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
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精神,启迪学生以灾害的理性思考。
教学安排:
(活动一):
结合课本内容及本地资源(如唐山大地震,春季的沙尘暴)讲地球上经常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火山、干旱、滑坡……分析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这些灾害无情的夺走了人们宝贵的生命,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活动二)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拟写调查报告。
知道在不同地区常常发生不同的自然灾害,了解本地人们为防灾抗灾采取了哪些措施,感受在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精神。
(活动三):
让学生掌握一些自救自护小常识,并安排一次地震安全演练。
谈受到的启示,感悟灾害降临时应保持较好的心态,写“我的建议”在班内交流展示。
结合课本教材,讨论:
面对自然灾害,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外,还必须具备什么品质?
为什么?
学生研讨,教师总结。
(活动四):
根据学生平时的了解,结合课本内容,说一说他们知道的预报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手段。
教师要明确收集相关信息的要求,让学生在收集资料,获取有价值资料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归纳,分析,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来解释和说明问题。
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大胆尝试,从而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调查询问家长,我国曾经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搜集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的资料和图片;自救自护小常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现在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春天,柳绿花红,鸟语花香。
大自然展示可爱的一面,但它也有可怕的一面-----那就是自然灾害。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不要怕,让我们共同面对。
(板书课题)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可怕的自然灾害。
二、探究交流,引导思考
1、教师谈话:
我们家乡经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呢?
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损失?
课前,同学么都做了调查,先和你的同桌、前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收获?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
自然灾害给人们带了了巨大的损失。
(4)出示资料卡,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
2、自然灾害知多少。
(1)谈话引导:
从资料卡中,我们知道自然灾害的种类是很多的。
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
同学们愿不愿意为没种自然灾害设计一张“名片”?
不写字,用最简单的画,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种灾害。
好,用3分钟的时间,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最形象,哪个小组知道的种类最多!
(2)小组活动。
(3)边评比边总结:
这是地震、干旱、蝗灾、洪涝、台风……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到的情况相机补充、总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事例对比,引发思考
1、创设情景: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字:
(课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师读)看到这一组数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生说。
2、学生观看资料(资料内容:
2008年汶川地震中抗震救灾的资料)。
3、教师谈话:
看了资料,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4、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启发:
(1)当时的政府是如何领导、组织抗灾的。
(2)普通群众如何伸出援助之手。
5、总结:
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在灾区人民的努力下,重建后的家园会更加美丽。
四、提高求生避险的能力
1、教师谈话:
虽然我们现在能够及时预告灾害的来临,有时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但我们还不能完全阻止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当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模拟活动。
(1)地震避险演习。
五、探究减轻灾害的措施
同学们,自然灾害如此可怕,你知道怎样才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吗?
(怎样才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
学生交流。
(师表扬随机)
六、我的收获
这节课就快要结束了,能谈一谈你的收获吗?
(课件:
我的收获)(生谈)
灾难固然可怕,但是有我们共同面对,风雨很快就会过去,生活还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今天精彩的表现,下课。
《让我们共同面对》学情分析
五年级二班共有45名学生,班级的学生好、中、差参差不齐、基础不一、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很多学生有偏科现象。
教材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
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视频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养成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总之:
《品德与社会》是“学”的课程不是“教”的课程,应立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为此在本课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学习: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搜集整理资料,了解灾害的形式,进而深入思考产生感悟。
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交流、讨论、演示法等多种教学形式组织组织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灾难的理解,认识到灾害的不可抗拒性。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老师创设情境下进行实验、演练,增强学生自悟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让我们共同面对》效果分析
我执教《让我们共同面对》这篇课文,在课堂学习与研讨中,达到了以下效果:
1、明确、恰当、具体、全面的实现了三维目标。
目标的确立符合新课改理念,符合课标要求,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发展实际。
紧扣教学目标恰当提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围绕目标,科学设计和使用导学案。
准确把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合理知识体系,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达到共鸣,关注时政,注重情感体验,注重学生道德行为实践能力提高。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思想达到升华。
创设的教学情景和选取的教学案例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创造性的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运用一切资源为教学服务。
在充分尊重、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适当的整合、挖掘、补充和拓展。
4、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在简短的教学过程内,将学生能力开发到顶点。
恰当处理预设内容和及时生成问题,引导正确、追问合理、点拨及时、拓展有度。
5、准确合理运用反馈和评价手段,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清晰,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6、多种资源配合使用,达到教学资源作用最大化。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7、多种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探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多样,在学习中形成多向互动,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积极性,能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交流,踊跃发表自己的体验和见解。
气氛和谐,师生平等交流。
在教师的带领参与下,学生学习主动、会学,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8、教会学生自救,引导学生爱国。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安全自救自护的一些方法,体会到在灾难面前祖国的伟大,情感得到提升。
《让我们共同面对》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渗透各门学科知识,同时还包括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窗口。
现代社会呼唤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社会课应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一方面应该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发展;《品德与社会》同时也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
其最终目标是要让儿童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让我们共同面对》这个主题强调了两个重点: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都有哪些;灾害的预防与预报;灾害中的自救互救以及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等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的课程而非“教”的课程,应是师生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越来越趋于常态、真实、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人文关怀。
它立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
基于以上对《品德与社会》课的理解和探索,我设计了《让我们共同面对》这节课。
《让我们共同面对》测评练习
1、自然灾害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发生时安全自救常识;
3、雷雨天气时安全自救常识;
4、进行防震安全演练,教师做好讲解。
《让我们共同面对》教学反思
一、开放性的教学处理。
我在教学中重视从以下两个方面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
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
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课堂研讨,这两个目标得到很好的实现。
课程内容的开放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
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
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内,而是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
将课堂当作学生提供展示信息、展示才能的平台,使得课堂气氛自由、开放、和谐。
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选用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形式。
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演一演,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
利用童话曲折的故事情节把课堂演变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童趣。
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调动学生参与的自主性。
新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
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个性。
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以调查、观察、讨论、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
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四、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我首先重视学生与学生合作:
如让学生找好朋友说说自己看到的春景;小组里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鼓励了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分享、交流和体验合作的乐趣。
在小组合作中,还非常注意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时刻提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会合作,也把活动的机会提供给每个小学生。
同时,还注重教师与学生合作,倡导了一种师生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关系。
课标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