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9109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docx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

《认知语言学》讲稿

参考书目: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德)温格瑞尔/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中译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王寅,赵永峰《认知语言学著作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

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概述

第二讲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第三讲主体与背景

第四讲 意象图式

第五讲 认知模型理论 

第六讲 隐喻和转喻

第七讲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第八讲整合与关联

第九讲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第一讲概述

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认知语言学的特点

 

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

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

认知:

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了解。

——《现汉第五版》

认知:

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田运

“认知”译自英语名词cognition或形容词cognitive。

老的译名就是“认识”,没什么神秘色彩了吧:

)。

传统上把心理活动分为三类:

认识、情感和意志。

三者之中,只有认识得到了密集研究。

汉语的“认识”,原是个多义的常用词,再做术语,有容易引人望文生义的缺点。

新造个“认知”译名做术语,有好处。

再者,用“认识”来译cognitive打头的名称,就会有容易误解为动宾结构的“认识语言学”,也不如新造个“认知”来译。

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包含的范围广泛

根据《MIT认知科学百科词典》(1999)的定义,“认知语言学”并不是指一个独立或统一的语言理论,而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理论和研究项目。

这些理论和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强调对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中一个相当广泛的理论运动(movement)的总称。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途径、方法、研究重点。

这些不同的途径、方法和重点由共同的理论假设统一起来。

其中最重要的假设是语言是人类认知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任何对语言现象的真知灼见的分析都必须包含在人类认知能力之中。

也有人认为它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学派,即功能主义语言学这个大学派中的小学派。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有时并称cognitive-functionalapproach。

认知语言学的同盟军包括(Bybee):

功能主义研究: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美国西海岸的功能类型(functional-typological)研究(也被称为话语研究);前者大家很熟悉,后者考察话语对语法的影响,主要人物有T.Givon、S.A.Thompson、P.Hopper、J.W.DuBois等,他们奉自然产生的语料为圭臬。

社会语言学:

考察语言使用的差异,研究者如Labov、Sankoff和Poplack等,他们也都以自然产生的话语为语料。

语法化研究:

研究者如J.Bybee、P.Hopper和E.Traugott。

他们认为,语言使用中用例的不断重复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得以形成的前提,语言变异是基于使用的。

语料库研究:

从大量语料中挖掘语言使用的倾向性特征、模式乃至规律,研究者如J.Sinclair、D.Biber等。

计算语言学研究:

研究者如D.Jurafsky等。

用概率或随机方法考察语言:

研究者如Pierrehumbert。

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研究者如Tomasello。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意义研究为中心,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

二、认知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研究历史上的几次重要革命

传统的语言研究在西方被称为“语文学”(philology),在中国被称为“小学”。

在古代,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经学服务,因此还称不上是独立的学科。

直到18世纪中后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学科,开始有自己的理论目标和研究方法。

此后,语言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一直都受到某一特定的有关语言本质的观点的影响,而有关语言本质的观念上的变革促使了种种独特的语言学科学范式的形成,甚至影响了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

例如20世纪初索绪尔(F.deSaussure)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很快就被应用到神话分析、文学批评以及其它许多人文学科领域,改变了原来的人文科学研究的范式。

语言学史上可以被称为具有“革命”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传统还有“历史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认知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可以用一个隐喻来概括:

语言是一种有机体(organism)。

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看来,因为语言是有生命的东西,因此也就有一个生老衰死的过程。

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追溯语言变化的轨迹,寻找语言变化的规律,重构原始共同语(protolanguage)。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观也可以用索绪尔的一个隐喻来概括:

语言是一盘棋。

语言中的所有成分都处于一种关系网络中,语言单位的意义取决于它在这一关系网络中的值。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就是研究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以及语言成分组合的各种规律。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把语言看成大脑中的一种特殊的机制,或者说是一种语言蓝图(blueprint),语言学研究的目标就是揭示人类共同拥有的这一语言机制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起作用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学科的流派的形成都是与本学科的传统、当时的科学思潮以及研究者个人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

语言学历史上所形成的各种流派都是如此,以上提到的三次革命也是这样。

而目前语言学界正在悄然兴起的又一场新的革命,即认知主义的思潮,也与这三种因素有关。

(二)认知科学的兴起

认知科学是在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跨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生理学。

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大脑。

以前各学科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主要是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的,很少借鉴其它领域的成果和方法。

而现代认知科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跨学科性。

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图灵(AlanTuring)发明的计算机为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计算机领域的专家通过模仿人类心理过程来试图理解人类大脑的本质和特点。

到了60年代,AllenNewell和HerbertSimon编写的“一般问题解决程序”(GeneralProblemSolution,简称GPS)已经可以与人下棋、证明数学定理等。

而一些心理学家在Newell和Simon的启发下,开始把人类的大脑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来研究。

他们把大脑活动描绘成一种操作结构,用于建构和转换内部表征,并为严格说明和科学证明大脑内部活动提供一种系统的方法。

正是由于这一被称为“认知革命”的科学范式的变化,信息加工理论已经完全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主流。

但是,人们发现,要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计算机可以胜任人类几乎无法想象的复杂的计算,但一些在人类看来非常简单的生理现象,如视觉过程等,计算机却很难模仿。

与此同时,哲学家们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启发下,对心智(mind)与大脑(brain)之间关系这一历史难题进行了重新思考。

他们用程序与电脑的关系用来比喻心智与大脑之间的关系。

心智被看作是在大脑中运行的一种程序。

这一比喻使得哲学家对人类大脑活动的性质重新展开了辩论。

涉及的问题包括计算机是否真的能够理解语言,是否会因为安装了“正确的程序”而获得有意识的经历。

根据Searle(2003)的观点,早期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大脑计算理论(Thecomputationaltheoryofthemind)。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

心智之于大脑就如程序之于硬件。

大脑计算理论的基础包括:

运算法则:

如果你遵循运算法则中的步骤,你保证能获得运算法则所专长的问题的答案。

图灵机器:

图灵机器有一个程序,该程序使得它能进行某些操作。

该程序的形式完全是“如果C,那么A”,如果符合条件C,执行命令A。

丘奇-图灵机器原理:

任何可计算的函项都可以通过图灵机器计算。

图灵定律:

有一种通用的图灵机器,对任何特定的图灵机来说,该通用图灵机可以模仿其行为。

人的大脑就是这样的通用图灵机。

描述层次:

在某一层次,我们可以描述其硬件层次,在另一层次,我们可以描述其执行的程序。

多重可实现性:

我们可以想象同一种程序在不同的硬件中实现。

这一点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执行某一认知任务时将在我们大脑中运行的程序放到一个商用计算机上运行。

递归性分解:

复杂的认知操作可以依次被简化为非常简单的认知操作,直至最低层次的简单双数操作:

是,否,flip-flop,零,一。

图灵测试:

如果机器的表现可以达到让专家分辨不出到底是机器还是人的表现,那么我们就说该机器具有与人一样的认知能力。

(Searle,2003:

4-6)

Searle(2003)用一个著名的“中文房间实验”(TheChineseRoomExperiment)来说明语言意义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

所谓的“中文房间实验”,就是把一个不懂中文的人关在一个房间里,通过训练,接受汉语的指令。

最终,这个不懂中文的人可能学会非常熟练地接受有关句法构成的指令,但他还是不懂中文,因为他并不知道那些通过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汉语句子的意义,而表达意义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

Searle(2003)指出,计算机的魅力在于它完全依赖句法运行。

但句法不等于语义。

模仿不等于复制。

他赞同心理学家提出的“平行分布加工”理论(ParallelDistributionProcessing,简称PDP)。

PDP模式不是一种按先后顺序线性运作,而是在某一系统内的互相联结的节点网络中运作。

它有一个信号输入层面和经过转换的信号输出的层面。

它还具有一系列所谓的隐含的层面,而这些层面就是信息处理的场所。

Searle因此指出,“我们目前正逐渐摆脱认知科学的计算机范式,迈向神经生理范式”。

(Searle,2003:

1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实证研究也开始挑战原有的符号运算的理论范式。

人们发现,颜色和颜色范畴独立存在,它是人类视角与外部世界互相作用的结果;基本层次范畴通过格式塔式感知、大脑图象和运动图式而构成。

语言和认知是以视觉和运动为基础的。

同时,神经生理学家由于新技术的诞生而得以能够对大脑作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的机制的研究。

CT(大脑辅助X光断层摄影术),MR(磁共振),PET(正电子发射X光断层摄影术)等使得科学家可以对人类大脑内部的活动过程进行前所未有的直观的观察。

在此过程中,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开始互相接触。

各领域的研究者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开始互相交流。

他们之间的互动标志着认知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正式诞生。

1977年,《认知科学》杂志创刊;1979年,“认知科学学会”成立;1981年,美国Sloan基金会拨款资助一项大型认知实验项目。

这些都对认知科学在美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美国的许多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都开设了认知科学课程。

它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根据Lakoff(1999)的理解,认知科学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建立在英美哲学基础上的认知科学,另一种是独立于任何事先就决定研究结果的哲学假设的认知科学。

第一代认知科学旨在适应主张形式主义的英美哲学;受此影响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上的信息加工理论等都把大脑看作是对无意义的形式符号进行运算的工具。

这一传统的特点是精确;但缺点是它以先验哲学为基础,任何与该哲学假设不一致的结果都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代认知科学指的是不受任何哲学假设限制的研究大脑的经验科学。

第二代认知科学家们有三个主要结论:

(1)大脑是被体现(embodied)的;

(2)大部分思维是无意识的;(3)大部分抽象概念是隐喻性的。

(Lakoff,1999:

75-77)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认知科学系为例,这儿的认知科学家们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感知与注意”、“记忆与思维”、“语言与概念系统”。

重要的项目包括:

“世界颜色调查”、“自动交通工具控制”、“语言学习的连接模式”、“语言和思维中的隐喻”等。

按照Lakoff的定义,这些研究显然属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话题。

(三)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Chomsky(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标志着语言学领域认知主义思潮的诞生。

Chomsky提出了一种用“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观点来解释语法的思路。

这种转换的形式结构与计算理论中的有限规则生成无限结构的理论以及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不谋而合。

在《句法理论面面观》(AspectsoftheTheoryofSyntax)中,Chomsky指出,仅仅把语法看作是生成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装置(device)是不够的,语法在人的大脑中存在。

因此,一个基本的问题是:

人们是如何“拥有”自己所说语言的语法的?

Chomsky特别强调,这靠的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学习过程,如演绎或概括。

人们大脑中存在一个与生俱来的语言蓝图。

只要给予有限的语言素材,这一蓝图就能帮助人们获得某一特定语言的语法。

这一蓝图后来被称为“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简称UG)。

从这一角度来看,有关语言形式的理论就变成了有关大脑的认知理论。

因此,Chomsky认为他自己的语言理论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

Taylor(2002)指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传统研究与有关大脑的研究原则上可以有两种互动的形式:

已知的有关大脑的知识可以帮助和限制人文和社会科学所提出的理论。

既然大脑是如此这般,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以这些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或任何其他学科的理论。

有关社会和人类现实的理论为大脑理论提供依据。

既然人们可以承担这样那样的任务,他们的大脑必须具备支持这些结果的特征。

Taylor认为,Chomsky语言学理论采取的是第二种策略。

他不是用大脑理论来限制语言理论,而是利用语言理论为大脑理论提供依据。

目前人们一般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对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处理完全不同于Chomsky。

认知语言学不承认语言是大脑中的一个自主的组成部分。

相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是,语言最好被看作是认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语言学研究应该借鉴有关大脑的理论,不管是通过实验,还是通过内省,甚至是一般的观察。

Taylor(2002)提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其他语言学并无不同,也是句法、词法、音系学、词义、话语结构等,但是,认知语言学的目标是努力使有关这些理论与已经经过经验验证的或不证自明的认知特点相吻合。

这些认知特点也完全可能体现在非语言活动中。

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语言事实进行描述并将此形式化,它还希望对这些语言事实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因此,虽然现代意义上的认知语言学最初诞生于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框架中,但后来的发展使它采取了与乔氏理论相反(尤其是反转换)的立场。

Chomsky认为句法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意义、语境、记忆、背景知识、认知过程、交际目的没有关系,但是事实上句法和语义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些短语和语素的句法呈现就与语义和语境等有关。

认知语言学反对语义的组合观(anti-compositionalviewofmeaning),主张对词汇范畴采取一种不太严格的路子。

它同时也反对有关语言和世界之间关系的模型真值理论,认为语言意义是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经验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校的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起到了特别的作用。

根据Lakoff(2005)的回忆,197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暑期培训班(summerschool)上有4篇论文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篇论文是PaulKay有关颜色词的研究。

他发现,尽管各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数量不一样,但是说不同语言的人对每种常见颜色的典型的认知却几乎没有区别。

这表明颜色是普遍的,对颜色的认知是普遍的,这是由物理和生理因素共同决定的。

第二篇论文是EleanorRosch对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

例如,“椅子”是一个基本层次的范畴,但“家具”不是基本范畴,“摇椅”也不是基本层次范畴,“家具”是“椅子”的上位概念,而“摇椅”是“椅子”的一个种类。

我们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椅子”的意象,但却无法形成“家具”的意象。

基本层次范畴跟人类与世界的互动有关。

第三篇论文是LeonardTalmy关于各种语言中空间关系表达方式的讨论。

Talmy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套不同的描述空间关系的词语,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一种对应关系。

例如,英语中有in,through,on等,汉语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介词,但它们之间并不完全对应。

Talmy认为,每一种空间关系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基本的空间关系,而这些基本空间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是一致的。

第四篇是CharlesFillmore的一篇关于“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的论文。

例如英语中有buy,sell,goods,price这四个词,它们同属一个“事件框架”。

在一次“购物事件”中,有四样有关的东西:

买主、卖主、钱和商品。

在任何一次“购买”活动中,都有四个角色和三个阶段。

四个角色就是“买主”、“卖主”、“钱”和“商品”。

三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买主需要货物,准备了钱;第二阶段,卖主有货物,想把它换成钱;第三阶段,买主拿到了货物,卖主拿到了钱。

Fillmore发现在所有语言中,任何一个事件都相对于一个框架而得到定义。

这样的框架成千上万。

框架与逻辑无关。

在“购物”框架中有“要”(欲望)、“有”(拥有)这样的谓词。

“欲望”和“拥有”都跟身体有关。

最终所有的框架都预设其他的框架,最终都被“体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Lakoff等人的隐喻研究等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Langacker(1987,1991)的两卷本《认知语法基础》(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被人称作“认知语言学的圣经”;而Lakoff和Johnson(1980)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石(cornerstone)之一。

另外,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Fillmore和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等也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9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成立,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1990年起开始出版期刊Cognitive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逐渐得以确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一些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国外语言学界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发展动态并在一些重要的语言学刊物上介绍国外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

到了90年代后期,认知语言学已在国内成为一门有相当影响的语言学新兴学科。

国内目前已经有一大批的学者和博士研究生选择认知语言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国内语言学刊物近年来发表的认知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呈稳步增长的趋势,部分出版社还引进或翻译出版了一些认知语言学经典著作,国内学者撰写并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方面的专著也已经有20多部。

进入了21世纪以后,认知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更为迅速。

2001年10月,“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和“认知语言学和汉语研究研讨会”分别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

2002年10月,“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

“心理空间理论”的创始人GillesFauconnier应邀出席了大会并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2004年堪称中国的“认知语言学年”。

3月,本书作者主编的《语言的认知研究—中国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出版;4月,“第三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召开。

认知语法的奠基人Langacker和“构式语法”的重要代表人物Goldberg应邀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主题发言。

同年4月,隐喻认知理论的奠基者GeorgeLakoff应邀在我国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高校进行了为期两周左右的巡回演讲。

5月,神经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SydneyLamb应邀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认知功能语言学讲习班”,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2006年5月,“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会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正式成立。

这一切表明,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与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互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总体来说,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可以分为三块。

第一块是汉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汉语界对认知语言学研究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国外的一些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著作的介绍,第二阶段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第二块是外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第三块是从认知的角度对部分特殊语言现象,尤其是隐喻、转喻等的研究。

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

(1)涉及范围广;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方法的讨论到具体的语言认知现象的探讨都有;

(2)理论联系实际。

不仅有理论的介绍和评价,还结合具体的语言现象,特别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些长期有争论的语言现象来进行讨论。

当然,国内的认知语言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概括说来,表现这样几个方面:

(1)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一种研究的特色;

(2)不够深入,尤其是外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介绍和引进国外的相关理论上,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缺乏对具体语言现象的进一步挖掘与解释;(3)缺少相互的交流和互动,低层次的重复劳动多。

我们认为,中国学者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还是有很多事可做,例如,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把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到汉语语法、语义的研究中,进一步揭示汉语本身的特点,这方面国内汉语界已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汉语和印欧语以及其他语种语言的对比,揭示语言结构和使用中人类认知过程的作用及其方式的共同特征和差异,这方面的研究外语界的学者大有用武之地。

狭义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

广义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

三、认知语言学的内涵

(一)“心寓于身”的经验哲学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

按照这种观点,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这种经验用“体验”称之最为恰当。

例如,婴儿通过呼吸、进食、排泄而体验到“里”和“外”的概念对立,通过不断的抓起玩具而又放下的身体动作而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

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

“心寓于身”还有一层意思是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要受人类身体构造的制约,例如人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体视网膜的生理构造决定的。

这种认知观跟“身心分离”的认知观相对立。

按照“身心分离”说,心智和思维独立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也不受人类身体(如知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任何限制。

人的心智和思维就是通过逻辑规则操纵一些抽象的符号,就像计算机操纵抽象的符号一样。

这些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