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8525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

《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框架涵施工详解.docx

框架涵施工详解

2.6.涵洞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6.1.涵洞工程概况

本标段小桥涵24座。

主要是城际铁路线路新建涵洞和既有广茂线接长及改线段新建涵洞。

城际铁路部分涵洞新建、改建一般采用框架涵,既有广茂线部分接长按原结构形式(盖板涵)采用,新建按框架涵新建。

表2.6.1-1涵洞工程数量表

序号

涵洞类型

中心里程

孔径式样

长度(横延米)

用途

1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6+449

1-1.0m

5

排洪

2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6+582.6

1-2.5m

5

排洪,灌溉

3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6+609.6

1-1.0m

10

灌溉

4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7+397.0

1-1.5m

13.06

灌溉

5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7+500.7

1-1.0m

9.03

灌溉

6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7+647

1-1.0m

10.03

灌溉

7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7+768

2-4.Om

10

排洪

8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8+624

1-1.0m

30

排洪

9

钢筋混凝上盖板箱涵

K108+866

1-1.0m

30

排洪

10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3+275

1-2.5m

13.09

排洪

11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3+345

1-1.0m

14.09

灌溉

12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3+480

1-1.5m

9.03

排洪,灌溉

13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3+542

1-1.0m

14.06

灌溉

14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3+778.0

1-1.5m

16

排洪,灌溉

15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3+881.0

1-1.0m

17.3

灌溉

16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4+030.0

1-1.0m

17.5

灌溉

17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4+162.6

2-4.Om

20

排洪

18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4+323.7

1-4.Om

19.03

排洪

19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DK114+597.0

1-4.5m

40.5

排洪,灌溉

20

钢筋混凝上框架桥

DK114+500

2-12m

30.6

交通,排洪

21

钢筋混凝框架箱涵

GDK106+892

1-2.5m

13.09

排洪

22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GDK106+961.8

1-1.0m

14.09

排洪

23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GDK107+094

1-1.5m

9.03

排洪

24

钢筋混凝上框架箱涵

GDK107+155.6

1-1.0m

14.06

排洪

合计(横延米)

2.6.2.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2.6.2.1.涵洞工程施工组织安排

涵洞的设置以尽量不改变原有交通(公、道路与水运)、灌溉及排水系统为原则,涵洞流水面及纵坡应根据地形、地质、临界坡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应保证适应其功能,并应避免涵内积水。

涵洞工程共安排施工队2个,总人数计划240人(包括路基防护施工)全面展开施工。

涵洞工程开工时间2013年9月1日,完工时间2014年4月30日,工期共242天。

涵洞工程与路基土石方工程穿插进行,并较路基土石方提前45~60天以上完成,以便进行桥头及锥体、涵顶填土等工作。

2.6.2.2.涵洞工程施工顺序

涵洞施工遵循“先主体后附属”的原则,施工中加强与路基施工队配合,重要涵洞所在地段优先安排地基换填处理,并及时安排涵洞跟随施工,为路基填筑创造条件。

过渡段填筑与路基本体一同施工。

2.6.2.3.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所有涵洞地基必须进行承载力核对,核查地基的均质性;对于处理后的软基,要充分考虑其固结沉降。

涵洞用混凝土必须是自动计量拌合设备生产,涵洞用砂浆必须是机械拌合,严格计量,加强圬工养生管理。

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振动打夯机夯实换填碎石。

涵洞施工采用主体原位模筑方法施工,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内设拉杆加固;集中加工钢筋运到现场绑扎,混凝土集中拌制搅拌输送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框架涵共分两次立模,两次浇筑成型,两次浇筑的接缝处按设计要求作好防水措施,并凿毛冲洗干净。

2.6.3.新建盖板箱涵施工方法及工艺

2.6.3.1.新建盖板涵施工工艺见图2.6.3-1。

图2.6.3-1盖板涵施工工艺框图

2.6.3.2.施工方法

⑴施工准备

开工前,应先根据设计图和标段复测结果,复核涵洞位置。

准确无误后即可放样。

⑵基础施工

在地基处理完成且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开挖。

基础开挖处理完毕后立即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然后测量定位,进行底板钢筋的绑扎以及模板的安装。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于基坑四周设挡水埝和临时排水沟,下雨前,采用防水篷布覆盖基坑,防止雨水进入基坑,浸泡地基,雨天不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混凝土浇筑。

⑶涵体钢筋混凝土施工

涵体混凝土施工先进行水质化验和原材料试验,根据气候条件掺加外加剂,选择施工配合比。

在基坑开挖及处理完成后,经检验合格签证,即可施工垫层,现场绑扎钢筋。

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将两侧边墙的竖筋一块绑扎到位,采取适宜的固定底板上、下层钢筋及边墙钢筋的定位措施,做好底板下层钢筋的支垫,保证底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底板模板比较简单,但必须注意涵内边墙底部斜角模板设置准确,要有可靠的定位设施,保证灌注混凝土中不发生偏位,给上部立模造成困难或产生质量缺陷。

混凝土施工分二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灌注底板及边墙脚斜坡体部分,第二部分则一次浇注边墙及盖板。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站拌制,罐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斜坡段边墙的灌注,滞后与底板约1.0~1.5小时,即待底板混凝土沉凝后于初凝前再接灌上部混凝土,以免混凝土灌注捣固时,混凝土从底部隆起,造成施工困难。

底板混凝土灌注后,要注意控制涵内板面标高及抹平收浆,进行二次压面,并及时遮盖,以防混凝土水份蒸发产生塑性开裂,同时,及时进行浇水养护,防止混凝土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纹。

边墙及盖板混凝土采取一次性浇注。

在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进行测量复核及放样,安立墙内模及盖板底板,涵体内模采用竹胶模板,按模板设计尺寸下料制作加工,做到大块拼缝严密、板面平整。

内模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纵横剪刀撑加固,在支架顶部铺设方木和底模。

内模安立后,即可绑扎边墙及盖板钢筋,盖板两层钢筋间设立支架体系,确保施工中顶层钢筋不发生凹陷变位。

钢筋绑扎完毕并经自检,监理复验合格、签证后,即可安设外模。

外模采用制式钢模板,边墙内外模按混凝土灌注受力情况设置φ16拉杆,拉杆采用φ20塑料管来防护,以确保拆摸所有拉杆均能拆除。

边墙混凝土对称灌注,并设串筒,使混凝土由串筒下灌,防止冲击模板及混凝土离析,采用人工摊平,分层捣固。

灌注到盖板部位后,对灌注进行周密安排,防止产生施工冷缝,盖板灌注一次到位。

对盖板顶面要严格控制标高,及时抹平、收浆、遮盖及防护,防止顶面受到破损或开裂。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并加强养护,根据气温条件养生采用草袋覆盖洒水法或薄膜加草袋覆盖蓄热增温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为防止涵体因二次浇注在边墙脚施工缝处渗漏,除对施工缝按规范要求认真进行处理外,在边墙全长范围内埋设δ=3mm钢板作为止水带。

⑷附属工程

①防水层施工

涵洞施工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进行防水层施工,施工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做到涂刷均匀、粘贴齐全密贴、粘合良好、搭接严密、长度合格,施工时各层表面应平顺,不能有明显的凹凸现象。

完成后按要求认真做好防水层的防护设施,确保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渗漏。

②沉降缝

沉降缝要做到两端竖直、平整,上下贯通,填塞物密实。

基础部分可将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木板或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涵身部分可在缝外侧填塞沥青浸制的麻筋,内侧用1:

3水泥砂浆填满。

③进出口铺砌

涵洞进出口的铺砌要在原状土上回填压实后进行,做到沟床顺直、平整,上下导流的排水系统连接圆顺,通道的流水应畅通,洞内无积水。

洞口的锥体护坡铺砌应设置在原土上,要求砂浆饱满,表面平顺,美观。

④回填

回填土采用渗水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或腐植物的土,填土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填筑和夯实,从两侧分层、对称回填,每层夯实厚度不超过20~30cm,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不得单侧偏填,使涵洞受到偏压,涵身开裂。

涵顶填土必须超过1m后,机械车辆才许通过。

2.6.4.接长涵洞施工方法及工艺

本标段接长涵,土建部分按正常方法施工,重点是做好对既有线路的防护。

2.6.4.1.接长涵洞施工方法

⑴接长盖板涵施工工艺见图2.6.4-1,其他涵洞接长参照接长盖板涵施工。

 

图2.6.4-1接长盖板涵施工工艺框图

⑵施工方法

本标段的盖板涵接长主要为拆除涵洞的八字墙后,对其进行接长处理。

施工前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采用钢板桩、钢轨桩、码草袋等防护方法。

所有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按规定进行凿毛处理,其他土建部分施工同新建涵洞施工中的相应方法,拔除钢板桩在回填之前的行车间隔进行,双侧拔除后,立即进行对称回填。

2.6.4.2.既有线路加固及涵洞口防护

⑴既有线加固及涵洞口防护方案

本标段接长涵洞,由于施工时需对改建涵的护坡、八字墙等进行拆除,为保证既有线的行车安全,施工时要对涵洞接长端的路基进行防护,对于改建斜交涵洞侵入既有路基较多的涵洞,需要对其上部线路进行加固。

对既有路基防护,根据每座涵洞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钢板桩、钢轨桩、码草袋或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既有线轨道采取吊轨梁加固及边坡采用钢轨桩防护的方式进行。

打入钢轨桩施工时,在路基侧搭设工作平台,人员机械在工作平台上完成此项工作。

⑵线路加固施工

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施工前调查施工地点的高压线及地下电缆是否影响临时防护的施工,如果有影响,请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吊轨梁加固:

该类线路加固需要点或利用开天窗时间施工,在接到车站允许封锁的通知后立即展开施工。

线路加固采用P43钢轨3-5-3扣式轨束梁进行吊轨,长度为25m。

吊轨梁与其下面枕木采用Φ22U型螺栓卡和盖形扣板联结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

详见图2.6.4-2。

图2.6.4-2吊轨梁加固施工示意图

施工步骤

既有线路加固锁定:

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线路爬行和横向移动,在涵洞两侧各100m范围内增设防爬器和轨距拉杆,对两侧线路主轨螺栓全部重新检查加固。

对涵洞侧墙后路基侧8m范围内,增加道碴,要求枕木盒内全部铺满道碴,加强线路锁定。

穿木枕:

在线路加固范围内,原混凝土轨枕孔内穿木枕,长度为2.8~3.0m。

采用单根抽换的方式进行施工。

铺设吊轨梁:

吊轨梁使用P43钢轨,吊轨梁顶面不得高出主轨高度。

要求吊轨梁与木枕间逐根用Φ22U型螺栓卡和盖形扣板联结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吊轨梁两端做成临时梭头,防止机车车辆底部零件挂上吊轨,梭头附近枕木应与吊轨梁箍紧。

⑶既有线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施工

按设计文件要求对涵洞接长处既有线路基边坡进行加固,若设计未明确时,涵洞接长采用图2.6.4-3方式进行加固。

 

图2.6.4-3 既有线加固及防护示意图

钢轨桩采用振动下沉法。

钢轨桩打入基底下深度3.0m,桩头出露20cm,桩前设置旧枕木,以减少局部压力。

施工过程中,指派专人密切注意防护工程的稳定性,若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同时,严格限制列车速度≤45km/h。

2.6.5.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

根据本标段内工程特点及总体施工安排,框架涵采用原位模筑现浇施工,钢筋现场绑扎,模板采用大块模板,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滑槽入模。

1艺流程

原位模筑现浇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6.5-1。

 

图2.6.5-1框架涵现浇施工工艺流程图

⑵工艺方法

①地基加固处理

地基软基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及强夯,具体施工方法、工艺参照路基基底加固施工方法。

②基础施工

地基处理完成且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开挖。

基础开挖处理完毕后测量定位,进行底板钢筋的绑扎以及模板的安装。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于基坑四周设挡水埝和临时排水沟,下雨前,采用防水篷布覆盖基坑,防止雨水进入基坑,浸泡地基,雨天不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混凝土浇筑。

③涵体钢筋混凝土施工

涵体混凝土施工先进行水质化验和原材料试验,根据气候条件掺加外加剂,选择施工配合比。

在基坑开挖及处理完成后,经检验合格签证,即可施工垫层,现场绑扎钢筋。

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将两侧边墙的竖筋一块绑扎到位,采取适宜的固定底板上、下层钢筋及边墙钢筋定位措施,做好底板下层钢筋的支垫,保证底层钢筋保护层厚度。

底板模板比较简单,但必须注意内边墙底部斜角模板设置准确,要有可靠的定位设施,保证灌注混凝土中不发生偏位,给上部立模造成困难或产生质量缺陷。

混凝土施工分二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灌注底板及边墙脚斜坡体部分,第二部分则一次浇注边墙及顶板。

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斜坡段边墙的灌注,滞后于底板约1.0~1.5小时,即待底板混凝土沉凝后于初凝前再接灌上部混凝土,以免混凝土灌注捣固时,混凝土从底部隆起,造成施工困难。

底板混凝土灌注后,要注意控制板面标高及抹平收浆,进行二次压面,并及时遮盖,以防混凝土水份蒸发产生塑性开裂,同时,及时进行浇水养护,防止混凝土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纹。

边墙及顶板混凝土采取一次性浇注。

在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即可进行测量复核及放样,安立墙内模及涵顶底板,涵体内模采用竹胶模板,按模板设计尺寸下料制做加工,做到大块拼缝严密、板面平整。

内模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纵横剪刀撑加固,在支架顶部铺设方木和底模。

内模安立后,即可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顶板两层钢筋间设立支架体系,确保施工中顶层钢筋不发生凹陷变位。

钢筋绑扎完毕并经自检,监理复验合格、签证后,即可安设外模。

外模采用制式钢模板,边墙内外模按混凝土灌注受力情况设置φ16拉杆,采用φ20塑料管防护拉杆,以确保所有拉杆均能拆除。

边墙混凝土对称灌注,并设串筒,使混凝土由串筒下灌,防止冲击模板及混凝土离析,采用人工摊平,分层捣固。

灌注到顶板部位后,对灌注进行周密安排,防止产生施工冷缝,顶板灌注一次到位。

对顶板顶面要严格控制标高,及时抹平、收浆、遮盖及防护,防止顶面破损或开裂。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并加强养护,根据气温条件养生采用薄膜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④涵体防水层的施工

涵洞的边墙及顶部防水层,是其安全使用极其重要的设施,施工中严格控制防水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做到涂刷均匀、粘贴齐全、密贴、粘合良好、搭接严密、长度合格,并按要求认真做好防水层的防护设施,确保使用中不发生渗漏。

⑤涵洞附属工程施工

涵身完成后,立模浇筑混凝土翼墙墙身和帽石圬工。

涵洞出入口段开挖成形后及时做基底垫层。

锥坡、泄床等工程,必须在基面夯实、整平后,方可进行。

主体圬工完成后,立即施工出入口铺砌、锥体等附属项目。

2.4.3.涵洞工程,框架桥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2.4.3.1.框架涵施工工艺及方法

(1)工艺方法

①基础施工

根据框架涵施工安排,在地基处理完成且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开挖。

基础开挖处理完毕后按图纸进行换填碎石垫层施工,然后测量定位,进行底板钢筋的绑扎以及模板的安装。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于基坑四周设挡水埝和临时排水沟,下雨前,采用防水篷布覆盖基坑,防止雨水进入基坑,浸泡地基,雨天不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砼浇筑。

②涵体钢筋砼施工

箱体砼施工先进行水质化验和原材料试验,根据气候条件掺加外加剂,选择施工配合比。

在基坑开挖及处理完成后,经检验合格签证,即可施工垫层,现场绑扎钢筋。

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将两侧边墙的竖筋一块绑扎到位,采取适宜的固定底板上、下层钢筋及边墙钢筋的定位措施,做好底板下层钢筋的支垫,保证底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底板模板比较简单,但必须注意箱内边墙底部斜角模板设置准确,要有可靠的定位设施,保证灌注砼中不发生偏位,给上部立模造成困难或产生质量缺陷。

砼施工分二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灌注底板及边墙脚斜坡体部分,第二部分则一次浇注边墙及顶板。

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斜坡段边墙的灌注,滞后与底板约1.0~1.5小时,即待底板砼沉凝后于初凝前再接灌上部砼,以免砼灌注捣固时,砼从底部隆起,造成施工困难。

底板砼灌注后,要注意控制箱内板面标高及抹平收浆,进行二次压面,并及时遮盖,以防砼水份蒸发产生塑性开裂,同时,及时进行浇水养护,防止砼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纹。

边墙及箱顶砼一次性浇注。

在底板砼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即可进行测量复核及放样,安立墙内模及箱顶底板,箱体内模采用竹胶模板,按模板设计尺寸下料制做加工,做到大块拼缝严密、板面平整。

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纵横剪刀撑加固,在支架顶部铺设方木和底模。

内模安立后,即可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顶板两层钢筋间设立支架体系,确保施工中顶层钢筋不发生凹陷变位。

钢筋绑扎完毕并经自检,监理复验合格、签证后,即可安设外模。

外模采用制式钢模板,边墙内外模按砼灌注受力情况设置φ16拉杆,采用φ20塑料管防护拉杆,以确保所有拉杆均能拆除。

边墙砼对称灌注,并设串筒,使砼由串筒下灌,防止冲击模板及砼离析,采用人工摊平,分层捣固。

灌注到顶板部位后,对灌注进行周密安排,防止产生施工冷缝,顶板灌注一次到位。

对顶板顶面要严格控制标高,及时抹平、收浆、遮盖及防护,防止顶面受到破损或开裂。

砼浇注完成后,及时并加强养护,根据气温条件养生采用薄膜加草袋覆盖蓄热增温养护,确保砼强度正常增长。

③涵体防水层的施工

箱顶防水层,板顶路基填料施做时,需严格控制不破坏防水层。

涵身之间及涵身与洞口节间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和安装技术规程要求施工,验收前做通水试验,洞口挡墙及出入口铺砌按设计图办理。

④涵顶回填及铺砌施工

涵洞两侧基坑分层对称填筑级配碎石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基坑回填至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压至密实。

当涵顶填土厚度超过1.5m时方可允许施工车辆通过。

(2)工艺流程

钢筋砼框架涵现浇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4.3-1。

图2.4.3-1框架涵现浇施工工艺流程图

2.4.3.2.支架现浇框架桥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2.4.3.2.1.框架桥施工总体方案

本标段工程有框架桥4618.6顶面平方米/10座,框架桥采用支架施工,进行预压,支架刚度要大,防止混凝土开裂。

根据工程情况该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坑,在基坑开挖后及时按设计进行处理并交验,随即进行基础施工,空坑时间不得大于10小时。

为减少施工接缝、提高混凝土质量,框架桥按设计节段采取分两次灌注法:

首先绑扎底板钢筋、安装底板模板、灌注底板混凝土,然后绑扎腹顶板钢筋、搭设支架、安装腹顶板模板、灌注腹顶板混凝土。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碗扣式满堂脚手支架。

支架基底进行处理,支架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支架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等载预压和沉降观测,消除非弹性变形,模板底设设预拱度,预拱度按设计设置并在施工中进行调整,确保梁体线性符合设计要求,采用钢模板,框架桥混凝土按底板和梗肋、边墙和顶板分两次浇筑。

支架时要严格控制安装质量,确保安全可靠。

在每节段的养生、拆除模板和支架完成后,顺序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并最终完成整个框架桥的施工。

浇筑混凝土时连续浇筑,中间不得停工。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至工地后,由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

混凝土的拌和能力和输送能力满足在最早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本梁段的全部混凝土为控制标准。

混凝土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控制和配合比设计。

为便于调整模板标高和拆除模板,在脚手支架的适当位置设置楔块。

现浇框架桥施工中,除钢筋集中弯制外,其余工作均在现场进行。

由于框架桥的高度在12m以内,故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的上下桥运输均采用能力足够的吊车吊运。

施工人员上下桥通道均采取搭设钢管脚手架之字形爬梯的方法予以解决。

主体完工后及时按设计施工防水层及附属工程。

框架桥施工工艺框图(见图2.4.3-2)

2.4.3.2.2.框架桥施工方法,工艺说明

(1)施工准备

施工前认真复核图纸,无误后清理场地,测量放样,同时做好其它开工所需要准备工作。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分层放坡开挖,一经开挖,必须组织人员连续作业。

在挖至距设计基底标高30厘米厚时,采用人工开挖整平,以免破坏岩层或原土层的结构。

基坑开挖达到设计高程后,基底应清出新鲜岩面。

经质检工程师与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基底符合设计要求后,及时浇筑C15混凝土基础,不得长期暴露不得超过10小时。

(3)基坑检查

在基础施工之前,对基坑进行隐蔽工程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地基土层是否能保证箱身的稳定;基地无积水、杂物、净洁;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变化时,应立即会同设计门和监理部门,及时采取解决方案。

图2.4.3-2框架桥施工工艺框图

(4)基础施工

根据基础设计几何尺寸立模、加固并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后进行基础灌注混凝土。

避免开挖后基坑暴露太久,影响基底承载力。

混凝土由自动计量拌合机生产,溜槽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基础顶面连接筋布设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基础灌注完毕后采用薄膜或草袋覆盖养护,防止混凝土顶面失水收缩而产生开裂。

(5)箱身施工

①钢筋制作及绑扎

钢筋制作前必须调直、除锈,钢筋规格、下料长度、成品几何尺寸均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时,先设架立筋并焊接牢固,防止施工过程中变形、移位,然后再进行其它钢筋绑扎,钢筋绑扎的相对位置,规格,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保护层采用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块控制,砂浆垫块提前预制,确保在使用时有足够的强度;按设计图纸要求预埋栏杆基座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②支架及模板工程

采用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架进行支撑。

支架地基表层土用推土机清除推平后,用振动压路机压实,然后表层铺撒厚约150mm的砾石土,由振动压路机自外而内碾压数遍压实,同时做好地面排水设施。

为减少支架接地压力,控制支架沉降变形,立柱底铺设5cm厚×30cm宽木板。

根据上部荷载情况,立柱步距采用1.2×1.2~0.6×1.2m、层高1.2m,单根立杆允许承受施工荷载20KN,立柱高度由可调承托调整,承托螺杆插入钢管内长度不小于200mm,以保持柱头稳定。

为增强支架纵向稳定性,纵肋木接头刚性连接,并与混凝土墩台尽可能固定,在支架上设置一定量的加强剪刀撑,剪刀撑可使用转角扣件式钢管。

支架预压按砼浇注顺序及加载频率加载,预压采用等荷载砂袋。

桥体立模分两步进行。

先安装底板部分,浇筑混凝土,再安装边墙和顶板模板,为保证桥体制作内实外美,采用竹胶模板下铺组合钢模,边墙设φ18止水穿墙螺栓,间距1.0×1.0m。

横扣安装要求平整光滑,接缝严密。

③砼浇注

桥体分两次采用泵送砼浇注,先浇注底板和梗肋,待底板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注边墙和顶板砼,浇注边墙和顶板前,先将施工缝处砼凿毛,清除浮浆,安装遇水膨胀橡胶条,防止施工缝漏水。

边墙砼分层对称浇注,每层高50cm,相邻两层浇注时间间隔不超过2h。

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冷缝。

浇注砼的自落高度超过2m时使用串筒进行浇注,砼浇注控制在28℃以内。

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每点振捣时间宜为20~30s,以砼开始出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④养护

常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