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8387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docx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一基本考点笔记

第1讲 走近细胞 

阅读必修1课本 P1~6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非细胞生物: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细胞难以存活和繁殖,因此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单细胞生物:

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

(3)多细胞生物:

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胚胎发育。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思考 松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人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何不同?

大肠杆菌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什么?

提示: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大肠杆菌等单细胞生物中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层次。

阅读必修1课本 P7~14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区别:

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有拟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2)联系: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分子,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2.常见的两种原核细胞

思考 1.没有叶绿体的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提示:

能,如蓝藻。

2.常见原核、真核生物举例(将序号填入所属集合中)。

①蓝藻 ②绿藻 ③发菜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链球菌 ⑨变形虫 ⑩毛霉

原核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①③⑤⑦⑧ ②④⑥⑨⑩

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制片——调焦——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

思考 由低倍镜转换至高倍镜时是直接换的还是需升高镜筒?

提示:

直接换。

四、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内容

(1)动植物的统一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的统一

①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②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意义:

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思考 细胞学说的哪一项内容被修改完善?

提示: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被修改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本讲归纳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从两个方面分析: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的生命活动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细胞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均依赖细胞才能完成。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开始。

3.细胞学说有三句话:

第一句表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第二句说明细胞的相对独立,第三句说明新细胞的来源。

4.转换高倍镜的步骤是:

找、移、转、调。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常见原核类型: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阅读必修1课本 P16~19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

C、H、O、N、P、S、K、Ca、Mg

微量元素:

Fe、Mn、Zn、Cu、B、Mo

基本元素:

C、O、H、N

主要元素:

C、H、O、N、P、S

鲜重元素含量依次为:

O、C、H、N

干重元素含量依次为:

C、O、N、H

最基本元素C(在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55.99%,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思考 判断: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依次是C、H、O(  )

提示:

×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思考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提示:

分子组成是否含C。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阅读必修1课本 P18~19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实验原理

检测物质

鉴定试剂

颜色反应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橘黄(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淀粉

碘液

蓝色

2.实验步骤

思考 鉴定还原糖时,为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滴入待测样液中?

提示:

该实验的鉴定原理是利用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混合后生成的氢氧化铜作为弱氧化剂参与还原糖的反应。

三、水和无机盐

阅读必修1课本 P34~36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水

写出A、B、C、D所反映的以上两种水的功能:

A.组成细胞结构。

B.提供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反应。

D.有利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2.无机盐

(1)含量:

占细胞鲜重的1%~1.5%。

(2)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3)生理作用

①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参与叶绿素合成;Fe2+参与血红蛋白合成。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思考 证明某种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营养液各怎样配制?

提示:

对照组:

完全培养液。

实验组:

缺少该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

●本讲归纳

1.化学元素的分类和举例,反复阅读课本分类依据及插图,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2.水和无机盐均从分布、存在形式、作用三方面掌握。

3.用实验的思路掌握实验,从原理、目的、选材、步骤、结果、结论等几方面着手,用比较的方法突破易混点,如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和联系。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阅读必修1课本 P20~21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组成元素:

C、H、O、N,有的还含有P、S等。

2.结构特点:

(1)氨基和羧基的数量:

每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氨基和羧基的连接位置: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氨基酸不同的决定因素:

R基的不同。

3.种类:

约20种。

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

思考 1.

是不是氨基酸?

提示:

是。

2.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是什么?

提示:

甘氨酸。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阅读必修1课本 P21~23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2.二肽的形成过程

(1)过程①名称:

脱水缩合,场所为核糖体。

(2)物质②名称:

二肽。

(3)结构③名称:

肽键,其结构简式为—NH—CO—(或—CO—NH—)。

(4)H2O中各元素的来源:

H来自—COOH和—NH2,O来自—COOH。

(5)多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名称为多肽。

思考 由此联想到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数、脱水数与氨基酸数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

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1)氨基酸

(2)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三、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其主要功能见下表

思考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提示: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中很重要的基本原则)。

●本讲归纳

1.氨基酸通式的要点在于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蛋白质计算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1)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关系(注意环状肽)

(2)游离的氨基、羧基数(高频)

(3)蛋白质分子质量(注意—S—S—)

(4)多肽水解掉某氨基酸后原子个数变化(实质是加上几个水与脱掉几个氨基酸的变化,注意氨基酸的位置以及问题对象)

(5)多肽种类计算(分清氨基酸个数有限还是无限)

3.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多样性。

4.蛋白质的功能有两大方向,结构蛋白(如载体)、功能蛋白(如催化、调节、免疫、运输)。

一、核酸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阅读必修1课本 P26~29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结构

(1)组成元素:

C、H、O、N、P。

(2)单体——核苷酸

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a.磷酸、b.五碳糖、c.含氮碱基,其相关种类:

b是2种,c是5种。

(3)单体的种类

2.核酸种类

(1)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DNA特有结构:

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

(3)RNA特有结构:

尿嘧啶和核糖。

3.功能: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思考 DNA一条链上两个相邻的碱基之间的结构是什么?

提示:

二、实验: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阅读必修1课本 P26~27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实验原理

(1)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质中。

(2)甲基绿+DNA→绿色

吡罗红+RNA→红色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

思考 口腔上皮细胞放在滴有0.9%NaCl溶液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防止细胞破裂或萎缩。

三、细胞中的糖类

阅读必修1课本 P30~31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分类

2.功能

思考 人患急性肠炎的时候,输葡萄糖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四、细胞中的脂质

阅读必修1课本 P32~33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脂肪

2.磷脂

3.固醇

思考 脂质与脂肪的区别?

提示:

脂肪是脂质的一种。

●本讲归纳

1.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P,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水解产物为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

2.DNA与RNA的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空间结构上DNA为双螺旋结构,RNA为单链。

3.形成DNA、RNA时,两个核苷酸分子之间脱去一分子水。

4.不能再水解的糖是单糖,二糖的基本单位不都是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5.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供能,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不能供能。

6.脂肪属于脂质,脂肪、固醇的组成元素是C、H、O,磷脂的化学组成是C、H、O、N、P。

7.脂肪为贮存脂质,磷脂为结构脂质,固醇属于功能脂质,同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耗氧多,放能多,产水多。

8.胆固醇过多会阻碍血液流动,但是胆固醇在参与膜结构和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作用不容忽视。

 单元能力提升

[技法集中营]

表示生物类群的概念图解读

说明: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类群的归属;

图2表示依据不同结构或功能对生物类群的划分。

信息解读 

(1)图1中d分别包含于a、c中,e分别包含于b、c中,a、b中有部分属于c。

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则a可表示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原核生物,d是蓝藻,e是腐生细菌。

(2)图2是集合图的变式,是按照某一结构或功能进行分类,如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3)此类图还可以表示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如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及血浆之间的关系。

解题技法 

(1)分析此类问题要借助数学中集合的思想,明确各成分之间的包含关系。

(2)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准确记忆和理解各生物类群的归属、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结构的异同及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元素—化合物—结构

(1)通过关系图记忆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2)通过比较记忆特殊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3)推测某一结构(或物质)的元素组成

首先分析该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再推测其元素组成如:

细胞膜→蛋白质+糖类+磷脂→C、H、O、N、P

染色体→蛋白质+DNA→C、H、O、N、P

核糖体→蛋白质+RNA→C、H、O、N、P

病毒→蛋白质+核酸→C、H、O、N、P

(1)特定物质(或结构)、特定试剂及其特定的颜色反应

(2)注意事项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②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

③蛋白质鉴定中,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作对比。

④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3)易误提醒

①易忽略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

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②易混淆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使用。

关于蛋白质计算

1.蛋白质中氨基酸、氨基、羧基、肽链、肽键、脱水数及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方法依据 可将肽链看作“C”与“—CO—NH—”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在“C”上连接着R基和H,在肽链的两端分别是游离的“—NH2”和“—COOH”,如下图所示:

妙法指津 结合上面的示意图,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1)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蛋白质中氨(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羧)基数=各氨基酸中氨(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注意 如果不考虑R基上的氨(羧)基数,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氨(羧)基;若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氨(羧)基数等于肽链数。

(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 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肽链上出现二硫键(—S—S—)时,要再减去2(即两个H)。

(4)若为环状多肽,则可将公式中的肽链数视为零,再进行相关计算。

2.多肽中各原子数的计算

方法依据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

而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水分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

妙法指津 

(1)碳原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4)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5)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的计算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

3.多肽种类的计算

方法依据 多肽的不同取决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对于氨基酸数目相同的多肽来说,则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可以借助下面的示意图(▭代表要安放的氨基酸的位置),结合数学中“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推导出相关的计算规律。

(以20种氨基酸形成的四肽化合物为例)

妙法指津 

(1)若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204种(即1号位置安放氨基酸的情况有20种,2、3、4号也是如此,即20×20×20×20=204种)。

(2)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不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20×19×18×17)种[即1号位置安放氨基酸的情况有20种,2号位置安放的氨基酸只能在剩余的19种中选择……即(20×19×18×17)种]。

第5讲 细胞膜与生物膜的

流动镶嵌模型

阅读必修1课本 P40~43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一、细胞膜的制备

1.实验原理:

细胞吸水涨破

获得细胞膜。

2.材料: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3.选材原因

(1)无细胞壁,细胞易吸水涨破。

(2)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二、细胞膜的成分

三、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如图: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通过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如图:

(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传递信息,如图:

(3)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如图:

思考 制备细胞膜的材料选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而不选植物细胞或其他动物细胞的理由?

提示: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易制备,其他动物细胞有其他生物膜干扰不易获得纯净细胞膜。

阅读必修1课本 P65~69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四、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脂溶性物质易通过:

膜由脂质组成

 ↓

膜化学分析: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

提取脂质,铺展实验: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双层排列

 ↓

电镜下观察:

提出三层静态模型

 ↓

质疑三层静态模型

 ↓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2)蛋白质分子的分布:

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3.糖蛋白

(1)分布:

细胞膜的外表面。

(2)作用:

与细胞表面的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思考 确切地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什么?

提示: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五、细胞壁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果胶,其作用是对细胞起支持、保护作用。

●本讲归纳

1.用人或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用引流法使细胞破裂。

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3.蛋白质的种类和复杂程度决定了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

4.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5.鉴别细胞死活可用染色排除法。

6.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成分、双层排列、暗—亮—暗三层静态结构、膜具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等历程。

7.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部分都是可以运动的。

一、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阅读必修1课本 P44~47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差速离心法:

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开。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思考 液泡内的液体叫________液,细胞膜内的液体叫______________。

提示:

细胞 细胞质基质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原理:

①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无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用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

取材→制片→低倍显微镜寻找→高倍显微镜观察。

②观察线粒体:

取材→染色→制片→低倍显微镜寻找→高倍显微镜观察。

4.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2)观察线粒体一般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般不选植物叶肉细胞,是为了排除颜色干扰。

(3)取材时首先要漱净口腔,目的是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思考 观察叶绿体时,为什么常用藓类叶片?

提示:

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可以直接用来制作临时装片。

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生物膜系统

阅读必修1课本 P48~49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组成: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特点:

①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

②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体现细胞内各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3)功能:

细胞膜

思考 列举你知道的分泌蛋白。

提示:

消化酶,抗体,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

阅读必修1课本 P52~53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一、细胞核的有关实验及其结论

1.美西螈实验:

细胞核控制遗传性质。

2.蝾螈的受精卵实验:

细胞核控制细胞分裂分化。

3.变形虫实验:

细胞核控制生命活动。

4.伞藻实验:

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形态结构。

思考 课本各组实验的对照分析。

提示:

1.无;2.相互、前后;3.前后;4.相互。

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核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无核的特殊细胞:

筛管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细胞核的结构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

a.核膜,b.染色质,c.核仁,

d.核孔。

(2)写出图中结构的相应功能

①b功能:

是DNA的主要载体。

②c功能: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③d功能: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细胞核的功能

(1)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思考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提示:

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考点

 细胞核的功能实验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阅读必修1课本 P60~63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原理:

渗透作用。

(1)发生此现象的物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

(2)发生的条件

2.动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分析

3.验证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1)动物细胞(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例)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细胞失水皱缩。

(2)植物细胞(洋葱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思考 植物细胞为什么不能吸水涨破?

提示:

因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阅读必修1课本 P63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番茄和水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比较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

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

(1)实验结果

①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实验结论:

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思考 由图可知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离子是不是同一途径?

提示:

它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阅读必修1课本 P70~73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

1.填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结构名称

甲:

自由扩散;乙:

协助扩散;丙:

主动运输;a:

载体蛋白。

2.影响因素

(1)甲图:

浓度差。

(2)乙图:

浓度差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