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08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x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安徽省亳州二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满分:

100分时间:

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      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        

⑤胡锦涛到安徽考察工作 ⑥三元兼并三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

这体现了(  )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

3、文化为人类社会所特有,下列有关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B.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C.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4、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文化意义是(  )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

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

由此可见(  )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6、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在济南奥体中心,中心分东西两部分,总体呈“东荷西柳”布局。

东边是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这三个场馆总体呈“荷花”状,西边是“柳叶”状的体育场。

柳树是济南的市树,荷花是济南的市花。

济南奥体中心可以被称为(  )

A.传统习俗B.凝固的艺术C.民族精神的火炬D.传统思想

7、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这体现了(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8、2010年9月28日晚,苏州昆曲会所正式开幕,张继青、汪世瑜、蔡正仁三位当今昆曲大师出席了昆曲会所开业并观赏了实景版的《牡丹亭》—“游园惊梦”。

现场他们以清唱的形式演唱了各自的经典曲目,成为“游园惊梦”昆曲会所的第一个经典雅集。

昆曲是()

①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②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

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中华传统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民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诗反映了

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交流       D.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1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

A.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与时俱进

C.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12、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

①教育本身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内在功能

②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文化传承有重要影响

③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④教育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

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14、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A.坚持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B.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C.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5、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16、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正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发行了中国生肖邮票,以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在巴西,有些人学中国人贴“福”字,以求新年好运。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

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18、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延绵不绝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全面继承,开拓创新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9、2010年8月8日,电影《唐山大地震》票房保守估计5.1亿,创国产影片同期票房新高。

专家指出,该片的成功在于准确把握到了中国人的主流情感与价值观。

这启示我们,发展大众文化要 (   )

A.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B.以通俗文化为主

C.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   D.多种类型,多种风格

20、最近,重庆一千三百多万手机用户都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

“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

‘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

(薄熙来)”短时间内,重庆一千三百多万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条特殊的短信,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

①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②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与共享③彻底消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④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1、北京奥运期间,羌族刺绣、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厦门漆线雕技艺、苏绣、无锡精微绣、藏族唐卡、泉州提线木偶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

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③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④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2、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了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下列名言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D.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23、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            (   )

①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③蕴涵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4、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判断我们的文化性质和方向是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不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

A.是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是否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C.是否坚持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D.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5、右边漫画启示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 (   )

    

A.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和正确引导 B.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C.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全盘接受各种各样的文化

政治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共4题,总共50分)

26、

(1)上述图片体现了什么精神,请简述其基本内涵?

(6分)

 

(2)在新时期怎样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8分)

 

27、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分)

 

28、2010年11月,广州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盛会——第十六届亚运会。

“有朋自远方来”,广州,要让四方来客在宏大的国际机场里感受到广州人的热情,在比赛场馆里感受到广州人的真挚喝彩,在繁华的社区街道和公共场所感受到广州人的文明风范。

媒体称赞,广州亚运将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广州印象,将给我们留下丰厚遗产。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亚运会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12分)

 

29、探究题:

近年来,在国际文化大潮的影响下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

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

针对这种现象,高二某班同学以“有必要抵制洋节吗?

”为主题,准备组织一次辩论会。

(14分)

(1)假定你是正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

(2分)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陈述你的理由。

(6分)

 

(2)假定你是反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

(2分)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陈述你的理由。

(6分)

 

亳州二中1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C

C

D

B

A

D

A

B

A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