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729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0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

《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生物知识点 by何坚炜.docx

初一生物知识点by何坚炜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生物总复习

一、显微镜

1.结构:

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

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

物镜有螺纹,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

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且变化明显

向前转,镜筒下降,且变化明显

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

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

(1)调节光圈的大小:

光圈大,视野亮;光圈小,视野暗;

(2)调节反光镜:

凹面镜,视野亮;平面镜,视野暗;

(3)转换物镜:

低倍镜,视野亮,看见的细胞数目多;

高倍镜,视野暗,看见的细胞数目少。

6.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

(在对光时,强光用平面镜,光线较暗用凹面镜;调焦先粗再细)

安放:

左手托,右手握;置于体前略偏左。

对光:

①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②调节反光镜直至出现明亮圆形视野。

观察:

①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压片夹固定。

②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玻片。

③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规律:

①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体积越大、个数越少。

②物像呈倒像。

③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若是口腔上皮临时装片上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2)取一小块洋葱表皮放在水滴上,用镊子展平。

(3)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4)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若是口腔上皮临时装片则滴亚甲基蓝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作用是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

(5)若视野中有黑色圆圈,气泡太多(装片要重新制作)

▲欲使观察到的物像向右上方移,就要将玻片移向左下方。

若观察到的物像偏向右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就要将玻片移向右上方。

二、细胞结构

1、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先发现细胞的人是罗伯特·胡克其实他也只是看到细胞壁。

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

(1)细胞膜:

主要起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

(2)细胞质:

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由纤维素组成)。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只有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才有。

液泡:

含有大量的细胞液,可以溶解多种物质。

注:

1.植物细胞有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细胞膜的作用: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液。

2、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施来登和施旺,其内容是:

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3、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5.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6.无论植物还是动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细胞分裂是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最引人注目的是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最终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细胞生长是子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它们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

细胞分化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

2、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1)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单细胞植物如衣藻、小球藻等。

注:

原核生物有:

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有:

植物,动物,真菌(单细胞有酵母菌,多细胞有青霉菌,曲霉菌)

真核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有:

草履虫、太阳虫、钟虫、痢疾内变形虫、变形虫、疟原虫、眼虫,衣藻、小球藻

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细胞种类增加。

 

1、组织:

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1) 植物组织:

 

a 保护组织:

具有保护功能,叶的表皮、根冠; 

b 营养组织:

制造、储存营养物质功能,叶肉、果肉; 

c 输导组织:

叶脉、茎中的导管和筛管; 

d 机械组织:

支撑、保护功能,叶脉、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e 分生组织:

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形成层、生长点。

 

(2) 动物组织:

 

a 上皮组织:

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人的体表、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b 结缔组织:

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分布广;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

如:

血液、软骨、肌腱等。

 

c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分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d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构成,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主要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

▲人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

结缔组织

▲人的皮肤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表皮、真皮、下皮组织。

真皮内含有血管和神经。

2、器官

▲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例如: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人体的器官很多如脑、胃、骨、血管、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等

▲人体的消化器官可分为:

(1)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分泌的消化液依次是:

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其中胆汁用于消化脂肪

注:

人的皮肤是最大的器官,分三层:

a 表皮:

由上皮组织构成 

            b 真皮:

内有血管、汗腺、毛囊、立毛肌、触觉小体、冷敏小体和热敏小体等。

 

          c 皮下组织:

主要是脂肪(脂肪是结缔组织)。

3、系统

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

 

▲人体八大系统:

(1)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2)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

(2)呼吸系统:

体内外的气体交换(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3)循环系统:

体内物质的运输(由血液、血管和心脏构成) 

(4)泌尿系统:

维持体内物质的平衡(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 

(5)运动系统:

生物体的活动(由骨、骨连接、骨骼肌构成) 

(6)生殖系统:

繁殖后代 

八大系统共同作用才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男性生殖系统:

主要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构成 

女性生殖系统:

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构成 

(7)内分泌系统:

可分泌激素,调节生命体的生长发育(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 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8)神经系统:

调节生命活动(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

▲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动物(人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人体)

4、生物与非生物

一、生物的分类

(1)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2)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越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越少。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本标准,即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和核酸;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并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在以上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二、生物的主要类群:

(1)细菌真菌和病毒

①细菌: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

荚膜和鞭毛是细菌的附属结构,并不是所有细菌所有的。

荚膜可帮助细菌抵抗环境中不利因素,起保护作用。

鞭毛则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注:

细菌:

(1)单细胞生物 大小:

0.3-2.0微米,用高倍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细菌团:

菌落——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 

(2)细菌的好处:

酸奶——乳酸杆菌 (3)细菌的结构:

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 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要依赖有机物生存;有鞭毛。

 (4)细菌的分类(根据形态不同):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分裂为主,有些如放线菌形成无性的孢子。

②真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膜外有细胞壁,质内有液泡。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子实体,地下部分—营养菌丝。

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注:

常见的单细胞真菌有:

酵母菌;多细胞的有:

青霉菌,食用菌(香菇,灵芝,金针菇,冬虫夏草,平菇,杏鲍菇,黑木耳,银耳,蟹味菇等)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无性繁殖包括:

芽殖,裂殖;有性繁殖方式:

子囊孢子。

芽殖:

这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而后形成新个体。

有多边出芽、两端出芽、和三边出芽。

裂殖:

少数种类的酵母菌与细菌一样,借细胞横分裂而繁殖。

子囊孢子: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来说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③病毒:

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2)植物:

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细胞都有细胞壁。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过程中不形成胚。

常见的植物可以分为两类:

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称为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没有种子,为无种子植物。

▲在植物界里,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最低等的是藻类植物。

1、种子植物有可分为两类: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特征: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果实和种子两部分。

b、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

c、是地球上最高等且数量最多的植物。

d、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

常见的水果、蔬菜、树木、花草都是被子植物。

例如:

香蕉甘蔗、

▲裸子植物特征:

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叶呈针状或鳞片状。

c、具有发达的根系、树干高。

d、只有种子无果实。

如:

水杉、苏铁、银杏、柏树。

2、五类植物类群比较:

植物类别

果实

种子(孢子)

代表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

青菜桃树苹果树水稻

裸子植物

种子

银杏、松、柏、衫

蕨类

孢子

蕨桫椤芒萁满江红

苔藓类

孢子

葫芦藓地钱

藻类

孢子

海带紫菜水绵衣藻

3、林耐的生物学分类方法:

(1)分类等级:

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2)种是分类的最小(基本)单位,品种不是分类的单位。

(3)生物分类等级越高,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3)动物:

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植物的特点。

根据有无分节的脊惟,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分别可称为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

1、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动物名称

生活习性

呼吸

体表

体温

生殖、受精

代表动物

鱼类

终生水生

磷片

不恒定

卵生、体外受精

鲫鱼

两栖类

幼体水生

成体两栖

幼体用鳃,成体

用肺,兼用皮肤

皮肤

裸露

不恒定

卵生、体外受精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爬行类

陆生

鳞片或甲

不恒定

卵生、体内受精

蛇龟鳄鱼变色龙

鸟类

陆上飞翔

被羽毛

恒定

卵生、体内受精

鸽子孔雀

哺乳类

水、陆

被毛

恒定

胎生、体内受精

兔鲸蝙蝠老鼠

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动物类别

主要特征

动物代表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是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变形虫

腔肠动物

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呈辐射对称

水螅、水母、海蛰、

扁形动物

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

蜗虫、血吸虫、猪绦虫

环节动物

身体圆长或扁形,有许多体节

蚯蚓、水蛭、沙蚕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

蛔虫钩虫丝虫蛲虫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

蚌蜗牛乌贼章鱼

棘皮动物

身体无贝壳,体表有棘皮突起,生活在海洋中

海星海胆海参

节肢动物

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蝴蝶蚊蝇

3、地球上约有125万种动物。

脊椎动物只占4.7万种。

无脊椎动物占地球的大多数约为120万种,无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

4、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眼和口器,胸部长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

5、生物进化的顺序水生→陆生低等→高等简单→复杂

(4)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500万种

▲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栖息地造成的。

乱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都会使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生存的条件急剧恶化。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哺乳类)被称为动物的活化石。

▲朱鹮(鸟类)濒临绝种,最珍贵的爬行动物——扬子鳄珍贵的两栖类——娃娃鱼,以上都被称为一级保护动物

▲桫椤——最珍贵的蕨类植物,珙桐(被子植物)

银杏银杉水杉(裸子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举一个实例说明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如:

自然环境中的蛇被大量捕捉后,鼠的数量就会增加,鼠的数量增加对农作物的危害就会增加。

5、代代相传的生命

(一)动物的生命周期

1.人的生命周期。

受精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死亡。

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2.青蛙的生命周期:

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死亡或冬眠。

3.家蚕的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4.蝗虫的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5.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构成。

(二)变态发育。

1.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2.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3.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和三个阶段,不经过蛹,这种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三)动物的寿命是指动物的生命周期的时间。

影响动物寿命的较大的因素有气候、食物、敌害等。

二、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是人体中的生殖细胞。

(1)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其中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

(2)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尿道等器官组成。

其中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2.受精与妊娠

(1)受精: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一般情况下,一个卵子只能接受1个精子。

受精卵形成后,也进行细胞分裂,边沿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在子宫内膜,这样妇女就怀孕了,也称为着床。

3.胚胎的发育

(1)子宫是胚胎主要的、最终的发育场所。

胚胎发育过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卵细胞质中的卵黄,以后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吸取营养和氧气,并将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

(2)胚胎发育的开端是受精卵分裂,到60天左右时,器官和系统基本形成,初具人形,成为胎儿。

(3)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280天左右,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分娩出来的胎儿叫婴儿。

三、走向成熟

1.青春期是儿童期逐渐成为中年期的过渡时期,是指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二年左右。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3.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4、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体变化最明显的时期。

(1)人体的外表变化

青春期人体的外表男女共同变化有:

身体迅速长高、体重迅速增加、长出腋毛和阴毛等。

男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长胡须、声调较低和喉结突出等。

女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脂肪增多、声调较高和乳房发育等。

(2)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这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特征。

进入青春期,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后,大约每一个月有1个成熟的卵排出。

如果卵没有受精,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月经,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月经。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排出精液,这种现象叫遗精。

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遗精。

(3)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进入青春期,心脏收缩力增强、肺通气量增大、脑调节功能增强等。

四、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1、动物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动物新老个体间的更替。

新个体是通过动物的生殖产生的,而成年个体在死亡之前,能产生新个体,以保证种族的延续。

2、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3、动物生殖的多样性

(1)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②体内受精

(2)胚胎发育方式:

①卵生②胎生③卵胎生(也叫假胎生)

4、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5、新生命诞生后,经过生长发育,最终都要衰老和死亡。

6、影响人衰老的因素有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等。

五、植物的一生

1、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两片)组成。

2、玉米种子由种皮和果皮、胚和胚乳构成;

3、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

 

                 (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 

 4、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小麦、玉米、水稻)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无胚乳的,但有极少数有胚乳,如蓖麻、莲、柿子是双子叶植物,但它们的种子里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里大多数是有胚乳的,但也有极少数如慈菇、泽泻,它是单子叶植物,但种子里无胚乳。

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淀粉遇碘会变蓝。

5、种子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6、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胚必须是活的,它是将来发育成幼苗的结构基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外部条件:

充足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叶并转绿。

 

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7、芽是未发育的茎、叶或花。

8、芽的结构有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等部分。

顶端优势:

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的发育。

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

9、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花由花被和花蕊组成,其中花萼和花瓣构成了花被,花蕊则有雄蕊和雌蕊构成。

10、植物的一生也跟动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

11、植物的种族在这种生命周期的循环运动中不断地得以延续。

12、植物的一生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等生长期后,将会死亡。

 13、植物的种族是在生命周期的循环运动中得以延续的。

六、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1、当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发育成熟,花被展开,雄蕊和雌蕊显露出来,叫开花。

2、传粉是指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3、传粉的方式: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其中,异花传粉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4、异花传粉的途径:

虫媒花,靠昆虫传粉,动力来自于昆虫;

人工授粉: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

5、完成传粉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同时花粉管内形成2个精子。

6、精子到达胚珠后,一个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7、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一般都凋落。

(也有少数花萼不凋落,如草莓)

8、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9、营养繁殖是指许多被子植物还可以用营养器官,即根、茎、叶进行繁殖的生殖方式。

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四种:

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10、植物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11、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有性生殖,不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无性生殖。

 

12、

13、植物的无性生殖 

(1)孢子繁殖:

(如:

蕨、地钱、葫芦藓、藻类) 

(2)营养繁殖:

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

 

包括:

分根、压条、扦插和嫁接等。

 

(注:

营养繁殖的优点  

(1)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繁殖速度较快。

) 

14、嫁接后苗木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

 

15、组织培养:

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于无菌状态下离体培养植物的组织、细胞等,并使其增殖,分

化来得到新植株的一种技术手段。

 16、组织培养特点:

1)新个体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亲本利用率高;3)适用范围广;4)繁殖速

度快,受季节影响小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

 

 

4、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

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