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6515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GEGROUPsystemofficeroom【GEIHUA16H-GEIHUAGEIHUA8Q8-GEIHUA1688】

 

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

1、比较各种财务管理的目标优缺点

2、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如何协调

股东和经营者间的冲突的根源是:

经营者的目标是增加报酬,休闲时间,避免风险.但往往其目标和股东不完全一致,经营者可能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

表现在于:

(1)道德风险,经营者会为了自己的目标,避免提高股价的风险,不努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2)逆向选择,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挥霍股东的财富.

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协调

(1)监督,股东和经营者由于分散或远距离,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股东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监督经营者的行为.

(2)激励,股东可以通过让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来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最大利益的行动.通常,股东会同时采取这两种方式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目标.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互相制约.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方法,它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3、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如何协调

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的根源是:

债权把资金借给企业目的是到期时收回本金和约定的利息收入,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用它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得到资金后可以通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债权人的利益,

表现:

第一,股东不经债权人的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项目.如果计划失败,对债权人来说,超额利润肯定拿不到,发生损失却有可能要分担.

第二,股东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不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而指使管理当局发行新债,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使旧债权人蒙受损失.如果企业破产,旧债权人和新债权人要共同分配破产后的财产,使旧债券的风险增加,价值下降.

股东和债权人的协调

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如破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等外,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额等.第二,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

4、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有哪些?

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银行已同意、企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限额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现金提高支付能力。

这一数据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但会在董事会决议中披露。

2、准备很快变现的非流动资产企业可能有一些长期资产可以随时出售变现而不出现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中。

例如储备的土地、未开采的采矿权、目前出租的房产等在企业发生周转困难时将其出售并不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

3、偿债能力的声誉如果企业的信用很好在短期偿债方面出现暂时困难比较容易筹集到短缺的现金。

5、区别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对于财务管理有何意义?

A、系统风险是外界的经济政治因素所导致的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可以避免的如果是有力的就能带来收益非系统风险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某一种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通过分散投资非系统性风险能够被降低如果分散充分有效地的话这种风险就能被完全消除。

非系统风险的具体结构构成内容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部分。

B、非系统风险在股市中的应用非系统风险又称非市场风险或可分散风险。

它是与整个股票市场的波动无关的风险是指某一些因素的变化造成单个股票价格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非系统风险的主要特征是:

1、他是有特殊因素引起的,2、它只影响某些股票的收益,

3、它可通过分散投资来加以消除

6、如何理解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从财务角度,风险是指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难以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尤其指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的目标:

正确地估计和计量风险在对各种可能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趋利防弊以求以最小的风险危险谋求最大的收益,同时还要善于识别、衡量、选择和获取增加企业价值的机会。

7、如何理解可持续增长与超常增长,两者有何关系

1、可持续增长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所能增长的最大值。

2、超常增长:

实际增长超过上年可持续增长称为超常增长。

3、两者关系:

实际增长率〉上年可持续增长率=超常增长率

8、财务计量中为什么必须坚持“资金时间价值“的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

1、要正确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产生原因。

时间价值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不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货币,是没有时间价值可言的。

2、要正确认识资金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

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要合理解决资金时间价值的计量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数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其绝对数是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即一定数额的资金与时间价值率的乘积。

9、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

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

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

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约有2%的国有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而外资企业的这一比率在10%以上。

(二)建立一套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将销售和应收账款的管理相结合

销售人员作为应收账款的第一责任人,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入应收账款的管理之中。

这样的话,销售人员就不会盲目地追求高销售,而忽视货款能否收回的问题。

而财务部门也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

(三)要制定企业的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企业制定收回过期应收账款的程序和有关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

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拖账期限和数额采取不同的催收方法。

对于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可以采用将应收账款改为收取应收票据。

由于应收票据具有较强的追索权,且到期之前可以背书转让或贴现,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

因此当客户到期时候不能偿还货款,企业可以要求其开出承兑汇票以抵消应收账款。

(四)实施对应收账款和赊销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

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

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

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

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

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当局。

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

(五)从真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在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分析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把过期债权款项纳入工作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

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六)补足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

企业为了当期必要的现金支出,必须要取得与之相匹配的现金流入总额。

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额扣出同期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额(包括可随时支取的银行贷款、短期证券变现净额等)后的差额,就非要通过应收账款的有效收现才能得以保证最低现金需求。

可以这样说,应收账款未来的坏账损失对企业当前经营并非最为紧要,更关键的是现期实际现金到位的应收款要能够填补同期现金流量缺口,特别是要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债务,工资支付及偿付不得展期调换的到期债务的需要。

(七)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

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