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630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

《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碰管方案Word 文档.docx

污水碰管方案Word文档

一、编制依据

1、《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

东光站排水工程(一期)设计施工图》

2、《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东光站排水工程(原沙河桥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气象、地质(土质)、地理状况等统计资料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和管理制度。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工程名称: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

东光站排水工程(一期)排水工程

2、管道敷设方式:

顶管

3、建设单位: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

中国市政设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

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6、施工单位:

成都市税务排水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7、工程质量要求:

合格。

(二)、管线迁改原因:

锦华路东侧原污水管线管径为DN1800,埋深约7m,沿锦华路自北向南排放,在站点主体结构范围内与主体冲突,为保证地铁6号线正常施工,将污水迁改至车站东侧附属结构外,改迁长度约为750m。

考虑到锦华路污水管线扩容需求,新建污水管道管径选用DN2600。

在地铁主体结构范围外将新建污水管线与原污水管线相接,新建碰管井两座(W6-1,W6-18)。

三、地形、地貌及水文情况

本场地范围地势较平坦,地貌单元为岷江水系冲积平原一级阶地,施工段地面高程为493.0~494.0m之间。

地表河流均属川西平原岷江水系,均具丰富的地表径流,是本地区地下水、地表水、河水之间相互转换的主要途径和渠道。

沿线河流,尤其是流经市区段落,基本已受到人为改造,河床深度、流量以及洪水位等均已受到人为控制。

地下水位线高程约位于487.0~489.0m之间。

1、场地岩土层分布特征

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黏质粉土、细砂、中砂、卵石;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粉质粘土、含粉质黏土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和白垩系上统夹关组砂岩(K2j)。

<1-1>杂填土:

主要分布于地表路面处,厚度0~1.50m不等,场地内分布连续,均匀性较差,透水性较差,不富水。

<1-2>素填土:

主要分布于路面下,厚度0.5~2.0m之间,为修建道路时的路基压实填土,稍密以上,夹杂少量黏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连续,透水性好,富水性好,局部含上层滞水。

<2-2>粉质黏土:

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较大,层厚为0.7~6.3m,层顶标高478.11~496.47m。

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均匀性及连续性较好,属中压缩性土,透水力微,裂隙局部发育。

<2-3-1>黏质粉土:

在场地内局部分布,中密,局部密实,层厚0.40~4.30m,层顶标高475.71~495.75m。

均匀性及连续性较差,透水力弱,属中压缩性土。

<2-4>细砂: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上部或卵石层中,均匀性及连续性差,中压缩性土,强透水层,富水性好,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流砂,可能引起地面和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甚至塌陷。

<2-5>中砂: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上部或卵石层中,均匀性及连续性差,中压缩性土,强透水层,富水性好,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流砂,可能引起地面和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甚至塌陷。

<2-9>卵石:

层厚3.0~13.0m不等,层顶标高478.58~491.2m。

褐灰色、浅灰色,湿~饱和,稍密~密实为主,局部松散。

卵石成分以岩浆岩、变质岩类岩石为主。

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圆形,分选性差,中风化~微风化。

卵石含量一般60~70%,粒径以2~15cm为主,最大粒径大于20cm,充填物主要为细、中砂及圆砾。

卵石点荷载试验,换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55.909~96.985MPa,卵石为较软岩~坚硬岩。

图1.1现场地质情况

<2-9-1>松散卵石:

褐灰色为主,湿~饱和,卵石含量约51.5%~53.6%,粒径一般为2~5cm,圆砾及细砂、中砂充填,卵石磨圆度较好。

<2-9-2>稍密卵石:

褐灰色、浅灰色,潮湿~饱和,稍密,卵石约占54.2%~59.2%,粒径一般2~8cm,圆砾及中、细砂充填,石质成分主要为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及花岗岩等,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

<2-9-3>中密卵石:

褐灰色、浅灰色,中密,局部稍密,饱和,卵石含量52.3%~80%,圆砾、中砂充填,卵石粒径2~15cm,含漂石;卵石原岩为石英砂岩、花岗岩。

据颗粒分析实验:

粒径>20mm的颗粒含量为52.3%~80.4%,粒径为2~20mm的含量为6.6%~26.1%。

<2-9-4>密实卵石:

褐灰色、浅灰色,饱和,密实,为花岗岩及石英质砂岩,卵石含量大于54.8%,卵石粒径2~20cm,含漂石,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圆砾、中砂充填。

据颗粒分析实验:

粒径>20mm的颗粒含量为54.8%~80%,粒径为2~20mm的含量为10.2%~20.1%。

8)含粉质粘土卵石:

灰黄色,湿~饱和,稍密。

成分以岩浆岩、变质岩类岩石为主。

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圆形,分选性差,强风化~中风化,少量呈微风化。

该层场地内局部分布,均匀性差,压缩性低,透水性强,为良好的地基持力层。

此次顶管工程管网覆土厚度约3.0m~5.0m之间,故根据场地岩土分布特征可知,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主要有杂填土层、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粉质粉土层、卵石土层(夹中砂、细沙)。

<2-9>卵石为本工程雨污水管道主要穿越层,局部地段穿越细砂土层,工程施工段岩土层的工程特征及水文特征,局部地段穿越细砂土层,工程施工段岩土层的工程特征及水文特征见下表

层号

名称

工程特征

水文特征

渗透系数(m/s)

<1-1>

杂填土

灰色、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稍湿。

由混凝土、沥青、碎石等组成。

水量小,富水性差,透水能力较好

<1-2>

素填土

褐色、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稍湿。

由粉质黏土夹碎石、卵石等组成。

水量小,富水性差,透水能力微。

<2-2>

粉质黏土

灰褐、黄灰色,可塑,土质较纯

水量小,富水性差,透水能力微。

5.8×10-8

<2-3-1>

黏质粉土

黄色、灰黄色,稍密,稍湿

水量小,富水性差,透水能力弱。

1.7×10-6

<2-4>

细砂

灰黄色,湿~饱和,松散

水量一般,富水性中等,透水能力中等。

9.3×10-5

<2-5>

中砂

灰黄色,湿~饱和,松散

水量一般,富水性中等,透水能力中等。

1.2×10-4

<2-9-1>

卵石

灰黄色为主,湿~饱和,松散,卵石含量约50%~55%,粒径一般为2~5cm

水量较大,富水性中等,透水能力强。

2.5×10-4

<2-9-2>

卵石

灰黄色为主,湿~饱和,松散,卵石含量约55%~60%,粒径一般为2~8cm

水量较大,富水性中等,透水能力强。

2.5×10-4

<2-9-3>

卵石

灰黄色为主,湿~饱和,松散,卵石含量约60%~70%,粒径一般为2~15cm

水量较大,富水性中等,透水能力强。

2.5×10-4

<2-9-4>

卵石

灰黄色为主,湿~饱和,松散,卵石含量约70%~75%,粒径一般为2~20cm

水量较大,富水性中等,透水能力强。

2.5×10-4

<5-2>

强风化泥岩

红褐、紫红色。

岩质软,敲击声闷,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水平节理较发育。

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岩芯手可折断

本层水量小富水性差,透水性弱。

深度10米以下。

4.6×10-7

综上所述,根据图件资料,本工程雨污水管道覆土厚度约3.0m~5.0m之间,主要穿越层富含水的<2-9>卵石,渗透系数为2.5×10-4m/s,局部地段穿越细砂土层。

2、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2.1、管线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锦华路以东人行道上方分布有高压线和通讯线,高度较低,特别是位于管线轴线原地面0—3.5米范围内沿线有通信管群、煤气管道、自来水管、电力沟槽,特别是W8-W19号井顶管施工时必须先迁改。

部分段落污水管道中线离房屋只有4-5米,确保顶管施工过程中对房屋基础的扰动,建议对房屋基础进行保护,以保证顶管施工安全。

新建顶管与现有的污水管道距离很近(最近处仅0.5米),且流水面标高一致,顶管施工地层为砂卵石层,顶进过程中可能对旧管线造成破坏。

2.2、交通条件

施工段位于锦华路一段,二环与三环之间,属于城市主干道同时也连接着附近小区,学校等重要出入路口,车流量大。

大型材料、设备及土石方外弃都需在夜间进行,给施工带来很大影响。

2.3、建筑场地周边环境

施工场地周边主要以东光街商业场所及住宅为主,施工对其影响较大,距污水管线末端碰管井50米处是沙河,河水水位2米左右。

2.4、自然条件

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严寒。

多年平均气温16.4ºC,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9.3mm,最大年降雨量1343.3mm,年降雨日141天,最大日降水量为167.6mm,最大降雨量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84.1%;多年平均蒸发量642.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8.3h;多年平均风速为1.2m/s,最大风速为14.3m/s(NE向),极大风速为18.5m/s(2011年5月1日),主导风向为E向。

四、污水管线碰管施工措施

由我公司承建的成都市地铁6号线污水管线迁改工程---东光站排水项目起点位于W6-1井,终点位于W6-18井,新建DN2600污水管与既有DN1800污水管线分别在以上两井内进行碰管。

目前W6-1及W6-21两碰管井初衬井壁已施工完成,同时既有DN1800污水管及其基础已全部挖出。

按照设计图纸,两碰管井需人工开挖至既有污水管底以下1.18米处,且原污水管线长期处于流量饱和状态,故为减小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水渗漏或原污水管线沉降等风险,经我单位现场技术人员现场分析与讨论,参考成都相似工程施工经验,此两处碰管井施工采用的施工措施如下:

、碰管井打井降水:

目前两碰管井在挖至7.5米深左右时,作业面已低于地下水位线(W6-1碰管井因场地打围时间较晚,且该井打围后施工场地较小,故W6-1井前期施工未进行降水抽排工作;W6-18碰管井位置靠近沙河,地下水水位较高),现存降水井抽排不能满足施工需求。

故为保障施工可安全顺利的进行,分别在每座碰管井(南侧和北侧)新增两座降水井进行抽排降水工作,确保施工作业期间地下水位降至作业面1米以下(碰管井开挖深度为8.7m),降水井内径为300mm,打井布管深度20米,布设临时排水管道排放至附近雨水管线内。

打井前安排人工于井位处进行探挖工作,探挖深度为3m,以确保打井作业不会对其他地下管线造成破坏。

为增强降水效果,降水井位置尽量靠近碰管井。

、底板土方开挖及支撑砖墙砌筑;目前两碰管井初衬井壁已全部施工完成,待地下水降至作业面以下后立即安排两支土建施工队伍(共计16人)分别对两碰管井底板土方进行开挖作业,开挖深度为1.2米,因现场土方为鹅卵石夹砂层,开挖过程中容易塌方,且两碰管井施工场地有限,局部仅有一人站立位置(如下图所示),

(W6-1碰管井现状照片、井一衬内空尺寸为6.5m*4m)

(W6-21碰管井现状照片、井一衬内空尺寸为6.35m*5.5m)

原污水管下部土方开挖时采取从南至北(或从北至南)单侧开挖,待挖出一定作业空间后,沿井壁一衬混凝土外边砌筑24砖墙作为初衬墙体支撑,同时在污水管基础下方砌筑24砖墙(如下图所示);

待井壁四周及两侧污水管基础下方24砖墙砌筑完成后用M7.5水泥砂浆抹面。

两侧污水管线下方砖墙为临时支护作用,支撑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对其拆除,一衬井壁下方砖墙为永久性(因为井壁还有二衬抗渗混凝土C30P8)。

砌筑24砖墙优势为:

1、随挖随砌,安全快速。

2、可防止污水管基础下方土体塌方导致基础沉降。

3、可增加后期支撑墩掏土作业空间。

、对原污水管线进行悬吊保护:

在掏既有污水管下方土体前,对既有污水管进行悬吊保护,避免在开挖原管线下部土体时,原污水管线发生沉降,具体悬吊保护措施如下:

在W6-1碰管井采用3根28#a型工字钢按一定的间距隔开摆放,工字钢通过吊车摆放完成后采用大型膨胀螺栓将其固定,然后用两根直径35mm的钢丝绳(提前计算好长度)分别从污水管基础下方穿过(用工具从两侧对掏一个小洞),并用锁扣调整加固好,最终悬吊在工字钢上面(如下图所示)。

(W6-1碰管井污水管线悬吊示意图)

W6-21碰管井

因该碰管井东侧有一根燃气主管线,为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发生碰撞,该井悬吊用两根28#a型工字钢通过电焊机将其连成一个整体后,通过吊车摆放在既有污水管正上方,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每根污水管用2根直径为35mm的钢丝绳进行悬吊,具体悬吊方法同W6-1碰管井,工字钢摆放如下图所示。

(W6-18碰管井污水管线悬吊示意图)

、对原污水管下方支撑墩位进行掏土:

考虑到现场闸板施工及后期绳锯切割,W6-1碰管井需在既有污水管下方做2个钢筋混凝土支撑墩;W6-18碰管井需要做3个钢筋混凝土支撑墩。

施工时先中间,后两边,每个支撑墩施工时分别从两侧混凝土管节包封处管基础下方同时向中间进行掏土,掏土尺寸为1.08米宽*1.18米高。

在掏土的过程中,为防止两侧土体塌方,在两侧同时砌筑24砖墙,挖一段,砌筑一段,该砖墙为临时挡土用,后期进行拆除。

在砌筑24砖墙的同时,在下方底板位置预留钢筋(钢筋型号为HRB400直径22钢筋,钢筋间距为150mm)。

每个碰管井支撑墩掏土施工前需对井内每节污水管高程进行测量记录,掏土的过程中每小时观测一次,一旦发生沉降立即停止掏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微微渗水,可立即用堵漏

剂封堵,同时现场备用四台四寸污水泵和架好逃生梯,一旦有险情,井内施工作业人员立即进行撤离),钢筋混凝土支撑墩掏土施工示意图如下。

(碰管井支撑墩掏土示意图)

、支撑墩钢筋安装:

待两侧支撑墩土方掏空后,立即对整个支撑墩区域绑扎钢筋,采用HRB400直径25mm钢筋,绑扎间距为150mm,同时与24砖墙预留插筋绑扎相连,因现场工作面狭窄,部分钢筋需切断吊运至支撑墩内部后再采用焊接相连(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各焊缝错开布置。

待钢筋绑扎焊接完成后,在污水管基础两侧支好模板,在两侧分别预留好浇筑混凝土所需洞口(同时准备两块比洞口稍大的模板,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来封堵预留洞口处),并用钢管进行支撑加固。

、支撑墩混凝土浇筑:

支撑墩所用的商品混凝土为C35P8加早强混凝土

,采用人工振捣器振捣的方法施工。

为防止新建钢筋混凝土支撑墩后期与既有污水管相连太紧,导致后期在绳锯切割时无法吊装废管,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支撑墩上方的既有污水管缠绕一圈塑料薄膜。

浇筑时先用水泥砂浆冲洗溜槽,浇筑砼时要边上料边振捣。

浇筑完成后,于12-18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方可对下一个支撑墩进行掏土,支撑墩施工总体原则是施工一座,成型一座、再施工下一座。

、碰管井二衬及门槽施工:

待碰管井内所有支撑墩施工完成后,立即拆除原污水管基础下方两侧24砖墙,同时对既有污水管下方土体进行人工开挖,开挖到指定高程后绑扎好钢筋分别浇筑一衬和二衬底板混凝土。

绑扎底板钢筋时首先将支撑墩两侧24砖墙拆除,再与24砖墙上预留钢筋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支撑墩与底板节点位置易发生渗水,故在浇筑二衬底板混凝土之前支撑墩四周与部分一衬底板混凝土需做防水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清洁支撑墩及一衬底板混凝土基本面→第一次在支撑墩及底板上均匀涂刷2mm厚高渗透性环氧防水涂料→待凝→第二次在支撑墩及底板上均匀涂刷2mm厚高渗透性环氧防水涂料→待凝),然后对二衬井壁及闸板混凝土浇筑,井壁二衬混凝土全部为C30P8抗渗等级,并只能一次性浇筑成型。

然后待破管完成后井盖板及其它附属结构施工,最后土方回填路面恢复。

⑧、金刚石绳锯切割破管:

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及两碰管井现场情况,W6-1碰管井内原DN1800污水管需进行4次切割,两刀为直口,两刀为斜口;W6-18碰管井内原DN1800污水管需进行3次切割,一刀为直口,两刀为斜口。

2、切割原管道顺序为先切割下游,自井位的下游切口依次向上游推进。

3、根据设计施工图纸,W6-1井闸板在井内管道下游设置,W6-18井闸板在井内上游设置,根据门槽尺寸加工钢板,原污水管破除后立刻使用闸板封水。

4、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确定切口位置,按照切管位置,布置金刚石钢丝绳,每道切口设置两根钢丝绳,一根使用,一根备用,以防止切管施工时发生钢丝绳断裂、破损等情况。

金刚石钢丝绳直径为1.2cm,单根金刚石钢丝绳长度约为20m。

切割所用钢丝绳为一次性消耗,使用后即作废。

切割道口位置示意图如下:

W6-1碰管井绳锯切割位置示意图

W6-18碰管井绳锯切割位置示意图

⑨、断管吊装:

1、原污水管线切割破除前将吊装所用钢丝绳绑好,吊装所用钢丝绳直径为

35mm。

每节断管采用两根钢丝绳进行吊装。

2、为保证吊装废管的施工安全,且因施工场地限制,吊装使用一台200t吊

车进行吊装。

五、污水管线碰管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1、碰管施工流程

 

2、污水管线碰管施工注意事项

(1).碰管井结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不得随意更改。

如需变动必须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协商确认后方可更改。

(2).挂壁井施工时需对施工区域定时进行沉降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

如发现沉降则需及时找出沉降原因并进行处理。

(3).二衬混凝土浇筑必须一次完成,不得出现冷缝等混凝土浇筑通病,以免通水后发生污水渗漏。

(4).污水管需切割段提前安装焊接钢筋笼。

钢筋笼焊接完毕后派专业绳切割技术人员先去管道切割位置处把绳锯固定好再把所有工作准备就绪。

测出污水及卡绳切割链:

切割的同时以防污水侧漏覆盖管道或绳切割卡链,卡链的情况会导致工作停止,需提前安装备用切割绳。

(5).旧污水管线破管需做好应急措施,准备4台4寸污水泵及2台50kw发电机。

若使用绳锯破管过程中出现卡链等设备故障时,需使用水泵将井内污水进行抽排后对所发生故障进行处理,保证破管正常施工。

(6).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碰管施工时间,避免因降雨导致旧污水管线内污水流量增大,而增加施工难度。

(7).旧污水管道切割第一道之前,必须设置备用绳,以防切割过程中断绳后水位上升不能接绳,致无法切割。

另必须将其它切口的锯绳及备用绳全部固定牢固后再进行切割。

(8).提前调查污水管线污水流量每日变化,合理安排破除旧管线施工时间,在每日水流量最小时段内施工,减小破管施工难度。

(9).现场配备2名蛙人,如果切割过程中发生断绳等情况,由蛙人下井进行处理。

六、碰管施工安全应急措施

一、碰管存在的危险源

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特点,碰管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

原污水管线污水流量过大、火灾、中毒、交通、机械伤害、触电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来编写的。

应急预案应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序号

潜在危险源部位

危险类型

控制责任部门

现有管理措施

1

原污水管线污水流量过大

水害

项目部

安全技术方案/应急预案

2

施工用电作业/电工作业

漏电/触电

项目部

按操作规程作业/临电方案

3

现场/临设区/周边环境

火灾

项目部

应急预案

4

施工现场

机械伤害

项目部

按操作规程作业/应急预案

5

生活区/厨房

食物中毒

项目部

职工健康管理制度/应急预案

6

上、下班路/施工现场

交通伤害

项目部/公司

按操作规程作业/应急预案

7

起吊

高处坠物

项目部/公司

戴好安全帽,做好起吊前的安全检查。

二、事件(事故)应急预防及救援措施

(一)、水害事故预防及救援措施

1、应急预防措施

(1)碰管前,先做好必要的临时排水系统,防止施工时发生强降雨导致地表水流入管坑造成坑内水位过高,增加施工难度。

(2)碰管施工时间应安排在凌晨污水排水量较小时间段内。

(3)碰管施工前需准备6台4寸水泵(两台备用),当污水流量较大,碰管井内水位过高导致施工困难时,使用4台污水泵抽排以降低碰管井内水位,保证施工需求。

现场配备一台100KW发电机为水泵备用电源。

(4)碰管施工人员需穿戴救生衣,预防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慎掉入碰管井中发生溺水事故。

下井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牢固的安全绳,要求安全绳末端在井上固定。

2、应急救援措施:

(1)溺水事故发生,项目部的应急救援小组,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组长与副组长做相关辅助工作。

(2)发生溺水事故后,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紧急应急小组进行现场抢救。

副组长组织有关人员和调配事故现场可以派上用场的机械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及时清理边井边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

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

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二)、触电事故预防及救援措施

1、应急预防措施

(1)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

(2)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现场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并持有效的特种操作证上岗。

(3)临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针对电源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用电设置的分布进行编制,并经公司技术部门审核,总工批准。

(4)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箱五线制,其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5)现场布线时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经测试合格后才能通电。

并做好验收记录。

(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7)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8)现场电工必须做好现场日常的检查、检测并做好记录。

(9)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灯具等。

(10)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

(11)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12)在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13)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14)同一供电系统不能同时存在TN-S和TT两个系统。

2、应急救援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