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11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精品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018.4

本试题共l4页。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合乎要求的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点雨量指某一特定地点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降水量。

下图为我国某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等值线示意图(单位:

mm)。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夏季风B.冬季风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

2.该年份容易形成内涝的城市最可能是

A.重庆B.南昌C.太原D.哈尔滨

入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与射出辐射的差额)为正值,地面温度升高,一定深度内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递;入秋后,地面净辐射为负值,地面温度下降,能量从地下向地面传递,不同季节地温(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统称)随深度变化情况不同。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一监测点(年平均气温为-5.3℃)监测3月和9月地温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该监测点冬季和夏季地温差值最大的深度出现在

A.0mB.2m

C.4mD.6m

4.如果a、b表示3月或9月,该监测点

A.a月期间地表温度渐低

B.b月期间地表温度渐高

C.a月期间正午物影渐短

D.b月期间白昼时间渐长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

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

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该地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北坡低于南坡——北坡为阴坡,比南坡热量条件差

B.西坡低于东坡——西坡为向阳坡,比东坡热量条件好

C.西北坡低于东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

D.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

6.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A.聚落区较高B.非聚落区较高

C.随坡度增加而降低D.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7.中国曾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人口增长得到控制。

下图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劳动人口增长率演变预测示意图。

据图可知

A.我国将在2021年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B.我国人口数量预计在2036—2040年间达到最大值

C.自独生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建国以来劳动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一致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

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l时,则处于劣势。

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8~9题。

产量(万吨)

区位熵

小麦

5959.3

2.41

玉米

4202.6

1.19

稻谷

841.1

0.18

棉花

233.5

4.22

8.该地形区是

A.太湖平原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9.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C.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D.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2018年1月30日,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

缅甸西南临印度洋,东北靠中国,在中部甲地带种植小麦、棉花,南部及乙地区种植水稻和黄麻。

右图为缅甸区域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有利于

A.促进缅甸能源结构优化

B.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

C.拉动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发展

D.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11.关于甲、乙两地农业发展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B.乙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C.甲降水相对少,日照较充足

D.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第Ⅱ卷(必考l35分+选考25分,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部分】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非国家突尼斯,2018年12月21日,首次迎来第一位民选总统——贝吉·凯德·埃塞卜西。

2018年4月10日,在首都蓝白小镇,中国驻突使馆应邀在突尼斯国际儿童文化节设立展台,展示儿童图书以及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二突尼斯的大理石资源非常丰富,很久以前就用于柱子、栏杆扶手和塔尖的石材装饰。

现代大理石行业主要加工大理岩作为装饰材料,产品在建筑、内外装饰和城市规划中广泛使用,被视为高档产品。

突尼斯大理石最主要的出口国为意大利(约占56%),且主要为荒料(指矿山石料经加工,具有一定规格、可满足板材加工或其它用途的块石),创造了出口总价的2/3。

大理石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

材料三突尼斯位置及大理石主要输出路线图

(1)叙述突尼斯大理石矿藏形成的地质过程。

(8分)

(2)简析突尼斯大理石出口中,荒料所占比重较大的原因。

(5分)

(3)中国已跻身为突尼斯的十大贸易伙伴国之一。

试述中国企业投资突尼斯大理石行业的有利条件。

(5分)

(4)突尼斯拟对大理石矿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开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6分)

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中部经济地带的重要省份。

该省的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

该城市群内部结构紧凑,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城市群资源。

它具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影响和辐射周边的潜在优势。

材料二湖南省略图及长沙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L湖与长江干流相互连通,该湖对长江中下游具有显著的削峰蓄洪功能,同时受长江主汛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下图为l990--2018年间L湖2月水体面积统计图(虚线为23年同期平均值:

590平方千米)。

(1)据材料描述长沙市的降水特征。

(6分)

(2)简述导致L湖面积变化的人为原因,并分析该湖泊面积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分)

(3)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具有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并列举该城市群的形成可能产生的影响。

(8分)

【选考部分】

请考生在第42、43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示意图,该区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说明该区域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及为防御地质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3.(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

材料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使“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

但城市垃圾使“美丽中国”成为尴尬的场景。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大,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及其它方式,目前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80.3%。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采用填埋场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的“美丽”?

(4分)

(2)许多人对垃圾焚烧处理方式持反对意见,请说明其理由。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