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8
100
梁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2.4.止水带和预埋件(管)
2.4.1伸缩缝和后浇带的止水带表面应平整、无油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金属止水带表面应无锈蚀、砂眼、分层等缺陷;
(2)橡胶止水带应无裂纹、气泡等缺陷。
2.4.2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正确并与伸缩缝垂直,并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mm;接头均应双面满焊,对焊缝抽检不少于一处,采用有色稀料渗透检查;
(2)橡胶止水带应采用热接,接头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气泡等缺陷;
(3)橡胶止水带不应采用铁钉固定就位,也不应在其上穿孔;
(4)转角或丁字、十字交口处宜采用工厂加工成型的止水带;
(5)止水带与钢筋间有空隙,间距不得小于80mm;
(6)止水带在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且与一次浇筑的混凝土结合牢固。
2.4.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管)安装宜采用螺栓连接,并应锁紧螺母;
2.4.4预埋螺栓、预埋件上的锚固筋端头与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当不能满足时应弯折或采取止水措施。
2.4.5预埋管的止水翼沿宽度不应小于60mm,加强钢筋或池壁钢筋距离套管不应小于80mm。
2.5、钢筋工程
2.5.1钢筋代换对应取得设计变更文件
2.5.2当钢筋工程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着不正常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5.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R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文件要求钢筋末端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和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钢筋做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5.4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作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2.5.5在施工现场,应按图纸和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由监理工程师抽取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2.5.6加工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表面洁净,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加
工、使用前清除干净。
2.5.7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池壁拉结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螺纹钢筋;
(2)拉结筋间距不小于600mm;
(3)拉结筋与止水带间距不小于80mm;
(4)拉结筋端头保护层不得小于30mm。
2.5.8梁或柱的箍筋弯钩迭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梁箍筋弯钩迭合处应间隔地放在两根架立筋上,柱箍筋弯钩迭合处相应地放在四角主筋上,梁、柱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弯钩应做成135°。
2.5.9基础钢筋有上、下两层网件时,上层钢筋网片的定位钢筋取用钢筋、型钢制作支架。
2.5.10绑扎池壁钢筋用的扎丝应弯折到池壁钢筋骨架内侧。
2.5.11水池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检查合格点率和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另有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其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查合格点率不小于90%;
(2)检测的最大偏差值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项目
质量控制要点
质量控制手段
质量目标
钢筋工程
钢筋定位、规格、数量
接头位置、锚固、搭接
墙体(柱)深入基础底板尺寸
测量、检测、取样
检测
检测
钢筋位置、规格、数量
接头、锚固、搭接、插筋
长度、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单位为mm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值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间距、受力钢筋在长度方向净尺寸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2
受力钢筋的排距
±5
3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4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钢尺量连续两档,取最大值
焊接骨架
±10
5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底板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顶盖板、池壁
±3
钢尺检查
2.5.12防水渗漏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水池池壁应做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并应符合GB50204的相关规定。
2.5.13钢筋工程为隐蔽工程在浇筑砼之前,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会同监理、总包、施工单位代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6.砼工程
2.6.1水池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下述内容:
(1)混凝土搅拌、运输与混凝土浇筑的布置、顺序、速度、振捣方式、养护方式等的控制措施;
(2)防止碱集料反应及防止渗漏的措施;
(3)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及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措施;
(4)季节性施工措施;
(5)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6.2基础在浇筑砼之前,应对轴线、标高和方位、模板和钢筋、预埋地脚螺栓、预埋孔模、预埋件和金属支架等进行检查。
2.6.3砼应有配合比试验报告。
监理工程师应在现场抽查砼坍落度是否符合实验报告要求。
2.6.4同一基础砼应用同一工厂生产的同品牌、同强度等级水泥;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应采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并符合下列规定:
(1)当有抗冻要求时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掺外加剂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与外加剂相容性良好的其他水泥;
(3)不宜使用早强型水泥(R型)。
2.6.5混凝图所用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工业用水时应符合JGJ63的规定。
骨料除应符合JGJ52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质密的石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2,且不得大于40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1%,石料吸水率不大于1.5%,不应有泥块、泥包石块;
(2)混凝土用细骨料宜采用中砂,最大粒径应小于5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3%,不应有泥块。
2.6.6水池混凝土中不得使用氯盐及含氯盐的外加剂;当配制的混凝土掺外加剂时,其品种和质量应符合GB50119规定,并经试验确定。
2.6.7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GB/T1596、GB/T18046等标准的规定。
2.6.8浇筑砼时,应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站在钢筋处操作。
2.6.9砼施工时应使用预拌砼。
2.6.10大体积砼施工时,基础内外温差不应超过25℃,监理工程师在审校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施工单位采取适用的降温防裂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应保证结构设计的强度、抗渗、抗冻等级及施工的和易性要求,并经试验确定。
配合比应符合JGJ55的规定,水灰比不应大于0.50。
2.6.11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2.6.12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管)与止水带等周边混凝土应辅助人工捣固,不得碰撞止水带。
2.6.13混凝土连续浇筑时间及坍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间歇时间不应超过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2)混凝土从剪板机卸出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应大于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处到混凝土浇筑完毕延续时间
气温℃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C20
≤C30
>C20
搅拌车运输的延续时间
min
其他运输设备的延续时间
min
≤25
120
90
90
75
>25
90
60
60
75
(3)掺有外加剂时,其延续或时间应经试验确定;
(4)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浇筑地点确定,且每工作班不少于四次,实测的混凝土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允许偏差
序号
要求坍落度
允许偏差
1
β<50
±10
2
α≤β≤90
±15
3
β≥100
±20
2.6.14当水池池壁高度不足5m时,池底板与池壁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并按规范的规定检查模板的支撑体系。
2.6.15水池池壁不应留置垂直施工缝。
2.6.16水池池壁需要留置水平施工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缝应留置在池底板上面或雁角上面不小于300mm处与池顶盖板、梁的底部。
(2)施工缝处上水带标高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应连续封闭。
2.6.17在施工缝处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不小于5Mpa;
(2)将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钢筋与止水带上的浮浆,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状态,但不积水;
(3)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为30mm~50mm的水泥砂浆,砂浆同混凝土中的砂浆成分相同;
(4)接缝处混凝土振捣密实。
2.6.18浇筑水池底板混凝土时应按伸缩缝、后浇带的设置分段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
2.6.19当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条件时,还应符合GB50496的相应规定。
2.6.20水池在未交付使用前,按设计文件规定水位充水,不宜空池,需越冬时,还应采取防冻措施。
2.6.21验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并符合下列规定;
(1)强度试件:
标养试件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组,每100㎡混凝土不少于一组;连续浇筑不大于1000㎡时,每200㎡不少于一组。
防水渗漏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水池池壁、池盖的混凝土应留置用于检测结构实体的同条件试件;
(2)抗渗条件:
工部位按池底板、池壁板留置;每一部位不少于一组;
(3)抗冻试件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抗冻等级留置:
冻融循环50次及以下不少于三组;冻融循环100次及以上不少于五组。
2.6.2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查应符合GB50107的规定;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试验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6.23水池混凝土后浇带、加强带施工,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后浇带与池体接缝处应设置止水带;
(2)后浇带接缝处的池体混凝土应凿毛,并清洗干净,保持潮湿;
(3)后浇带混凝土应在池体混凝土浇筑后,且不少于42d再施工;
(4)后浇带混凝土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且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5)后浇带、加强带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6.24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进场作业;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应浇水养护;
(3)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符合本规范4.5.5条规定,浇水次数应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时应根据养护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养护期内不得破坏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膜。
2.6.25水池施工完毕应进行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对检查出的质量缺陷按表确定缺陷的性质后,按规范的规定执行。
水池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
序号
缺陷名称
外观表征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1
露筋
水池钢筋未按混凝土包裹面外露
受力钢筋外露
其他钢筋有少量外露
2
裂缝
混凝土有缝隙且从表面延伸至内部
有贯通裂缝
有少量未贯通裂缝
3
蜂窝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面有石子外露
有多处蜂窝
有少量蜂窝
4
孔洞
混凝土的孔穴深度和长度超过保护层的厚度
有多处孔洞
有少量孔洞
5
夹渣
混凝土中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的厚度
有多处夹渣
有少量夹渣
6
疏松
混凝土局部不密实
有多处疏松
有少量疏松
7
其他缺陷
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有较大面积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少量,不影响使用
2.6.26水池形状、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