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479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

《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安全知识.docx

大学生安全知识

大学生安全知识

第一章消防安全知识

一、高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1、明火引燃--如在床上点蜡烛,吸烟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柴等,在宿舍内焚烧杂物,在宿舍内使用煤气、液化气不当,使用煤油炉、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不当等。

  2、乱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如因电线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有的甚至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

 3、使用电器不当--如电灯泡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起火;使用电热器无人监管而烤燃起火;长时间使用电器不检修,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等。

 4、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高校宿舍内的线路是按日常照明、使用小收录机等情况而设计的,如使用电炉、电饭煲、电热杯、热得快等电器常使电线过载发热而起火。

二、高校火灾隐患的部位和物品有哪些?

1、普通教室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和演示需用火、用电或化学危险物品。

2、视听教室的演播室、电子计算机中心等部位所用吸音材料不少是可燃材料,并安装了碘钨灯和聚光灯等照明设备。

3、后勤维修用火用电多,同时还经常使用易燃液体。

4、实验室内贮有一定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如使用和保管不当,极易引发火灾。

另外,在实验进程中常用明火进行加热、蒸馏等实验操作,以及使用电热仪器时用电量过大等等都可能出现危险。

5、学生宿舍、大教室、俱乐部、图书馆、食堂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安全疏散出口不足,甚至被堵塞,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6、食堂、实验室、宿舍等场所用火用电量大,特别是食堂以煤气、液化石油汽等作为燃料,极易发生爆炸起火事件。

7、有些学生不执行学校的安全规定,随意拉扯电源使用电炉做饭、电热杯或“热得快”烧水、电暖风或电热毯取暖、电熨斗熨烫衣物。

有些学生使用酒精炉、煤油炉做饭,还有的夜间熄灯后点蜡看书由于使用不当或无人看守而引起火灾。

三、怎样拨打火警电话?

火警电话是专用紧急电话,现在全国统一规定使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119”。

当有火警时,第一,打电话时要沉着冷静,就近用寝室的外线电话直接拨打“119”,而后往学校的保卫部门打电话。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来回折腾,延误时间,以致酿成严重火灾。

第二,当听到对方报“消防队”时,即可讲清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

第三,要注意对方的提问,并把自己所用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第四,当对方讲“消防队来了”,即可将电话挂断,并立即派人在校门口和必经的交叉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

四、怎样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

高校内现配备的灭火器全部是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要学会其使用方法。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

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如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5、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

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

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济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8、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着炽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五、火灾的预防

1、防止发生火灾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各级政府、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制定的消防条例和规定,以及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同学们必须遵守的准则。

这些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都是火灾事故教训的总结,要预防火灾,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严格执行、自觉遵守。

2、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学习和工作时,要严格遵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

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如放置是否妥当,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操作。

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

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

3、在宿舍,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在宿舍内吸烟;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饭煲等学校禁止使用的电热设备;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使用台灯不要靠近枕头、被褥和蚊帐等;不在宿舍内焚烧物品;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爱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随意移动或挪做他用;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等。

这些似乎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防患未然的基本防火常识。

六、一旦发生火灾该如何做?

任何一起火灾,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和猛烈阶段。

火灾的初起阶段,火源面积较小,燃烧强度弱,易于扑救,只要发现及时立即用灭火器材灭火,均能将火扑灭。

1、大学生发现的火灾一般均在初起阶段,因此当发现起火时不要惊惶失措,要勇敢地以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加以扑灭。

常见的灭火器材有轻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1301等灭火器,各种灭火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清水泡沫灭火器--适于扑灭一般及油类火灾,但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

使用时,将其倒过来稍加摇动药剂即可喷出。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于扑灭一般及电气设备火灾,但不能扑救金、钾、钠、镁、铝等金属物质的火灾。

这种灭火器的开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旋转式的,像拧开水笼头开关一样;另一种是压握式的,使用时要先拔掉插销,用一只手拿好喷射气体的喇叭筒,另一只手压握手把(像自行车刹闸一样)。

干粉灭火器--适于扑救一般及油类、有机溶剂和电器失火。

使用这种灭火器时,要先拔保险插销,然后压握手把即可,有喇叭状的喷射筒的要将喷射筒对准燃烧物。

1211和1301灭火器--是高效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的液体、气体、电气设备、精密仪器、计算机房火灾。

它具有绝缘性好、对金属蚀性小、久存不变质且灭火后不留痕迹等优点。

使用方法与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方法相同。

在使用上述灭火器时,均应注意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燃烧点,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推进,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灭火效果;同时在灭火时,要尽量使自己处在上风位置。

2、扑救火灾时,应注意先切断火场的电源和气源;同时要注意先转移火场及其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实在无法转移的应当设法降温冷却。

3、火灾的发展阶段火势较猛,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报“119”火警。

报警时应沉着镇定,清楚扼要地讲明起火地点(单位、门牌号)、燃烧的物质、火势情况等,同时也应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告诉对方,以便随时联系。

报警完毕,应派人在校门口等候,以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除了及时报"119"外,还应向学校保卫部门立即报告。

4、火灾发生后,如果被大火围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慌乱,应根据火势情况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争取时间尽快脱离危险区域。

七、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1、争取时间,尽快脱离现场。

火灾发生后,不要为穿衣、找钱财等琐碎小事而延误宝贵的逃生时间,要选择与火源相反的通道迅速逃脱险境。

现场有浓烟时,应尽量放低身体或是爬行,千万不要直立行走,以免被浓烟窒息。

衣服被烧时不要惊慌,可立即在地上翻滚以使明火熄灭。

2、选择通道,果断脱离。

如果楼梯已起火但火势并不很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裤或被单由楼上快速冲下。

如果楼梯火势猛烈而不能强行通过时,可以利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布条连接成绳子,将一端拴在牢固的门窗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从窗口滑下。

如果火灾威胁严重、有生命危险时,若楼层只有二三层高,可以考虑从窗户跳下,跳前先向下抛一些软质物品,然后用手挟住窗子往下滑以尽量缩短高度,要保证脚先落地以保证生命安全。

逃离时千万不要乘电梯,以防电路断掉后被困在电梯中。

3、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当各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时,则应退回居室内,采取防烟、堵火措施,关闭门窗,并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的时间。

要用多层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个人防护。

同时可向室外扔些小东西,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的信号。

有手机的或室内有电话的,用手机或电话同外界加紧联络,争取时间使外界尽快来救援。

第二章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1.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用了被细菌性或化学性毒物污染的食物,或误食了本身有毒的食物,就会引起急性中毒性疾病,这就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

        

    2.食物中毒的特点

    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没有传染性。

    3.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1)食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环节疏于食品卫生管理,使食品受到污染。

此类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

    

(2)滥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原料。

如用甲醇配制假酒、食用油中掺入液体石蜡。

    (3)误食亚硝酸盐、河豚鱼、毒蘑菇和农药、鼠药等污染的食物。

这类中毒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4)食品加工、贮存不当。

如四季豆和面豆没有烧熟煮透,没把有毒成分皂素、植物血凝素破坏掉;马铃薯发芽会产生有毒的龙葵素。

    (5)农药、鼠药管理不善。

如鼠药和沾有鼠药的食饵到处丢弃,使食物受到污染;滥用农药造成上市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超标。

(6)投毒。

常见的有剧毒鼠药或亚硝酸盐。

 4.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污染食物,并在其中产生毒素。

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

这是由于气温高,适合于细菌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中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品。

(2)真菌毒素中毒:

常见的有赤霉病麦中毒、霉玉米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等。

   (3)动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两种:

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如河豚鱼;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含高组胺的鱼类。

    (4)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三种:

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毒蘑菇、桐油;将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如生豆浆、苦杏仁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如发芽马铃薯。

    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面豆中毒、毒蘑菇中毒、生豆浆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苦杏仁、桐油等。

    (5)化学性食物中毒:

如农药、鼠药、亚硝酸盐。

    5.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通常在外观上与正常食物没有明显区别,消费者凭感觉不易判断。

    

(1)动物性食品:

大部分食物中毒是由动物来源的食品引起,如肉、禽、蛋、乳等。

(2)非动物性食品:

虽然非动物来源的食品不如动物性食品引起食物中毒那么常见,但危险性并不比动物性食品低。

粮谷类食品,如米饭、米糕,容易被蜡样芽胞杆菌和葡萄球菌污染,引起蜡样芽胞杆菌或葡萄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蔬菜、水果易被农药污染或被肠道病菌的污染。

(3)毒蘑菇、霉变甘蔗、未加热透的豆浆和面豆及发芽的马铃薯等引起食物中毒也很常见。

    6.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临床上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

胃肠型临床上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排水样便,可带少量粘液,重者可出现休克,发病率高,病程短,病死率低。

神经型主要有肉毒毒素中毒,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较高。

5月至10月,最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是因为在此期间,气温较高,细菌易于生长繁殖;人体防御机能往往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蛋及其制品。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彻底杀灭病原菌三个环节。

由于有些细菌毒素耐热,如果食品中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毒素,食用前加热也不能被破坏,因此,更应注意第二个环节,使其不产生毒素。

 7.食物中毒的自救

(1)想吐的话,就吐出,出现脱水症状时要到医院就医。

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着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2)不要轻易地服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3)催吐:

进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排出毒物。

也可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

还可将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4)导泻:

如果进餐的时间较长,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和毒素尽快排出体外。

可用大黄30克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5)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性服下。

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

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6)卧床休息,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米汤、藕粉、糖水煮鸡蛋、蒸鸡蛋羹、馄饨、米粥、面条,避免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以及各种辛辣调味品,如葱、姜、蒜、辣椒、胡椒粉、咖喱、芥末等,多饮盐糖水。

吐泻腹痛剧烈者暂禁食。

    (7)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有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8)如症状无缓解的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极度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8.出现呕吐时该怎么办

    当出现呕吐时,特别是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要注意:

    

(1)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侧卧,便于吐出。

    

(2)呕吐时,不要喝水或吃食物,但在呕吐停止后应尽早补充水分,以避免脱水。

    (3)留取呕吐物和大便样本,给医生检查。

    (4)如果腹痛剧烈,可采取仰睡的姿势,并将双膝变曲,这样有助于腹肌紧张,缓解腹痛。

   (5)将腹部盖上保暖。

    (6)当出现脸色发青、冒冷汗、脉搏虚弱时,要马上送医院,谨防休克症状。

一般来说,进食短时间内即出现症状,往往是重症中毒。

小孩和老人敏感性高,要尽快治疗。

食物中毒引起中毒性休克,会危及生命。

     9.食物中毒的避险

    可采取以下的措施避险:

    

(1)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2)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3)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以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

    (4)购买和食用罐头、定型包装食品时,请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开罐、打开包装后要尽快食用,不可放在罐内或存放过久。

建议不要购买散装白酒和植物油。

    (5)要做好自备水的防护,保证水质卫生安全;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活饮用水。

    (6)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要存放在食品加工经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

    (7)加工、贮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

    (8)刀、砧板等用具要经常清洗,并要保持干爽,以免细菌滋生,成为传播细菌的途径,污染其他食物。

    (9)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注意洗手,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必须再次洗手。

上厕所后,更要彻底地清洁双手。

父母要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在进食前后及上厕所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习惯。

    (10)新鲜的食物要好好地储存,马上用不完的,应放在冰箱中储存。

    (11)食物必须煮熟煮透,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隔夜的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12)制作凉拌菜时应将手洗净、消毒,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供加工凉拌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制作肉类、水产品类凉菜拼盘的原料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应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13)家庭自办宴席时,应了解厨师的健康状况,并临时隔离加工场地,避免闲杂人员进入。

10.安全的食品制备规则

    安全的食品制备规则由WHO提出,包括: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4)注重熟食品的贮存;

    (5)经贮存的熟食品食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7)反复洗手;

    (8)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的清洁;

    (9)防止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污染食品

    (10)使用洁净水。

        

     11.如何预防麻痹性贝类中毒

     蚝、蚬、青口、螺、扇贝及带子等贝类可含有麻痺性神经毒素,进食含有毒素的贝类可引起中毒。

目前已从贝类中分离、纯化了几种,其中石房蛤毒素发现得最早。

当贝类摄取了有毒的藻类时,毒素便会积存在贝类的体內,并呈结合状态,故对贝类本身没有毒性。

当人摄入这种贝类后,毒素可迅速从贝肉中释放出来,并对人产生毒性作用。

贝类含毒量会随着毒藻的摄取量而增减。

当有赤潮(即毒藻大量繁殖时的现象)发生时,贝类体內的毒素含量会较多。

有毒的贝类无论其外表,还是味道均与正常的贝类没有什么差异。

石房蛤毒素为神经毒,可阻断神经的传导,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舌及四肢末端出现刺痛、麻木或灼热的感觉,腿、颈部麻痹,运动失调。

严重者会因呼吸系统麻痺而死亡。

    目前对贝类中毒还没有有效的解毒剂。

有效的抢救措施是及早催吐、洗胃、导泻,同时对症治疗。

患者应立即到附近医院接受治疗,并保存食物残渣供检验。

    12.如何识别毒蘑菇

    

(1)看颜色:

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

    

(2)看形状:

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

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有菌轮,苗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3)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

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4)测试:

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

    (5)煮试:

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后,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说明蘑菇有毒,变黄则无毒。

大蒜或大米变色则说明蘑菇有毒,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13.如何防止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

    

(1)蔬菜及水果要冲洗干净。

热水洗、碱水洗、洗涤剂洗、烫漂等通常能更有效地降低食品中水溶性农药残留量。

    

(2)蔬菜水果食用前在清水中浸泡6小时会有效地去除残留的农药;有的有机磷遇碱会分解,如加碱,效果会更好。

有机磷农药热稳定性差,在沸水中浸泡1分钟可除去90%以上。

   (3)去皮是除去水果中残留农药的有效方法。

    (4)有人提出“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综合处理方法以去除蔬菜中残留的农药.

第三章交通安全知识

一、大学生交通安全的概念与交通事故的危害

交通安全是指不发生交通事故或少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观条件,即指交通参与者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警惕,不因麻痹大意而发生交通事故。

大学生交通安全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道路行走、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人身安全。

只要有行人、车辆、道路这三个交通安全要素存在,就有交通安全问题,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断送美好的前程,甚至生命。

二、大学校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校园内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

许多高校教师拥有私家轿车已不算希奇,摩托车更是普遍,学生骑自行车的很多,开汽车上学也已不再是新闻了。

校园道路建设、校园交通管理滞后于高校的发展,一般校园道路都比较狭窄,交叉路口没有信号灯管制,也没有专职交通管理人员管理;校园内人员居住集中,上、下课时容易形成人流高峰等等原因,致使高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三、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

1、校园内易发生的交通事故

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

许多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头脑里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同时有的同学在思想上还存在校园内骑车和行走肯定比公路上安全的错误认识,一旦遇到意外,发生交通事故就在所难免。

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最主要的形式,表现为行人在走路时边走路边看书边听音乐,或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2)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

大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更是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

(3)骑“飞车”。

一般高校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宿舍与教室、图书馆等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所以许多大学生购买了自行车,课间或下课时骑自行车在人海中穿行是大学的一道风景线。

但部分学生骑车技术也实在“高超”,居然能把自行车骑得与汽车比快慢,孰不知就此埋下了祸根。

2、校园外常见的交通事故

(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

大学生余暇空闲时购物、观光、访友要到市区活动,这些地方车流量大,行人多,各种交通标志眼花缭乱,与校园相比交通状况更加复杂,若缺乏通行经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

难怪上海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说:

“在各个大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少数学生书读得越多,越不会走路,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越淡薄,不仅在校园里乱骑车、乱停车,在马路上违反交通规则也时有发生。

(2)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交通事故。

大学生离校、返校,外出旅游、社会实践,寻找工作等都要乘坐各种长途或短途的交通工具。

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因乘坐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群体性伤亡,教训十分惨重。

四、交通事故的预防

1、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是最起码的要求。

若没有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带来生命之忧。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安全。

以下两点是大家必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

(1)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