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经管产业经济学课后案例仅供参考.docx
《15经管产业经济学课后案例仅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经管产业经济学课后案例仅供参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经管产业经济学课后案例仅供参考
产业经济学课后案例分析(仅供参考)
目录(13题):
第三章我国公用企业与铁路改革P93
第四章我国纺织业退出援助政策P131
第五章金松集团失败的合并P157
第六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P175
第七章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P208
第八章美国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P233
第九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P261
第十章日本产业政策P281
第十一章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与治理政策P317
第十二章让人头疼的成品油价格P351
第十三章英国广告行业与自律管理P363
第十四章浏阳花炮产业集聚P387
第十五章中国手机业的产业生命周期P407
第三章我国公用企业与铁路改革P93
1、你认为我国公用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公用事业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其本身特殊性,公用事业改革不能套用一般行业或企业的改革模式。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公用企业未来的改革应该是坚持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在统一规划、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统一价格收费监管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公用企业垄断经营体制,加快公用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增强公用企业活力,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2、国外公用企业改革进程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公用企业改革在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方面有重大成就,为此,对我国公用企业改革来说: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服务、管理和监督作用;
(2)在保证政府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前提下,打破公用企业独家垄断经营局面,引入竞争机制;
(3)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5)转变监管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组织的功能。
3、我国铁路运输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
根据我国国情,铁路运输业改革,可以采取多种目标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我国铁路运输业改革应该采取“网运分离+区域公司”的混合模式。
如在中国东部人口稠密、铁路客运量大,具有“不同运输工具竞争”性质的地区,可以组建网运合一的公司。
在某些运量特别大的路段,甚至可以组建一个以上的网运合一公司。
其他地区可以采取网运分离模式。
通过组建国家路网公司,负责经营全国范围内网运分离条件下的路网基础部分。
网运分离部分的网上运输业务,可以由网运合一的区域性客运或货运公司承担,也可组建独立的客运和货运公司,但是这样的专业运输公司应当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不宜过小。
在存在若干网运合一区域性公司的情况下,应当通过法律规定国家路网公司强制性地拥有网运合一区域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也可采取双方相互持股的方式,保证全国范围内的“通路权”。
同时考虑设立国家铁路调度中心,负责全国铁路运输的必要协调与组织。
第四章我国纺织业退出援助政策P131
1、我国国有纺织企业的制度性退出壁垒有哪些?
我国国有纺织企业的退出壁垒主要包括经济性退出壁垒和制度性退出壁垒两种。
经济性退出壁垒,如资产专用性所引致的埋没费用、劳动者解雇和改行所带来的费用及结合生产的损失等等,如果企业能跨越这些障碍,则退出行为就会自发发生。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国有纺织企业似乎缺乏自发退出的动力和能力,某些产企业虽然长时间亏损,但仍不能自发退出,主要是源于制度性的因素。
这种制度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创办的多元化目标、地方政府的保护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因素。
2、造成我国国有纺织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的因素是什么?
(1)国有企业开办的多元化目标,使得企业在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追求自身特殊利益(如企业利润和职工福利最大化等)的同时,还必须与所有者的各种目标相符合,实现企业效用最大化。
国有纺织企业实现的多元化目标主要体现在企业承担的社会性负担和实现的财政性目标上。
社会性负担:
a.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大量就业;b.国有纺织企业还承担着职工的社会保障职能。
财政性目标:
a.增加地方收入;b.具有较高的创利创汇能力。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是纺织企业具有高制度性退出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有纺织企业产权模糊,企业的退出决策成为在所有者缺位情况下的公共选择,其参与决策者有政府、经营者、企业职工等,在现行的体制下,它们往往具有一票否决权。
政府官员出于政绩考虑,需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另外,维持地方安定也是其重要职责,而企业一旦退出,在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职工再就业立即成为其工作压力之一,所以,它们对企业的退出可能会作出严加干预的反应。
第五章金松集团失败的合并P157
1、企业进行混合改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如果不满足,会带来什么后果?
(1)企业混合改制需要满足的条件: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企业在决定是否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条件:
①主业已经取得突出成绩,拥有稳固的行业地位;
②原有领域已经没有发展潜力,或者在新的领域中具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出现了新的市场机会;
③新进入领域和主业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带动原来主业或者收到原来主业的带动,具有“协同效应”;
④有足够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保障,具有协调各种不同业务的能力;
⑤混合一体化所产生的效应足以弥补由业务多样化带来的管理成本的增加。
如果不满足,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具体如下:
战略目标不能协同,核心竞争力下降;
原有产品品牌消失,市场份额萎缩;
营业收入不断下降,资源浪费严重;
公司面临破产和倒闭的风险等等。
2.从本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如下:
第一,战略协同是横向购并的基础。
随着国内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企业的重组将更加规范,利用并购游戏获利的可能将更小,获得财务性收益将不再是收购的最主要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横向并购(联合)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融资圈钱和市场炒作,而是在明确的战略指导下的战略并购,并购的目的主要为集中并购双方的优势,迅速壮大企业实力,迎接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或者最大限度占领地区市场。
在采用企业集团式的企业联合中,必须有一个核心企业。
它要有相当的大规模及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核心企业中要有一个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以及明确的企业经营战略。
第二,并购将以市场行为为主。
西方国家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并购一般都是自主的市场行为,而较少政府干预,这样有利于并购后的管理整合。
而我国则有所不同,过去国内企业的并购更多的以政府推动为主,企业按照市场要求自主进行的并购行为相对较少,这给企业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政府和企业都越来越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政府的参与会越来越少,而企业的自主程度会越来越高,是企业间充分按照市场规律作出的战略选择,这对于企业的并购过程以及并购后的整合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对于影响到某些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或者企业领导层利益的强强并购,仍然需要政府部门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协调作用,而对于某些可能导致垄断市场的强强并购行为政府部门则相应的要进行控制。
第三,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需要相互渗透。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二者必然会发展到相互渗透。
第六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P175
1.请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及西蒙.库兹涅茨理论分析日本产业演变的规律及原因?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及西蒙.库兹涅茨理论,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及就业份额不断降低,就业人口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基本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原因:
(1)日本战后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及设计;
(3)依靠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援助,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
2.日本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1)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
(2)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4)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一产向二、三产转移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稳步推进的基础上;
(5)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产业发展绝对不能走产业空心化道路。
第七章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P208
1.湖北为什么要发展高科技产业?
(1)传统产业虽然奠定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但其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等负面效应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高科技产业本身不仅可以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高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带动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
(3)国家区域经济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需要;
(4)发展高科技产业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形成核心竞争力。
2.由表7-16和表7-17可知哪些传统产业对高技术产业整体的消耗最大?
湖北省传统产业对高技术产业整体直接消耗较大的前10位部门依次为科学研究、综合技术、邮政、金融保险、旅游业、文体娱乐、电气机械、其它服务、金属采选和公共管理;
传统产业对高技术产业整体完全消耗较大的前10位的传统产业部门依次为科学研究、综合技术、金融保险、邮政业、旅游业、电气机械、文体娱乐、金属采选、其它服务和石气开采。
第八章美国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P233
1.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传统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美国高技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基础,高技术产业利用其自身的渗透性和关联性不断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和两者的产业融合。
2.高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深层原因什么?
按照库茨涅茨和钱纳里的观点,发展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当原有的产业结构不能有效满足经济增长时,适时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有效利用高技术产业本身就所具备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和带动性,可以不断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第九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P261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1)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不一,但基本达到了工业化中期水平,具备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基础;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为产业分工与协作提供了条件;
(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产业结构全面趋同现象严重,不利于整个区域形成大范围内的产业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协作。
2.如何进一步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低水平趋同现象严重。
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多元化发展放在长三角地区的大背景下,就成了“重复建设”,既不能充分发挥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又无法使资源在区域大范围内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和利用,不能形成区域主导专业化工业行业。
(1)进行顶层设计,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2)尽快改变产业结构“低水平趋同”现象,促进产业结构由“同质同构”向“异质同构”转变;
(3)在相关城市间加快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和层次有序的产业链条。
第十章日本产业政策P281
1.产业政策的作用有哪些?
局限性有哪些?
作用:
(1)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2)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
(3)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4)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局限性:
(1)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来说,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作用;
(2)产业政策本身并非是万能的魔杖,片面夸大产业政策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3)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
(4)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2.从日本的产业政策中得到哪些启示?
(1)制定合理完善的产业政策;
(2)政府部门还必须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公共服务;
(3)继续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4)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
第十一章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与治理政策P317
1.如何定位政府在产能过剩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给予市场调节更多的空间,做好市场环境下的角色转换。
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主要包括:
市场的监管者、竞争机制的维护者、市场失灵的干预者。
2.产能过剩的原因和根本政策选择是什么?
原因:
(1)地方政府行政力量推动是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2)经济运行波动性大,内需和外需的收缩加剧产能过剩;(3)政策有效性不高,政府服务信息不足引发产能过剩。
根本政策选择:
(1)建立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改革产业调控思路;
(2)对不同性质的过剩产能,应采取不同的调控方法;
(3)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
(4)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
第十四章浏阳花炮产业集聚P387
1.浏阳花炮产业集聚属于何种类型?
其特点是什么?
属于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
特点:
一般都是依托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在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格局,逐步演进为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
2.浏阳花炮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有何贡献?
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
贡献:
增加经济效益;增加创新效益;增加竞争优势。
启示:
(1)以产业集聚发展拉动增长极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
(2)发挥集聚效应,打造特色地方工业;
(3)完善功能建设,以平台建设破解集聚区要素瓶颈制约;
(4)实现产业“链”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5)引导人口集聚,加快产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