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188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docx

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2017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共安排十一个单元的内容。

具体安排为:

《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

(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根据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

内容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加强探索规律和知识的简单应用。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

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这些内容既是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他领域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持,有利于丰富数学学习素材,促进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实现不同领域内容的有机融合。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

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初步体会统计的价值,并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图形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感知抽象过程。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问题解决方面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方面

(1)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培养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学生生活,虽然对小学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但由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刚入学的特点。

他们天真、活泼、好学,大多数人思维活跃,会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引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初步情感,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也是本册教学工作的重点,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作业的习惯。

学生在写作业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方法,保护学生视力。

督促学生认真听题、规范书写、细心计算、耐心检查。

2.创设兴趣盎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选择现实、有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如“数一数”教学中,选择了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

在教学“比一比”“分一分”时,用学生熟悉的校园和商店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和分类的活动。

认识10以内的数时,也是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可能见过的场景和事物,让学生充分积累感性认识,为数的抽象奠定基础。

在认识加法、减法和学习10以内加法和减法计算时,利用学生活动场景及熟悉的数量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主动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以“森林运动会”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以“小兔采蘑菇”为素材,启发学生认识0的含义,并在0与已经认识的3、2、1等数之间建立起联系。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也选择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童话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

数学学习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以及合作交流等活动,感悟、领会或发现数学知识与结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从这一点出发,为学生创设大量的探索机会,提供足够的合作交流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比一比”“分一分”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观察、思考,获得结论。

在教学“认识物体”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观察、比较,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不同形状,并认识相应的几何图形。

在教学认数时,引导学生通过“分与合”的操作,感悟分合思想,进行相互交流,抽象、概括出10以内数的不同分法和组成方法;让学生通过数数和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活动,理解11~20各数的实际意义。

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幷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优化计算方法。

4.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本册教材除了例题之外,还设计了“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栏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试一试”不是例题的再现和重复,而是例题的变化和发展,是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发展及其内在关系,提高自主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摆一摆、算一算和开展游戏等形式,巩固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重避免机械重复以及单纯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安排适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和应用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方法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同时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发现、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某些单元后面还编写了“复习”帮助学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必要的回顾,以促进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合理认知结构的形成。

5.设计丰富并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并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思考题,还以“你知道吗”形式安排一些浅显、生动的自主阅读材料。

教材一共安排了12到思考题,这些题目涉及数和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等内容。

解答这类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还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两则自主阅读材料,一是结合“几和第几”的认识;二是在认识了1~10的基础上,介绍用简便的手势表示数的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愿望,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现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各单元的教学建议

1.数一数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数出10以内的物体或人,这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第一次接触的数学内容。

在这之前,学生大部分有一些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一般也能数出10以内的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习、初步建立数学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也为后面正式学习认数和计算做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场景图提供的信息,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教学难点是根据物体和人的个数画出相应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和人。

教学时从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数数,并注意组织交流。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使他们产生兴趣。

接着让学生试着数一数其中人或物体的个数,注意不限制数什么和怎样数,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组织交流各种物体和人的个数以及数数的方法,并对学生数数的方法加以点评,帮助他们在此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方法,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的数量。

同时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

在教学用圆点表示数时,指导学生找一找,再依次数一数、说一说。

结合找、数、说的过程,画出相应的圆点,并体会圆点的个数就表示物体或人的数量,感受从具体的人或物体抽象到圆点再抽象到数的过程。

根据给出点的个数找出相应的物体(或人),这样既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又能使学生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感悟数的抽象过程。

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表达完整。

在教学环节完成之后,还可引导学生再数一数教室里、校园里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鼓励他们用打勾或画点等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对10以内数的感性认识,更快融入小学学习生活。

2.比一比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这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进行比较时,不仅需要正确运用基本的比较方法,而且还需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以及采用一些灵活的比较策略。

教学时,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

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通过观察、思考,再进行比较和判断,进而获得正确的认识。

另一方面要重视比较方法的引领。

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比较方法,如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用简易的天平作为比较轻重的工具等。

进而注意通过一些复杂的物体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或采用更为灵活的比较方法,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

如“想想做做”第3题比较3条线的长短,就需要在数一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再如,“想想做做”第5题比较3个杯里水的多少,就需要综合考虑水面高度和杯子粗细这两个因素。

3.分一分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按照同一种标准对给出的物体进行分类。

即每次分类只能依据同一个标准,分得的结果不能互相包含或交叉,等等。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把一些物体按不同的标准依次分类。

因为不同的标准会对学生的分类活动产生一定的干扰,这种干扰会影响学生判断分类结果的正确性。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还是学习统计、开展统计活动的基础。

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1)联系实际,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会分类。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感受和认识分类,体会分类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

同样的物体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在习题设置方面,注意依据学生的学习心里,先按指定标准分一分,再让他们自己确定标准分一分,最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分类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价值。

(2)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供学生分类的物体。

要尽可能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相对熟悉的事物,并能促使学生在生活中适当拓展知识面。

可以从这三方面进行选择:

一是学生熟悉的各种玩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皮球、积木等等;二是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如小狗、小兔、小鹿、小猴、小鸟等等;三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且特点十分明显的物品,如树叶、茶杯、儿童书籍等等。

(3)采用合适的活动形式和练习形式,以便于自主完成相关的分类活动。

由于一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比较少,识字量也非常有限等实际状况,除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或直接动手分一分外,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连一连、圈一圈、涂一涂等形式完成相关物体的分类。

这些形式便于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认位置

本单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物体间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在此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有关位置关系的感性经验。

通过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些简单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也能为今后认识物体、认识图形,以及进一步学习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和处理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辨认左右方位。

学生对上下、前后的认识有着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清楚地加以辨认,但不少学生对左右往往不容易分清。

教学中要突出对左、右方位体验和辨认。

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辨认左、右。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借助对左手、右手的已有认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例如,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说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等等。

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逐步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同时要注意恰当控制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5.认识10以内的数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数的含义、写数、和大小比较;教学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

教学中突出数和生活的联系,数来源于数(shǔ),选用学生熟悉的、能够接受的生活素材作为认数的题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联系现实的生活情境,在数物体个数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数。

在教学数的认识时,按“在实际情境中数数——用数珠表示数——认数字——写数”的顺序教学,既便于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关系,激发认数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具体含义,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

在认识了1~5以后,教学几和第几的认识,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教材还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大小概念,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建立“同样多”和“多”“少”的概念,学会用“=、>、<”表示。

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技能。

如让学生把数出的实物个数与相应的数连一连,画图或涂色表示相应的数,涂色表示几个和第几个,数物体个数写出相应的数,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直观比较物体个数的多少,用符号或者词语表达数的大小关系等。

在读数、写数方面,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排一排、读一读,先数后写等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产生对认数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规范地写数。

教师亲自示范或用课件展示,在让学生沿虚线描出数字,最后在“日”字格里独立书写,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工整地写数。

同时还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专门安排学生进行写数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6.认识图形

(一)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形成表象——揭示名称“的过程。

课前可以准备一些积木玩具,利用这些积木,让学生分小组搭积木,数数各是用怎样的积木拼搭的,从而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接着让学生依次看一看、摸一摸每类物体,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交流,初步形成表象。

随后抽出相应的直观图形,认识其名称。

本单元末安排的“有趣的拼搭”属于动手操作型的实践活动,一共安排了五项活动内容。

“滚一滚”、“堆一堆”让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的区别,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是“平”的,圆柱有的面和球的面是“曲”的,进一步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

“摸一摸”、“搭一搭”利用对四种形体特征的感知进行判断和创建,“数一数”,数出自己拼搭的形体所用物体的个数。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7.分与合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而且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2~5的分与合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6、7的分与合侧重引导学生体会“有序”;8、9的分与合要求学生运用“有序”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索;10的分与合则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探索。

教学难点是相关数学思想的渗透以及有序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学时,要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操作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

在具体的分与合的操作中体会数的“分”与“合”的思想。

10以内的分与合,包括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以及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

教材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是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由分实物抽象为分解数,然后由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

在感兴趣的氛围中,提高练习的效率。

教材安排了四次“想想做做”和2个练习,设计的练习形式很有情趣,学生喜欢。

如“对口令”、“找朋友”、“蚂蚁搬家”、“猜一猜”等游戏。

这些活动可以在课内外多次组织,以达到学生熟记10以内数的组成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但是也应该意识到,学生过去是一个一个地数数,现在可以由两个数合成一个数,这实际是由按个计数向按群计数的发展,这种发展对不少学生来说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因此会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更不能熟记,对于这样的学生仍有必要加强训练,可以借助用学具摆一摆,有序地分一分,边分边说数的分与合,使这种分与合的表象成为记忆数的组成的支撑。

要通过个别辅导,使后进生达到应有的熟练程度,避免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8.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这不仅是这部分内容在数与计算知识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基础性地位,而且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对学生进一步形成计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用括线和“?

”表示实际问题。

该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结构完整的实际问题,与此前的看图列式的难度有所增加,而且需要学生在不同计算方法之间进行选择。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1)教学时重视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体会。

首先创设动态的情境,强化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感知。

例1、例2中浇花小朋友来和去的变化情境,能让学生现象地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如第46页的“试一试”。

通过精心安排的操作活动,以及对逐渐变化的问题情境和解决过程进行描述交流,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体会。

如第45页第2题、第62页“试一试”。

而例题通过“一图一式”→“一图两式”→“一图四式”的变化,发展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认识。

(2)合理设计学习活动的层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例题及后面的“试一试”“想想做做”,采取了逐步放开的策略,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经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理安排加、减法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练习形式多样化,有联系具体情境的,有游戏互动的,有开展计算竞赛的,从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对计算中的一些简单规律,采用对比的形式出现,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4)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9.认识11~20各数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掌握读、写数前提是正确理解数的含义、顺序和组成,而掌握了读、写又能反过来促进对数的含义、顺序和组成等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是写11~20各数,这是由于11~20各数是由十和几合起来的(其中20是两个十),要用两个数字表示一个数。

所以,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体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数经验,注重操作活动在认数中的作用。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注重操作活动,引领学生有具体到抽象,逐步认识11~20各数。

按照“摆小棒数数、读数——用计数器表示数——写数”的顺序学习,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小棒和用计数器表示数的活动,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从不同角度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或两个十)组成的,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感。

数感的培养,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数、估计、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

例如,抓一把小棒,数数多少根;拿出数学书,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20张有多厚等等。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

在认识了11~20各数之后,引导学生应用数的组成知识,自主探索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是,用所学习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从本单元开始,第一次用文字呈现所求问题(包括表格、对话等)。

(1)借助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入实际问题。

仍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实际应用”基本思路呈现,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学习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因此,要重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它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

“凑十法”包括多种方式,如“拆大数,凑小数”“拆小数,凑大数”等。

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

教学9加几时,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算法,再借助直观初步理解并掌握“凑十法”。

教学8、7加几时,则主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凑十方法,并通过“试一试”启发他们从依据学过的算式的得数推想出新的算式的得数。

教学6、5、4、3、2加几时,鼓励学生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引导他们逐步优化算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有效地发展数学思考。

(2)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加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注意用图画、图文结合、对话、表格等多种方式呈现,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注意从相对开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