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docx
《增城市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城市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城市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增城市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xxxx年2月11日在增城市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增城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xxxx年工作回顾
xxxx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我们既要应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又要妥善处理我市历史遗留问题。
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市政府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6.23亿元,增长4.6%(如不含广本则892.06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85.45亿元,增长0.51%;农业总产值89.73亿元,下降4.8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55亿元,增长4.05%;固定资产投资333.82亿元,增长13.5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1.52亿元,增长10.5%;全市年末个人储蓄存款581.13亿元,增长3.6%,贷款余额747.82亿元,增长9.02%。
去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离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这既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定指标时对形势判断偏于乐观、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特征认识不深刻的主观原因。
同时,在全国经济普查中,我们主动剔除了现实中不存在的212家企业,减少129.94亿元的统计产值,这也为未来经济健康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产业后劲不断增强。
我们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强主导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壮大先进制造业方面,全市新引进风火轮机械等15个工业项目,北汽华南生产基地顺利投产,广本第三工厂、广本发动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五羊本田、索菲亚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实施增资扩产。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低碳总部园区、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动工建设,三英温泉酒店、万达广场建成运营。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加强牛仔服装转型升级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牛仔服装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全国首家牛仔谷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
在发展生态产业方面,小楼人家农民集约创业农业园、朱村都市型现代农业园、石滩现代农业园等功能设施不断完善,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建成“万家旅舍”300多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在培育新增长点方面,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推进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建设,已有34家金融机构入驻,丹邱、龙岗等12家农村金融服务站建成运营。
(三)重点工程扎实推进。
启动3.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规划建设。
挂绿湖水利工程11个安置区全面启动,开发区安置区、广州教育城安置区抓紧建设。
增城少年宫、中心医院、市养老院等一批公共工程顺利推进,儿童公园一期建成开园。
广州地铁13号线、21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以及凤凰山隧道工程加快建设。
新城大道改造工程正式动工。
坪中公路福和段升级改造工程即将竣工,仙村铁路桥改造等一批路桥工程加快建设。
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动工建设。
75宗城乡污水治理工程有序推进。
建成霞余站等输变电工程。
完成中心城区天然气置换工程。
(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启动实施“千园计划”,建成公园、花园544个,面积2300多万平方米,拓展群众生活休闲空间。
加强城乡卫生保洁,建立资金分级投入机制、考评机制、门前卫生责任制等管理制度。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基本完成“一村一点”、“一镇一站”建设,全市9个镇街创建为广东省卫生镇。
增江大埔围村等21个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改造农村泥砖房和危房3950户,城乡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
建立清拆违法建设“销号”制度,拆除违法建设747宗。
推进旧村庄和城中村改造,简村、白江村等3条村庄被纳入广州城中村更新改造三年行动计划。
(五)民生事业持续发展。
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优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全市民生及各项公共事业支出75.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7.68%,同比提高3.15个百分点。
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84.2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到2282元;开工建设保障房1800套,建成476套;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培训城乡劳动力635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0587人次。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贫困村集体收入和贫困家庭人均收入稳步提升。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通过国家验收;完成1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为60间学校食堂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启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共85820名学生受惠。
建设人文增城,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南香山生态文化园、市民体育文化公园加快推进。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入。
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明显。
武装、双拥、科技、侨务外事、口岸、民族宗教、统计、保密、档案、市志、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六)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面对突如其来的“5·23”百年一遇特大暴雨灾害,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创造性地采取镇街对口支援抗灾救灾模式,有序开展救灾复产和灾后重建,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2万多名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清淤水毁河道193公里,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心稳定。
及时启动应急机制,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
探索在荔城、新塘设立5个“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在镇街和村居设立“化解矛盾纠纷议事室”,常态化倾听民声、化解矛盾。
石滩下围村通过建设村民议事厅,有效推进村务公开、民主议事,为加强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开展旧社区、城中村各类管线和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
加强出租屋管理,提高外来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市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6.4%。
过去一年,市政府坚持加强自身建设。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作风建设,深入企业车间、镇街村庄、项目现场调研,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排忧解难。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功创建广州法治政府示范市;强化对重点建设项目的风险防控,促进工程建设等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财税和审计工作,千方百计开源节流,严控政府债务风险。
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决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办理议案建议59件,政协提案156件。
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12411户,同比增长53.3%。
取消行政审批、备案事项14项。
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建立了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级各部门都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一是全市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不多、基础仍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保障民生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城市发展受资源制约,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城市服务功能不强,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还比较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还需要加强;四是社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还不同程度存在;五是法治政府建设仍有待加强,少数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xxxx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稳中求进,推进平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优化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全面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工业总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外贸出口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谋划建设重大发展平台,增强产业发展承载力
推进开发区等主导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加强开发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开发区主干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推动广惠高速增设开发区出入口,抓好开发区安置区、商业圈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增江汽车产业园、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园等“一区多园”建设,打造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引领增城及广州东部发展的引擎。
建设华侨青年创业园,构筑引领创新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
推动以科技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为重点的创新发展,引导一批企业上市发展。
推进广州科教新区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建设。
加快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广州教育城安置区建设,着力完善园区及周边基础设施。
扎实做好地铁沿线土地收储和整合工作,积极谋划发展轨道经济。
依托重大项目带动,延伸产业链,推动文化、教育、研发、展示、创意、商住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广州东部特色科技小镇。
推进城市中轴线等综合服务功能平台建设。
围绕打造中轴线娱乐购物、金融服务、文化体验、亲民政务四大功能主题,全力推进挂绿湖水利工程11个安置区、环湖绿道网、景观林带等惠民工程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综合服务区,引领城市扩容提质。
推动新塘、石滩城市综合服务区建设,加快汽车展销、汽车零配件、电子商务物流、牛仔服装生产展销等基地的建设发展。
抓好中新、朱村城市综合服务区建设,完善商圈规划,提升镇区综合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加快发展教育、商贸购物、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业,推动中南部一体化发展。
推进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等要素服务功能平台建设。
加快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广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扶持发展资金互助合作社,提升城乡金融服务水平。
抓好金融服务区建设,打造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入园经营、聚集发展,重点为增城区域内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充分发挥南粤基金等平台作用,吸引专业机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创业孵化基地创建,着力破解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
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编制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功能区划。
抓好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挖掘、整合生态资源,深化建设白水寨风景区、南香山生态旅游区等重点景区,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打造集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壮大汽车、摩托车等支柱产业。
推动广本第三工厂和北汽华南生产基地实现计划产能。
促进海纳川、风火轮等汽车零部件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日立汽车系统、捷厉特种车等增资扩产项目建成投产。
做强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促进五羊本田等摩托企业实现产能提升或增资扩产。
抓紧谋划建设华南金融设备制造基地,培育发展金融装备、工程机械、通用设备、军工装备等装备制造业集群。
高度重视和顺应工业4.0时代的新趋势,加强产业研究与分析,积极布局谋划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发展,以广汕路、荔新路、新城大道等主干道路和地铁沿线为主轴,打造若干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大力推动牛仔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牛仔服装产业销售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推动广东省质量监督牛仔休闲服装检验站、国家级生态纺织品检测实验室的升级运营,建立牛仔服装产品质量风险预警监测机制。
完善牛仔价格指数体系,建设价格发布平台,提高新塘牛仔价格指数影响力。
加强牛仔服装商标和品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设牛仔文化公园、牛仔文化博物馆和牛仔服装展示中心,全面提升牛仔品牌营销、设计研发、技术创新能力。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研究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加快低碳总部园区、阿里巴巴华南物联网营运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带动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
围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发展。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发展,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整合特色农产品资源,促进农产品销售与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相结合,推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商业服务、旅游文化、生态休闲农业相结合。
依托景点景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万家旅舍”,促进更多农民利用物业经营增收。
服务好一批星级酒店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业承载力。
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强跟踪洽谈服务,力促一批在谈重点项目落户发展。
策划开展以金融、科技、低碳、总部经济为主题的专题投资推介活动,努力引进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大力推进总部招商,吸引军工、电子等总部项目落户发展。
健全项目与土地联动机制,创新土地使用管理工作,服务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的规划审批和用地保障;引进第三方专家评审机制,坚持以项目的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比等作为项目准入审查的重要指标;对已落户项目,未按合同进度开工,或未达到建设进度要求的,建立项目退出机制,腾出发展用地。
健全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落实市领导定期走访企业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土地、供电、供水、审批等问题;合理布局重点企业周边的道路、居住、医疗、商业等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切实抓好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
加快实施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地区的各项规划,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抓紧土地整合储备,实现分片整合、滚动开发。
切实做好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促进穗莞深城际轨道、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广汕铁路和新塘站综合体动工建设,加快形成广州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加快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大交通网络规划,主动对接大广州和珠三角一体化,积极配合广州地铁13号线、21号线建设,促进花莞、北三环、凤凰山隧道工程等高快速路建设,打通连接广州中心城区及深圳、东莞、惠州的“大动脉”。
强化各镇街的交通联系,加快推进新城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启动新派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推动增派公路荔城段等一批城区道路升级改造,促进仙村铁路桥、新新公路铁路桥、广惠高速新城大道和沙宁路出入口等一批路桥建设,以交通一体化带动区域发展一体化,以路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推进全市供水资源整合,实施中南部供水水质达标改造,逐步完善城乡污水处理系统。
完成东华、郑田等13项输变电工程的规划建设任务,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推进天然气“一张网”工程,实现燃气供给“同网、同质、同城、同价”。
加快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建设。
推进少年宫、养老院、中心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四)高标准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抓好岭南特色村落规划建设。
按照有文化底蕴、有岭南特色、有开放魅力的要求,选取具有典型岭南水乡风格的村落为试点,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历史、生态资源,先行先试,规划建设一批岭南特色村落。
要丰富试点村文化、生态、旅游、养生等功能,利用山清水秀和乡愁,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岭南特色村落建设路子。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
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明确城市及各区域的建筑风格和主色调,开展连片街区、主干道路、沿线村庄外立面整治试点。
用好用活“三旧”改造政策,推进简村、群星村等旧村改造,多渠道盘活低效存量用地、连片已征闲置用地,推进低丘缓坡荒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加大主干道路沿线、高速公路出入口、地铁站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土地收储力度,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
深入推进市政消防栓配套建设,集中开展城中村消防整治、管线整治、燃气改造、给排水改造、垃圾分类和网格化管理,改善城市容貌。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合作、多方投入、群众参与”的模式,大力推进“千园计划”。
完善全市绿道设施,通过绿道将花园、公园和景点连接起来,创建城市慢行系统,逐步形成结构合理、配套完善、交通便捷、功能丰富的绿道网络体系。
推进广汕公路增江段和西福河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对增江、派潭河等饮用水资源的水质监测,形成水质监测的常态化;严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升城区河涌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全面排查河涌污染源,加强百花涌等重点河涌综合整治。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工业锅炉污染、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和机动车废气污染防控,新建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全面提升城乡卫生保洁水平,健全城乡统一的保洁队伍、保洁设备、保洁标准、保洁机制。
加强采石场、河道违章堆放场整治。
大力整治城乡违法用地、违法建设。
积极开展城乡“六乱”综合整治。
加强城区路边停车管理,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五)统筹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大局稳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扩大社保参保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病医保等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建立工伤保险待遇调节机制,构建普惠性社会保险体系。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居家养老指导服务平台,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提高低保、孤儿、特困人员等社会救助标准,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积极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咨询服务。
年内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70套、基本建成320套。
继续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通过整合资源、多渠道实施有效帮扶,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全面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推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推进新石滩中学、湛若水学校等一批工程建设,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市。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模式创新,开展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加快建设市民体育文化公园,支持历史文化遗迹、宗教场所的修缮工作。
推动群众性体育设施镇村全覆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人文增城建设;开展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发展。
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政策。
做好计生工作,落实国家“单独二孩”政策。
争创省双拥模范城。
继续做好统计、科技、武装、侨务外事、民族宗教、口岸、档案、市志、气象、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
推进平安增城建设。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开展食药品安全整治和推动社会共治,建设“食得放心”城市。
严打制假售假违法行为。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制,依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推进大型出租屋公司化运作、旅业式管理,推进智能门禁系统建设,提高出租屋管理的效率。
推广村务公开、民主议事的村社自治模式,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基层矛盾源头治理。
突出不稳定因素的矛盾排查、应急处置,健全信访工作制度。
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视频建设,让保安队伍、平安志愿者、民兵预备役参与到治安防控中来,构建群防群治新格局。
开展“3+2”专项打击行动,严厉打击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六)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探索成立城市规划建设等公众咨询委员会,保障市民参与权、监督权。
完善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确保行政执法规范有序。
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建设“信用增城”。
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和决定,加强与政协的民主协商,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强化政府服务效能。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