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3353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ocx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阅读期刊第三期

(高唐县教育局教科室主办)

目录

教学艺术源于情…………………………………………吴正宪

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的艺术………………………………吴正宪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

“全国模范教师”张思明谈数学教学…………………张思明

试论课堂教学设计的“可能起点”与“现实起点”…卜玉华

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冯克珍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刘兆义

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齐健

 

2008年5月

教学艺术源于情

北京教科院吴正宪

在漫漫教学生涯的长河中,我始终扎根课堂,情系学生。

正是充满创造潜力的学生以及那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为我的教师职业生命增添了亮丽的风采。

多年的课堂经历,使我有了更多的感受和思考,我不只一次地想过:

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由于不同教师的执教,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

我走进过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深深地被他们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感染着、打动着。

走进这样的课堂,如同进入一个师生真诚交流的驿站,它会带给你激动、兴奋和智慧;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会让你时常感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你看课堂上同学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主动质疑;师生交流发自肺腑、真诚感人。

你看教学过程跌宕起伏,忽而满目荆棘,紧张得令人透不过气来;忽而又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让人置身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同学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体验着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价值与愉悦。

置身于这充满智慧的课堂中,让你忘却了时空!

忘却了自我!

你不得不融入其中。

我以为这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所在!

这正是知识的价值所在!

这正是教师人格情感魅力所在!

什么是教学艺术?

众说纷纭,我以为:

教学艺术首先是唤起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学习探究的情感需要、强烈的认知需求,让学生喜爱所学的学科。

教学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按教学规律、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娴熟地运用教学技能技巧,以艺术化的手法组织学习科学的知识。

教学艺术就是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智慧课堂中独具个性地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索创造。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同时还在感受课堂中心灵的交流,人格的碰撞;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教学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教学艺术是唤起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学习需要的艺术;教学艺术是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以教育智慧、教学机智进行教学劳动的再创造的艺术。

因此,只有当教学不仅与科学,而且与哲学、艺术融为一体时,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教学艺术哪里来?

教学艺术源于情,情是艺术之本。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人心灵深处。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谆谆教诲一直震撼着我的心灵。

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艺术。

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情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爱首先是尊重。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满足并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

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教育的过程正是爱的过程,爱是激励、是信任、是鞭策。

教师要将对教育事业的真情、激情浸润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学艺术之花拥有坚实的根基。

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的艺术

北京教科院吴正宪

教学艺术要善于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起学生探究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智慧的闸门,让学生充满灵气的大脑和充满创造的双手充分活动起来。

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科学探究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经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新知的重要过程。

面对着6—12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如何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态度和科学的探究方法,使每个孩子带着好奇、充满信心、愉悦地跃入充满智慧魅力的数学乐园呢!

小心翼翼地呵护“火种”

“好奇”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创造行为重要的个性品质。

好奇心可以激发人们对事物探究兴趣和欲望,促使人不断地追求新的发现。

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会珍藏着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令大人们不知所措的问题:

“汽车没有腿为什么会跑?

”“天到底有多高?

”“星星会掉下来吗?

”这正是儿童好奇的表现。

数学课上孩子们也会异想天开“车轮制成方形的,滚动起来会怎样?

”“字母a真的能表示所有的数吗?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最大的数?

”……遗憾的是这种可贵的好奇,往往并没能引起教师的关注和惊喜。

尤其是在预设教案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面对着一个个“节外生枝”的问题,老师已缺乏足够的耐心:

“你怎么总有问题!

”或许这不经意的话语熄灭的正是一颗创造的“火种”。

我认为探究新知的艺术首先是唤起好奇的艺术。

因此,教师要满怀热情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和关注这好奇的“火种”。

教师要给孩子们的发现以表现的空间,并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去欣赏他们的“好奇”,教师应成为孩子在探究新知路上好奇心的守护神!

千方百计地燃起“火花”

教师靠什么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靠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需要,靠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享受数学的美

数学包罗万象,丰富之极,它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处处充满着美。

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美、数学概括的简洁美、数学思维的哲理美、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美……数学中一个个简洁的定理、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状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这些都是数学家的心灵智慧撞击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和谐、庄严、永恒的美。

但是这种数学知识潜在的美、含蓄的美,是不会自发的起作用。

教学的艺术正是要千方百计地挖掘它的美,渲染它的美,体验它的美。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去感受它的美,升华它的美。

用美的力量去燃烧学生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对于儿童来讲是抽象的、陌生的,但生活对于儿童来讲则是形象的、熟悉的。

如果孩子们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模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枯燥单调的数学理论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与孩子们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会使他们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会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现代数学绝不是纯粹的数学游戏,不是单纯的计算,不是束之高阁的性质、定理、法则,更不是虚无飘渺的推理判断,现代数学是一种直接用于生活的技术。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将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相沟通,创设学习数学的生活情境,孩子们就会感受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我就生活在数学之中。

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想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愿望,继而会喜欢数学。

孩子们拥有了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进入数学乐园去探索、去创造的欲望。

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享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价值、发现数学的神奇、体验数学的趣味。

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地爱上数学,可以持久地集中精力,保持清晰地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创造思维的火花正是从这里燃起。

真诚耐心地等待“发现”

“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学习的核心,而探究学习正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

教学的艺术就是要萌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抽象、概括、严谨,而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相对简单,他们发现问题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教师应以足够的耐心,真诚地等待孩子们的发现。

等待是尊重,等待是艺术,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力可以挖掘,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好数学。

过去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的思维基本上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

虽然课堂过程中也不乏热烈的讨论,但结果是“孙悟空一个跟头翻了十万八千里,最后都没有逃脱如来佛的手心。

”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现代的教学观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使之主动积极地学习。

我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新的概念学习之前,我都喜欢向同学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关于今天要研究的数学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还想了解些什么?

”使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是开放的,孩子们刚刚进入新课的学习就感到是在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中学习。

孩子们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对许多问题有所感受和体验,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况且,孩子们具有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可以推论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我认为,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在纷繁杂乱的问题情景中学会捕捉信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需要学习的开始,孩子们能主动地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学会思考,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孩子们。

即便开始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幼稚可笑的,漫无边际甚至离题万里,但也不可以一言否之,应耐心地提示孩子换个角度再思考。

教师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等待,期盼着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发现”。

满腔热情地关注“生成”

教学艺术既要关注生成,同样要关注预设。

预设与生成和谐地融为一体时,课堂教学才会精彩纷呈,闪现出教学艺术的光辉。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活动。

正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决定了教师要精心预设教学方案。

从另一角度看,学生是具有鲜活个性的生命体,生命是有差异的,生命是具有潜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认知差异。

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教师想不到的“意外”。

因此,教师要必须关注生成,满腔热情地善待生成,使课堂不断生成的故事,成为学生互动交流、深入探究的重要资源。

教学艺术要讲求预设的科学性,同样讲求生成的有效性。

预设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弹性,为接纳生成而留有空间。

生成既有来自教师预谋中的生成,又有伴随课堂波澜起伏过程中的自发生成。

因此,教师除了要有关注生成的意识,满腔热情地善于生成,还有责任调控、筛选、升华生成,使新生成的课堂资源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探索,提升数学思维品质,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服务。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它也会随着课堂的生成而有效地调整,生成是预设的更高境界,它也会随着预设的关注而更加精彩。

让预设与生成伴随着课堂生命的交流而更加和谐!

巧妙灵活地引导“探究”

教学的艺术不仅要激发起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与需要,更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

体验探究的过程,享受参与探究的快乐。

以《圆锥体体积计算》为例。

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探究的背景并提供了探究的材料。

学生开始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提出猜想,动手实践,验证结论。

小组里个个有分工,人人有责任,大家充分利用实验材料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等高不等底

等底不等高

不等底不等高

等高等底

圆锥体

62

66

11

……

99

118

……

……

 

 

 

 

33

33

33

……

圆柱体

11

11

33

……

11

11

……

……

 

 

 

 

11

11

11

……

多次的实验中学生发现了圆锥体与圆柱体在“等高不等底”或“等底不等高”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是不确定的;当它们存在着“等底等高”关系时,总是1份与3份固定不变的关系。

同学们并没有因得出结论而满足,而是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着科学的探究方法,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快乐。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同样也是艺术。

当科学与艺术在教学中得到和谐统一时,教师的教学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于永正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

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

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

老师们说:

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

“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

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我有时也这样)——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

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

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

其他还有二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教学总得读。

”张田若先生说: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

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

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

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

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

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

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

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

张田若先生说:

“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

”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

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

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

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

“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

”我说:

“对的。

”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

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

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

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

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人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

‘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责怪是什么意思?

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

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

学生说:

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

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

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

——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

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

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

我说:

“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

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

这时,我指着板书“翻山越岭”说:

“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说:

“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

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

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

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

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

——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语文的味道在哪里?

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

我先请学生“读帖”,“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

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

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

“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

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

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

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

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

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

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

“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

”确实如此。

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

如果运用得恰到好

处,这些手段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

“全国模范教师”张思明谈数学教学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张思明 

  张思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副校长,在今年教师节到来的时候,他的从教生涯走到第三十个年头。

他是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并获得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今年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教学创新

数学好玩——引导学生喜爱数学 

“数学好玩”,是数学家陈省身致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的题词。

跟着张思明学数学,北大附中的学生们真的感受到了数学的“好玩”。

 学生能从数学中学到什么?

这看似明确答案的问题曾困扰了张思明很久。

有一次他在班里搞了一项调查,题目是“数学是什么?

一个学生写道:

“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学生挖的陷阱!

”另一个学生也说:

“数学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

”学生的幽默令他感到悲哀,原来他们这些用尽心力教学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无非是一些挖坑布雷的高手,而数学竟成为老师惩治学生的工具。

他开始思考,我们的中学数学到底怎么了?

张思明:

我们的数学忽视了对学生内动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广泛的数学能力和全面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养成。

我们必须要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源和流,要让学生感觉数学可亲、可用。

对数学教学的反思促使张思明不断尝试对中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从1993年起,他开始尝试数学建模、数学课题学习的科研实践和探索。

张思明请学生安排期末考试的座位,用计算机随机函数设计全年级的考场,要求每个学生的四周都不是同班同学。

学生们经过讨论思考发现,如果班数是素数,蛇形排列就可以满足要求。

 

每年,张思明都要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玩。

在北京近郊有一条名叫关沟的山谷,张思明把学生带到那里,让他们测量山谷里奇形怪状的大石头的体积、采集中草药,利用数学中的分形知识,找出具有“生物全息现象”的植物……他们体验了游玩的快乐,也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思明:

我不企盼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如果通过我的教学,能使学生有一种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们掌握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本领,提出并解决了一大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全国中学数学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他的学生先后在全国创新大赛中6次获奖,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热情。

不留痕迹———教育的最高境界

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

在29年的从教生涯中,张思明大部分时间在当班主任, 先后送走了9个班。

张思明为师、做人,都不着痕迹地影响着

学生的心灵,总结自己29年的教育人生,张思明用了5个字:

用心做教育。

张思明:

用心与用力不一样,用心就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

张思明班上曾经有一个缺了一截手臂的女学生,在割草劳动时,她不甘落后,和其他人割得一样快、一样好。

张思明默默看着这一切。

一天,他收到一封来自边防前线的信,一个战士诉说生活没意思。

张思明将来信交给这个学生,请她给战士回信。

学生吃惊地问:

“为什么选我?

”张思明说:

“你最有资格。

”她给那个战士写了很多封信,在鼓舞一颗对生活感到沮丧的心灵的同时也鼓舞着自己。

毕业多年后,她给张思明来信:

那是今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一个老师成熟的标志。

张思明的风格就是:

不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而是追求导学探索、自主解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内动力。

他主张教育是培养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不要急于将知识强加在学生头上。

 

张思明:

“有句话: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

” 

张思明一谈教育,就会谈到国家、民族,谈到社会责任感,他说这是对学生的大爱,是教师的大德。

他告诉学生:

一群优秀

的教师+一群优秀的学生=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

考上北京大学的李昊回忆说,张老师甚至可以在讲授数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听完张思明的一节数学课后,李昊的一

位同学改变了以前想在国外做研究的想法,决心出国学习后回国,为自己的国家作贡献。

张思明:

师德就体现在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

廉价的爱是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