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3205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docx

防震减灾法落实情况

***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地震局的指导下,我区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开展工作,不断夯实基础,探索创新,取得了新的成绩。

此汇报材料已经过区政府第91次区长办公会审议。

下面,我把全区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情况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

2005年区政府成立了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2006年7月更名为区抗震应急指挥部,作为区应急委下属13个专项指挥部之一,全面负责全区的防震减灾工作。

根据区政府的要求,区属26家委办局、15个乡镇街道政府也成立了防震减灾的领导机构,同时被列为区抗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这些机构的建立,对协调防震减灾管理,迅速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工作,保证抗震救灾高效、有序地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区地震局作为指挥部常设办公机构,代政府行使行业管理权利。

目前,我区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健全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区政府建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总指挥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全区防震减灾工作。

每年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会议或联席会议,及时贯彻落实全市会议精神,部署辖区的防震减灾任务,研究解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指导各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近年来全区乡镇、街道、委办局地震机构和防震减灾队伍保持相对稳定。

防震减灾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各相关单位根据部门职责制定救灾工作制度,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局面。

(二)坚持依法行政,扎实推进震害防御和法制建设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赋予地震部门的职责,坚持依法行政,是我们履行好职责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我们一方面通过普法宣传、执法培训等手段贯彻落实国家和***市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一方面注重结合实际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工程防御。

1.编制出台区级地震应急预案。

制定和完善防震减灾行业的规范性文件,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是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措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的法制建设。

1989年10月,当时县政府就制定出台了《抗震救灾应急预案》;1998年10月,形成了《***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通政办发[1998]86号)。

2007年12月,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对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最终以区应急委名义下发全区,并废止了98版预案。

07版预案对应急机构、部门职责、工作规程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操作性较强;也是现行有效的最新版区级专项预案。

2006年以来,区政府又先后制定了《奥运期间地震风险评估》《奥运期间地震安全保障预案》、《60年大庆期间地震安全保障预案》等文件,作为特殊时段保障性实施方案;并责成地震局就农村地震安全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志愿者队伍组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突发地震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和信息保障方案、地震群测群防实施方案以及震情趋势判定、震情跟踪等内容进行详细调研,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地震预案体系建设,使全区地震应急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2.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

近年来,我区先后制作印发《***区法律知识函授讲座》、《防震减灾法选编知识问答》。

每年年初均按照区法制办的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

根据施行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对《***区突发地震应急事件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区突发地震应急事件数据异常落实工作办法》进行了修订。

同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一是履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职能,七年来(截止到2011年6月)我区对按要求需开展抗震设防的115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登记备案;二是注重依法加强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监测场地安全保护,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好各种因素对地震台站监测环境带来的影响,协调并妥善处理了2005年10月西集地震台周边工程施工干扰监测设施的事件。

3.加强与抗震技术科研机构的合作。

近年来,区地震局与***市赛斯米特地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密切联系,就开展重大工程抗震设防、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基地以及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的成果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有关合作计划已在今年逐步开展。

4.将防震减灾纳入区域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计划。

2011年2月区政府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和“十二五”防灾专项规划。

区政府从城市安全的角度,提出要“强化新城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一是要“加快完成运河核心区48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区划工程”;二是要“积极推进新城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每年建成1-2所应急避难场所”。

目前在***市地震局的指导帮助下,小区划实施方案论证工作已经完成。

2011年5月18日,区政府召开第87次区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

会议强调各部门要成立专项小组,根据工作任务和目标,从人力、物力、财力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一是区应急办、区地震局负责,一方面加强对广大群众预防灾害性事故的教育培训,提高防震救灾意识和紧急逃生技能,另一方面强化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增强地震预案及相关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常开展预案演练,提高综合防灾能力;二是区地震局负责,新城155平方公里小区划项目要提前谋划,力争2015年前完成,四个小城镇小区划工程要与新城建设同步进行,同时要加强地震小区划成果的应用管理,做好与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的工作衔接,确保全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顺利进行,重大项目顺利落地;三是区商务委、区应急办负责,建立区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完善物资储备、调度和应急配送机制;四是区经济信息化委、区民防局负责,实现灾备中心与经济信息化委数据同步异地备份。

(三)坚持面向社会,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

多年以来,我区坚持面向社会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注重丰富宣传内容、深化教育内涵、完善管理制度并创新宣教思路、模式和手段。

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全区中小学生接受地震科普宣教率l00%,地震科普知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面和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公众的防灾意识以及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增强。

1.深入开展学校、社区、农村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从2007年开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结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我区明确部署在中小学教学中要加强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公共安全教育,并提出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等。

近五年来,先后自主设计制作了《地震是怎么回事?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自救与互救》课件,设计印刷了《农居地震安全》折页及展板,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版)》、“新城规划”、“农居地震安全”、“建筑设防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应急避险常识”、“汶川地震”等6大主题系列展板共50余块。

我们每年深入学校开展知识讲座、举办主题班会或知识竞赛活动,全区每所学校每年定期自主组织演练2次;每年联合不同街乡开展街头咨询、宣传活动,为部分委办局提供网页、展板、横幅的制作素材。

2.打造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基地。

由区民防局、永顺镇政府投资建设的永顺西富河园民防宣教娱乐健身中心近日正式揭牌,成为我区首个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品牌。

中心集寓教于乐为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真实地宣传展示了人民防空、地震、消防、交通、疾病与健康、自然灾害等防空防灾公共安全知识,并配置了部分健身器材,是居民学习安全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的理想场所。

运营成熟后,我们将陆续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举办抗震知识竞赛和现场咨询、专题讲座等活动,不断拓展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广度和深度,并尝试建立社区应急救援工作体系。

3.拓展科普宣教新思路新方法。

我区充分利用现有宣传网络,采用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媒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宣传资料或小册子、举办专家讲座等多种手段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四年来,各乡镇、街道、委办局成员单位共发放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10万份,专家咨询约20人次,科普宣传活动受益群众达40万人次以上。

我区坚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既符合全区的要求又体现***特色,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同时,不断探索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科普宣教活动。

特色科普宣教活动包括防震减灾科普一日游、“提问时间”主题电视访谈节目、中小学地震应急科普知识竞赛、全区青年志愿者地震知识讲座等等。

为纪念《防震减灾法》实施10周年,我区组织开展了普法座谈活动,总结法律实施十年来开展的学习贯彻、执法检查、宣传调研等系列工作,交流了防震减灾建设管理经验,有力的推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实施。

(四)坚持居安思危,科学制定防震减灾发展规划

2006年8月,区规划分局和区地震局共同编制了《***新城防震减灾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

作为全国首个区县级专业规划,它做到了与消防、人防、防洪、应急医疗救援和生命线系统工程相结合,把以前的规划不够重视的应急体系建设落实到防震减灾规划中,打破地震部门与建设部门各自进行规划的思路、既具体又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并结合***区实际,提出建立点—线—面综合一体的防灾圈体系新概念,进行建筑灾害易损性和平均震害指数情况的分析。

(五)坚持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是地震灾害预防的重要工程性防御措施,是建立震灾预防体系的主要环节。

2006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将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之中。

2008年汶川地震后,吸取汶川大地震教训,我区根据国家地震局的要求,明确提出适当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作为今后学校和医院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设计、施工标准;2008年6月起,***区全面启动校舍加固、翻建改造和全区生命线工程抗震排查工作。

2009年将抗震设防审核备案列入全区“绿通”职能环节,参与区重点工程设防审核工作。

启动***新城小区划建设工作。

地震小区划是对城市或工程场地范围内可能遇到的地震动强度及其特点的划分。

***新城运河核心区中心区和商务园一期地震小区划项目以及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是全市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该项目利用多种技术获得的基础资料,编制完成了区域地震构造图、目标区主要断层分布图和目标区地震危险性综合评价图,判定了目标断层的活动性,给出了最大潜在地震震级及设定地震的地震动参数分布图,准确、详细划分了城市所在范围内的场地类别和地震动时振动轻重程度。

***新城运河核心区地质构造复杂,有断裂在城区和附近通过,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有些高层建筑也使得受灾、致灾因素增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潜在威胁。

2010年9月,区政府经过周密调研,投资400余万元,启动新城运河核心区中心区和商务园一期20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区划及活断层探测工程;目前该项目作为全区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重点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2011年8月底完工;2012年底完成新城区48平方公里,2015年前完成155平方公里小区划工作。

开展地震小区划以及活断层探测工作,查明城区及其附近地区断层的空间位置、确定其活动年代、评估断层的地震危害程度,保证重要工程和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避开断裂带尤为重要,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关系着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上述重要成果,将为新城运河核心区中心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和减轻地震灾害、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六)坚持科学管理,加强地震预报网络建设与测报管理

区政府在逐年更新、维护台站的基础上,2006年为全区9个强震台设立了标识警示牌,以加大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力度。

另外,加强巡查检查,每年开展两次地震观测环境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保证了地震监测设施安全和地震观测环境良好。

2005年全市实行测报无纸化办公以来,全市各区县数据通过计算机随时可查,一年3-4次的监测业务交流更加深了区县级预报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七)坚持部门协作,合力推动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

从全区横向角度看,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作与配合,切实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落实防震减灾各项任务措施。

在实施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工程中,教育、建设、地震等部门积极配合。

地震、宣传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地震震情信息报送和新闻报道工作,注重把握防震减灾正面宣传和引导社会舆论。

从防震减灾常设管理部门地震局层面看,地震局内部完成了防震减灾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确认,建立地震行政执法队伍,并建章立制,规范执法行为,使我区防震减灾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保证了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效果及取得的成绩

作为***东部平原区,***区内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断裂构造极为发育。

***区及其周边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5级以上的强地震,最大为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震中距***30公里,曾造成严重的伤亡和损失。

另据***速报资料统计,1960年以来,***境内3.0级以上的地震13次,汶川特大地震和“311”日本地震,***普遍有感。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是处在Ⅷ度高地震烈度区的国际新城,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区各级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始终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无防的思想。

(一)地震监测预报技术水平有效提升

强震动观测进一步推进。

2003-2010年,新建14个强震动台站,1个专业台站。

台站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以保障观测环境清洁无干扰、观测数据长期稳定有效、观测设备运转正常、远程连接畅通。

前兆观测系统快速发展。

1998年以来,我们对有些地震前兆观测点进行了观测项目的取舍、改造和增建,新建2口流体观测井,形成了8个固定观测站点组成的前兆台网观测系统;前兆观测手段8种:

静水位、CO2、地温(热)、水温、降水量、气压、压磁应力、地电。

地震宏观观测站共有6口水井,分布在永乐店镇镇域内。

监测预报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规范。

对各台站兼职人员实行聘任上岗、定期培训;建立全区地震会商工作制度,按季度开展震情趋势的分析与报告工作;建立数据异常落实、震情跟踪以及群测群防制度,成立地震异常落实现场工作小组,快速反应、报告异常落实情况。

(二)地震灾害预防明显加强

防震减灾工作体制逐步健全。

成立了区抗震应急指挥部,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任务和应急流程。

逐年部署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要点,依法开展了重大工程、容易产生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抗震排查加固工作,启动应急数据采集和设备摸底调查活动。

(三)地震应急救援成绩显著

一是全面启动***区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场地建设协调推进工作。

结合全市《***中心城避震及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纲要》场所分类、服务半径、建设标准以及配套设施设置等相关概念,组织区规划分局、园林绿化等12家单位对辖区规划避难场所预留地块以及城区绿地进行逐个研究探讨,最终确定将西海子公园和体育场列为年度建设改造重点。

二是编制了区县级地震应急预案,牵头组织了乡镇、街道、各委办局地震应急预案编制的培训与验收工作。

建立了15个乡镇、26个委办局组成的灾情速报点,灾情速报员总数2000人以上,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地震灾情速报网络。

三是配置完善地震应急装备。

为满足地震应急工作的要求,近年来区地震系统陆续配置了地震现场监测、应急供电和应急通信等地震应急装备。

同时,不断改善交通、通讯等条件,努力提高地震应急综合反应能力。

四是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地震紧急救援能力,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依托区消防和驻区武装预备役、驻通部队等部门,以综合建队或单独建队的方式,共同组建一支精干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灾情,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五是建设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2007年5月按照市地震局的要求收集了辖区生命线企事业单位的一些基础数据,为更新完善全市的地震应急数据库做好准备。

六是多次正确应对有感地震事件。

近年来,区地震局多次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谨慎、及时化解地震谣言引起的局部紊乱,正确收集并分析排除群测群防报告中的异常现象,由于处置措施迅速,宣传解释得当,起到较好的安民效果。

(四)信息网络应用与服务逐步推广

启动建设***区防震减灾信息中心,构建了***区防震减灾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了新闻中心、地震目录、办事指南、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科普知识等业务模块,实现了与***ACFTP网络系统和区县应急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与市、区两级应急指挥部门的视频、IP电话以及800M无线对讲的实时通话,实现了数据汇集的自动化和实时化,设备监控的远程化和网络化。

三、法律法规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我区防震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际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

地震部门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基础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难以落实;农村民居建设尚未纳入规范化管理,抗震能力弱;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教进校园、进社区工作进展缓慢;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尚处探索和规划阶段;群测群防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落实、加以解决。

四、加强防震减灾的工作措施

根据全国及***市防震减灾专题工作会议以及国务院、市政府文件精神,***区出台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区人民政府第87次区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近期将以应急委名义全区印发。

主要内容有:

(一)扎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二)切实提高城乡建筑抗震能力

(三)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四)大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五)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附表:

***区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意见工作措施分解表

附表:

***区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工作措施分解表

工作措施

任务内容

完成时限

主责部门

配合部门

一、扎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1.加强地震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做好地震监测预测基础性工作。

改造原有地震监测、观测设备中老旧设备、仪器,完成大东、五所等四处观测站点改造工作;维护11个强震台仪器正常运转;新建一个300米以下的综合深井观测站。

2015年底前

地震局

2.完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

***区新建、扩建、改建的特大桥梁、重大生命线工程和80米以上的超高建筑等重大工程,全部按相关法规安装强震动观测设备。

2015年前实现完成地震烈度速报的目标。

2015年底前

地震局

3.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加强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基层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不断充实完善管理体制。

支持社会组织、市民积极参加群测群防活动。

--

地震局

二、切实提高城乡建筑抗震能力

4.加强建设工程选址、设计、施工全过程的抗震设防监管。

新城建设、村镇建设、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避开地震活断层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带。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

--

规划分局、

住建委

国土分局、地震局

5.开展城镇老旧房屋的抗震排查与加固改造。

制定全区城镇老旧房屋抗震排查鉴定与加固改造计划,启动抗震加固工作,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全区老旧房屋的抗震排查工作;到2015年完成本区无抗震设防或抗震能力较差的城镇楼房、平房的加固、改造和拆除工作。

2015年底前

住建委、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6.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舍排查和加固工作。

2011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我区46万平方米校舍的加固改造工作。

2011年底前

教委

住建委、民防局、地震局

工作措施

任务内容

完成时限

主责部门

配合部门

二、切实提高城乡建筑抗震能力

7.实施农村防震保安工程。

结合新农村建设,结合既有农宅节能增温改造,大力推进农村防震保安工程,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

分两个阶段实施:

一阶段完成全区农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开展典型农宅加固实验研究,选择部分农宅进行改造加固试点工作,探索加固改造工作运行与政府补贴机制,完成20户农宅加固改造工作;2013年-2020年在普查和试点基础上,制定分步实施细则,结合农宅节能改造,采用政府补贴、农民自愿的原则,逐步推进全区农宅的加固改造工作。

力争到2020年使全区的民宅全部达到本区抗震设防标准。

2012年底完成全区农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

农委

住建委

2020年12月31日全部达标

8.开展医院的抗震排查与加固工作。

按照国务院有关重点提高学校、医院抗震能力的要求,按照本区抗震设防的标准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医院建筑的加固改造工作。

2015年12月31日

卫生局

住建委、地震局

三、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9.开展市政公用设施、生命线工程以及危险源的抗震排查加固工作。

完成全区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以及供电、通讯、交通、热力、化工等生命线工程和堤防等基础设施的抗震普查和鉴定工作,分类制定抗震加固改造规划,力争2020年前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基础设施的加固改造工作。

2012年前

市政市容委、安监局、水务局、发改委商电力、交通局

10.加强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与震害预测等地震安全基础工作。

2011年全面启动***新城地震小区划二期项目的建设,到2015年前完成现代化国际新城155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区划建设。

与此同时启动宋庄、西集等小城镇的地震小区划项目。

2015年12月31日

地震局

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园林局、市政市容委、公路分局、水务局、交通局、各相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工作措施

任务内容

完成时限

主责部门

配合部门

四、大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1.修订区地震应急预案。

吸取汶川和玉树地震的应急经验与教训,开展区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简化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进一步加强全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地震应急演练。

2011年9月前完成修订

地震局

抗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12.推进区地震紧急救援队建设。

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依托区消防或驻区武装预备役、驻通部队等部门,以综合建队或单独建队的方式,加强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工作。

2011年完成

消防支队,武装部

地震局

13.开展地震志愿者队伍建设。

落实区应急委关于各专项指挥部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的要求,完成区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工作,建立工作机制,组织业务培训。

2012年前

地震局

社工委、团区委、红十字会

14.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编制完成区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办法,开展公园、大型体育场馆、学校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调研试点工作,逐年增建1-2个避难场所。

2011年建设完成1个,2012年前完成规划制定

规划分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地震局、园林绿化局、市政市容委、体育局、教委

15.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推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形成规划布局合理、多种类型有效搭配的储备库建设格局。

建立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和紧急调拨信息网络。

每年储备

民政局、商务委、民防局

16.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技术平台建设,完善应急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机制。

建设应急移动通讯指挥系统,提高地震现场通讯、信息快速发送和辅助决策能力;建设***区防震减灾指挥大楼。

2015年底前

地震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