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3158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

第一部分

(一)、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手?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2.用原文回答。

(4分)

  “赞语”中“          ,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3.“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             (1分)

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

(2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分)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

(3分)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2分)

 

(三)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4分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第一部分参考答案

(一)五柳先生传1.①特别爱好  ②到,往  2.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1分)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1分) 好读书性嗜酒(1分)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1分)  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二)记承天寺夜游

1.2分  A

2.3分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3分  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分)  概括:

庭中月色(或:

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4.2分 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三)桃花源记

1.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②百姓能安居乐业③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2.D(2分) 

第二部分

(一)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用相同的词义组词。

(4分)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益:

               

②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索:

               

2.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2分)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同   

②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同   

3.联系选文,说说“疾”“病”在文中的不同含义。

(2分)

4.翻译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现在我们常用哪个成语来比喻课文里所写的这种行为。

(1分)

(二)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

子,对别人的尊称。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是:

    

②兽见之皆走。

             走:

    

7、翻译句子(2分)

天帝使我长百兽

8.狐狸说老虎“无敢食我“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1、更加 寻找 2、还通旋 汤通烫 3、疾:

小病 病:

重病4、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5、  6、这 跑7、天帝派我掌管百兽。

 8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第三部分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⒈根据原文默写文段中空缺部分。

⒉下面各组句子使用了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⒊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⒋最后一段中的“故”字是对哪些文字进行总结?

答:

⒌第一段总写三峡突出了什么特点?

后面哪些文字对其特点进行了照应?

答:

(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______,水中________,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⒈文段中空缺处应填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⒉根据上下文,把原文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  )为乐者……

⒊根据内容,可以把文段分为几个层次?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文中画线语句能否去掉?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⒈“五柳先生”这个别号是如何得来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忘怀得失”与上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

⒊先生读书有什么特点?

这说明先生怎样一种读书态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文中总的概括先生特性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先生与“亲旧”的关系如何?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参考答案

(一)

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⒉B ⒊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⑵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⒋对“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进行总结。

⒌突出三峡山多山高的特点。

“绝”、“峻”、“林寒涧肃”、“空谷”等对其特点进行了照应。

(二)

⒈如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⒉吾吾吾 ⒊可以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

记事,交代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

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

抒情,抒发面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⒋不能,因为这两句传递了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看到大自然的美的无穷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有露出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

(三)

⒈因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⒉不慕荣利 ⒊先生读书的特点是: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说明他读书的态度是:

只求领会精神实质,不牵强附会、卖弄玄虚。

 ⒋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⒌先生与“亲旧”的关系甚为亲密。

从他们常置酒招待先生,先生解怀畅饮不讲客套可以看出来。

第四部分

(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能,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面句加点的字。

(4分)

(1)今亡亦死                

(2)固以怪之矣                

(3)为天下唱                 

(4)会天大雨                 

2、文中写起义根据形势首先提出的策略是                 (2分)

3、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4分)                     

根本原因是:

                                 

4、翻译下面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5、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2分)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6、这段文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2分)

                                      

 

(二)

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7、〈〈马说〉〉选自        ,作者      是     朝著名的    

 家。

(2分)

8、解释加点的字。

(4分)

(1)虽(     )有千里之能  

(2)不以(    )千里称也。

(3)才美不外见(     )   (4)其(     )真无马邪?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0、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11、文中的“千里马”比喻        ,“伯乐”比喻      (2分)

(三)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聊以吾子之行卜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2、解释下面的加点的词语。

(2分)

(1)怀抱利器(       )

(2)吾知其必有合也(        )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14、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2分)

                                     

15、第二自然段说“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四)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

一日,康往拜胤,不遇。

问何往?

门者曰:

“出外捉萤虫去了。

”已而胤答康,见康闲立庭中。

问:

“何不读书?

”康曰:

“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名读书(        )

(2)一日,康往拜胤(        )

17、把下面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写在括号里:

(4分)

 (    )问(    )(     )何往?

门者曰:

“(    )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18、世上有许多事物一旦被普遍搬走,往往会走向它的反面,比如“囊萤读书”之类。

请结合你熟悉的成语(或比喻)中举例。

(4分)

                                 

第四部分参考答案

1、

(1)逃亡,

(2)自然,(3)通“倡”,倡导;(4)适逢

2、诈称公子扶苏、项呀、项燕;

3、天下苦秦久矣;

4、扶苏因为多次诉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

5、略;6、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谋划过程。

7、略;8、

(1)即使

(2)用(3)“现”表现(4)难道

9、

(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是确实没有马呢,还是真的没有发现马呢?

10、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1、有才能的人、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人。

12、略;13、燕赵地区古代有许多激昂感慨的志士。

14、希望董生到河北能受知遇。

15、承上启下;

16、

(1)借萤光;

(2)前往;

17、孙康、门者、车胤;

18,雪中送炭、亡羊补牢

  

  第五部分

(一)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为我谢曰:

“明天子上,可以出而仕矣。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1)怀抱利器              

(2)郁郁适兹土           

 (3)为我谢曰               (4)(秦王)长跪而谢之曰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2)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去邪?

3 董邵南要去河北的原因是                         。

4 作者对友人董邵去河北的态度是                      。

5  作者嘱托邵南去河北后“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的用意是什么?

(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这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      ,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文中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什么?

(用曹刿的话回答)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      。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

           

③公将鼓之        鼓: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吾视其辙乱,望旗靡,故逐之。

5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列名中加点的词。

⑴死,亦我所恶                        

⑵故患有所不辟也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