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2898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

《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章 基础医学院.docx

第十一章基础医学院

风采篇

第十一章基础医学院

第一节概况

一.基本情况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为基础课部、基础医学系。

1993年3月,基础医学系更名为基础医学院,院长谢长松,副院长曾志成、康玉唐。

系改院后,基础党总支也改为基础医学院党委,党委书记谢国略,副书记聂永源。

1994年底,院领导调整为:

院长谢长松,副院长曾志成、文继舫、康玉唐,院党委书记谢国略,副书记何顺华。

1996年10月,文继舫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全院行政工作。

1998年3月,院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党委书记谢国略、副书记文继舫、何顺华,院长文继舫,副院长曾志成和秦晓群。

2002年上半年,基础医学院党政领导调整为:

党委书记曾志成,院长文继舫,副院长为秦晓群、肖献忠、汪世平和文建国。

据2004年年初统计,全院教职工人数为204人,其中正高20人、副高57人、中级76人、初级以下42人、工勤人员9人。

二、机构设置

至1995年,基础医学院设置的教学科研机构有:

数学教研室、物理学教研室、无机分析化学教研室、有机物理学教研室、外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生物化学教研室(血液生化研究室)、生物学教研室、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病毒研究室)、寄生虫学教研室(血吸虫病研究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心血管形态学研究室)、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病理学研究室)、法医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休克研究室)、药理学教研室(心血管药理研究室)、医学工程教研室、电子计算机中心、血液生理研究室、心血管生理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免疫学研究室、分子药理研究室(临床药理国家培训中心)、遗传药理研究所、电子显微镜室、机能实验室、制剂实验室、院办公室(说明:

括号内的机构与括号前的机构为两块牌子一套人)。

以后几年里,机构建制仍在不断调整变动。

1997年12月,原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一分为二,分为微生物学教研室和免疫学教研室。

1998年6月,原医学工程教研室更名为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与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的临床医学工程研究室合并,挂靠湘雅医院管理。

1999年元月,在原血液生理研究室、心血管生理研究室、生理学教研室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生理学教研室与生理学研究室;免疫学教研室与免疫学研究室合并,名称不变;原校中心实验室下属电子显微镜室与基础医学院下属电子显微镜室合并,更名为“基础医学院电子显微镜室”;成立湖南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药理学研究所,隶属基础医学院管理,该所下设遗传药理学研究室、分子药理学研究室、心血管药理研究室,卫生部临床药理培训中心、药理学教研室挂靠该所。

1999年2月,学校为适应对本科生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原各教研室实验室在基础上,成立了8个基础课教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物理学实验室、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病理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

2002年,三校合并后,重新组建了基础医学院,而药理学教研室、分子药理研究室、遗传药理研究室、生物学教研室、生物化学教研室、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外文教研室、体育教育室、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无机分析化学教研室、有机物理教研室、电子计算机中心则从基础医学院分离出去合并到了其它学院。

经过院系调整后,目前基础医学院下属教学科研机构有:

3个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

机能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6个系: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病原生物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系、免疫学系、法医学系,有些系下有2-3个教研室(有些系下面没有教研室);1个基础医学研究所,下属有19个研究室,即:

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所下属研究室有:

休克研究室、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消化肿瘤病理研究室、呼吸分子病理研究室、血吸虫病研究室、原昆虫研究室、病毒研究室、细菌研究室、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心血管形态研究室、应用解剖学研究室、胚胎发育研究室、男性不育研究室、血液生理研究室、呼吸生理研究室、止血与血栓生理研究室、神经内分泌生理研究室、免疫遗传研究室、细胞分子免疫研究室。

4个科教服务中心,即:

司法鉴定中心、基础医学院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基础医学院医学科技服务中心、医学检测鉴定中心。

以上系、教研室、中心均为三级机构,实行多块牌子一套人马及“虚系实室”的管理模式;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实行兼职和专职结合,由相关学科教研室正副主任兼职中心实验室正副主任,并由一名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担任专职副主任。

第二节学科特色

学院现有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理学、免疫学、法医学、医学超微结构形态学等学科,均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基础医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被列为学校博士后流动站。

10年来,先后有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被评为湖南省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被列为省重点学科建设学科,生理学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

根据基础医学学科的特点,学院制定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重点带一般的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健全了培养和引进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机制。

各学科在立足于自主培养的基础上,按学科需要从校内、外及国外引进优秀人才。

对后备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进行模底、确认及跟踪管理,对其中优秀者予以鼓励,对不求上进者予以淘汰。

一、病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

(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病理科于1932年成立,1954年更名为病理解剖学教研组,1993年更名为病理学教研室,一套人马,三块牌子(教学、科研和病理诊断),被卫生部定为全国临床诊断病理培训基地。

病理学于1988、1989、1992年被列入院、校、省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先后被评为院、校、省各级优秀重点课程和优秀教研室,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于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该学科的文继舫教授被评为首届全国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病理学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病理学现为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

(二)学科特色

1.教学、科研、临床融为一体该系承担了教学、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工作一体化,充分发挥临床病理诊断优势,狠抓青年教师病理诊断能力、教学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训;组织学生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实地参观、参加病理诊断工作,观摩尸体解剖,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临床病理能及时补充病理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标本、切片和典型病例;病理诊断创收保证了教学、科研及课程和学科建设资金,如建设标本陈列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购置大量教学仪器设备等。

注重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安排青年教师到科研室培训,学习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细胞培养技术等基本研究方法。

加强学术交流,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2.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开展病理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加强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临床病理思维和科研能力。

数码显微互动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开放多功能的生命科学展览馆,组织学生参观病理尸体解剖,举办临床病理讨论会和大量病例分析,组织学生参观临床病理诊断工作的病理取材室、制片室、诊断室、细胞室和科研中心,熟悉病理学技术、方法,学习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科研基本技术,开展集体课外活动,召开师生座谈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3.注重师资培养,优化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培养为中心,大力提高师资水平,调整师资结构,建设学术梯队。

特别是近年来,对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包括加强青年学术骨干及学术带头人培养,努力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老中青“传帮带”,青年教师严过教学、医疗关等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学科可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本学科师资队伍趋于稳定,师资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已经形成,师资水平大为提高。

在职教师中,正高5人,副高8人(均45岁以下),讲师9人,助教3人。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1:

1.6:

1.8:

0.6,教学辅助人员7名。

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已获博士学位或在职在读博士达65%(13/20)。

(三)近十年教学、科研、医疗情况

教学方面病理学教研室历来重视教学,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完整的教学资料,配备了较先进的教学设备。

拥有国内一流的病理标本陈列室,陈列了各种疾病大体标本约5000余件,病种齐、病变典型。

每周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预讲制度“雷打不动”,严把教学关。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现代化,优化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条件。

形态学实验中心获省级“优秀示范实验室”称号,建立多功能人体形态科技展览馆和显微形态数码互动教室,将互动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融为一体。

2002年建立了病理网,开展病理网络教学答疑、反馈、疑难病例分析讨论、介绍医学新技术、病理学新进展等。

病理论坛会员2000余人,发表教学帖10000余份,病理网点击浏览达25000余人次。

建立和完善了病理学试题库。

主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和专著共43本。

参加院、校教学竞赛,1人次获院级第1名,3人次获中南大学教学比赛“十佳教案”和“十佳课件”奖。

近几年发表教学论文40余篇,获得教改项目6项,获国家、部、省、校、院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科研方面研究方向有肺脏病理、肝脏病理、胃肠道肿瘤病理。

该学科形成了由5位教授(3位博导)、8位副教授组成的优秀学术带头人队伍,该队伍学历、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优势明显。

近几年来,已培养博士(含在读)13人、硕士40余人。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部科研基金多项,总计人民币157.5万元,获横向科研基金数十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余项;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40多篇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发表。

拥有较先进的实验条件。

科研室还为数百名附属医院研究生的科研提供实验平台。

每年完成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20余场次,平均每年有20余人次参与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

医疗方面自1932年开展病理诊断工作,已有70余年历史,活体组织检查累计600000余例,现在每年约25000例,尸体解剖累计5200余例,细胞学诊断达15000余例,省内外疑难病例切片会诊每年1000余例。

所有病例的切片、蜡块及病史资料均完整妥善保存,并已开始进行电脑化管理,给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近几年利用诊断创收投资了几百万元用于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

此外,病理学系是湖南省病理学会的核心,病理教研室主任文继舫教授兼任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主任委员和湖南省病理质控中心主任。

承担了国家、省、市医疗事故病理鉴定,是湖南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承担全省病理诊断的质量控制,还担负全国病理医师的培养任务,每年为基层医院培养6-8名(累计200余名)病理诊断医师,在省内外病理学界拥有较高的威望。

二、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创建于1954年,创始人为我国著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家潘世宬教授,参与建室的还有罗智质、陈国桢、罗正曜、姚开泰、孙去病、文尚武、胡有秋等。

自1966年开始长达10年之久的“文革”使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遭受重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教学、科研逐步复苏。

以潘世宬、罗正曜、姚开泰、孙去病等教授为主导,于1978年重新组建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自77级开始开设了本科生病理生理学课程。

与此同时,各项科学研究也重新开始启动,以潘世宬、姚开泰教授为首开展鼻咽癌病因发病学研究,以罗正曜教授为首开展败血症休克的机制研究,以孙去病教授为首开展DIC及肿瘤免疫研究,并恢复了研究生招生。

由于教学、科研规模扩大,教研室于1984年分为两部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肿瘤研究室。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罗正曜教授领导下,一方面承担各层次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任务,同时开展败血症休克的机制研究,于1986年成立休克研究室。

肿瘤研究室在潘世宬教授领导下,继续从事鼻咽癌发病机制研究,并于1989年成立了肿瘤研究所,首任所长为姚开泰教授。

由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休克研究室及肿瘤研究所组成的病理生理学科于1977、1981年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批准为“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与病理学教研室一起再次被批准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一贯重视教学,近10年来在强化教学意识、健全教学制度、科研促进教学、组织学生课外科研、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教研室奉行“教学为主”的思想,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长期坚持预讲、预做、集体备课及听课制度,保持了很高的群体教学水平。

为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将科研中稳定成熟的疾病模型及实验技术等及时应用于教学实验,受到国内同行的赞赏。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科学素质,教研室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科研设计竞赛,在教学实验中多次引入探索性、研究性实验,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综述,并派多位学生代表出席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上述工作曾获湖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医科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中南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

罗正曜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徐特立教育奖、湖南省教育系统劳模及第一届湖南医科大学十佳教师等光荣称号。

尢家马录教授曾获卫生部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教师及第二届湖南医科大学十佳教师等光荣称号。

在教材建设方面,近年来先后主编了七年制《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五年制《病理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等全国规划教材以及《病理生理学题库与题解》、《病理生理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丛书》等教学参考书。

自2001年起教研室全部实行多媒体教学。

近10年来,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90年代,在罗正曜教授、尢家马录教授等领导下,以败血症休克时心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为重点,从整体、离体及细胞水平较系统地阐明了休克肺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氧自由基的关系,发现中药山莨菪碱有效成分654-2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NF-kB活化,减轻内毒素或活性氧所致的心肺损伤。

并以热休克反应为重点初步揭示了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在减轻内毒素、活性氧及再灌注所致的组织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并主编了170万字的大型专著《休克学》。

罗正曜教授曾担任首届及第二届中国病生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尢家马录教授接任副主任委员。

教研室还重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经常面向临床医生举办学术讲座,推介某些有价值的诊疗方法及研究新思路,促进了临床科研及诊疗工作的开展。

在科学研究中,教研室还注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了肖献忠、王燕如、邓恭华等中青年学术接班人及学术骨干。

1999年,肖献忠教授在美国留学三年后归国,接任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休克研究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并兼任全国病生学会休克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将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新思路及新技术与经典的病理生理学相结合,在败血症休克与心肌内源性保护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热休克蛋白分子伴侣功能及其细胞保护机制,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炎症介质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等方面开展了活跃的科学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使经典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焕发出蓬勃生机。

近四年来,教研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国家973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总经费达400万元。

教研室还引进并培养了张华莉、肖卫民、袁灿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形成了一支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学术队伍。

三、人体解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一)学科历史和现状

该学科由原湘雅医院“解剖学科”发展而来,1954年成立“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980年被卫生部列为全国解剖学师资培训基地,培养了120名学员,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全国特别是湖南省的解剖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除了承担本科生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学以外,还开设了神经生物学、断层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组织化学等研究生必修或选修课程。

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以来承担国家“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20余项,获得四项省科技成果奖和二项省教学成果奖。

2003年,人体解剖学被评为湖南省优秀课程,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该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

(二)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与优势

1.神经元溃变和再生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分子机制:

80年代初建立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视网膜节细胞损伤与再生机理,已发现细胞凋亡、氧自由基、BDNF与视网膜节细胞损伤与保护密切相关,并系统地研究了多种神经递质及活性物质在人胚视皮质下板和视网膜发育中的变化。

高眼压下受损视网膜神经元类型、化学特性、突触可塑性变化以及BDNF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周围神经及脊髓损伤与修复的研究,发现内源性BDNF无论是对周围神经还是中枢神经的损伤后修复都发挥重要作用,首次提出并揭示了脊髓横断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在运动神经元表达的时空模式。

目前正在进行的神经营养因子和干细胞对中枢和周围神经损伤的干预研究属于国际前沿研究课题,对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意义。

2.心、脑缺血性损伤及血管重建的机制研究:

本方向侧重于对慢性缺血、血管重建、血管活性物质与血管内皮通透性改变及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研究,探讨脑梗塞后对神经元的保护。

冠脉侧枝生长机制的研究始于1981年,是国内早期开展此项研究的机构之一,其中与德国马普研究所合作的慢性缺血冠脉侧枝生长机制的系列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1994年开始对脑缺血神经损伤机制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对内皮细胞离子通道作用的研究,发现神经元在缺血时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失调以及雌激素、NOS等因素可影响内皮细胞离子的通透性。

目前正在进行脑缺血后血管重建和药物对血管通透性调节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为缺血性脑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该学科拥有以国内外知名度颇高的学科带头人罗学港教授为首、由4位教授和7位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优秀学术队伍。

学科整体水平位于国内相同学科前列。

自1996年以来获各类科研基金277.5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

其中国际重要学术期刊2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0部。

本学科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先后与英国伦敦大学CharingCrossandWestminster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人体生理学教研室、德国马普研究所实验心脏学研究室、香港大学解剖系、美国Rush大学神经科学研究室及国内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聘请了美国布郎大学国际知名神经病理学家、“Exp.Neurol.”杂志编委刘湘梅教授,香港大学解剖学系主任苏国辉院士、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鞠躬院士,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周新富博士为本学科客座教授。

四、生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生理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1949年前的湘雅医学院尚没有生理药理学科,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湘雅才建立生理学教研室。

1984年和1986年原附设于生理学教研室的血液生理学研究室和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室先后成为独立建制。

1999年湖南医科大学对生理学科的布局进行调整,将独立建制的生理学教研室、血液生理学研究室和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室重新整合为生理学教研室。

2002年生理学教研室改名为生理学系,下设血液生理研究室、呼吸生理研究室、止血生理研究室和神经生理研究室。

自从1914年湘雅医学院成立以来,生理学科即云集了一批精英,如朱鹤年、易见龙和程治平等,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卓著。

一级教授易见龙创建了国内第一个血液生理研究室;周衍椒教授主编的《生理学》全国统编教材一、二、三版奠定了国内现行生理学教材的基本风格,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当时卫生部所推荐的唯一获奖教材。

以李云霞教授为首率先进行的以实验技术手段现代化为中心的生理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推向了全国,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周衍椒、徐有恒教授先后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该学科于50年代初开始培养研究生,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第一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至今共培养博士48名、硕士147名。

近年来生理学系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又取得新的进展,2003年生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生理学系现有在编人员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助教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

教辅人员10名(其中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8人)。

生理学系注重师资培养,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者(含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高达56.3%,且68.8%的教师为近5年留学归国人员,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留学回国人员为主体的具有高学位、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青年教师瞿树林(1990)、罗自强(1998)曾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生理学系承担全校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和成人教育学院的各类生理学教学。

为本科和七年制各专业开设生理学、临床生理学、麻醉生理学、解剖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等课程;为各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造血生理学、心脏生理学、肺脏生理学、止血生理学、神经生理学与高级生理学等选修课程。

生理学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和网络远程的教学开展方面成绩斐然。

曾主持国家首家计算机生理学试题库的建设。

近十年来主编、参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40余本,所主编的教材中有4本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

在教学改革方面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2项。

继1988年评为省级重点课程后,2003年生理学再次列为湖南省重点课程,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生理学系近十年来主要在造血生理、心血管生理、肺脏生理、止血生理和神经生理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1996年以来承担国家“86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各类课题30余项,年均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

目前主要学术带头人为罗自强、谭孟群、秦晓群、邬力祥教授。

造血调控研究方面,近10年来在徐有恒、王绮如、蒋德昭等教授的带领下,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地研究了组胺受体对造血干祖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小鼠骨髓内皮细胞株,开展造血微环境调控造血的研究。

在干细胞基因治疗、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调控及干细胞工程等领域也独具特色。

近10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科技课题15项,获部省级成果1项。

目前,该方向学术骨干有谭孟群、何群、谢祁阳。

心血管生理研究方面,在李云霞教授的带领下主要从事心肌力学、心肌收缩和生长调控的研究,对内皮素正性肌力作用机制、肌凝蛋白重链异构体基因表达、心肌纤维化、MAPK反义核苷酸对心肌肥大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

此外,马传桃教授、丁报春教授还分别开展低氧时肺动脉重构和心机电生理的研究。

近10年来该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5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3项。

肺脏生理研究方面,在孙秀泓教授的带领下率先在国内开展肺的非呼吸功能研究,在肺内微环境调控及细胞保护的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

目前正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开展肺上皮细胞功能调控、气道高反应性的机制、肺损伤与修复的研究,居国内同类研究前沿。

近10年来承担国家“863”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课题4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1项。

目前该研究方向的主要学术骨干有罗自强、秦晓群、管茶香。

止血生理研究方面,在贺石林、李俊成教授的带领下率先在国内进行组织因子途径活动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及其干预研究,对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