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2690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9170074

课程名称:

造型基础

英文名称:

Thebasisofthestyling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学时:

60课时

学  分:

4学分

适用对象:

艺术设计专业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素描基础、色彩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对立体造型能力训练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新修课程有素描基础,平面构成,设计色彩等等。

是学生表达事物、生活及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程主要从培育学生造型能力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

课程教学内容有四部分:

一、认知——形态与空间构成;二、方法——形态与空间生成;三、实验——材料语言探索;四、整合——团队项目体验。

教学方式从造型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为教学训练媒介,采取多元化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理念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造型教学,侧重于感谢的现当代观念,强调对设计应用的主观能动性,突出造型的情感联想、象征意义。

Coursedescription:

Thiscourseisahospital-wideteachingplansforundergraduatesofGeneralelectivecourses,basicknowledgeofcoloristhestudentofcolorexpression,oneoftheimportantmeansoflifeandemotions.Coursesstudentsapplyfromthecolorandaestheticfunctions,thecolorvalue,enhanceartisticaccomplishment,soastofurtherenhancetheirawarenessofbeauty.

Curriculumhasthreeparts:

first,understandthebasicterminologyofcolorbasics,second,themastermethodofcolortinting;three,learntousecolortoexpressemotions.Teachingmethodsfromthebasicprinciplesofcolordesignprinciplesofcolorscience,imagesforteachingandtrainingmediasuchasstilllifes,landscapes,sketches,designofmultimediateachingmethodandmeans.Ideologyisdifferentfromtraditionalteachingofpaintingcolor,colorsfocusedonrationalconcept,emphasizestheapplicationofcolorinitiative,highlightstheemotionalassociations,symbolicmean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艺术技能实践课程。

教学目的:

通过对造型基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造型原理与基本规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情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造型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论

一、造型学原理

二、造型艺术与设计艺术

第一单元认知——形态与空间构成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知识导入及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课程目的以及与专业之间的联系,并初步建立立体意识,空间意识,抽象意识,秩序感及形式感,为下一章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

形态与空间构成概述。

形态与空间构成的目的、规律、形式、法则,平面、立体等造型多个连续课题的训练。

建议学时:

14课时。

第一单元形态与空间构成概述

1、形态与空间构成的概念

形态与空间构成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形态,关键词形态、情态。

形即形态,指物形的识别性,包括形的轮廓、大小,色彩、材质等;情即情态,即物形传达给人的心理感受和思误,形态由形与形的传达的“态”所组成,它具有物客观的一面,又有主观的一面。

形态可分为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两大类。

无论是自然形态还是人为的设计形态,他都通过其外在的视觉特征传达内在的情感、意义、信息。

(2)空间。

关键词:

负形、虚体

空间指实体以外的负形部分,包括由实体围合的内部空间以及实体之间的外部空间,具有无形的、不可见,但可感知的特点。

(3)构成

关键词:

组合、原理、方法

按照一定的秩序、原理与方法,将诸多造型由要素组合成为一种新的美的视觉形态。

在形态空间构成中,既要关注实体形态,也要关注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成的相互关系。

2、空间形态的美

什么是空间形态的美?

它是否有一定的规律与法则可循。

在本节中将以设计作品的方式呈现和解析空间形态的美,从而初步建立对美的法则的认知。

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来的视觉审美原则,它提供给造型者美的形式的基本法则与方法,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演变,不断发展变化。

(1)统一、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最基本的形式法则。

同意就是整体造型的和谐协调,把所有的要素当做一个整体加以处理和表现,达到统一的原则,主要包括:

单纯、秩序、调和与变化。

(2)对称、均衡

视觉上的平衡能呈现安定有序的美感,对称与军统都是达到这种视觉平衡的方式。

对称,稳定,庄重,理性,沉静。

均衡生动、灵活、有变化。

(3)节奏、韵律

节奏是单元形态要素有规律变化的重复排列时所产生的秩序和律动感。

运力是有变化的节奏,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大小、长短、高低、起伏等变化因素。

(4)比例。

、尺度

比例指空间形态的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包括长度,大小,面积,粗细,等量的比例尺度就是标准是空间形态中,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标尺。

第二单元形态与空间构成的目的,形式美的法则

1、教学目的:

通过知识导入及课题训练,掌握和应用形态与空间生成的方法。

2、教学内容:

形态与空间生成的方法,形的生生成办法,切割限定空间,三个连续课题的训练。

3、学时:

20

课题一,形态与空间生成方法

1、基本要素

(1)点、线、面、体

点、线、面、体是形态的基本要素,任何形态都可以看作由点线面体的运动和变化构成

点,

形态空间形态中的点具有相对性,只要在环境中与其他形态相比,是最小的视觉单位,都可称之为点。

语义:

中心、强调、方向引导。

构成:

点的规律性构成/点的非规律性构成,随意分布的点会带来自由跳跃的感觉,沿着直线或曲线排列的点具有方向感或活泼

线,

形态:

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

语义:

线的粗细曲直方向等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心理感受和情感联想。

垂直线理性挺拔向上,水平线平稳,舒展开阔斜线,力量动感,方向感,曲线柔软,连贯流动运力。

构成:

分割、框架,累计、编辑。

面,

形态:

直面、曲面。

语义:

直面具有秩序规律性,给人以明确理性之感,曲面给人柔和,自由,流畅和谐,充满生命力的感受。

构成:

折叠、翻转、面层排列。

体,

形态:

几何体、自由体

语义:

体具有量感和空间感,几何体理性,流畅简练,自由体新诗等富有生命力。

构成,积聚.、切割。

基本型

基本型指具有一定几何规律的线面体,它可以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单个形态,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单个形态构成,基本型以简单为主,不宜复杂,

(2)构成原理

骨骼、重复、渐变、放射、近似、对称、特异、密集。

(3)形态生成

积聚、切歌、变形、仿生、解构

(4)空间生成

设立、围合、覆盖、凹凸、架起、肌理。

课题二形的生成

1、课题简介

“形的生成”课题训练是平面到立体空间的一个转换训练,通过训练体会平面“二维”到立体“三维”思维的转换实体与空间虚实语言的变化,以及造型中美的法则的运用。

2、课题内容

(1)选择三张特色平面构成图例,以草图形式将其改变成为创意、形式独特的立体造型。

(2)选择一个草图制作的实体模型。

3、课题工具

纸、笔、工作手册。

4、课题呈现

模型、工作手册

课题三:

形的切割

1、课题简介

“形的切割”课题训练通过限定单体“立方体”的不同分割和重组方式,以获得新的形体。

课题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切割、重组、转换。

其中转换是介于实体与空间的过度训练,也对下一个课题限定空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要求学生以形体重组后获得的造型为原型,选择局部进行线材创作和面材的空间组合与穿插,这种训练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迅速关注到由实体到空间的变化,理解空间与实体所带来的造型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课题内容。

(1)切割

对立方体进行自由切割,注意切割的方法以及疏密大小等对比关系,且切割的方式不宜过于复杂。

(2)重组

对切割后的形体进行移位、滑动、紧缺、错落、削减等方式的重新组合,以获得新的形态构成。

(3)转换

选择形体中的任意局部造型,将局部体块转变为由线面元素进行造型重构,注意线面在形体中的穿插、组合、对比等关系

提示:

对形体的切割可考虑先对正方形进行自由分割,再将正方形作为平面图,由平面向立体空间延展,在图纸和模型中推销造型,也可以直接通过泥塑等草模进行模型的推销,再制作正稿。

3、课题工具

工作手册,笔,陶泥,模型用卡纸,胶水刀,木条。

课题四、限定空间

1、课题简介

限定空间训练课题是关注空间的训练,课题训练限定外轮廓大小,在限定的空间中讨论空间与实体的虚实、穿插、比例、疏密、围合与开敞及正负形等问题,通过训练加强对空间的认识,关注实体空间的关系以及造型的整体感,秩序感,丰富性。

2、课题内容

(1)用模型木条搭建25厘米×25厘米×25厘米的限定空间架构。

(2)在限定的立方体空间框架中,用线面体建立丰富有层次的空间分割,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

提示:

可应用围合、凹凸、架起、叠合、接触等空间限定与组织的方法。

造成语言的丰富性不在于使用的构成方法的数量和复杂程度,而在于造型本身的整整体结构和局部构成语言的穿插组合。

3、课题工具

模型使用木条胶水,软质,线材,特种纸等。

第三单元实验——材质语言的探索

(一)教学目的,熟悉材质,实验材料语言,体会表现媒介及词汇的多样性。

(二)教学内容,材质语言,材质与肌理——材质与形体两个连续课题的训练。

学时:

18

课题一,材质语言

材质是立体形态的表情。

形态塑造中起着是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丰富了立体形态的视觉语言与表现力。

带给人不同的视觉与心理感受,材质本身的肌理质地,色彩大小,组织方式等都会对立体造型产生直接的影响。

1、材质分类

材质可分为自然材质和人工材质,自然材质包括木材,石材,泥材,泥土,纤维等天然生成的材质。

人工材质包括金属,玻璃纸,塑料,陶土等,经过加工合成的材质。

正确地运用材质进行表达,才能赋予材质与作品以生命力

2、材质肌理

(1)肌理分类。

肌理就是材质的表面纹理,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依靠视觉观察不能直接触摸的称之为视觉肌理,而实际能被触知的肌理称为处决肌理。

(2)肌理组织。

肌理通常采用偶然形态或重复、渐变,相似、发射、特异、密集等构成方式进行组织。

3、材质情感。

材质具有表达情感的能力,能唤起人们心理感知和情感共鸣,对材质的喜好和情感,因文化地域、性别、年龄经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课题二:

材质与肌理

1、课题简介。

材质与肌理是材质课题中的第一个训练。

它的意义在于尽可能的发现和运用生活中的多种材质元素。

通过大量的接触材质、感受材质、组织材质,以寻找新的视觉语言。

2、课堂内容

(1)收集10种以上不同的自然材质及人工材质。

(2)组织材质在10公分×10公分的纸板上展示材质机理。

提示:

挖掘材质特性,提取各种材质的肌理,按照重复、渐变、相似、发射、特异、密集等构成方式进行材质的编排,具有秩序感和形式美感。

3、课题工具

纸板,各种材质,胶水,美工刀。

4、课题呈现

材质、展示板、照片、设计过程记录工作手册。

课题三:

材质与形体

1、课题简介。

本课题是关于材质在形体中的运用,要求学生选择一件形体特征较明显的物品,或第2单元中以完成的作业为为原型,通过材质替换,体会在形体中,材质的构件以及所带来新的视觉语言,以记忆寓意。

2、课题内容

(1)选择一件物品或者第2单元中已完成的作业为原型。

(2)用课题二中使用的材质机理,对形体进行材质替换。

(3)多种方式拍摄形体材质与形体作品

3、课题工具

各种材质,胶水,美工刀相机。

4、课题呈现

模型(大小不限),照片以及设计过程记录仪,工作手册。

第四单元整合——团队项目体验

(一)教学目的

以命题的方式进行项目体验,通过团队完成:

任务下达——计划制定——调研分析——草图构思——模型制作——方案汇报——展示设计的过程,达到体会从理解设计概念到收集资料,并逐步推荐项目设计的基本流程,以方法的目的。

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培养良好的设计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

项目体验的流程与方法,课题训练。

学时:

14

课题一,项目体验的流程与方法

1、任务下达。

明确设计内容,进度完成要求以及表现形式。

2、计划制定。

,根据任务相关安排,制定较为详尽的时间进度表,保证设计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完成。

3、调研分析,围绕命题做实地考察,大量前期资料的收集查阅,调研组织分析提炼信息并进行整合,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和创意点。

4、草图构思应用前3单元所学的知识,以草图的形式呈现设计概念,并对不同构思方案进行比对与推销,从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设计,深入。

5、模型制作。

推销材料,工艺对方案进行加工与实施。

6、方案汇报,梳理及总结设计过程。

将设计调研概念构思,制作模型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编排并清晰系统的陈述方案。

7、展示设计,结合展场环境,对作品进行展示,展前布置与拍摄。

课题二主题性课题

1、课题简介。

主题性课题的教学与培训均围绕主题展开。

主题的范围自由而宽泛,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符号,也可以是一个具象的图形或词语或图形,通过主题词或图形展开头脑风暴和发散性思维,找到主题的切入点和创意点。

由此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查阅与调研分析,提炼并整合信息,综合运用形态空间,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要素,对主题进行视觉诠释与表达。

主题性课题是对构成方法的整合,同时也是对学生设计项目的初步体验与尝试。

使基础课程综合训练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将套路化的被动完成作业转化为主动寻找主题表达的行为。

2、课程内容。

(1)确定主题;

(2)分组围绕主题进行头脑风貌及相关资料调研与分析。

(3)草图构思并对草图;方案推销优化。

(4)确定材料与加工工艺制作小稿;(5)成长模型制作。

(6)对设计方案思路及过程进行方案汇报;(7)结合展场位置环境,对作品进行陈列布展及拍照。

提示:

作品须有过程,记录和分析总结需体现主题概念。

并注意造型的丰富性以及造型的整体、主次、疏密、对比等关系。

3、课题工具

工作手册,相机、模型材料不限。

4、课题呈现:

模型工作,手册,记录过程,汇报PPT

课题三,功能性课题(设计应用)

1、课程简介。

本课题是设计基础与设计应用的初步体验,针对有功能性值的课题进行设计,课题简单而具有实用性,要求学生应用前面所学过的有关于形体空间材质、构成方法等知识,针对一件有实用功能的物件进行设计。

2、课堂内容

(1)确定主题。

(2)分组围绕课题进行头脑风暴以及相关资料的调研与分析。

(3)草图构思,对草图方案推销优化.

(4)确定材料与工艺,加工制作小稿,(5)成稿模型制作;

(5)对设计方案思路及过程进行汇报;

(6)结合展场进行展练,已拍照。

3、课题工具

工作手册,相机、模型材料不限。

4、课题呈现:

模型工作,手册,记录过程,汇报PPT

(三)思考与实践

主题:

色彩与创意(教学设计/见附件1)

以景物、静物、人体为表现对象,作主题性意象色彩与情感表现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教师集中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课堂示范,学生实践练习,教师分别指导。

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附件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设计

主题:

形态与创意

(学时:

16学时,包括理论讲述、课堂讨论、课题训练)

主要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美育渗透点

课程思政点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大自然与形态的关系

自习、自主阅读

人人都是艺术家

预习

引入

(项目引入)

1、通过形态构成训练,理解大自然与形态的关系。

2、人人都是艺术家。

1、示范教学法;

2、讲解法;

3、案例法。

1、主题:

关注现实。

2、作业呈现:

“最美人间四月天”、“故乡的春天”等抗击疫情“课题”

实施

(任务驱动)

内容

(1)形态与形式基础;

(2)形态提取、重构等实验。

课堂训练:

第一类:

形态收集训练≤10-20幅16-8K系列

第二类:

具象转抽象形态训练≤10-20幅16-8K系列

引导式、启发式

关注现实。

形态重构训练过程把具有现实价值、生活意义的形态元素、符号提炼出来,诠释正能量。

例如,系列主题: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大流行的严峻形势,以主题“最美人间四月天”、“故乡的春天”等抗击疫情“课题”。

4学时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认识与体会)

形态解构、重组过程把具有现实价值、生活意义的元素、符号提炼出来。

融入方式:

通过归纳、抽取方式,融入课程思政。

例如,关注当下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怎样的要素组合、构图,以及符号元素、图形样式等是诠释正能量的,包括对生命的关注、对抗疫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学生从训练过程认识的图形、符号信息以及关联的现实中获得感悟、获得启发,再应用于后期的创意设计之中。

8学时

归纳

(知识/能力/素质)

围绕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挖掘学生练习过程蕴含的思政要素,寻找“美育教育与课程思政”两者的“触发处”、“接入点”、“交融点”,凝练成有意义的介入课程思政的主题性“课题”,有效的融入思政元素。

引导式、启发式

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选择各种形式要素、构成图式、形式语义等进行形态的综合表达,在内容、媒介、手法、编排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与表现欲望、兴趣,逐步形成主动、自觉的学习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

创新

(拓展)

1、通过第一单元“具象转抽象图形训练”获取产生的各种图式、形态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有效导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体现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各种形态要素。

2、通过关注当下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激发师生对生命的关注、对抗疫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的关注。

引导式、启发式

思政融入点:

各种形态及形式变化,将学生自觉地引发、联想到现实生活里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可以用客观世界里相关联的物象、场景解读各异形态。

总结

形态转换呈现的偶发性、多种可能性,各种形式、图形,经过细心观察、联想,发现其中与思政元素相关联的各种形态特征、形式,有目的的加以引导、启发。

引导式、启发式

普及美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构建起“美育教育与课程思政”双结合,是学校构建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新模式的一次大胆的创新探索。

布置

作业

1、综合形态解构与重组,包括各种工具综合运用、拼贴、剪切、拓印等方法。

完成有意味的形式:

以不同时空、不同特征的形态形成的各种形式。

2、现实寻找各种形态如点线面色彩肌理等设计元素,转换为寻找“抗击疫情”相关的符号作为创作素材的表现形式。

引导式、启发式

包括政治导向、美学伦理、核心价值等内容,与学生需要形成的思辨意识、知识结构、研判能力和全面素养的内在关联,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设好思想底色。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当代艺术--全国十大美院造型基础作品展造型精选(表现形式)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

其他教学环节

第一单元

1

7

8

第二单元

2

17

16

第三单元

4

1

15

20

第四单元

4

1

15

20

合计

11

3

40

64

课程学分:

4

课程学时:

64(理论14、实践4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1、王雪青著.从设计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2

2、(日)视觉设计研究所编.设计配色基础.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1

教学参考资源:

1、[美]吉姆·克劳斯编著.色彩设计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6

2、[美]莱斯利·卡巴加编著.环球配色惯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6

3、[美]保罗·芝兰斯基等著.色彩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1

4、[美]斯蒂芬·潘泰克、理查德·罗斯著.美国造型基础教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4

5、[日]南云治嘉著.日本高校色彩训练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

6、曹田泉、王可编著.设计色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

七、其他说明

1、本大纲仅为教师组织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的指南,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注意艺术专业的个性化特点,在不脱离大纲纲要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专业个性,灵活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并确保教学内容跟社会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

2、学生作业量应该依据该班学生的基础与接受能力作出灵活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