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2131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

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秀美宜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2.某食品保鲜剂以二氧化硅(SiO2)等为载体,吸附酒精(C2H5OH)制作而成,其保鲜原理是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酒精气体保护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中Si和O质量比为7:

8

B.二氧化硅有疏松多孔结构

C.酒精中C、H、O个数比为2:

6:

1

D.酒精中H的质量分数最大

3.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4.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图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

D.图③和图④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配制100mL0.10mol•L﹣1盐酸

C.

用自来水制备少量蒸馏水

D.

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6.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

根据上图回答:

(1)写出B,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C_____;

(2)写出上述过程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许多牙膏中都含有_____元素,因为如果缺少这种元素,就容易得龋齿.

7.A、B、C、D分别为二氧化碳、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两种物质可相互反应.则: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D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8.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uSO4、CaCO3、Na2CO3、KOH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I: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步骤Ⅱ: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有气泡产生。

(1)步骤Ⅱ中产生的气泡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混合物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__。

(3)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组成,依次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9.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SO2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几位同学们对该混合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I.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此外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Ⅱ.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该班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现象与结论)

(1)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要证明气体中含有CO则在装置G中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

(2)装置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3)若将装置①和装置②互换位置,将不能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4)实验结束后发现G中红色粉末又变成黑色,原因可能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5)该实验还缺少的装置是_____。

10.化学小组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的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活动1:

“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火星

“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_____。

实验2:

取直径_____mm,含碳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注意:

在以上实验时集气瓶中为何要留少量的水_____

活动2:

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资料:

①铁粉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

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具有磁性。

②铁、四氧化三铁均能溶于稀盐酸(即:

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四氧化三铁+盐酸→氯化铁+氯化亚铁+水)

③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_____;同学们都认可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_____,放置一段时间。

_____

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1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B点的溶质为_____。

②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2.设计下列实验装置,先用氢氧化钙溶液验证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再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1)B中导管不能插到瓶底,说明原因。

(2)写出完成上述实验的操作及预期现象。

(3)实验后,观察到A中溶液无色且有白色沉淀存在,写出A中溶质组成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不利于保护环境;D、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空气,有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硅中Si和O质量比为:

28:

16X2=7:

8,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硅有疏松多孔结构,所以,可以作为载体,故不符合题意;

C、酒精中C、H、O个数比为2∶6∶1,故不符合题意;

D、酒精中H的质量分数最小,为:

,C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52.2%,故符合题意。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表示为:

CH4+H2O=CO+3H2,故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选项A错误;

B、该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物质由甲烷、水、氢气三种,其中氢气属单质,选项B错误;

C、甲烷中碳元素为-4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为+2价,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选项C错误;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16∶28=4∶7,选项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②中继续加热氯化钠后,继续溶解,故说明②中是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B、由图④可知,在20℃时,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6g的氯化钠,图3前已经向100g的水中加入了40g的氯化钠,故是饱和溶液,故正确;

C、在20℃时,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6g的氯化钠,图3中已经加入40g的氯化钠,故溶解了36g,故错误;

D、③和④中都达到了变化状态,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A.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潮解,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选项错误;

B.向容量瓶里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面,选项错误;

C.用自来水制备少量蒸馏水,用蒸馏烧瓶,温度计位置,冷却水的流向均正确,选项正确;

D.酒精和水互溶不分层,所以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称量有腐蚀性、潮湿性的药品时,为防止药品腐蚀天平,应将药品放到玻璃器皿(如烧杯)中称量。

6.

(1)CaO;CO2;

(2)CaCO3

CaO+CO2↑.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氟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矿石A能生成B和C,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和C可能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能和水反应生成D,D与C反应生成和碳酸钙和水,则D为氢氧化钙,C为二氧化碳,B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CO3,CaO,CO2,Ca(OH)2;

(2)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反应②为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③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此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因此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3)氟元素能防治龋齿,如果缺少氟元素就容易得龋齿,因此许多牙膏中都含有氟元素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7.Fe+H2SO4=FeSO4+H2↑2NaOH+CO2═Na2CO3+H2O灭火、人工降雨、冷冻剂、气体肥料等

【解析】

【分析】

氯化铜会与氢氧化钠、铁反应,假设A是铁,铁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稀硫酸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B是稀硫酸,C是氢氧化钠,D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由分析可知,A是铁,B是稀硫酸,则A和B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H2SO4=FeSO4+H2↑;

由分析可知,C是氢氧化钠,D是二氧化碳,则C和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NaOH+CO2═Na2CO3+H2O;

D是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人工降雨、冷冻剂、气体肥料等,故填灭火或人工降雨或冷冻剂或气体肥料等。

8.CO2碳酸钠氢氧化钾过量氯化钡(氯化钙/硝酸钡/硝酸钙)溶液,酚酞溶液

【解析】

碳酸钙是沉淀,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步骤I: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说明没有碳酸钙、硫酸铜;步骤Ⅱ: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镁生成碳酸镁沉淀,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钾也能与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镁而溶解。

(1)步骤Ⅱ中产生的气泡是CO2;

(2)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混合物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碳酸钠,可能含有的是氢氧化钾;(3)为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组成,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等)溶液,除尽碳酸钠,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钾,反之,没有氢氧化钾。

9.证明是否含有SO2;CO+CuO

Cu+CO2;CO2+Ca(OH)2=CaCO3↓+H2O;CO2;2Cu+O2

2CuO;尾气处理装置,因为CO有毒,会污染空气,应在H后面加一个酒精灯。

【解析】

【详解】

(1)根据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则装置①的作用是证明是否含有SO2,故填证明是否含有SO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故填CO+CuO

Cu+CO2;

(2)装置H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故填CO2+Ca(OH)2=CaCO3↓+H2O;

(3)考虑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需要先除掉二氧化硫,才能证明二氧化碳,所以若将装置①和装置②互换位置,不能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故填CO2;

(4)实验结束后发现G中红色粉末又变成黑色,原因可能为反应后生成的Cu再次被氧化生成CuO,化学方程式故填2Cu+O2

2CuO;

(5)该实验还缺少的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因为CO有毒,会污染空气,应在H后面加一个染着的酒精灯,故填尾气处理装置,因为CO有毒,会污染空气,应在H后面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10.火星四射程度随含碳量增大而增强0.20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四氧化三铁有磁性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表格中实验现象可得结论,“火星四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火星四射程度随含碳量增大而增强;

(2)活动1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铁丝的直径应同样为0.20mm,故填0.20;(3)铁丝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4)由活动2中资料①可知,若黑色固体中含有铁,那么铁和四氧化三铁均有磁性,无法用磁铁鉴别;(5)当物理方法无法鉴别时,可考虑化学方法,因铁具有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性质,若有铁存在,可根据是否有气泡生成的现象来判断,故可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6)根据实验结论可知黑色固体含有铁,故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11.纯碱或苏打NH4+Na2CO3与盐酸或HCl恰好完全反应NaCl、HCl96.4%。

【解析】

(1)Na2CO3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2)①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

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

(5).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73

x100g×7.3%

x=10.6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96.4%

答: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12.

(1)使B瓶中留部分溶液用于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打开K1,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A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打开K2,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B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

(3)NaCl;NaCl、CaCl2

【解析】

【分析】

(1)根据实验目的“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分析;

(2)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根据药品间的反应分析现象;

【详解】

(1)由于实验先用氢氧化钙溶液验证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再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B瓶中留部分溶液用于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B中导管插到瓶底时,验证“氢氧化钙溶液验证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时会将B瓶中的溶液全部吸入A装置;

(2)第一步验证“氢氧化钙溶液验证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中的压强减小;打开K1,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A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第二步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打开K2,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B中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

(3)实验后,观察到A中发生的反应有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还可能发生碳酸钙、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有白色沉淀存在,说明盐酸已完全反应,则A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