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1208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高三晚练

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一、选择题(48分)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4.北宋苏洵说: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耦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5.某现代古物收藏家收集到下列文物,其中可能是赝品的是              

①商周时期青铜器一尊②宋代缂丝图一副③唐代青花器一件④明代珐琅彩瓷器一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革命

7.甲骨文中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

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8.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史书记载:

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荣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10.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11.下列各项中与“重农抑商”政策密切相关的有                             

①“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②“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③“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④“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3.沈括《梦溪笔谈》载: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1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5.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

这说州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17.“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该情景应该发生在

A.汉都长安      B.唐都洛阳C.宋都东京      D.秦都咸阳

18.《吕氏春秋•上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19.在明清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下,许多商人“以末敛财,以本守之”。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种现象导致的最不利的后果是

A.小农破产影响社会稳定B.破产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来源

C.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D.土地集中经营提高了商品化程度

20、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1、“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这句话反映了

1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22、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出现在什么朝代()

A、春秋战国B、汉朝C、三国时期D、唐朝

2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主要表现是

青铜农具相对广泛使用

确立了铁犁牛耕的传统农耕模式

施肥与灌溉有了新的发展

地力提高,休耕制绝迹

A.

B.

C.

D.

24.图1所示是历史学家王仁湘在《饮食与中国文化》中引用的“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作者引用此考古资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

A.战国以前已使用餐叉

B.战国以前的金属冶炼水平很高

C.战国以前用的餐叉由长到短

D.战国以前人们还不会使用筷子

25、相传,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哥窑所产冰裂纹瓷器应属于 

A.白瓷系列             B.青瓷系列       C.青花瓷系列           D.珐琅瓷系列

26、下列关于唐朝市场的表述,准确的是①政府对城市的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②东市、西市是长安的主要商业区③市场有金融服务机构④繁华的夜市是唐前期中原城市的一大特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27、假设唐代一位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哪种情况?

()

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在夜市里卖瓷器

B.欣赏“胡风”“胡俗”,到柜坊办飞钱业务

C.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D.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28、《康熙松江府志》记载:

“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上述材料反映出松江地区①棉织业发达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④棉织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9.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A.商品经济活跃,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B.全国出现了许多较大城市

C.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D.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

30、清乾隆年间在山西平遥的“日升昌记”有一对联“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升昌记”是一间票号

B、它经营存款、放贷、汇兑

C、它反映了徽商以雄厚的商业资本积累了大量财富

D、它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31.出现右图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  B.实行闭关政策

C.鼓励对外贸易   D.出现康乾盛世

32、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明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机户、机工、机房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壮大,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D.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3、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由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

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受到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杭州人勤劳,因此逐渐致富

34、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5.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

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

36、我国用水力鼓风冶铁始于()

A.战国B.西汉C.东汉D.魏晋南北朝

37、《新唐书·百官志》载:

“两京诸市署:

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D唐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

38、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39、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

A丝B麻C棉D毛

40、从这些标记中你能看到的痕迹最早是( )统一的( )

 

A、汉武帝五铢钱B、秦始皇秦半两

C、唐太宗开元通宝D、夏贝币

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D

D

B

D

B

D

C

B

C

C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C

C

C

D

B

B

B

A

A

A

C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B

C

C

D

D

C

C

B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26题15分,27题10分,28题13分,29题9分)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金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江南经济状况如何?

(3分

 

(2)材料2、3反映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变化?

(6分)

 

(3)导致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3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3分)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2分)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2分)

 

2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图1战国货币

图2北宋的交子

图3景德镇的瓷器工场

 

(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

反映的政治状况是什么?

这种状况是怎么结束的?

(3)

 

(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

(3分)

 

(3)图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情况,试简要分析其特点?

(3分)

 

(4)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

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内在联系?

(4分)

 

29.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了汉、宋时期的两位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

 

甲(汉朝商人):

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到长安后。

我发现长安城中“夜市”比较繁华,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东市和西市,甚为不便。

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

 

乙(宋朝商人):

我在汴河沿岸经营一家酒楼,生意红火,每天晚上打烊很迟,因而影响了隔壁住户的休息。

他们几次将我告上衙门,但我都赢得了官司,因为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商人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农民。

 

请回答:

找出上述甲、乙两位同学的阐述中四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

并说明你的理由。

(9分)

 

 

参考答案

 

1.B 人均耕地面积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表现①、②;③与实际不符;④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C 此题反映的核心是私田的出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时间是春秋时期。

 

3.B 从材料判断,这个水利工程师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

 

4.C 此题材料主要反映了北方个体家庭最基本的需要,土地解决吃饭,棉袄解决穿衣问题,这说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

 

5.C 公田变私田,根源是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促进了这样转变,这是主观因素。

 

6.D 材料讲耕地者种富民之田,交租一半。

 

7.B 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商朝是典型代表时期,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所以B,表述不准确。

8.D 古代首页有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三种形式,官营手工业有政府提供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的支持,精品多。

 

9.D 青花瓷是明朝出现的,珐琅彩瓷器是清朝出现的。

 

10.B 劳动工具有骨器到耕牛犁耕的转变,既能反映的发展,更能体现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变化。

 

11.D 商朝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不少贝字旁的字,材料中的字都是与商业有关的,占卜用龟甲或大的兽骨;祭祀一般是家畜;与材料反映的不符,贝壳在古代曾经起过货币的作用。

 

12.D 四个备选项,全面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基本情况。

 

13.B 材料机“梭声札札”与“有财不行商”,能反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和重视农业的观;“家家守村业”反映安土重迁的思想。

 

14.D 此题材料反映了唐朝后期长安夜市发展,并初步打破了市坊界限,不是政府新设。

 

15.B 北宋商业繁华的代表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汴河两岸商业活动。

 

16.C 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

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

 

17.B ③反映的是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8.C 解题关键是经济的角度“近代的前夜”,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所以选能反映这一思路的答案。

 

19.B 闭关政策是封建国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表现,目的维护自然经济,与之适应;是有限度的开放;对中外商人都进行种种限制。

不是维护国内商品市场。

 

20.C 材料江南新安在安徽,江北山右指山西。

 

21.C 均田制是政府把政府所控制的土地分给个体小农。

 

22.C 灌钢法是南北朝时期冶铁的主要成果。

 

23.C 指南针是元朝时期经阿拉伯传到西方的,所以C是错误的。

 

24.B 材料反映的是古代手工业的官营方式,官营产品是供应皇室的,不允许投入市场。

 

25.B 解题关键是时间和材料“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反映了明朝后期农业结构变化,经济作物扩大和市场的发展;①是错误的,④材料无体现。

 

26.解析:

此题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汉朝江南落后,材料中可以直接出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初步开发,宋朝重心转移到南方,概括材料即可答出

(2);第三问融合贯通所学知识总结。

参考答案:

(1)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

(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

(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7.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古代手工业的三种方式及发展,要充分理解材料。

“处工,就官府;反映官营手工业形式;官营的特点政府管理,为政府服务;材料二“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材料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答案:

(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2)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3)自给自足。

(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8.解析:

此题以货币为切入点考查古代商业发展,图一反映了战国时期货币不统一到秦统一后改变;图二是纸币,反映了金属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化.;图三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答案:

(1)货币不统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了货币。

(2)金属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化。

北宋时,商业空前繁荣,贸易更加频繁,为了便于交换,纸币产生了。

(3)景德镇的制瓷业通过手工工场进行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4)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由金属货币逐渐向纸币演变。

纸币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从而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

 

29.解析:

设置新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提高积极性的重要方式。

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对每个时期商业特点的把握,这也是解题关键参考答案:

甲(汉朝商人):

错误一:

“长安城中‘夜市’比较繁华。

”理由:

汉朝时“夜市”还没有出现。

错误二:

“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

理由:

汉朝对市场的管理非常严格,商业交易受到官府得严格控制。

错误三:

“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

理由:

在汉代时候,商品交易的市和居民区是被严格分开的,不可能混杂在一起。

乙(宋朝商人):

错误:

“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