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1001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docx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细胞核新人教版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导学案+综合测试)

一、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名师点拨 

(1)mRNA、蛋白质进出核膜穿过0层膜、0层磷脂分子层。

(2)核孔的数目与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

(3)核仁的大小与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多少有关。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细胞器)多,核仁大。

(4)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是DNA,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练一练] (2009·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

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胰岛细胞B.造血干细胞

C.浆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二、模型建构

[判一判]

1.模型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

2.模型描述时只能是定性的,不可以是定量的(  )

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Nt=N0·λt属于数学模型(  )

4.显微镜下拍摄的照片属于模型(  )

三、细胞的完整性

1.细胞各组分之间________,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________地进行。

2.细胞既是生物体________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1.教材52~53页[资料分析]所选实验材料、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2.教材54页[模型建构]模型的概念及分类和实例。

3.教材56页[技能训练]——如何分析处理数据。

4.教材58页一中判断题和画概念图和二、三中的问题。

考点19 动态图突破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细胞核的结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

B.③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

C.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信使RNA、RNA聚合酶、DNA解旋酶、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物质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出细胞核

D.⑤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排雷 

(1)提高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准确分析推断的能力。

(2)借助题干信息“核孔具有选择性”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

1.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2.核仁、核膜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

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末期重现;原核生物无核膜、核仁。

特别提醒 

(1)原核细胞的体积较小,是因为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且拟核在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方面作用较弱。

(2)核糖体合成的起点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在细胞质中。

(3)蛋白质和RNA都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通过核孔,DNA不能进出细胞核。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与复制的场所

考点20 提升对实验的分析推断能力——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2.如图是用动物受精卵所做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说明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

B.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生存

C.该实验说明只要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细胞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排雷 关注选项中关键词,如“全部”、“一切”、“都”、“只”、“仅仅”、“只要……就能”、“因为……所以”等,可能是命题者故意制造的陷阱;相反,若出现“可能”、“可以”等关键词则排除一些异常极端情况,一般是正确的。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论:

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3)实验分析:

该实验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1)实验过程

受精卵

(2)实验结论:

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3)实验分析:

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

3.变形虫切割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论:

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3)实验分析:

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1)伞藻嫁接实验过程

(2)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

(3)实验结论: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4)实验分析:

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特别提醒 

(1)凡是无核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如哺乳动物和人的成熟红细胞以及植物的筛管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也不能存活太久。

(2)有些细胞不只具有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胞中细胞核多达数百个。

2.科学家在单细胞伞藻幼体嫁接的实验中,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

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

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考点21 提升学科内知识整合能力——“细胞的基本结构”归纳提升

3.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a、b细胞内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排雷 明确真、原核细胞的区别,将c判断出;再据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将a、b判断准确。

1.真核细胞的结构

2.细胞图像的识别判定依据

(1)显微、亚显微结构图像的判断

图像中

(2)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图像的判断

图像中

(3)动、植物细胞图像的判断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D细胞含有光合色素。

请分析回答:

(1)上图中,图____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酶)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上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代号)。

(3)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4)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______。

(5)A、B、C细胞中的哪些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A所示细胞是否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伞藻嫁接实验分析推断细胞核的

功能

利用伞藻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嫁接实验及其现象可推断相应细胞核的功能。

具体思路:

(1)根据伞藻嫁接实验现象——伞帽的形状

核质关系

(2)设计实验的依据―→把握假说的内容——细胞是否分裂取决于核体积(h)/质体积(z)的大小

典例

 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的生物学实验。

请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伞藻是单细胞生物。

甲、乙两种伞藻的帽状体形状不同

(如图),现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发

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

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

材料二 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

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

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h)与细胞质的体积(z)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

并且还做了如下实验:

在伞帽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帽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伞帽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1)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能说明核、质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并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

体会 实验材料获取的三条原则及高中生物常用实验材料集锦

(1)实验材料获取的三条原则:

①符合实验要求。

②易获取。

③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高中生物常用实验材料及选用原因

①在还原糖的检测中,一定要用富含还原糖的材料,如苹果、梨等。

选甜菜、甘蔗、马铃薯块茎不行,因含蔗糖、淀粉为非还原糖。

另外所选材料的颜色不能过深,一般以白色为最好,如果颜色过深,会覆盖反应所产生的颜色。

如韭菜、血液中虽然含有较多的还原糖,但其颜色过深,所以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材料。

②在脂肪鉴定时选花生种子,脂肪含量多,可以采用匀浆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徒手切片的方法。

③蛋白质鉴定中可用富含蛋白质的大豆或鸡蛋,如采用蛋清作实验材料,在使用时一定要稀释一定的倍数,否则,和NaOH溶液作用后,粘附在试管管壁上导致清洗困难。

④有丝分裂选根尖分生区细胞,易取材,该部位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分裂的细胞数目多。

⑤观察叶绿体选藓类植物,该植物叶片薄而小,叶绿体大而少,也可用菠菜的下表皮叶肉细胞,也是上述原因。

⑥验证光合作用场所为叶绿体选水绵——大型带状叶绿体,好氧细菌——指示放氧部位。

⑦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成分为蛋白质和DNA,且侵染时蛋白质留在外面。

⑧色素的提取与分离选择绿色的叶片,色素尤其是叶绿素含量较高。

⑨提取细胞膜材料选择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该类细胞不含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

⑩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选取紫色的洋葱而不选择无色的,主要原因是液泡中花青素指示效果明显。

⑪遗传方面的实验材料,植物一般选豌豆、玉米,动物一般选果蝇,主要原因是三类生物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子代个体数量多。

⑫动物生理实验一般选小白鼠、小狗或小兔等常见动物。

⑬微生物实验经常用大肠杆菌。

 忽视特殊情况下物质穿膜问题的计算

典例

 内质网腔内的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进一步加工,最后释放到细胞外,在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  )

A.3层B.0层C.2层D.4层

纠错笔记 

(1)分泌蛋白从合成、运输到排出细胞外是通过出芽形成囊泡的方式,不穿过生物膜,因而通过的膜的层数应为0层。

(2)细胞的胞吐或胞吞作用通过0层生物膜,如神经递质的释放。

(3)细胞核内外的大分子如蛋白质、信使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未通过膜结构,因而通过膜的层数为0层。

(4)绿色植物中,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到利用部位穿膜层数⇒

答案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一、核膜 DNA+蛋白质 同一种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rRNA 核糖体 核孔 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遗传信息库 代谢和遗传

练一练 D

二、判一判 1.√ 2.× 3.√4.× 

三、1.分工合作 高度有序 2.结构 代谢和遗传

知识网络 核孔 核仁 DNA 蛋白质

突破考点提炼方法

典例引领1 A 对位训练1 D

典例引领2 C 对位训练2 C

典例引领3 C 

对位训练3 

(1)C 没有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 蛋白酶和磷脂酶 

(2)A、D (3)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4)叶绿体 (5)A、B中的细胞质基因和C中的全部基因 (6)否 该细胞中含有颜色较深的叶绿素,对显色反应有遮蔽作用

方法体验

典例 

(1)说明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胞核控制,最终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

(2)在伞帽尚未长成、核不分裂时,将幼小伞帽切去,嫁接上一个长成的伞帽,这个原不该分裂的核就开始分裂了。

易错警示

典例 B

细胞膜与细胞核(综合测试)

答案:

D

2.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

B.细胞3与细胞2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同

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进行信息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

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解析:

细胞1是内分泌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

细胞2和细胞3都是神经细胞,它们之间通过递质进行信息传递,因此细胞1与靶细胞之间以及细胞3与细胞2之间都是通过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

化学物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答案:

B

3.(2013·龙岩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制备用研磨法

B.研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利用荧光标记法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

解析:

制备细胞膜选择的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常采用差速离心法;研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中常用3H标记亮氨酸;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答案:

C

4.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

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胰岛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的运输孔道,包括蛋白质和RNA等,核孔的数目与代谢水平成正相关,四个选项中合成蛋白质能力最弱的是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

D

5.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鉴别细胞膜的内外侧的有效依据是(  )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

本题以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为信息考查细胞膜的成分。

正确识别题图中的各种物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③为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④为磷脂分子的亲水端,②为蛋白质,①为细胞膜外侧糖类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糖蛋白,该种物质在细胞膜内侧没有,所以是鉴定细胞膜内外侧的依据。

答案:

A

6.(2013·湖南联考)下列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抗体与抗原结合

D.甲状腺细胞表面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解析: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没有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

C

7.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

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解析:

本题为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试题。

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故D错误。

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

实验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成对照。

答案:

D

9.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取受精卵的细胞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细胞核离开细胞质则不能生存

B.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则不能生存

C.该实验说明只有保持细胞的完整性,细胞才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D.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解析:

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即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分离之后不能生存。

但是,它们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所以D错。

答案:

D

10.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解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除此还含有少量糖类。

功能越复杂的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减少有关。

答案:

B

11.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解析:

题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间接传递方式。

甲细胞为发出信号的细胞,乙细胞为靶细胞,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答案:

D

解析: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环境温度等呈正相关;由于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基本相似,因而同种或不同种生物细胞可以相互融合;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采用了免疫荧光标记法,而同类生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相似程度很大,难以找到特异性蛋白,采用异种生物细胞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中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____________。

(3)核膜由__________层膜组成,其________层膜与[  ]______________膜相连,从而加强了________与________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联系。

(4)细胞核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是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解析:

(1)由细胞中含中心体可确认该细胞为动物或低等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为核孔。

(3)核膜是双层膜,其外层膜可与内质网膜相连,从而加强了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4)细胞核的生理功能为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答案:

(1)动物或低等植物 有中心体 

(2)6 核孔

(3)两 外 8 内质网 细胞核 细胞质 (4)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 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

14.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请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

(4)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间信息交流是上图中图_______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解析:

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其中①是血液,②是受体蛋白。

图B表示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③是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图C表示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④是胞间连丝。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从而裂解靶细胞,由此说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是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答案:

(1)受体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通道 胞间连丝 (4)B

15.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膜蛋白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且具有高度的极性。

从细胞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膜蛋白A要消耗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产生的ATP,以__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

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通过膜蛋白B可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________,以保证肠腔中的物质只能从微绒毛处吸收。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功能。

(5)以连线的方式确定图1和图2膜蛋白的关系

膜蛋白A     运输蛋白

膜蛋白B受体

膜蛋白C连结蛋白

膜蛋白D酶

解析:

(1)决定不同生物膜功能特性的是蛋白质。

(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葡萄糖穿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

(3)结合图示题干所述可看出其功能是将两个细胞膜连接在一起。

(4)膜蛋白D的作用是水解二糖,能够催化物质水解的是酶。

答案:

(1)细胞膜蛋白质不同(或膜蛋白质结构不同)

(2)线粒体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膜蛋白A)

(3)紧密连在一起 (4)生物催化(或催化)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