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943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docx

名师精编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达标巩固人教版必修3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下列产业转移中属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是(  )

①日本纺织企业在青岛投资建厂 ②韩国的汽车产业在北京投资建厂 ③中国海尔电子企业在美国建厂 ④中国台湾电脑信息生产企业到东莞建厂 ⑤中国香港服装企业到深圳建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解析:

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

①~⑤企业转移中,跨越不同国家的只有①、②、③项,而台湾、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故它们与中国内地之间的企业转移应属区域产业转移。

答案:

B

读我国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产品市场示意图,完成2~3题。

2.三家工厂布局在我国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市场广大B.原料充足

C.廉价劳动力丰富D.科技发达

3.X、Y、Z对应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

A.玩具制造、汽车、服装

B.钢铁、普通服装、纺织

C.汽车、制鞋、电子装配

D.纺织、汽车、农产品加工

2~3.解析:

第2题,由图可知,X、Y、Z厂的市场不在中国,X厂、Y厂的原料不在中国,和日本、韩国、香港三地相比,中国的科技优势不明显,但廉价劳动力丰富。

结合X、Y、Z三厂的特点以及各个选项,判断第3题的答案为A项。

答案:

2.C 3.A

根据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把产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完成4~6题。

4.以下产业中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是(  )

A.信息产业B.纺织产业

C.机械产业D.制造产业

5.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水平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A阶段的产业

B.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A阶段的产业

C.处于A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

D.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D阶段的产业

6.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际产业转移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B.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C.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无负面影响

D.产业转移会给转移对象国和地区提供就业机会

4~6.解析:

根据产品在生产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将产业划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衰退期(D)四个发展阶段,信息产业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

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市场、管理方面的优势,适宜发展处于A、B两个时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处于A、B两个时期的产业。

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特别注意。

答案:

4.A 5.B 6.C

7.阅读材料,完成

(1)~(5)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后在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 珠三角的低端产业在“搬家”。

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

从繁华的珠三角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欠发达地区。

今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的企业“搬家”行动。

材料三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曾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加工贸易模式。

(2)材料一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这里的“优势”具体指什么?

(3)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在“搬家”时所产生的影响。

(5)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或地区将一些工业转移到广东省,形成了下列三种生产模式。

请写出影响下列模式的主导区位因素。

模式②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

解析:

(1)题,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搬迁至广东,主要是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

(2)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仅仅开放了广东省的几个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地区,使这些地区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

同时,广东邻近港、澳,地缘优势突出。

第(3)题,珠三角地区由于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区内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不足。

第(4)题,需注意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

第(5)题,模式②为进口原料在本地加工后销往本地市场的生产模式,市场广阔是吸引其前来办厂的主导因素。

答案:

(1)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 前店后厂

(2)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3)①经济腹地比长三角小;②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③大城市依托作用不如长三角强大;④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

(答出三点即可)

(4)低端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促进了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承接新的产业和加强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5)市场

一、选择题

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高。

根据下表资料,完成1~3题。

每小时工人工资

国  家

20美元以上

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

14~18美元

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色列

2美元以下

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

1.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哪一类邻近国家转移?

(  )

A.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成本低D.劳动力成本高

解析:

纺织和服装工业对技术要求不高,但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高,因此世界纺织、服装工业有向低工资地区转移的趋势。

答案:

C

2.依据表中资料判断,美国、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分别先向哪一国转移?

(  )

A.墨西哥、捷克B.日本、印度尼西亚

C.加拿大、丹麦D.印度、巴西

解析:

美国、德国纺织、服装业首先应向工资水平低的国家转移,其次应选择靠近本国的国家,以利于联系,节约成本。

答案:

A

3.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B.提高劳动力素质,降低劳动力价格

C.扩大消费市场,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D.调整国家政策,增加对发达国家的吸引力

解析:

发展中国家吸引投资的主要因素是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为了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答案:

A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读图完成4~5题。

             

4.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A.①⑤B.②④

C.③④D.①③

5.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A.产品需求量大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D.土地租金低

答案:

4.A5.C

(2013年佛山质检)地理集中度表示产业在区域空间的集聚程度,数值越小,集中度越低,反之越高。

读我国三大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变化曲线图,完成第6题。

6.近30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空间格局呈现的变化是(  )

A.三大产业都趋向于集中

B.农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C.工业布局一直趋向分散

D.服务业总体趋向集聚

答案:

D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据此完成7~8题。

7.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②、③分别是指(  )

A.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B.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闽南地区、珠江三角洲

D.山东半岛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解析:

根据与中国台湾、韩国的地缘关系,结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布状况可确定①、②、③分别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

B

8.根据图B所反映的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今后我国IT产业发展的核心策略是(  )

A.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

B.加强市场营销,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C.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

D.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解析:

图B金字塔自下而上依次为加工组装、营销运输、研发与核心技术环节,因此我国要在IT产业的全球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答案:

D

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完成9~10题。

9.从区域分布来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的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

A.北美、亚洲B.欧洲、亚洲

C.北美、其他地区D.欧洲、其他地区

10.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

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②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③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 ④本国人口失业率有所上升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9~10.解析:

本题组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9题,从图中看出北美是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亚洲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第10题,日本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环节是生产加工环节,而研发主要集中在本国,生产加工环节的转移会造成国内产业的“空心化”,使本国失业人口增加。

答案:

9.A 10.D

读“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完成第11题。

11.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就业压力增大 ②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服装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表现为: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加快了当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大第二产业比重;城市中工业用地面积增大。

不利影响是,随着产业移入,环境污染将加重。

答案:

B

二、综合题

12.下图表示我国南方某城市附近郊区产业结构及今后的转移状况。

读图完成

(1)~(3)题。

(1)该区域发展的两种农业生产活动:

一种是粮食种植,另一种是花卉种植,其中________表示粮食种植,________表示花卉种植。

解析:

郊区农业应发展产值高的农业。

答案:

Ⅰ Ⅱ

(2)近年来,香港大批的园艺业纷纷转移到该地区,该地发展“彩色农业”的气候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南方地区气候属于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答案:

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温暖湿润

(3)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

发展园艺业,这里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可以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回答

答案:

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温暖湿润

原因:

花卉由香港向该地转移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这里自然条件好、地价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优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意义:

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13.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

(1)~(4)题。

材料一 2012年1月12日,安徽省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

方案将按照“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战略步骤分阶段实施。

材料二 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

(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A是________省,该省由于_______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省别

项目    

A省

B省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

(3)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数码)区域。

(4)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

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

(提示:

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中部六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1)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2)题,山西省(A)位于黄土高原,江西省(B)位于江南丘陵,黄土高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加之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江南丘陵因滥砍乱伐,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第(3)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4)题,注意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区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答案:

(1)山西 煤炭

(2)

   省别

项目   

A省

B省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黄土高原

江南丘陵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3)①

(4)经济方面: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社会方面: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环境方面:

在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案例探究·江苏省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对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和开发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利用外资的地区差异却很大,苏南最多,苏中次之,苏北最少,据统计,苏北实际利用外资是苏南的1/10。

材料二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能耗增长情况对比图

1.图中苏北、苏中和苏南同期耗能增幅变化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分析苏北地区耗能幅度变化的原因。

2.随着苏北引入投资的增多,对苏北地区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1~2.解析:

本题组以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产业转移的表现及影响。

第1题,从图中数据的变化可得出耗能增幅的变化特点,苏北地区的变化与产业移入增多,与高耗能产业及区内技术水平等有关。

第2题,投资增多所带来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就业、环境等方面。

答案:

1.2008年前三季度较去年同期相比苏北能耗增加,苏中和苏南下降。

原因:

苏北接受苏中和苏南高能耗产业的转移;科技水平较低,技术较落后;设备老化,耗能多;经济欠发达,更新慢。

2.引入投资,能够增加新的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带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增加就业,改善生活水平;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