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869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x

全国卷Ⅲ高考化学仿真模拟练习试题二

(全国Ⅲ)高考化学仿真练习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B.Si可用于制太阳能电池板

C.NaClO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

D.Cu(OH)2可用作口服制酸剂

2.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原子共线、共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最多有10个C原子共平面

B.该分子中最少有4个原子共直线

C.该分子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平面

D.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3.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沸点:

HI>HBr>HCl>HF

②离子还原性:

S2->Cl->Br->I-

③酸性:

HClO4>HBrO4>HIO4

④金属性:

K>Na>Mg>Al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F>HCl>H2S

⑥半径:

O2->F->Na+>Mg2+

A.①②③B.③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④⑤⑥

4.某同学采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2O3、Fe,少量碳)制取碳酸亚铁(FeCO3),设计了如下流程。

根据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废铁屑往往附着有油脂,可通过热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除去

B.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

Fe2++

=FeCO3↓+H+

C.操作Ⅰ为过滤,洗涤操作,一系列操作Ⅱ为过滤,洗涤,干燥

D.为避免硫酸溶解时Fe2+被空气氧化,废铁屑应适当过量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

向混盐CaOCl2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发生反应:

CaOCl2+H2SO4(浓)=CaSO4+Cl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小苏打都可称为混盐

B.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体现氧化剂和酸性

C.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数为NA

D.1molCaOCl2中共含离子数为4NA

6.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A.

制取蒸馏水B.

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

C.

乙酸乙酯的制备D.

定容

7.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分子大规模储能二次电池,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这种电池具有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硫酸水溶液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B.充电时,电极b接正极

C.d膜是质子交换膜

D.充放电时,a极有

二、非选择题:

共58分,第8~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3分。

8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图: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a.烧杯b.容量瓶c.玻璃棒d.滴定管

(2)

Ca2+

Mg2+

Fe3+

开始沉淀时的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时的pH

13.9

11.1

3.2

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填化学式)。

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

已知:

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3)利用简洁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

+2H+=

+H2OBa2++

=BaCrO4↓

步骤Ⅰ:

移取x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mL;

步骤Ⅱ:

移取ymL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

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用酸式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

(填“上方”或“下方”)。

BaCl2溶液的浓度为mol•L-1,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Ba2+浓度测量值将(填“偏大”或“偏小”).

9.溴苯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如表:

溴苯

相对分子质量

78

160

157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在A装置中加入7.8mL无水苯、适量液态溴和少量铁屑。

实验时装置B中可能的现象为,装置C的作用是。

(3)反应充分后,取A装置中反应液,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其中加入适量(填试剂名称),然后(填操作名称)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水、l0%的NaOH溶液、水洗涤。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4)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杂质,要进一步提纯,下列仪器在该提纯步骤中没有使用到的是。

(5)最终得到产品5.5mL,本实验的产率是。

10.五氯化磷(PCl5)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氯化剂,可以由三氯化磷(PCl3)氯化得到:

PCl3(g)+Cl2(g)⇌PCl5(g)。

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1.0molCl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5)/mol

0

0.24

0.36

0.40

0.40

(1)150~250s的反应速率明显小于50~150s,其原因可能是。

(2)50~1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l3)=mol/(L•s)。

(3)平衡时,Cl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4)下列哪个图象能说明上述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5)在反应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即可)。

(二)选考题:

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1.X、Y、Z、R、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基态X原子的s电子数比p电子数多3个,Y、Z间形成的某种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供氧剂,R和Z位于同一周期且基态原子中有3个电子能量最高,M2+与过量氨水作用先得到蓝色沉淀,后转化为深蓝色溶液Q。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M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Y、Z、R、M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XCl3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RCl3的立体构型为,XCl3、RCl3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导致Q溶液显色的粒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与配位键。

(3)已知H2Y2的熔点为-0.43℃、沸点为158℃,RH3的熔点为-133℃、沸点为-87.7℃,但H2Y2、RH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4)X、R两元素可形成一种具体立体网状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②设两个X原子最近距离为apm,列式计算该晶胞的密度ρ=g•cm-3。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12.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

合成丁苯酞(10)的一种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1)B的化学名称是,F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由E生成F和H生成J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3)试剂a是。

(4)J是一种环酯,则J的结构简式为。

H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K,H生成K的化学方程式为:

(5)M的组成比F多1个CH2基团,M的分子式为C8H7BrO,M的同分异构体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有苯环;③不含甲基。

满足上述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6)利用题中信息写出以乙醛和苯为原料,合成

的流程图(其他试剂自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A.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故A正确;B.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故B正确;C.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灭细菌,可用于杀菌消毒,故C正确;D.胃酸的成分是HCl,Cu(OH)2可与HCl反应生成CuCl2,但生成的Cu2+属于重金属离子,会使人中毒,因此Cu(OH)2不能用作口服制酸剂,故D错误。

故选D。

2.A【解析】对该有机物中的碳原子编号如图所示:

,A.该有机物中含2个乙烯基,含1个乙炔基,乙烯中的6个原子共平面,乙炔中的4个原子共直线,因此,该物质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以共平面,即最多有11个碳原子共平面,故A错误;B.乙炔中的4个原子共直线,而该物质相当于用3号碳原子取代了乙炔中的H原子,故1、2、3号碳原子以及1号碳原子上的H原子一定共直线,因此,该物质中最少有4个原子共直线,故B正确;C.甲基中最多有一个H原子能与乙烯基共平面,因此,该物质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平面,故C正确;D.甲烷为四面体构型,因此,甲基上的H原子不能全部共平面,则该物质不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D正确。

故选A。

3.B【解析】①HF含有分子间氢键,则沸点最高,即沸点:

HF>HI>HBr>HCl,故错误;②元素的非金属性:

Cl>Br>I>S,对应离子的还原性:

S2->I->Br->Cl-,故错误;③非金属性:

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酸性:

HClO4>HBrO4>HIO4,故正确;④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即金属性:

K>Na,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即金属性:

Na>Mg>Al,因此,金属性:

K>Na>Mg>Al,故正确;⑤元素的非金属性:

F>Cl>S,因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F>HCl>H2S,故正确;⑥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半径:

O2->F->Na+>Mg2+,故正确。

故选B。

4.B【解析】A.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可促进油污水解,因此工业废铁屑中附着的油脂可通过热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除去,故A正确;B.碳酸亚铁能够继续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则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

=FeCO3↓+CO2↑+H2O,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操作Ⅰ为过滤、洗涤操作,一系列操作Ⅱ为过滤、洗涤、干燥,故C正确;D.为避免硫酸溶解时Fe2+被空气氧化,废铁屑应适当过量,故D正确。

故选B。

5.C【解析】A.明矾属于混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不属于混盐,故A错误;B.根据CaOCl2+H2SO4(浓)=CaSO4+Cl2↑+H2O,反应中S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浓硫酸只表现酸性,故B错误;C.根据CaOCl2+H2SO4(浓)=CaSO4+Cl2↑+H2O,反应中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则1分子CaOCl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因此,每产生l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NA,故C正确;D.1mol混盐CaOCl2中含有1molCa2+、1molCl-、1molClO-,即含有3NA个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6.C【解析】A.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故A错误;B.图中为酸式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应选碱式滴定管,故B错误;C.乙醇、冰醋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因此,图中装置可制备乙酸乙酯,故C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且不能伸入容量瓶中,故D错误。

故选C。

7.C【解析】A.由图可知,硫酸水溶液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故A正确;B.从图中电子移动方向可知,a极是原电池的负极,b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因此,充电时b作阳极,接电源的正极,故B正确;C.由图可知,d膜左右池都有硫酸水溶液,不需要质子交换膜,为了防止高分子通过,则d膜为半透膜,故C错误;D.a极是负极,放电时失去电子,充电时得到电子,则充放电时,a极有

,故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8.

(1)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ac;

(2)Fe3+;Mg(OH)2、Ca(OH)2;过量的H2C2O4会与Ba2+生成BaC2O4沉淀,从而使得产品的产量减少;(3)上方

;偏大。

【解析】

(1)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需计算出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需用量筒量取;将浓盐酸稀释为稀盐酸,需用烧杯作为容器稀释;需要利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选ac;

(2)根据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可知,Fe3+完全沉淀时的pH为3.2,加入氨水,调pH为8,Fe3+能够与NH3•H2O发生反应:

Fe3++3NH3•H2O=Fe(OH)3↓+

,Fe3+完全沉淀,因此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Fe3+;

加入NaOH调节PH=12.5,Ca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3.9,Mg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则Mg2+完全沉淀,Ca2+部分沉淀,因此,滤渣Ⅱ中含Mg(OH)2、Ca(OH)2;

溶液中主要含Ca2+、Ba2+,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因此,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防止CaC2O4沉淀完全后,过量的H2C2O4会与Ba2+生成BaC2O4沉淀,从而使得产品的产量减少;

(3)无论是酸式还是碱式滴定管,0刻度都位于滴定管的上方;

步骤Ⅱ:

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H2O,参与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bV1×10-3mol;步骤Ⅰ:

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mL,则加入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bV0×10-3mol,根据离子方程式:

Ba2++

=BaCrO4↓,则与Ba2+反应的

的物质的量为:

bV0×10-3mol-bV1×10-3mol=(V0-V1)b×10-3mol;根据步骤Ⅱ:

移取BaCl2溶液的体积为ymL,则BaCl2溶液的浓度为:

mol/L=

mol/L;

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V1减小,则Ba2+浓度测量值将偏大。

9.

(1)分液漏斗;

(2)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吸收HBr;(3)①水;过滤;②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4)B;(5)60%。

【解析】

(1)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2)反应过程中挥发出的Br2蒸气溶于CCl4液体中,使溶液呈(浅)红色,因此实验时装置B中可能的现象为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根据反应

+HBr,反应生成HBr,挥发出的HBr气体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用C装置来吸收HBr,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HBr;

(3)①反应液中有未反应的铁,通过加水过滤可除去;

②溴苯中含有Br2、HBr、苯等杂质,因此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4)溴苯与苯均属于有机物且互溶的液体,用蒸馏方法分离,故不需分液用的仪器分液漏斗,故选B;

(5)7.8mL无水苯的质量为7.8mL×0.88g/cm3=6.864g,物质的量为:

=0.088mol;理论生成溴苯的质量为:

0.088mol×157g/mol=13.816g,因此,本实验的产

率=

×100%=

×100%≈60%。

10.

(1)反应物浓度降低;

(2)0.0006;(3)0.3;(4)AC;(5)升高温度。

【解析】

(1)开始时反应正向进行,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达到平衡状态,150~250s的反应速率明显小于50~150s的原因是:

反应物浓度降低;

(2)50~150s内,发生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n(PCl5)=n(PCl3)=0.36mol-0.24mol=0.12mol,则PCl3的平均反应速率v(PCl3)=

=

÷100s=0.0006mol/(L•s),

(3)250s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反应:

PCl3(g)+Cl2(g)⇌PCl5(g)

起始量(mol)210

变化量(mol)0.40.40.4

平衡量(mol)1.60.60.4

平衡时,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3mol/L;

(4)A.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随反应的进行,总物质的量减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若反应向逆反应进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增大,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A正确;B.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B错误;C.随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t1时刻反应速率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D.t1时刻后PCl5的质量分数增大,Cl2质量分数减小,说明t1时刻时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反应未达平衡,故D错误。

故选AC;

(5)在反应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温度等。

(二)选考题

[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1.

(1)[Ar]3d9;O>P>Cu>Na;

(2)sp2;三角锥形;BCl3;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3)两种物质均是分子晶体,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而PH3分子之间没有氢键;(4)①原子晶体;BP;②

【解析】X、Y、Z、R、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基态X原子的s电子数比p电子数多3个,则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1,则X为B;Y、Z间形成的某种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供氧剂,R和Z位于同一周期且基态原子中有3个电子能量最高,可判断Y为O,Z为Na,R为P,Na2O2可以作为供氧剂;M2+与过量氨水作用先得到蓝色沉淀,后转化为深蓝色溶液Q,则M为Cu;

(1)Cu原子首先失去4s轨道上的一个电子,然后失去3d轨道上的一个电子,就可以形成Cu2+,则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r]3d9;

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增大,但第ⅡA和第ⅤA元素反常;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减小,第四周期元素副族元素Cu的第一电离能大于Na,但小于P,因此Y、Z、R、M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O>P>Cu>Na;

(2)化合物XCl3为BCl3,根据VSEPR理论,VP=BP+LP=3+

=3,因此中心原子B为sp2杂化;

RCl3为PCl3,根据VSEPR理论,VP=BP+LP=3+

=4,存在一对孤电子对占据四面体的一个顶点,因此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Cl3为平面三角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PCl3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则XCl3、RCl3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BCl3;

Q溶液显色是存在[Cu(NH3)4]2+,Cu2+与NH3之间存在配位键,NH3内部存在极性共价键,则其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与配位键;

(3)H2Y2为H2O2,RH3为PH3,前者熔点为-0.43℃、沸点为158℃,后者熔点为-133℃、沸点为-87.7℃,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两者均为分子晶体,则它们的熔沸点不同的主要原因是H2O2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使沸点异常升高;

(4)①由磷化硼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知它是原子晶体;

磷化硼晶胞结构中8个磷原子位于立方体顶点,6个磷原子位于面心,因此,一个晶胞含磷原子个数为8×

+6×

=4,4个硼原子位于晶胞内,因此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P;

②晶胞中顶点与面心的X原子距离最近,为apm,则晶胞参数(即边长)为:

pm,则晶体密度为:

ρ=

g/cm3。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12.

(1)2-甲基-2-溴丙烷;醛基;

(2)氧化反应;取代反应;(3)Br2/FeBr3;(4)

;n 

+(n-1)H2O;(5)7;(6)

【解析】由A、D分子式及G的结构,可知D中含有苯环,A中存在3个碳原子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结构,可推知A为

,D为

;结合G中存在—C(CH3)3结构,可知B为(CH3)3CBr,根据信息中第一步可知C为(CH3)3CMgBr;由G的结构,结合信息第二步中与R1COR2的反应,逆推可知F为

,则E为

;根据信息中第一步以及第二步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由G可推知H为

;结合J的分子式,可知G脱去1分子水形成J,而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则J为

(1)B为(CH3)3CBr,其名称为2,2-二甲基-2-溴丙烷;

F为

,含氧官能团为醛基;

(2)由官能团的转化可知,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J;

(3)D→E发生苯环上一溴取代反应,试剂a为Br2/FeBr3;

(4)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

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J为 

H(

)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K为

,H生成K的化学方程式为:

+(n-1)H2O;

(5)M组成比F(

)多1个CH2,M的分子式为C8H7BrO,M的同分异构体中: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②含有苯环;③不含甲基,可以有1个取代基为-CHBrCHO;可以有2个取代基为-CH2Br、-CHO或-CH2CHO、-Br;均有邻、间、对3种,则满足上述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2×3=7种;

(6)

与乙醛反应得到,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溴苯再与Mg/乙醚作用得到

,则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