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073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

1.1.2承办单位

***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场址

拟建项目位于市峄城区

1.2.2建设规模和工程方案

本项目建设规模确定为年产1.2万吨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正常年的年销售收入约为9600万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l

项目总用地

20000

约30亩

2

总建筑面积

16650

2.1

办公楼

3500

2.2

职工宿舍及餐厅

1650

2.3

研发中心

1800

2.4

生产车间

4500

2.5

维修车间

1200

2.6

仓库

3500

2.7

生产辅助用房

500

3

容积率

 

0.83

4

绿地面积

 ㎡

2400

5

绿地率

  %

12

6

项目总投资

万元

5996

7

总投资收益率

%

42.97

8

内部收益率

%

43.21

9

投资回收期

3.3

1.2.3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599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320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380万元,其他费用237万元,基本预备费用181万元,建设期利息98万元,流动资金1900万元。

本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600万元,正常年税后利润1932万元,总投资收益率42.97%,税后内部收益率43.21%,税后投资回收期为3.3年(税后,含建设期),税后财务净现值10107万元。

项目的经济效益良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能较快的收回投资,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1.3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4、《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纲要》

8、《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9、《山东省化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10、《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中国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同时,能源问题备受关注。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能源消费大国,约占世界消费量的10%左右,而我国能源利用率只有34%,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其能源利用率分别达57%、50%和45%。

能源利用率和一个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

据统计表明,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其中:

各类工业窑炉所耗用的能源约占1/3。

我国的工业窑炉与发达国家的工业窑炉相比,平均热效率比国外低20%左右,如能达到国外现有水平,则年节约的能源相当于2亿吨标准煤,可见工业窑炉的节能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故此,工业窑炉节能技术的进步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减少废气物排放,降低大气的温室效应,保持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城市有大量的工业窑炉在运行,就能源的燃烧排放方式而言,平均热效率仅为23%左右,平均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70%,这些热工设备燃烧后烟气所带走的热损失大是造成热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加剧了大气温室效应的进程,致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高于其他地区,严重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陶瓷纤维是一种纤维状轻质耐火环保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因而在机械、冶金、化工、石油、陶瓷、玻璃、电子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陶瓷纤维在高温烧成窑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以陶瓷纤维制成的耐火毡、毯类制品,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1649℃。

它以隔热效果好,使用简便,特别是蓄热小等特征,普遍采用于各式窑炉中,显示出很高的节能效率。

据测算,使用每吨陶瓷纤维每年平均节约相当于200吨标准煤产生的热能,按照500元/吨标准煤价格和8000元/吨陶瓷纤维制品价格计算,年节约能量价格是陶瓷纤维费用的12倍以上,经济效果明显。

近几年在全球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节能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比隔热砖与浇筑料等传统耐火环保材料节能达10-30%的陶瓷纤维在国内得到了更多更广的应用,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符合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中指出在化工方面,“重点开发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生物化工技术、先进气化技术、新型复合肥料生产技术;新型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新领域精细化工技术。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指出:

“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在石油热采、石油化工、原油输送、发电等行业,工业窑炉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较低,平均热效率仅为23%左右,平均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70%。

该项目产品为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属于新型保温材料,该产品的运用将挖掘窑炉的节能潜力,推动工业窑炉节能技术的进步,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该项目为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项目引进先进生产线,达到年产1.2万吨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的能力,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划,有利于促进我国耐火环保材料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2.2符合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有利于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

《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化工业的战略重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的化工业优化配置和社会分工,制造业正在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省地理位置适中,接近日韩,工业基础好,开放度高,是承接日韩制造业转移的最佳产业聚集带,采取积极措施,吸纳国内外投资及制造业的转移,这对于我省化工业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耐火环保材料是山东省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工业项目,本项目引进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耐火环保材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耐火环保材料向高科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有利于优化山东耐火环保材料行业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

2.2.3符合市“十二五”规划,有利于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改造和提升四大传统主导产业,指出:

“以制造业信息化和循环经济模式为主要提升发展方向,突出层次提升、技术创新、提质降耗三大重点,加快运用信息、清洁生产、节能等现代技术改造,鼓励现有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扩张、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力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60亿元。

该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能促进当地耐火环保材料行业的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

2.2.4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企业自身发展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各界环保节能意识也逐步提高,陶瓷纤维在替代传统绝热材料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行业市场容量和供应量相应快速增长。

据统计,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行业产量分别为46万吨、49万吨和62万吨,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8.2%,高端陶瓷纤维产品了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陶瓷纤维的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是企业抢占市场、把握机遇的关键所在。

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公司决定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生产项目二期工程”,公司将借助技术、资本、资源优势,扩大陶瓷纤维的生产规模,促进产品结构换代升级,这样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将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于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符合化工行业发展规划,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满足陶瓷纤维的市场需求。

因此,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具有非常大的投资价值,其实施是必要且可行的。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国内耐火环保材料市场发展情况

中国耐火环保材料行业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特别是近几年在钢铁、建材等相关行业高速增长的拉动下,耐火环保材料行业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耐火环保材料行业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27.65亿元,同比增长32.51%;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36.53%,达75.42亿元。

2010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132家耐火环保材料企业,生产各类耐火环保材料6824.66万吨,比2009年又增长了31.22%;销售收入5459.2亿元,增长56.23%;实现利润总值185.36亿元,增长36.52%。

2011年的耐火环保材料行业同样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201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我国冶金、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的生产运行形势突变,导致下游行业耐火环保材料市场供需矛盾出现,进而迫使部分耐火环保材料企业停窑、限产,有些中小企业因订单减少,资金回笼困难而被迫停产。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总体上看,2011年耐火环保材料行业生产运行平稳,耐火环保材料产量2417.48万吨。

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1554.08万吨、隔热耐火制品47.20万吨、不定型耐火制品816.20万吨。

致密定型耐火制品中:

黏土质砖366.72万吨、高铝质砖277.16万吨、硅质砖212.39万吨、镁质砖143.79万吨、特种耐火制品381.55万吨(其中,镁炭砖、铝镁砖263.90万吨)。

2008年,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运行平稳,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总额22.85亿美元。

其中,出口贸易额21.46亿美元,进口贸易额1.40亿美元。

中国的耐火环保材料市场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前景看好,整个市场将向平稳趋好方向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需求的刚性强度很强,这是促使整个市场企稳走强的最大内在动力;二是,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进一步显现,耐火环保材料市场的供需逐渐趋于平衡。

一方面,钢铁、石化以及建材等相关行业,对耐火环保材料的需求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耐火环保材料是一种基础原材料,主要用于冶金、水泥、玻璃、石化等高温工业。

2011年,我国钢铁冶炼高炉、建材轧线开工率基本维持在85%以上,1-11月我国累计生产生铁、粗钢和钢材各49860万吨、51818万吨和62833万吨,分别累计同比增长15.1%、12.1%和17.4%。

由于08年同期我国的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偏低,因此生铁、粗钢和钢材的月产量和累计产量的同比增幅较高。

预计2012年钢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