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042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docx

航嘉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8.

文件类型(4)

1.品质体系类文件

2.环境和职业安全体系类文件

3.社会责任体系类文件

4.其他管理类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编号

1

生效日期

2010-11-04

制订申请部门

会签

批准

产品中心

运管计划处

品质管理部

销售中心

工程部

制造中心

资材中心

产品

二部

产品二部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盖受控印章处)

文件履历

变更序号

变更详情

变更页次

生效日期

版本

修订人

1

新建

ALL

2010-11-04

1

黎麟锋

 

1.目的

本规范用于指导结构工程师根据产品的功能、环境条件和载荷条件及用户的特殊要求进行结构设计,以保证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合理的工艺性、良好稳定的品质以及相对低成本。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产品二部塑胶产品的结构设计。

3.定义

热塑性塑料-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物,英文名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的简称。

PC-聚碳酸脂,英文名Polycarbonate的简称。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俗称有机玻璃。

PA-聚酰胺,英文名polyamide的简称,俗称尼龙。

PPO-聚苯醚,英文名Phenyleneoxide的简称。

PS-聚苯乙烯,英文名Polystyrene的简称。

A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英文名Acrylonitrile-styrenecopolymer的简称。

POM-聚甲醛,英文名Polyoxymethylene的简称。

4.职责

结构工程师负责按照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5.流程图

N/A

6.详细说明

6.1塑胶产品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

6.1.1材料的选择

1、胶料的选择以产品功率、耐温等级和防火等级来区分,以下为常用胶料的选择:

产品功率P

耐温等级

防火等级

胶料选择

P<10W

80°

94V-0

ABS或PPO等

10W≤P<24W

95°

94V-0

PC+ABS

P≥24W

125°

94V-0

PC

2、所选择的胶料应通过阻燃测试、球压测试和灼热丝燃烧测试和跌落测试:

表6.1.1-1阻燃等级评定

V-0

V-1

V-2

每个独立的样品余焰时间,t1或t2

≦10S

≦30S

≦30S

对任意处理组五个样品的总余焰时间,t1+t2

≦50S

≦250S

≦250S

在第二次火焰施加后,每个独立样品燃烧持续时间和灼热燃烧时间,t2+t3

≦30S

≦60S

≦60S

是否允许样品燃尽

是否允许燃烧颗粒或滴落物引燃脱脂棉

表6.1.1-2球压温度评定

塑胶材料

PC+ABS、PPO

PC

包胶PIN脚的包胶部分

恒温箱测试温度

95°

125°

125°

表6.1.1-3灼热丝燃烧评定

要求

3PCS,样条750±10℃(外壳厚度>0.2mm,650±10℃)

判定标准

30S内无可见火焰,实验样品落下的燃烧或灼热颗粒,应做到绢纸不得起火,松木板不得烧焦

表6.1.1-4胶壳跌落评定

要求

3PCS,2面/次,1M,水泥地面

判定标准

跌落后,外壳无破裂,高压测试能通过,电性正常

6.1.2壁厚选择

塑件的壁厚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所选材料的性能、塑件外形的复杂程度及大小等因素确定,应尽量做到各部分壁厚均匀。

另外,需注意最小壁厚设计必须满足安规要求,具体可参考材料UL黄卡。

壁厚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平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过程操作,包括挤压和固化成型,均一的壁厚是非常的重要的。

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比较慢,并且在相接的地方表面在浇口凝固后出现收缩痕。

更甚者引致产生缩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

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

1的比例下。

下图可供叁考:

 

2、转角准则

壁厚均一的要诀在转角的地方也同样需要,以免冷却时间不一致。

冷却时间长的地方就会有收缩现象,因而发生部件变形和挠曲。

此外,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时候破裂。

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法,不但减低应力集中的因素,且令流动的塑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时更容易。

下图可供参考之用:

 

根据产品要求,塑件材料主体壁厚不少于1.6mm。

下表为常用材料壁厚选择供参考:

表6.1.2-1常用塑胶材料的壁厚选择

塑胶种类

最小壁厚

小型件壁厚

中型件壁厚

大型件壁厚

ABS

0.75

1.25

1.6

3.2~5.4

防火ABS

0.75

1.25

1.6

3.2~5.4

PA66+玻纤

0.45

0.75

1.6

2.4~3.2

PMMA

0.8

1.5

2.2

4~6.5

透明PC

0.95

1.8

2.3

3~4.5

 

表6.1.2-2胶壳上下盖标准化参数

功率

桌面式

插墙式

P<10W

上2.0,下1.8;上盖侧壁2.1

上1.8,下2.0;下盖侧壁2.1

10W≤P<36W

上2.0,下1.9;上盖侧壁2.3

上2.0,下1.9;下盖侧壁2.3

36W≤P<60W

上2.25,下2.0;上盖侧壁2.5

上2.0,下2.25;下盖侧壁2.5

60W≤P<100W

上2.5,下1.25;上盖侧壁2.5

100W≤P<150W

上2.75,下2.5;上盖侧壁2.75

备注

U型止口在上盖

U型止口在下盖

注:

“上”指上盖上壁,“下”指下盖下壁。

UNIT:

mm

6.1.3拔模斜度的确定

为方便塑件出模,保证塑胶件的表面质量,设计时必须考虑适当的拔模斜度。

下表给出拔模斜度大小应考虑的因素。

表6.1.3-1拔模斜度的选择原则

材料收缩率

材料刚性

塑件壁厚

尺寸精度

因素

大小

大小

大小

高低

拔模斜度

大小

大小

大小

大小

表6.1.3-2常用塑胶材料的拔模斜度

材料

拔模斜度

聚丙烯(PP)

30′~1°

ABS、尼龙(PA)

40′~1°30′

聚碳酸酯(PC)

40′~1°30′

表6.1.3-3常用塑胶材料表面火花纹的拔模斜度

 

表6.1.3-4常用塑胶材料表面蚀纹的拔模斜度

蚀纹号

深度

拔模斜度(Min)

蚀纹号

深度

拔模斜度(Min)

蚀纹号

深度

拔模斜度(Min)

MT-11000

0.0004″

MT-11230

0.0025″

MT-11360

0.0035″

5.5°

MT-11010

0.001″

1.5°

MT-11235

0.004″

MT-11365

0.0045″

MT-11020

0.0015″

2.5°

MT-11240

0.0015″

2.5°

MT-11370

0.004″

MT-11030

0.002″

MT-11245

0.002″

MT-11375

0.004″

MT-11040

0.003″

4.5°

MT-11250

0.0025″

MT-11380

0.004″

MT-11050

0.0045″

6.5°

MT-11255

0.002″

MT-11400

0.002″

MT-11060

0.003″

4.5°

MT-11260

0.004″

MT-11405

0.0025″

MT-11070

0.003″

4.5°

MT-11265

0.005″

MT-11410

0.0035″

5.5°

MT-11080

0.002″

MT-11270

0.004″

MT-11415

0.002″

MT-11090

0.0035″

5.5°

MT-11275

0.0035″

MT-11420

0.0025″

MT-11100

0.006″

MT-11280

0.0055″

MT-11425

0.0035″

5.5°

MT-11110

0.0025″

MT-11300

0.0025″

3.5°

MT-11430

0.007″

10°

MT-11120

0.002″

MT-11305

0.005″

7.5°

MT-11435

0.010″

15°

MT-11130

0.0025″

MT-11310

0.005″

7.5°

MT-11440

0.0005″

1.5°

MT-11140

0.0025″

MT-11315

0.001″

1.5°

MT-11445

0.0015″

2.5°

MT-11150

0.00275″

MT-11320

0.0025″

MT-11450

0.0025″

MT-11160

0.004″

MT-11325

0.003″

4.5°

MT-11455

0.003″

4.5°

MT-11200

0.003″

4.5°

MT-11330

0.002″

MT-11460

0.0035″

5.5°

MT-11205

0.0025″

MT-11335

0.002″

MT-11465

0.005″

7.5°

MT-11210

0.0035″

5.5°

MT-11340

0.003″

4.5°

MT-11470

0.002″

MT-11215

0.0045″

6.5°

MT-11345

0.003″

4.5°

MT-11475

0.002″

MT-11220

0.005″

7.5°

MT-11350

0.0035″

5.5°

MT-11480

0.003″

4.5°

MT-11225

0.0045″

6.5°

MT-11355

0.0025″

MT-11470

0.002″

6.1.4装配方式的选择

塑件的装配方式和实现手段,是必须在设计初期就要做出规划的环节,否则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结构的实现性,甚至影响到PCBLayout和ID造型。

目前二部的塑胶外壳常用装配方式有三种:

一、超声溶接:

通过高频振动把能量传递到焊区,实现胶壳的融合。

适用于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