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229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BBS论坛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系统开发基础

1.1开发背景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跨入了虚拟社区时代。

根据2010年1月《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上网的3.84亿人中有38.8%使用论坛、BBS等各种形式的虚拟社区,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九,已经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

BBS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BBS开发技术发展至今,从CGI,ASP,到PHP已经日趋成熟,功能也更加丰富,但携着Sun公司的Java技术所实现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优势,继承这一衣钵的JSP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视。

BBS作为一种对外的展示窗口,进行外信息交流,已成为大众的广泛需要。

为了进行更好的交流,用户想就自己的专业和爱好能和其他的用户进行及时专业的交流,这就有了论坛,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中方便地实现交流。

Internet上发布信息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获取信息是要在论坛中和Internet“海洋”中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将所需要的信息的。

因此论坛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现代人勾通和获取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现在各个大学都有BBS论坛,在BBS上,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之间可以非常轻松的进行交流,有网络的地方,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各种不同的人都可加入到BBS上进行交流。

这也节省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

1.2设计思想

(1)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但这些模块都进行集中式管理。

(2)分层的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

作为应用程序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扩展性。

(3)合理的数据流设计,在应用系统设计中,坚持“高聚低耦合”的原则,相对独立的模块间以数据流相互连接,使各模块间的耦合性较低,方便系统运行,提高系统安全性。

1.3开发工具和开发模式的介绍

1.3.1开发语言JSP的介绍

JSP(JAVAServerPages)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服务器脚本编写环境。

JSP是结合Markup标签语言(如html和xml),JSP实际上并不是一种脚本语言,也不是开发工具,而是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即镶嵌在HTML中的脚本程序得以运行的环境。

JSP同HTML文件一样都是文本文件,也就是说,JSP程序是以扩展名为.JSP的文本文件保存的,可用任何的文本编辑器来编辑它。

使用JSP编程实际上就是使用VBScript或JavaScript等脚本并按照JSP语法来编程。

任何可以嵌入到HTML中的容如Java,Applets,客户端脚本,客户端ActiveX等都可以放置在JSP中。

任何开发工具皆可发展JSP,只要使用一般的文书编辑程序,如Windows记事本,就可以编辑。

当然,其他网页发展工具,例如,Dreamweaver、语言相容性高JSP与所有的ActiveXScript语言都相容,除了可结合HTML,VBScript、JavaScript、ActiveX服务器组件来设计外,并可经由“plug-In”(外挂组件模组)的方式,使用其他厂商(ThirdParty)所提供的语言。

1.3.2JSP的主要部对象

对象名称:

Request,Response,Server,Session,Application,

Request对象:

可以使用Request对象访问任何基于HTTP请求传递的所有信息,包括从HTML表格用POST方法或GET方法传递的参数、cookie和用户认证。

Response对象:

Response对象是用来控制发送给用户的信息,包括直接发送信息给浏览器、重定向浏览器到另一个URL或设置cookie的值。

Server对象:

Server对象提供对服务器上的方法和属性的访问。

Application对象:

可以使用Application对象,在给定的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之间共享信息,并在服务器运行期间持久的保存数据。

Session对象:

可以使用Session对象存储特定的用户会话所需的信息。

当用户在应用程序的页之间跳转时,存储在Session对象中的变量不会清除;而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访问页时,这些变量始终存在。

1.3.3开发模式的介绍

目前,在大多数B/S(Browser/Server)结构的Web应用中,浏览器直接通过HTML或者JSP的形式与用户交互,响应用户的请求。

虽然很直观,但是大多数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的数据量都是惊人的,随着代码的增多会使JSP页面臃肿不堪,Web服务器的负荷过重。

因此,在中间层上采用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MVC,Model-View-Controller)的设计模式。

MVC之间的关系如图4.10所示,Model层用来实现业务逻辑,View层用来显示用户界面,Controller层主要负责View层和Model层之间的控制关系。

具体实现时,把Servlet用作应用程序的控制器,把JSP文档作为视图,JavaBeans被用来表示模型。

所有的请求都被发送给作为控制器的Servlet,它接受请求,并根据请求信息将它们分发给适当的JSP来响应。

同时,Servlet还根据JSP的需求生成JavaBeans的实例并输出给JSP环境。

JSP可以通过直接调用方法或使用UseBean的自定义标签得到JavaBeans中的数据。

这种设计模式很好地实现了数据层与表示层的分离,使开发工作更加容易和迅速[13]。

在这种设计模式下,各层次之间的数据传递如图4.11所示。

图1—1MVC之间的关系图

图图1—2数据传递图

1.4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下面将分别从技术、经济、操作和社会可行性四个方面对BBS论坛系统的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

1.4.1技术可行性

根据BBS论坛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根据新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的技术是否具备,本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管理和查询的系统,现有的技术已较为成熟,硬件、软件的性能要求、环境条件等各项条件良好,估计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应完全可以达到该系统的功能目标。

同时,考虑给予的开发期限也较为充裕,预计系统是可以在规定期限完成开发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BBS论坛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4.2经济可行性

只要具有信息化的处理设施,并且拥有支持本系统的应用平台。

因此无需再投入资金购买其他设施。

系统的开发基于本人对程序开发的实践学习而来,学校无需资金投入,并且软件开发过程投入的成本不高,因此开发经费完全可以接受。

由以上分析可知,BBS论坛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1.4.3操作可行性

系统目标界面简洁、容易操作。

使即使略懂电脑的初学者也能通过系统的导航条进行操作。

经理的权限最大,对超市的收入,支出等进行创建,查找、修改,并且分配权限。

从而实现对超市的统一管理。

本系统具有相当强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1.4.4社会可行性

本系统的社会可行性主要从法律因素、用户使用可行性两方面进行研究。

(1)法律因素

本系统是根据实习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开发研制的,是通过大量的调研得出的,系统的软件设计是在独立的环境下完成的,无可供抄袭的软件产品。

(2)用户使用可行性

本系统对用户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在MicrosoftWindows平台上使用个人电脑的知识外,并不需要特别的技术能力。

使用系统的管理员,需要具备对Tomcat服务器的使用能力,在投入使用前,无需对操作系统的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既减少投入成本又简化了操作环节。

由以上分析可知,BBS论坛系统具有社会可行性。

第二章 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2.1系统分析

2.1.1系统目标

通过BBS论坛系统,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之间可以非常轻松的进行交流,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即使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各种不同的人都可加入到BBS上进行交流。

这也节省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并且也充分的利用了教育资源。

2.1.2容介绍

本系统共包括五大模块,分别是用户注册模块,用户登录模块,学习园地模块,衣食住行模块,个人设置模块。

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论坛首页:

普通用户可以通过首页进行信息浏览,但是不能留言。

用户注册:

用户注册后即可成为本论坛的会员,成为会员后即可进行发帖,留言等操作。

学习园地:

包括计算机软件学习和计算机硬件学习。

衣食住行:

包括没饰找饰,我爱我家,食为天和驴行天下。

个人设置:

包括修改资料,找回密码,我的好友,我的信箱和个人文集。

2.2 系统设计

2.2.1应用平台配置

1.硬件配置

CPU:

Intel(R)C0RE(TM)I5;存:

2G;硬盘400G;独立显卡1.18GHz。

2.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

Windows2000AdvanceServe或者Windows2003ServerEnterpriseEdition。

数据库系统:

SQLSERVER2000。

开发环境:

JDK1.5,TOMCAT1.5。

运行环境:

准配置IIS服务中WWW协议,版本为5.0以上。

2.2.2系统设计及分析

为了使本系统功能齐全完备,操作简便,最大限度的提高软件的质量,从而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遵循了如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

适合产品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并能够处理一些特殊情况的要求,此外,尽可能预留空间,以便扩充功能。

(2)准确性原则:

对输入的相关资料建立检错机制,及时报错,使用户能够及时准确的输入合法资料。

(3)易操作原则:

要求设计的系统功能齐全,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必要的地方进行提示。

(4)源程序可读性原则:

为了便于其他设计,维护人员读懂代码或以后的代码修改,软件升级维护,即可能做好代码注释工作。

(5)优化原则:

为了达到优化的目的,合理的运用窗口,菜单,对象等的继承,自定义用户对象,事件,函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代码,使程序简介明了,也方便了将来的维护。

(6)安全性原则:

可以为该系统的用户设置用户权限。

(7)一致性原则:

页面整体设计风格以及命名规则的一致性:

整体页面布局和用图用色风格及变量、类名和其他元素的命名规则保持一致。

功能一致性:

完成同样的功能应该尽量使用同样的元素。

元素风格一致性:

界面元素的美观风格、摆放位置在同一个界面和不同界面之间都应该是一致的。

变量命名规则的一致性:

变量应该用统一的规则进行命名,做到任意变量均能从上下文推断其义。

(8)先进性原则:

本系统采用JSP技术、SQLServer2000等被广泛采用系统开发技术和数据库,因此本设计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具体表现在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开发性。

2.3数据库的设计

2.3.1数据库的介绍

数据库是数据库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数据库对于提高数据库应用的开发效率和程序的性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数据库的影响深远,不但对系统设计者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也可能会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数据的正确关系到整个系统正常运作,也是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把所必需的数据字段加到数据库中,而且要加入一些可以方便控制数据库的字段,来增加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的设计通常是以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同Access,SQLServer,Oracle等。

根据用户需求和业务流程,本系统采用了SQLSever2000数据库。

对拟开发系统选用SQL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存储着所有的信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存储效率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SQLServer2000是一个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方便、功能强大,与其它数据库有良好的接口。

通过SQLServer2000功能强大的工具,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和管理数据库,如创建和编辑数据表、设计和使用各种查询工具进行查询操作、设计和使用窗体、制作和打印报表、设计和使用宏、设计和使用Web页等。

还可使用VBA(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开发高级应用程序。

SQLSever2000具有完整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用户可以方便的设计、修改、浏览一个记录数据的基本表;可以在表数据中进行各种筛选和查询操作;可以设计和使用各种窗体以实现数据显示和操作;可以根据表数据设计打印各种报表;可以设计和使用宏,对表进行一系列特定的操作。

SQLServer2000有强大的操作向导,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基本表模板。

用户只需简单的操作就可建立数据库中所使用的各种基本表、窗体和报表。

在SQLServer2000中,可以设定、修改基本表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在多个相关表之间的关系查询。

SQLSever2000中的宏可以实现操作的自动化,使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SQLServer2000增强了网络功能,用户可以轻松自如地完成网页发布等。

SQLServer2000不仅可以处理自身的数据库文件,还可以处理其它一些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所建立的数据库文件,能识别DBase、FoxBase、FoxPro、Paradox、Btrieve等数据库格式文件,并且支持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性标准(ODBC)的SQL。

SQLServer2000能与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或主机上的各种数据库互相连接,并可用于建立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中的工作站部分。

与其它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SQLServer2000具有以下优点:

1、存储文件单一。

2、支持长文件名,并可以在文件名加空格,使文件便于理解、查找。

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

3、使用简便,用户无需了解编程语言,便可轻松地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

4、可以处理多种数据信息,如文本文件和其它数据库文件。

2.3.2数据库表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表设计如下:

bbsmenu用于存放会员留言。

bbstitle用于存放会员发表的帖子信息。

Clubuser用于存放论坛用户信息。

现将数据库表介绍如下:

表2—1Clubuser表

字段

描述

类型

clubuser_id

注册用户编号

int

clubuser_name

用户名

nvarchar

clubuser_password

密码

nvarchar

clubuser_phone

手机号

nvarchar

clubuser_email

nvarchar

clubuser_address

住址

nvarchar

clubuser_sex

性别

nvarchar

表2—2bbstitle表

字段

描述

类型

id

帖子编号

int

title

帖子标题

nvarchar

menu

帖子容

nvarchar

date

发帖时间

datetime

bbs_img

上传图片

varchar

bbs_img_text

图片说明

varchar

img_url

图片存放地址

varchar

表2—3bbsmenu表

字段

描述

类型

id

留言编号

int

user_id

留言者编号

int

date

留言时间

datetime

usertype

留言者类型

nvarchar

text

留言容

nvarchar

第三章 系统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的根本目的是确定应该怎样设定系统,就是到了真正模块分块设计的阶段,本阶段应该得系统的精确描述和逻辑流程,下面是各个模块的IPO图及处理过程。

(IPO图即输入、处理、输出图的简称,它是由IBM公司发展完善的一种图形工具,能够方便的描述输入数据、对输入的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3.1用户注册模块设计

用户可以通过注册成为本论坛的会员,进行发帖,留言等操作。

该模块图如3-1,3-2所示:

图3—1注册界面

图3—2注册成功界面

3.2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3.2.1用户登录界面

此模块主要功能是用于登录本系统,不同权限的用户登录本系统会进入不同的管理模块界面,因为在后台对该用户进行的判断,首先将从前台页面提交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接受,之后在后台进行处理,按照用户名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如果查到该用户则将该用户的权限和密码全都取出来分别赋给两个字符串变量,判断从数据库中读出的密码与登录时输入的密码是否配比上,若两个密码相同则根据权限的值进入相应的页面,否则输出密码错误。

若用户未被管理员分配好权限那么也是无法登录本系统的。

图3—3用户登录界面

3.2.2程序流程

该页面提供超市经理按照部门进行收入录入的页面,经理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相关部门,并进行收入的录入,单击Add按钮将对应记录添加到数据库中。

图3—4登录程序流程图

 

3.2.3发帖界面

会员登录论坛后可以发帖,如图3-3界面。

图3—5发帖界面

3.3学习园地界面设计

学习园地包括计算机软件学习和计算机硬件学习

3.3.1计算机软件界面

计算机软件学习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6计算机软件学习界面

3.3.2计算机硬件界面

计算机硬件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7计算机硬件学习界面

 

3.4衣食住行模块设计

衣食住行模块包括四部分:

没饰找饰,我爱我家,食为天,驴行天下。

3.4.1没饰找饰界面

没饰找饰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8没饰找饰界面

3.4.2我爱我家界面

我爱我家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10我爱我家界面

3.4.3食为天界面

食为天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11食为天界面

3.4.4驴行天下界面

驴行天下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12驴行天下界面

3.5个人设置模块设计

3.5.1修改密码界面

会员登录本论坛后可以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及密码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

图3—13修改密码界面

3.5.2我的信箱界面

会员登录本系统后可以进入我的信箱,查看自己收到的短信,发送自己的短信。

如下如所示:

图3—14我的信箱界面

3.5.3个人文集界面

会员登录系统后可以发表帖子,放到个人文集中,如下图所示:

图3-15个人文集界面

第四章软件测试

测试是开发时期最后一个阶段,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件测试就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对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操作并评价操作结果的过程,所谓控制条件应包括正常条件与非正常条件。

软件测试过程中应该故意地去促使错误的发生,也就是事情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或者在应该出现的时候没有出现。

从本质上说,软件测试是"探测",在"探测"中发现软件的毛病。

4.1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它不仅是软件开发阶段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整个软件工程(即软件定义、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软件的质量评估。

软件测试不仅要讲究策略,更要讲究时效性。

验收测试作为软件测试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对软件质量、软件的可交付性和软件项目的实施周期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4.2软件测试的目的及意义

软件危机曾经是软件界甚至整个计算机界最热门的话题。

为了解决这场危机,软件从业人员、专家和学者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现在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所谓的软件危机实际上仅是一种状况,那就是软件中有错误,正是这些错误导致了软件开发在成本、进度和质量上的失控。

有错是软件的属性,而且是无法改变的,因为软件是由人来完成的,所有由人做的工作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避免错误的产生和消除已经产生的错误,使程序中的错误密度达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4.3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瀑布模型中,软件测试学仅处于运行维护阶段之前,是软件产品交付用户使用之前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近来,软件工程界趋向于一种新的观点,即认为软件生命周期每一阶段中都应包含测试,从而检验本阶段的成果是否接近预期的目标,尽可能早的发现错误并加以修正,如果不在早期阶段进行测试,错误的延时扩散常常会导致最后成品测试的巨大困难。

事实上,对于软件来讲,不论采用什么技术和什么方法,软件中仍然会有错。

采用新的语言、先进的开发方式、完善的开发过程,可以减少错误的引入,但是不可能完全杜绝软件中的错误,这些引入的错误需要测试来找出,软件中的错误密度也需要测试来进行估计。

测试是所有工程学科的基本组成单元,是软件开发的重要部分。

自有程序设计的那天起测试就一直伴随着。

统计表明,在典型的软件开发项目中,软件测试工作量往往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

而在软件开发的总成本中,用在测试上的开销要占30%到50%。

如果把维护阶段也考虑在,讨论整个软件生存期时,测试的成本比例也许会有所降低,但实际上维护工作相当于二次开发,乃至多次开发,其中必定还包含有许多测试工作。

4.4件测试的常用方法

程序测试的主要方法分为两大类,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一种是以程序的部逻辑结构为依据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因而又称结构测试或玻璃盒测试,将软件看成一个透明的白盒子,按照程序的部结构和处理逻辑来选定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检查它与设计是否相符。

白盒测试就是要选取足够的测试用例,对源代码实行比较充分的覆盖,以便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称为逻辑覆盖法,另一种称为路径覆盖法。

黑盒测试:

也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等,它将待测对象堪称是一个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只依据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

黑盒测试主要是根据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的确定测试数据,来检查程序是否能产生正确的输出[16]。

进行黑盒测试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

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猜错法、因果图法。

本系统的测试综合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两种方法,但主要使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

在测试当中遵循了“尽早地和不断进行测试”,“保证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原则。

通过测试达到以下测试目的:

1功能检查。

检查功能是否争取,是否遗漏或实现不了应该实现的功能等。

2接口检查。

检查能否正确地接受信息或输出信息。

3数据检查。

检查数据结构或外部信息是否有(如数据文件)访问错误。

4性能检查。

检查性能需求能否得到满足。

5初始化、终止检查。

检查是否能进行正确地初始化或终止。

4.5系统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

处理器:

Inter(R)Core(TM)2DuoT5750

存:

1GB

硬盘:

160G

操作系统:

WindowsXP

数据库:

SQLServer2000

4.6系统运行情况

系统评价是指系统在正式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对它在功能上、技术上和经济上所进行的审核评价。

针对本系统的评价如下:

(1)系统功能评价

根据本系统开发前所订的目标,在系统完成后经过测试运行,该系统达到了预定的开发目标,在实际使用中的功能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2)系统技术评价

本系统设计合理,功能达到了预期目标,且系统运行后稳定可靠,安全性高,具有实用性,大大提高了信访办公效率。

(3)系统经济评价

在规定时间,该系统完成了系统分析时所确定的系统开发目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投入使用后为用户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

4.7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