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051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专项1素养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docx

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专项1素养3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

素养三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支撑点

(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总览——核心素养解读

一、史料实证的基本内涵

1.学习历史的方法

人类对于历史的了解、认识与研究基本上都来源于史料,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

2.认知历史的途径

人类对历史的认知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我们通常说的史料,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3.论证历史的依据

史料实证要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懂得历史需要用证据说话,懂得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不同来源及价值,并适当规范地引用、运用史料,使其服务于对问题的解释并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培养证据意识从而探寻接近历史的真相。

二、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1.以史料实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高考历史的常态。

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实际上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说,则是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以史料实证考查问题理解能力

高考考查侧重于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3.以史料实证考查观点论证能力

依据史料给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考查“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示例——高考命题解说

一、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不同史籍有关唐末统一战争的历史叙述

【示例1】(2017·全国卷Ⅰ)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命题立意] 本题以表格材料切入,命题形式新颖,以史料实证的视角考查考生甄别史料的能力。

并考查考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

题干提供了官修史书中关于唐代初期唐军和薛举泾州之战的四种不同叙述,要求考生确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部分。

[解题思路] 两部史书都记载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及其结果。

《旧唐书》提及“我师败绩”“不利而旋”,《新唐书》谈到“败绩”“诸将为举所败”,二者在此问题上相互印证。

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C项为正确答案。

史书中对李世民有两种不同称呼,即“秦王”“太宗”,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A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高祖本纪》中提到刘文静,因此不能认定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排除B项。

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提到李世民患病,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D项可排除。

[答案] C

二、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有关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史学价值

【示例2】(2017·全国卷Ⅱ)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命题立意] 以《赫鲁晓夫回忆录》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认识能力。

材料所述的回忆录属于二手史料,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事人的历史史实,但受时代阶级立场等方面的影响。

[解题思路] “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为正确答案。

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A项表述错误,可排除。

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B项可排除。

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接近历史真相的尺度,C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答案] D

分说——三大角度突破

一、科学性原则——史料的可靠性“论从史出”

1.史料来源的辨析

(1)我们一般所说的史料,就是那些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留下来的实物、史书记载和口口相传的一些民间传说。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

(2)史料实证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懂得论从史出,要学会用历史证据说话,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

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懂得和学会辨别各种史料的真伪,辨析史料作者的意图,并且分析其来源和价值。

2.推出结论的依据

(1)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

一般来说,史料愈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就愈全面。

史料愈原始、可靠,愈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

(2)高考历史不需要考生再去搜集史料,它只需要你对命题专家提供的史料加以正确的分析、解读,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运用其中的史料对专家设定的问题加以论证而已。

3.论从史出的例证

(1)探究史料论从史出

史料 达·芬奇指出:

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现象服从客观的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启示就能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

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险精神,主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论从史出:

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倡开拓冒险精神。

(2)高考真题论从史出

[示例] (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点拨] 本题提供的史料是“到1952年底,我国出现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要求推断出这种现象是哪种需要的结论。

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没有改变,A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答案] D

二、典型性原则——论据的充分性“史论互证”

1.史料具有典型性

高考命题史料的选择,都是命题专家反复斟酌,精挑细选的。

史料可大可小,亦可远可近。

“大”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诉求,“小”指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远”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近”指为高考综合能力的考查服务。

2.论据具有充分性

高考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材料隐含着重要历史信息,再加上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特别是很多字词古今差别很大,还有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译文”材料,保留了西方人“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幽默性的“欧化语言”技巧。

针对这一命题趋势,应注意对材料的巧妙辨别,获取有效信息,论据要充分,体现史论互证。

3.典型性原则例析

(1)以图证史准确取舍

图像不仅仅被合法地纳入新的史料范畴中,更在方法论意义上向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自主性诉求。

“以图证史”,人人都可以成为时代历史大事件的叙事者。

解答“以图证史”类试题应注意三点:

(1)抓图片信息:

仔细看图片,概括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并分析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走向。

(2)看文字:

图片型选择题一般都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说明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千万不可遗漏。

(3)重联系:

将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

以图证史:

“攀梯摘棉花”反映了“大跃进”中的“浮夸风”,“吃饭不花钱”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办公共食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2)经典示例思考感悟

[示例] 下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

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

“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点拨] 本题体现了“以图证史”的命题立意。

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只符合材料“‘历’者,过也,传也”的意思,属于片面性理解,故A项错误;“‘历’者,过也,传也”是指过去的事实,而“‘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意思是撰史者应该客观记载历史事实,结合两者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故B项正确;“历史”的原意是对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不是只限定在书籍上,故C项错误;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不能反映“历”与“史”两者结合的本意,即对过去事物的记载,故D项错误。

[答案] B

三、系统性原则——论证的完整性“史论结合”

1.有效信息的获取

(1)从试题主题语中获取有效信息

所谓“主题语”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可以称作“题眼”。

“题眼”是题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如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否定词、阶段特征等。

在阅读材料时,要善于寻找题眼,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弄清试题究竟要判断什么或者要求回答什么。

在诸多信息中,“主题语”的信息最关键。

从试题主题语中获取信息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2)从材料出处和注释中获取有效信息

在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每则材料后,一般要注明该史料的来源或出处,这是出于命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考虑。

引文出处是对所引(选)用材料(史料)的来源进行的说明(解说),材料的引文注释往往包含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包括引文的出处、作者、文章写作的时间、文章的题目等。

这些出处(说明)对于我们理解材料往往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

直接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

(3)从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

近几年各地高考题都紧扣课改精神,采用多样化的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彰显了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

新鲜活泼的材料,新颖灵活的设问,使考生耳目一新,体现了较好的原创性,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反映出命题者取材视野的广阔性和独具匠心的命题技巧。

在选取材料命制试题时,命题者都会面临材料内容多、如何取舍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省略号”的方式进行取舍。

“省略号”省去的一般是无效信息,留下的是有效信息,“省略号”前后又反映不同层面的信息。

从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

(4)从数据对比和变化中获取有效信息

数据对比和变化中包含的有效信息主要体现在“这些数据是在什么背景下变化的”“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数据对比和变化中获取信息时,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同时要注意看整体,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期或时间段,而应全面理解数据对比和变化所反映的问题。

“四读”法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5)从材料包含的层意中获取有效信息

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一段材料往往有多层含义,应注意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并归纳层次大意,特别要关注材料中的转折词、并列词,因为这些词是划分层次的依据。

材料段落结构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阅读材料时,既要注意各层次表面信息,也要注意其隐性信息。

只有读透材料,把握设问,才能准确作答。

(6)灵活迁移捕捉隐性有效信息

在材料信息的获取上,材料的表层信息很直观,较易获取,而材料涉及的隐性信息因需要归纳、迁移才能获得,这类信息往往不易被考生所洞察。

怎样获取有效信息,可从论述的观点中获取暗示作者主张的隐性信息,从材料关键词或结合所学知识获取相关隐性信息,从学科常识中获取相关隐性信息,这些隐性信息往往制约着答案是否全面与正确。

在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隐性信息。

灵活迁移捕捉隐性有效信息的关键:

2.史论结合的论证

(1)史论结合不仅仅是撰写历史作品的技巧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认识论问题,是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手段,是历史阐释方面的最高要求,是历史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往往是“由表及里”使史实、史论、史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出科学的结论,体现了论证的完整性。

(2)“史论结合”是高考考查的基本方向,这种理念在高考中渗透在各种类型的试题当中,如选择题,大多数试题都是提供一段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得出结论;如非选择题,大多数试题都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系统性原则例析

[示例1](2016·北京高考)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海昏侯刘贺(前92-前59年)墓

墓葬位置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

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与文献记载一致

墓葬形制和结构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

具有汉代特征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魏武王”(注:

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刘贺”“海昏侯臣贺”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侯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

阅读上表,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

[点拨] 本题考查了史学研究尤其是考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文物证明文献记载的史实。

很多历史书籍上的历史事件和现象,都需要文物的佐证。

[答案] 与海昏侯墓有关的资料没有引发争议,是因为在考古发现中有显著的证据可以证明其墓主人为刘贺。

西高穴墓出土器物的时代以及墓葬规制分别与曹操所处时代及其身份相符,但这一时期有三位“魏武王”,且文献中关于曹操墓的位置有多种记载。

综合来看,虽然西高穴墓的墓主人为曹操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相关资料说服力不如海昏侯刘贺墓,因此墓主人的身份存在争议。

[示例2] (2017·甘肃名校一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5年初,一则《湖南发现1945年八路军借条,盖有贺龙印章》的新闻在网络被炒得沸沸扬扬。

借条上写明:

“借爱国人士周莲池先生大米陆拾肆斗、大肥猪壹条、银洋肆佰贰拾块、铜钱伍佰块、小钱十贯,祖国统一时来中央。

八路军贺龙一九四五年三月”。

并盖有贺龙和一位名叫陈菊生的印章,陈菊生是贺龙部下的军需官。

如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从哪些方面、用哪些办法判定该借条的真伪(至少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点拨] 史料实证应注意论证的完整性,注意“由表及里”“史论结合”;史料实证“八路军的这张借条”的真伪,可从下面三种方式分析思考。

[答案] 

(1)判定借条的真伪

①字体。

查阅繁体简体字的写法。

②时间。

在民国时期,是否常用公元纪年法。

③内容。

借条里面的有些说法是否合理,如“祖国统一”等。

④署名和印章。

是不是贺龙亲自借的,贺龙的印章是否可以这样用。

⑤纸张和墨迹的时间。

请文物单位进行鉴定。

(指出辨析真假的角度,并能加以说明)

(2)判定借条的真伪

判定该借条是伪造的。

理由如下:

①借条不应该出现简体字。

如“条”繁体应该为“條”,“爱”繁体应该为“愛”,“钱”繁体应该为“錢”,“块”繁体应该为“塊”,“统”繁体应该为“統”。

②借条的署名极不规范,按道理应为: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XX旅(XX团)后勤部主任陈菊生,不应署名贺龙,不是贺龙借的,怎可署名贺龙?

贺龙的名字能随便让别人署?

贺龙的印章能随便让下属用?

③那时还不用公元纪年,写年代应写民国多少年,而不会是公元一九四五年三月,公元纪年从1949年才开始。

④1945年3月,抗日战争还没结束,不可能会说“祖国统一”说“抗日胜利”倒有可能。

(3)判定借条的真伪及看法

①有关方面应该组织专业、中立的机构进行独立、公正的鉴定并开具证明,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辨伪后倘若“借条”为真,有关部门理应切实承担历史责任公平合理地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③倘“借条”为伪,有关部门同样应有所作为,彻查伪造者的伪造链条、动机,并运用法律条款,让伪造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样,既帮助“真债主”获得理应获得的偿还,也让“假债主”付出应有的代价。

对练——素养活用训练

一、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1.(2017·蚌埠高三质检)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

孟子说:

“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

“一同天下”;庄子也说:

“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

“令行禁止于天下”。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B [根据材料可知,各家分别强调“仁”“同”“心定”“令”,主张不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各家纷纷阐述如何定“天下”,天下一统成为诸子的共识,故B项正确;材料叙述了各家对定“天下”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了各家对定“天下”的看法,道家、法家主张不能体现民本,故D项错误。

]

二、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史学理论

2.(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关于《史记》的史料来源,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曾说:

“余尝西至崆峒,北至逐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在《儒林列传》中曾说:

“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在《项羽本纪》中又说: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A.司马迁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史料

B.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史料

C.《史记》选择史料有多种来源

D.《史记》的史料记述来自见闻

C [根据材料“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可以得出司马迁通过文献查阅史料,而这只是《史记》选择史料的一种来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余尝西至崆峒,北至逐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得出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史料,而这只是《史记》选择史料的一种来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余尝西至崆峒,北至逐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得出《史记》选择史料有多种来源,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得出《史记》的史料记述来自见闻,而这只是《史记》选择史料的一种来源,故D项错误。

]

三、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中国城市化进程

3.(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

年份

全国人口总数(万)

城市人口数(万)

城市化指数(%)

1820年

37377

2350

6.3

1840年

41281

2668

6.5

1893年

33677

2668

7.9

1920年

44377

4700

10.6

1936年

46136

5263

11.4

1949年

54167

5765

10.6

——行龙《也论中国近代的城市化》

材料二 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

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

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点。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表格中“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指数(%)”的数据分析可得:

城市化经历了由慢到快的过程,并伴有停滞;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1936年,城市化进程加快。

第二小问,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分析,据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

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及国内战争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政府采取了大量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西方先进科技传入,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有利于城市化发展。

(2)问,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条件不同:

据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得出近代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方大部分为民族独立国家。

水平不同:

据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的数据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较低;据材料二“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得出西方城市化水平较高。

【答案】 

(1)特点:

城市化经历了由慢到快的过程,并伴有停滞;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1936年,城市化进程加快。

因素:

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及国内战争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政府采取了大量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有利于城市化发展。

(2)不同:

条件不同,近代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大部分为民族独立国家;水平不同,中国城市化水平较低,西方城市化水平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