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9157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根据建质[2009]254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内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根据《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管理办法》(粤建监字[1998]07号)的通知内容:

“高支撑模板系统是指高度≥4.5米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

1.2、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5);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11)

(7)《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8)《建筑计算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出版;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市有关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规定;

(12)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等;

(13)PKPM、施工安全辅助设计系统等施工软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结构概况

本工程(工程名称:

中新知识城南起步区ZSCN-C1-2地块住宅(自编号A4-A7栋),商业、公建配套C3栋,项目总承包),位于中新知识城南起步区KS1号规划路以北,基础形式为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由A4-A7四栋住宅楼组成。

地上29-33层,地下1-2层。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中新知识城南起步区ZSCN-C1-2地块住宅(自编号A4-A7栋),商业、公建配套C3栋,项目总承包

2

工程地址

中新知识城南起步区KS1号规划路以北

3

建设单位

广州知识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4

勘察单位

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

5

设计单位

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

6

监理单位

广东华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7

施工单位

广东上城建设有限公司

2.2、高支模部位

本工程主楼地下室层高5.4m,首层为4.2:

5.6米.属于《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管理办法》规定的高支模,但不属于《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规定的高支模。

第三章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地下室高支模施工具体情况应按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要求执行。

3.2、施工材料计划

本工程主楼地下室高支模支撑系统采用轮扣式支模架,轮扣式支模架立杆间距0.9、1.1m,现场需要的材料有轮扣式立杆、0.9m横杆、1.1m横杆、φ48.3×3.5钢管、十字扣件、顶托、对拉螺杆、18mm厚胶合板、50×90mm木枋,各种材料数量根据现场需求进场或现场周转。

3.3、高支模管理架构

由于高支模属于较大危险源工程,项目经理部根据各部门职责及分工确定高支模工程项目管理架构,管理现场的施工、进度、安全等各项工作,确保顺利完成高支模工程。

3.3.1、各部门及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职务

(部门)名称

主要管理职责

项目

副经理

1、项目副经理履行项目经理职责,全面负责本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合同责任,组织协调进入项目的各种资源,确保合同目标的完成。

2、确定高支模工程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并落实人员,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组织项目部开展工作。

项目

总工程师

1、审核高支模施工方案,并协调各分包商之间的技术质量问题。

2、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解决模板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总施工

1、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

2、负责项目的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活动符合施工方案的实施要求。

3、具体抓住项目的进度管理,从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和进度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如期施工。

4、协调各分包商及作业队伍之间的进度矛盾及现场作业面冲突,使各分包商之间的现场施工有序合理地进行。

技术组

1、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编制高支模施工方案,并确定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实际需要。

2、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设计、监理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3、合理安排施工搭接,确保每道工序的管理。

4、实施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指导,确保工序管理点的顺利实施。

5、搭设完成后,组织质量部、施工部、安全部对模板体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施工组

1、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

2、编制工种作业计划,报分管副经理平衡。

3、熟悉并掌握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向班组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监督指导工人的实际操作。

4、按施工方案、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组织施工。

5、合理使用劳动力,掌握工作中的质量安全动态情况,组织操作工人进行质量安全的自检、互检。

6、检查班组的施工质量,制止违反施工程序和规范的错误行为。

7、参与上级组织的质量检查评定工作,并办理签证工作。

8、负责现场文明施工及安全交底。

质量组

1、执行国家颁发的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评标准和规范,代表上级质检部门行使监督检查职权。

2、负责专业检查,随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

3、对不合格要及时上报技术负责人和上一级质量部门,监督工长制定纠正措施,并协助上级进行损失评估和质量处罚。

4、配合技术部对高支模体系进行验收。

安全组

1、协助对进场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监督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工作。

3、在现场设置安全标志。

4、实时监管现场模板搭设安全情况,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督促整改。

5、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项目安全状况。

第四章高支模搭设方案

4.1、立杆基础

1、本工程主楼地下室高支模搭设的基础为基础底板。

4.2、模板支撑体系

(1)本工程主楼地下室顶板及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轮扣式支模架,木枋选用50mm×100mm落叶松,木构件特性:

fm=13N/mm2,fv=1.3N/mm2,E=9000N/mm2;

(2)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fm=15N/mm2,fv=1.4N/mm2,E=6000N/mm2;

(3)钢管为φ48.3×3.5无缝钢管,fm=205N/mm2,E=2.06×105N/mm2。

(4)以上为材料的特性,考虑到材料的磨损及尺寸,具体的计算参数详见第三节“材料参数及力学特性”。

4.3、施工顺序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后,测量放线→绑扎墙柱钢筋,搭设轮扣支模架箭头→墙柱模板安装→按方案搭设剪刀撑增强轮扣式支模架的稳定→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轮扣式支模架、模板、钢筋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后达到强度要求及温差要求后,模板拆除、模板支架拆除。

4.4、支模用材料参数及力学特性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钢管规格主要为φ48.3×3.6。

现场木方截面尺寸主要为50mm×100mm,考虑材料的尺寸偏差等因素,模板方案设计验算时,木枋按40mm×90mm考虑。

(1)材料计算参数列表

材料名称

规格

弹性模量

(N/mm2)

抗弯强度

(N/mm2)

抗剪强度(N/mm2)

木胶合板

1830×915×18

6000

15

1.4

松木方

2000×50×90

9000

13

1.3

钢管

φ48.3×3.0

2.06×105

205

125

对拉螺栓

M12

容许拉力12.90kN

(2)钢管的力学特征

查施工手册表2-5可得φ48.3×3.6mm钢管的力学特征:

截面积

对主轴的惯性距

截面抵抗矩

回转半径

450(mm2)

113570(mm4)

5058(mm3)

15.87(mm)

4.5、轮扣式支模架搭设参数

部位

层高(m)

板厚(mm)

立杆间距(m)

横杆步距(m)

纵横垂直剪刀撑

地下室负一层

5.4

200、250、300

1.1*1.1

1.5

每6跨连续布置

主楼首层

4.2-5.6

100、120、150

1.1*1.1

1.5

每5跨连续布置

4.6、轮扣式支模架施工工艺

4.6.1、工艺流程

4.6.2、施工要点

1、轮盘的焊缝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一级焊缝的要求,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电弧擦伤、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2、钢管采用Φ48.3×3.6mm,不得采用锈蚀、裂纹、弯曲和起毛刺的钢管。

通过轮盘与插销使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立杆通过套筒对接。

3、沿纵横向设置水平支撑,每根立杆底部均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立柱底面以上2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4、架体四边与中问每隔5~6跨纵横布置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5、当搭设高架支撑架时,可以先用立杆组成一个支撑柱单元,每个单元为300mm×300mm×600mm,高度的基本模数为600mm,再在支撑柱单元之间用长度较长的横杆连接起来,组成高架支撑架。

6、支模架验收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需满足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2)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书面手续。

(3)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

(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两步。

(5)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

4.6.3、施工注意事项

1、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2)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否则应设拉结杆(钢管扣件连接)。

4、剪刀撑搭设质量要求:

(1)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4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

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5、轮盘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轮盘与立杆的焊缝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一级焊缝的要求,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电弧擦伤、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2)轮盘与水平杆的连接强度必须符合(2009)MJJC-0955中试验结果纵横向受力情况。

4.7、本工程轮扣式支模架构造措施要求

1、钢管采用Φ48.3×3.6mm,不得采用锈蚀、裂纹、弯曲和起毛刺的钢管。

通过轮盘与插销使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立杆通过套筒对接。

2、沿纵横向设置水平支撑,每根立杆底部均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立柱底面以上2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3、轮扣式支模架断开部位按方案要求采用钢管扣件进行拉结。

4、层高在5m以下按每6跨搭设纵横向垂直剪刀撑,层高在4.5m~6.5m按每5跨搭设纵横向垂直剪刀撑,增强轮扣式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

5、轮扣式支模架的横杆在能够扣进去的情况下应全部扣好,避免偷工减料,不能扣进去的部位可考虑采用钢管扣件进行拉结。

第五章轮扣式支模架工程图片

轮扣式支模架立杆

轮扣式支模架横杆

正在搭设的轮扣式支模架

已搭设好的轮扣式支模架

第六章支撑体系搭设和拆除要求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需满足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2)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书面手续。

(3)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

(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两步。

(5)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

第七章支撑体系检查验收

1、对使用的支模架检查以下内容:

(1)查看钢管、扣件材料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检查钢管表面的平直度,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3)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4)检查厂家的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2、支模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的内容:

(1)检查底座是否松动,立杆与底座是否落空。

(2)检查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支模架的主要验收内容:

(1)查看垫板是否晃动,检查方法:

观察。

(2)立杆垂直度: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测量,立杆偏差:

2m高处不得到大于±7mm、横距偏差不得大于±20mm。

立杆总垂直度不得大于±100mm。

用钢卷尺测量。

(3)纵向水平杆偏差,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大于±20mm,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不得大于±10mm,用水平仪或水平尺测量。

(4)扣件安装:

(1)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应大于500mm,用钢卷尺测量: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用扭力扳手检测。

(5)剪力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o-60o,用角尺检测。

(6)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为40-65N.m,用扭力扳手检测。

其他未尽事宜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相关要求执行。

第八章模板的构造与安装

8.1、一般要求

8.1.1、模板安装前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1)应审查模板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设计审批手续应齐全。

(2)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

采用爬模、飞模、隧道模等特殊模板施工时,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4)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

8.1.2、模板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

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2)支架立柱支撑部分安装时,应加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撑面积,且应中心承载。

(3)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仿制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4)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

(6)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

2)上层立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

3)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7)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

档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本方案全部采用钢管脚手架。

8.1.3、安装模板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防止漏浆,构造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8.1.4、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木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8.1.5、当承重焊接钢筋骨架和模板一起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的测模、底模必须固定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的节点上。

(2)安装钢筋模板组合体时,吊索应按模板设计的吊点位置绑扎。

8.1.6、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8.1.7、除设计图另有规定者外,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

8.1.8、对梁和板安装二次支撑前,其上不得有施工荷载,支撑的位置必须正确。

安装后所传给支撑或连接件的荷载不应超过其允许值。

8.1.9、施工时,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

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8.1.10、安装模板时,安装所需各种配件应置于工具箱或工具袋内,严禁散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安装所用工具应挂在作业人员身上或置于所佩带的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8.1.11、当模板按抓那个高度超过3.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8.1.12、吊运模板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应检查绳索、卡具、模板上的的吊环,必须完整有效,在升降过程中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

(2)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应少于2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4个吊点。

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

(3)吊运散装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待捆绑牢固后方可吊起。

(4)严禁起重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

(5)遇5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一切吊运作业。

8.1.14、木料应堆放在下风向,离火源不得小于30m,且料场四周设置灭火器材。

8.2、独立梁和整体楼盖梁结构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独立梁模板时应设安全操作平台,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独立梁模或柱模支架操作及上下通行。

(2)底模与横楞应拉结好,横楞与支架、立柱应连接牢固。

(3)安装梁侧模时,应边安装边与底模连接,当侧模高度多于2块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4)起拱应在侧模内外楞连固前进性。

(5)单片预组合梁模,钢楞与板面的拉结应按设计规定制作,并应按设计吊点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运安装,侧模与支架支撑稳定后方准摘钩。

第九章模板支撑体系的监测

9.1、监测制度

(1)本工程模板支设施工过程中,主要安全隐患是物体打击、支顶倾斜坍塌等。

(2)监测结果报告必须包括检测项目及其允许值、报警值、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监测结果评述,并绘制直角坐标系实时记录监测值。

(3)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应组织有关各方采取应急或抢险措施,同时必须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设科技委办公室、市建委建筑业管理处等报告。

9.2、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监测要求

(1)监测项目:

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2)测点布设:

根据需要在板上设一个监测剖面,详见附后大样图。

(3)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60分钟一次。

并与初始值相对比,得出沉降、位移量和板中挠度变形值,浇筑完成后,每隔3h观测一次;模板的沉降量到浇筑完成6h后结束。

(4)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容许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3)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5)变形监测报警值:

1)对结构板支架沉降预警值为10mm;板支架位移预警值为10mm。

2)梁底托梁钢管立杆变形为5mm,水平位移为3mm。

3)对场地狭窄,不便于观察的监测点应布置在表面进行观测。

(6)注意事项:

对监测用的焊接钢筋、线锤、标示角钢做好保护。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立即通知作业人员进行疏散,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章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1、为确保轮扣式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每层结构施工时,在墙柱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先浇筑墙、柱混凝土。

梁板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此时墙柱混凝土已浇筑3~4天,再浇筑楼层梁板混凝土,可以增强轮扣式支模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2、本工程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在140-160mm,采用地泵、汽车泵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的泵送速度为25~30m3/h。

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楼面堆积厚度不超过结构板表面20cm。

混凝土浇筑原则:

为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本工程拟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混凝土浇筑应按照规定路线进行浇筑。

其他浇筑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参照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3、混凝土浇筑过程应严格按方案程序进行,在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加固。

如果支架沉降、位移达到报警值时,安全员应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查明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加固措施。

发现险情,安全员、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撤出危险范围。

第十一章模板的拆除

拆模条件:

拆模时,以拆模试件到达下表的强度并能承受上面的荷载为拆模依据,在达到拆模条件后,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拆模。

后浇带两侧要妥善加支撑,拆模条件同上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条件(通过制作同条件度块并作试验来确定)。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

≤2

≥50

>2,≤8

≥75

>8

≥100

梁、拱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拆模操作:

1、侧模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条款。

作业班组必须申请技术科批准后方可拆除。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在达到拆模条件后,应先拆除主梁下模板,后拆除次梁下模板。

;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支模与拆模应由一个作业班组作业。

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5、模板拆除工艺

填写拆模申请单—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分段片拆除楼板模板、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6、模板存放

按照部平面布置位置堆放整齐,整形清理干净并刷胶模剂。

第十二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2.1、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主要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决策层: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