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842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docx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精编押题专练专题02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1.如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8s~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

B.18s时质点速度反向

C.整个过程中,E点处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

答案:

D

2.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车内两物体A、B质量之比为2∶1,A、B间用弹簧相连并放在光滑桌面上,B通过质量不计的轻绳与车相连,剪断轻绳的瞬间,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a、0   B.a、a

C.a、2aD.0、2a

解析:

选C.令物体B的质量为m,剪断轻绳前,弹簧弹力大小为F,绳子拉力大小为T,将A、B及弹簧看作整体,则有T=3ma;隔离物体A为研究对象,则有F=2ma.剪断轻绳后,绳中拉力消失,弹簧弹力不变,所以物体A受力不变,加速度大小仍为a,而物体B所受合力为F=maB,即aB=2a.

3.A、B两点相距8m,一质点由A向B做直线运动,质点在A点的速度为vA,质点速度的二次方v2与位移x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

A.质点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不断增大

B.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4.0m/s2

C.质点由A到B所经历的时间为2.0s

D.质点由A到B所经历的时间为8.0s

答案:

C

4.如图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P.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相同的小球Q.当小车沿水平面做加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已知θ<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一定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轻杆对小球P的弹力沿轻杆方向

C.小球P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gtanθ

D.小球Q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gtanα

解析:

选D.小车的加速度向右,但是速度方向不一定向右,故A错误;比较P、Q两小球的受力情况,可知合外力均为mgtanα,因为θ<α,所以轻杆对小球P的力一定不沿杆,故B、C错误,D正确.

5.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斜面体A、B,两斜面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质量分别为M、m.如图甲、乙所示,对上面或下面的斜面体施加水平方向的恒力F1、F2均可使两斜面体相对静止地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斜面体间的摩擦力为零,则F1与F2之比为(  )

A.M∶mB.m∶M

C.m∶(M+m)D.M∶(M+m)

解析:

选A.F1作用于A时,设A和B之间的弹力为N,对A有:

Ncosθ=Mg,对B有:

Nsinθ=ma,对A和B组成的整体有:

F1=(M+m)a=

gtanθ;F2作用于A时,对B有:

mgtanθ=ma′,对A和B组成的整体有:

F2=(M+m)a′=(M+m)·gtanθ,

.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大小可忽略的铁块A静止放在木板B的最左端.从t=0时刻起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且力F的大小随时间t成正比增加,已知铁块A的加速度a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木板B的加速度大小aB随时间t的aB-t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

答案:

C

7.(多选)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报道,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预计在2019年服役.假设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舰载飞机质量为m=103kg,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动力为F=7×103N,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2倍,当飞机的速度大小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g取10m/s2,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所受阻力大小为103N

B.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4m/s2

C.若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至少具有大小为30m/s的初速度

D.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为使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大小至少应为10m/s

解析:

选CD.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所受阻力f=kmg=0.2×103×10N=2×103N,选项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a=5m/s2,选项B错误.设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大小为v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v2-v

=2ax,代入数据解得v0=30m/s,选项C正确.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飞机起飞所用的时间为t,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v1,则飞机相对地面的速度v=v1+at,飞机相对航母的位移大小x=

at2,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1=10m/s,选项D正确.

8.如图甲所示,在某部电梯的顶部安装一个能够显示拉力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该电梯在竖直方向行驶时突然停止,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  )

A.电梯突然停止前可能在加速上升

B.电梯停止后小球向下运动,加速度小于g

C.电梯停止后小球向上运动,加速度小于g

D.0~t1时间内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1~t2时间内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

C

9.(多选)如图所示,长为L=6m、质量为m=10kg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一个质量为M=50kg的人从木板的左端开始向右加速跑动,从人开始跑到人离开木板的过程中,以下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g取10m/s2,a为人的v-t图象,b为木板的v-t图象)(  )

答案:

ABC

10.放在足够长的木板上的物体A和B由同种材料制成,且表面粗糙程度一样,现随长木板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5所示.某时刻木板突然停止运动,已知mA>m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若木板光滑,由于A的惯性较大,所以A、B一定会相撞

B.若木板粗糙,由于A的动能较大,所以A、B一定会相撞

C.若木板粗糙,由于A所受的摩擦力较大,所以A比B先停下来

D.无论木板是否光滑,A、B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

答案 D

解析 若木板光滑,A、B在水平面上不受力,由于物体具有惯性,则A、B将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相对静止;若木板粗糙,尽管两物体的质量不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同,但其加速度为a=

=μg,与质量无关,故两物体将有相同的加速度,任意时刻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故D正确,A、B、C错误.

11.动车组是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编在一起组成的,如图1所示.一工作人员站在车外进行观测,发现某动车组连续两节经过他的时间依次为5s和4s,若动车组可看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每节车厢的长度为30m,则该动车组的加速度约为(  )

图1

A.0.17m/s2B.0.30m/s2

C.0.33m/s2D.0.38m/s2

答案 C

解析 由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

at2

对两节车厢有60=v0×(5+4)+

a(5+4)2

对第一节车厢,30=v0×5+

a·52

联立解得a≈0.33m/s2,故选项C正确.

12.近来,“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行人过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而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也必须考虑到行人的安全.假设行人过马路时看到红灯转绿灯时反应时间为0.2s,设行人先做匀加速运动,经过1s速度达到了最大值1.5m/s,然后以这一速度匀速通过马路,已知马路的宽度为40m,行人沿直线垂直马路在斑马线上行走,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该路口的行人绿灯设置的最短时间为(  )

A.10sB.20sC.28sD.40s

答案 C

13.(多选)如图3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0°.现有两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下滑相同距离内物块A、B机械能的变化一定不相同

B.下滑相同时间内物块A、B机械能的变化一定相同

C.物块A、B一定不能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相同

答案 AC

14.(多选)如图4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v0的速度顺时针传送,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轻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若物块经传送带与斜面的连接处无能量损失,则(  )

图4

A.物块在第一次冲上斜面前,一定一直做加速运动

B.物块不可能从传送带的左端滑落

C.物块不可能回到出发点

D.物块的最大机械能不可能大于

mv

答案 BD

解析 设传送带的长度为L,物块运动的过程中,物块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x=

,若x≥L,则物块在第一次冲上斜面前,一定一直做加速运动;若x

mv

.故D正确.故选B、D.

15.2015年12月10日,XX宣布,其无人驾驶汽车已完成国内首次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

(1)如图6所示,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若无人驾驶汽车在某路段刹车时的加速度为3.6m/s2,为不撞上前方静止的障碍物,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图6

(2)若一辆有人驾驶的汽车在该无人驾驶汽车后30m处,两车都以20m/s的速度行驶,当前方无人驾驶汽车以3.6m/s2的加速度刹车1.4s后,后方汽车驾驶员立即以5.0m/s2的加速度刹车.试通过计算判断两车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

答案 

(1)24m/s 

(2)不会

解析 

(1)对无人驾驶汽车,由运动学公式有

-2ax=0-v

代入数据解得v0=24m/s

(2)设有人驾驶汽车刹车后经过t2时间与无人驾驶汽车的速度相同,此时的速度为v

该过程无人驾驶汽车刹车时间为t2+t1,其中t1=1.4s

对无人驾驶汽车v=v0-a(t2+t1)②

对有人驾驶汽车v=v0-a′t2③

联立②③式得t2=3.6s,v=2m/s

又x无=

(t2+t1)④

x有=

t2+v0t1⑤

Δx=x有-x无⑥

联立④⑤⑥,代入数据解得Δx=12.6m<30m,即两车不会相撞.

16.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用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7甲所示.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4m/s的速度沿倾角θ=30°的斜面上滑紧接着下滑至出发点,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结果电脑只绘出了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

图7

(1)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

答案 

(1)8m/s2 

(2)0.35 (3)2m/s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木块经0.5s滑至最高点,由加速度定义式a=

有:

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a1=

m/s2=8m/s2

(2)上滑过程中木块沿斜面向下受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