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729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x

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②以人为本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统筹兼顾 ⑤创新驱动 ⑥经济结构调整 ⑦城乡一体化 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⑨自发性、盲目性 经济政策和计划 公有制 共同富裕 世贸组织规则 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 对外经济 跨国公司

► 考点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含义

 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手段

 价格、供求、竞争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

优势

 及时反映供求信息,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效率高

 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能够弥补市场缺陷

局限

 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

 周期长,灵活性差

联系

 ①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②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③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图解知识】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

2.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维护

  

(1)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①资源配置:

维护市场秩序能够合理引导资源的流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防止资源浪费。

②市场发展:

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③消费者和劳动者:

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④企业生产:

有利于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合理引导企业生产与发展。

⑤收入分配:

有利于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建立良好的市场分配秩序,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2)维护市场秩序的措施

制度建设

 ①建立良好的市场规则,完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行为约束

 国家: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反市场规则行为的打击力度

 企业: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社会法律法规,树立诚信观念

 个人:

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这只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然经历的过程。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效。

【核心发散】 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生产:

国家一般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干预,引导企业生产;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分配:

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并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3)交换: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4)消费:

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

如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通过影响价格,引导消费趋向。

  (5)经济发展方式:

科技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都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

  (6)对外开放水平:

国家可以通过调节进出口关税,合理调节和引导对外贸易发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分析]错误。

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即市场和宏观调控。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宏观调控是市场的有益补充。

  2.食品安全问题是市场盲目性的体现

  [分析]错误。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缺陷。

食品安全问题是商家为了获取利益,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自发性的体现。

例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

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  )

  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2[2013•安徽卷]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

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治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对推动技术创新的经济意义的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围绕材料,多角度分析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经济意义,主要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分配制度、宏观调控的经济和法律手段等角度具体说明。

[答案]政府创造条件,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对创新主体进行引导,推动技术创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打击创新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创新者的利益。

► 考点二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发展

发展方式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收入

 在经济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现代化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小康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①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②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③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①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动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推动城乡一体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解题规律】 如何解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试题

  

(1)从经济生活主体角度分析

  ①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②企业:

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转变。

③政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从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角度分析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④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

  ⑤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3)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合理引导资源配置。

②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统筹兼顾与全面协调

  [分析]全面协调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强调经济发展不能厚此薄彼。

统筹兼顾是实现协调的根本方法,强调了发展的整体性,立足整体,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分析]经济结构主要指所有制结构和区域结构、城乡结构。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例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

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

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

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了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企业发挥了规模经济的作用,农民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同时,农民的收入也在增加。

[答案] 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

例4 [2013·浙江卷]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

投资总额(亿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

经费支出(亿元)

GDP

(万亿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1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10242

50.8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

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中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解析]第

(1)问考查学生从图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对于图表题,要仔细审读图表,全面获取信息。

首先,要读标题,明确这是关于环境治理、节能减排方面的图表;其次,要对图表作分析比较,要从纵向(时间)看到我国从2006到2012年在科研经费投入、环境治理投资以及能耗方面的变化;其次,还要审读注释,看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最后,要对图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上升到理论高度。

  第

(2)问考查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本题设问规定很明确,要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

解答本题,要从所要求的知识中,选取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知识点,分析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答案]

(1)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 考点三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是什么——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载体

 跨国公司

实质

 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影响

 消极:

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积极:

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态度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消费者(劳动者):

丰富消费市场,提高消费水平;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商品消费市场,促进就业。

  

(2)企业:

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市场多元化;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树立竞争优势;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学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规避贸易壁垒。

(3)国民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弥补我国资源不足,推动经济结构转变;有利于扩大外需,拉动出口,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怎么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

  

(1)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3)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学会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促进国内与国外的协调发展。

【核心发散】 国际贸易摩擦与应对措施

挑战

应对措施

“数字鸿沟”

 ①采取多种措施在国内普及互联网,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差距;②大力发展科技,占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

挑战

应对措施

“绿色壁垒”

 ①积极实施国际环境绿色标志认证,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②加快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提高我国产品和相关技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③增强规则意识,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反击各种“绿色壁垒”

倾销与反倾销

 ①企业要主动适应国际惯例,敢于和坚决应诉,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有关法律法规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②企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贸易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制止低价竞销,以维护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③加强对行业的协调和管理,齐心协力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指控;④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生产出科技含量高、质量好、高附加值的产品

【图解知识】 经济生活结构解读

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属于贸易全球化

  [分析]错误。

经济全球化有三种表现,即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海外并购属于对外投资,属于资本全球化。

  2.当前经济全球化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

  [分析]错误。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和经济上占绝对优势。

  3.“走出去”就是扩大商品出口

  [分析]错误。

扩大商品出口是“走出去”的重要体现,但是“走出去”还包括对外投资和劳务输出等。

例5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

美国政府于9月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

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案例表明(  )

  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是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例6 [2013•四川卷]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L公司是中国一著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

该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与中国相关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解析]第

(1)问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对图表要作全面审读。

首先,要关注标题,明确本题的主题是关于全球GDP和500强企业拥有量的图表;其次,对图表进行分析,要看到图表中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这两方面的不同;最后,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启示。

(2)问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走出去”战略等知识。

解答本题,要逐句审读题干材料,弄清L公司是如何树立自主品牌的,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给我们哪些启示。

“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是其追求目标”说明L公司的经营战略正确;每年投入巨资“突破核心技术”说明它重视科技创新;产品品质“超越发达国家的技术要求”说明它重视质量;“对用户负责”说明它坚持诚信经营,注重树立企业信誉;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则体现了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

[答案]

(1)中国GDP全球排名第二,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强拥有量为0;中国是经济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2)①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建设目标。

②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品牌竞争力。

③追求卓越质量,突出品牌优势。

④秉承诚信,赢得品牌的市场信赖。

⑤主动“走出去”,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设立“全国低碳日”的经济意义。

[答案] ①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提高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引导企业生产发展方向,优化产品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发展方式。

③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生产向主要依靠扩大内需、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

④能够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运用有关国际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

[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着眼于中欧的共同利益,尊重欧洲的正当利益。

②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调节作用,促进中欧之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坚决捍卫我国经济利益。

同时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④推动经济和科技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某企业生产一件A商品,市场售价为63人民币元,假设按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3人民币元=1美元计算,在美国市场销售,可以获取2美元的利润。

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5%,如果此时该产品美国市场价格不变,那么销售一件A商品(  )

A.多获利2.1人民币元 B.损失3人民币元 C.多获利0.4美元  D.损失1.6美元

[解析]此题考查人民币汇率的计算。

解答此题首先计算出该商品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63-6.3×2=50.4(人民币元)。

人民币升值5%后,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比为[6.3÷(1+5%)]∶1=6∶1。

汇率变动后,仍旧售价为10美元,那么其获利用人民币表示为6×10-50.4=9.6(人民币元),原来获利为6.3×2=12.6(人民币元),二者相比,损失3人民币元。

如果用美元计算,其获得利润为9.6÷6=1.6(美元),可见损失2-1.6=0.4(美元),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某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对比

材料二 该市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鼓励支持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还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投入巨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森林公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

  材料三 该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本地的文化竞争力,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业,推出一系列文化产品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了财政对图书馆、电影院、社区健身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还组织了“建设美丽家乡”的大讨论,让每一个市民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参与建设美丽家乡。

(1)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