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5772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1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docx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

统计学。

5.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o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统计调查、及o

7.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o

8.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o

9.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

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二、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2.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生B、交院每一位学生

C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

3.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

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

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4.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

B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

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

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

5.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

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

C、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

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

6.

)。

、每一个港口货运

、每一个港口货运情况

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所有的港口货运B

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C所有的港口货运情况D

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

、变量D、变量值

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

9.一个统计总体()。

、只能有一个指标

、可能有多个指标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

C可能有多个标志D

10.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三、多项选择题:

1.指出下列变量中的连续型变量()。

A、成绩B、身高C、人数D、教科书册数E、体重

A、全国工业企业数为总体B、每一个企业即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

C所有制是品质标志D、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数为指标

3.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性别B、工种C、工资D、民族E、年龄

4.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性别B、工种C、工资D、民族E、年龄

5.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6.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与标志可以相互对调

B、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C、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

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与标志可以相互对调

7.下列哪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

A、产品合格率B、废品量C、单位产品成本

D、资金利润率E、上缴利润额

8.下列哪几个属于数量指标?

()。

A、产品合格率B、废品量C、单位产品成本

D、资金利润率E、上缴利润额

9.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其正确的定义是()。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C、变异是可变标志的差异D、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E、标志值是变量的数值表现

10.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

A、规模B、工作总量C、强度D、水平E、密度

四、简答题:

1.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2.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3.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4.试述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及联系。

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复习思考题

1.试述统计设计的概念及内容。

2.试述统计指标的分类情况。

3.试述统计表的构成及分类情况。

4.试述统计调查的意义及其基本情况。

5.一个周密的调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的意义怎样?

6.指出下列调查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1)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调查;

(2)机械工业设备调查;

(3)科技人员调查。

7.试列举下列调查单位的主要标志:

8•什么是统计报表制度?

它在我国统计调查组织形式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9.什么是统计调查的单一表和一览表?

它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10.什么是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它们的意义怎样?

11.试述普查的意义、特点和作用。

组织好普查应注意哪些问题?

12.什么是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13.统计调查的种类?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对全国各铁路交通输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

这种调查属于调查。

2.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得的各项原始资料进

行科学的加工与汇总,使其系统化,得出能反应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

或对已加工过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进行再加工。

3.常见的统计资料整理的组织形式有:

、、综合整理以及汇审

汇编的办法。

4.统计表从形式上看,主要由、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四部分

组成。

5.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和o

6.统计表按主体栏(主词)是否分组可分为、和复合表。

7.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抽样调

查这五种形式。

8.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

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制定各种设计方案的过程

9.就是按照预定的调查要求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

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10.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法、

二、单项选择题:

1.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

C、确定调查的单位D

2.统计调查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是按(

A、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划分的B、

禾口采访法

)°

、确定调查的范围

、登记的方便

)°

按其组织形式的不同划分的

C、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划分的D、按登记的时间不同划分的

3.某市对占该地交通运输业总产值三分之二的六个运输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

查方法叫()°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

4.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

A、一次性典型调查B

、连续性的全面调查

C连续性的重点调查

D、普查

5.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

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

这种调查属于(

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6.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

7.对科技人员进行调查,其填报单位是()。

A、所有的科技人员B、每一位科技人员

C、所有的科技人员所在企业D、每一位科技人员所在企业

8.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A、各百货商店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C、一个百货商店D、每位工作人员

9.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全国人口B、每一个人C、每一户D、工人工资

10.某自行车企业对其产品质量进行调查,其调查单位是()。

A、每一辆自行车B、每一辆自行车的质量

C每一产品质量D、该企业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

A、我国1995年社会总产值B、某台设备的使用年限

C、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D、某地区原煤产量

E、某市年供水量

2.全国工业普查中()。

A、全国工业企业数为总体B、每一个企业即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

C、所有制是品质标志D、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数为指标

3.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总体的复杂程度

、组数的多少不同

组状态的排列形式不同

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

A、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

B、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

C、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

D、对调查资料的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E、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5.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

A、采访法B

、抽样调查法

C、直接观察法

D、典型调查法

E

、报告法

6.非全面调查包括(

)。

A、重点调查

B

、抽样调查

C、快速普查

D、典型调查

E

、统计年报

 

7.某地区进行企业情况调查,则每一个企业是()

A、填报单位

B、调查项目

C

、调查单位

D、统计总体

E、

调查对象

8.普查是一种(

)。

A、非全面调查

B

、专门调查

C

、全面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

、连续性调查

9.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

)。

A、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

调查

E、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

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C、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

D、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

等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E、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式方法

10.统计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调查时实际登记的时间

E、进行调查的时间

)。

B、调查进行的起止时间

D、调查工作的时限

四、简答题:

1.试述一个周密的调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试述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含义。

3.试述统计调查的意义及其基本要求。

4.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

5.说明统计指标的主要分类。

五、综合题:

(一)指出下列调查的调查对象及单位:

1.商店网点调查;

2.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调查;

3.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调查;

4.住宅调查;

5.机械工业设备调查;

6.科技人员调查;

7.科研机构调查;

8.自行车质量调查;

9.农产品成本调查;

10.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调查;

11.基本建设大、中型企业投资效果调查;

12.港口货运情况调查。

(二)列举习题一中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指出它们在哪些调查中是一致的,哪些中不是一致的?

(三)统计报表和普查都是调查,两者有何区别?

如果采取定期普查可否代替统计报表?

(四)设某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规定为6月30日24时,并以长住人口为普查对象,在标准时间后几天,调查人员遇到下列情况,该如何处理?

1、7月3日在第一家调查时,得知这家7月2日死去1人,在普查表上应列为“死亡”或“不死亡”?

2、同日在第二家遇到婚礼,10天以前,新婚夫妇办理好结婚登记,调查人员应如何登记这对青年人的“婚否”项目?

3、7月4日到第三家,这家6月30日出生1小孩,应如何登记?

4、7月4日到第四家,户主告许调查员:

他在7月1日已办理离婚手续,对被询问者的婚姻状况应如何填写?

5、7月5日在第五家,遇到户主的儿子从外地回家探亲,户主对调查员说:

他儿子6月25日回家后在派出所办理了一个月的临时户口,试问他的户籍应如何登记?

第三章统计整理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统计整理的意义。

2.统计资料整理一般有哪些步骤?

3.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4.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有何重要意义?

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5.什么是统计分组体系?

它有哪些重要意义?

6.什么是分组数列?

分组数列按分组标志的不同有哪两种数列?

7.解释下列概念:

单项数列、组距数列;组限、上限、下限;全距、组中值;闭口组、开口组;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频数和频率

8.什么情况下编制等距数列或不等距数列?

9.统计资料汇总前,为什么要对原始资料进行检查?

检查哪些内容?

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10.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有哪几种?

11.试述统计表的意义和作用。

12.统计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3•什么是统计分布?

其类型有哪几种?

14.试述统计资料积累的意义、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资料的整理一般经过了审核、、汇总、编表和积累这五个

阶段。

2.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得的各项原始资料进行

科学的加工与汇总,使其系统化,得出能反应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或对已加工过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进行再加工。

3.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和两部分。

4.统计资料汇总前的审核方法有及两种。

5.统计资料汇总后的审核方法有、及三种。

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和划分各组界限。

7.呈现于统计表上的综合资料,即为统计数列,其基本形态不外乎以下三种形

式:

、分组数列、时间数列。

8.次数分配数列按其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可分为和o

9.变量数列按其各组变量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和o

10.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经历过三个阶段,即、机械汇总以及计算机汇

总。

二、单项选择题:

1.次数是分配数列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指()0

A、各组单位占总体单位的比重B、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

C、数量标志在各组的划分

D、以上都不对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600以上。

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

560,则末

组的组中值为()

A、620B、610C

3.次数密度是()。

A、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

C、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4.某厂的职工人数构成表如下:

、630D、640

B、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

D、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

性别

职工

人数

文化程度

大专以

中学

小学

半文盲和

文盲

合计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A、性别B、男、女C、文化程度D、性别和文化程度

5.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是()。

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

6.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

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

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8.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

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D—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9.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0以下。

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20,则首

组的组中值为()。

A、460B、470C、480D、490

10.某厂的职工人数构成如下:

性别

职工人

技术级别

一级

二级工

三级

四级

合计

表是()。

A、简单表B、分组表C、复合表D、以上都不是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F、职工按收入水平分组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所有志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F、职工按收入水平分组

3.对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

如果对企业

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A、300人以下,

300-

500人

B、300人以下,

301-500人

C、300人以下,

310-

500人

D、299人以下,

300-499人

E、300人以下,

301-

499人

4.统计表按分组的情况分类,可分为()

A、调查表B、简单表C、汇总表

D、简单分组表E、复合分组表

5.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

A、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B、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C、区分事物的本质

D、反映总体内部的结构

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6.按数量标志将总体单位分组,形成的分布(分配)数列是()

A、变量数列B、变量分布(分配)数列C、品质数列

D、品质分布(分配)数列E、次数分布(分配)数列

7.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A、变量值的大小B、组距与组中值C、组限与组中值

D、变量性质不同E、选择的分组标志

8.在组距数列中,组距数列的种类有()

A、闭口式的B、开口式的

C、等距式的

D、不等距式的E、有组限的

9.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是()

A、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

B、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

C、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选择

D、要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

E、要根据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的不同来选择

10.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有着特殊的统计分布类型。

常见的主要有

()。

A、钟性分布B、S型分布C、双曲线分布

D、J型分布E、U型分布

四、简答题:

1.试述分配数列及其分类情况。

2.什么是统计分布?

其类型有哪几种?

3.统计资料整理有哪些内容?

4.统计分组有何作用?

5.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五、计算题:

(一)某工厂120个工人某月份生产某种产品件数的资料如下:

103

70

104

90

100

124

85

88

112

134

99

104

114

108

118

106

95

98

117

106

98

108

115

115

104

97

105

125

126

85

129

94

99

97

134

112

138

110

123

118

97

106

104

110

108

114

107

116

104

100

108

87

89

85

114

124

120

118

131

75

118

114

98

110

129

104

114

105

116

117

124

100

117

114

113

108

115

109

95

118

126

113

106

104

108

125

106

113

90

103

134

121

115

124

85

128

86

113

91

124

107

114

103

101

125

104

71

102

110

94

86

138

98

105

84

90

133

126

118

98

要求:

根据上列的原始统计资料,把工人按生产件数(等距)分成七组,并编

制变量数列表。

(二)下面是两个地区机械厂工人劳动生产率资料:

甲地

年劳动生产率

乙地

年劳动生产率

区企

(元/人)

区企

(元/人)

业编

1984

1985年

业编

1984

1985

1

7110

7370

1

2540

2930

2

6930

8350

2

1960

2260

3

5150

4870

3

9630

10220

4

8580

8730

4

4760

5280

5

8120

8030

5

5380

5640

6

3130

3430

6

6300

6660

7

5440

6070

7

3510

4030

8

4970

5560

8

7430

8110

9

3160

3640

9

5640

5850

10

6480

7060

10

5850

9250

11

2740

2740

11

5160

4780

12

6990

7430

12

5890

6690

13

6320

4590

13

2650

3160

14

6190

6160

14

6060

7140

15

4320

4430

15

6260

6670

16

3710

4200

17

5510

6320

要求:

对上述资料进行分组,计算相应的频数和频率,以比较两地区机械厂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分配情况。

 

(三)某年某地工业企业按固定资产总值大小分组资料如下:

工业企业按

固定资产分

组(万元)

对总计的百分数

(%

工业企

总产

50以下

5

3.1

50〜100

100〜200

200〜400

400〜700

6

10

14

25

4.9

8.3

12.6

26.1

700〜110016

1100〜160013

18.0

14.5

1600〜22007

8.0

2200以上44.5

合计100100

要求:

试用上列资料,作如下的再分组(提示:

本题可按比例法推算)

1.把原分的九个组,改分为下列五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