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9524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docx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

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履行市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

起草并报市政府批准出台《市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意见》、《市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对规划布点村庄、非规划布点村庄分别按照“八整治、八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整治。

建立挂钩联系制度,专门抽调6名局领导担任6个督导组的组长,每周对挂钩乡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查找存在问题,并通过明查暗访、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及考核验收等形式,督促落实整改,确保村庄环境整治扎实推进。

编发工作简报、信息快报,及时通报工作动态,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

出台《市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宣传工作意见》和《关于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公益宣传的意见》,联合市文明办、教育局和各镇,深入宣传发动,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新闻报道、户外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进展及成效。

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征文比赛、组建志愿者队伍、发出家庭倡议书等形式,发动中小学生带动家长参与村庄环境整治。

省委、省政府专门在我市召开全省村庄环境整治现场会,对我市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我市超额完成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我市达100%。

全市1230个村庄全部完成整治。

其中,“三星级康居乡村”21个、“二星级康居乡村”21个、“一星级康居乡村”207个、“环境整洁村”981个。

我市被省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首批创建“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示范县”,苏家尖村苏家尖组被命名为省首批“三星级康居乡村”。

  认真履行市创建省优秀管理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解,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展开。

同时,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深化社区城管和数字城管工作、完善勤务机制、强化市容秩序管理,以良好的工作成效顺利通过省住建厅考核验收。

  1.社区城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立足“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络”的城市管理格局,在XX年各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依托城市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指导、督促社区全面履行社区城管工作职责,加大对社区内各类乱象的整治和查纠力度。

加强与属地政府、管理区、社区的沟通配合,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为社区管理进一步提供执法保障。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人员在违法建设管控、市容秩序管理和环境卫生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年配合虞山镇开展业务培训81次,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人员累计上传工作信息44万余条,其中现场纠处信息近36万条。

  2.数字城管工作进一步深化。

立足“大城管”格局,进一步规范市级平台运行。

落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手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职责分工办法》、《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理清、明晰专业部门和属地政府的职责范围,完善例会、会商、研判预警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监督指挥中心的协调、监督等作用,各类案件得到及时处置。

严把信息采集质量关,建立信息采集质量体系,对应路段分级制度,将上报信息分为A、B、c三类,明确信息上报时间、类型配比,着力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和均衡性。

建立健全综合监督考核体系,加强对专业部门和属地政府的监督考核,实施月度考评分析通报和跟踪回访,并将考评结果与“公仆杯”考核挂钩,提升专业部门和属地政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加强对信息采集监督员、坐席员等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使案件得到及时派遣和有效监督。

全年累计上报案件近万件,结案率达%。

同时,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在总结市级平台建设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数字城管络向乡镇延伸,将各镇建成区范围内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绿化养护管理、镇容秩序管理、环境卫生管理、违法建设管控纳入数字化集镇管理系统,并将运行情况纳入“新风杯”考核,逐步建立“主动发现、精确指挥、快速处置、有效监督”的集镇长效管理机制。

数字城管分中心实施区域达平方公里,划分万米单元格1380个,涵盖集镇部件44万余个。

12个分中心均正式运行,数字城管络实现城镇全覆盖。

数字城管项目顺利通过省住建厅验收。

  3.城管勤务机制进一步完善。

按照“市局监督指挥中心——城管执法中队勤务指挥室——责任区管控力量”的组织架构,完善主动发现、指挥处置、实时监管、研判预警以及倒查问责和绩效考核等机制。

为一线执勤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做到执勤监管、执法取证同步进行,提高工作效能。

配套出台《市城市管理局执法中队领导全天候巡查工作规范》、《市城市管理局现场纠处工作规范》、《市城市管理局执法中队早中晚时段重点区域管理工作规范》等13项工作规范,增强勤务管理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衔接紧密、指挥运转顺畅、管理措施有力、监督考评到位的勤务管理体系。

全年系统工作信息累计97万余条,月均处置案件1045起,案件办结率达%,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明显提高。

  4.市容秩序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

针对市容秩序动态性、反复性强的特点,强化城区全时段、全区域管理,实行弹性工作制和错时工作制,管理时间向早晚两头延伸,采取换班不换岗的管理模式,并通过视频监控、机动巡查、徒步管理等多种勤务方式加大纠违力度,市容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年累计查纠各类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万余起,办结行政处罚案件万余件,完成120余次市容环境秩序保障任务。

一是扎实开展集中整治。

针对乱设摊、乱涂贴、乱拉挂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10余次,并重点围绕停车秩序、占道经营、建筑工地、夜排档等8个方面,开展城区市容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对城区93条主次干道开展“一街一整治”行动,做到“一街一方案、一街一整治、一街一查验、一街一巩固、一街一提升”。

全年累计整治乱设摊约10万起、乱停车约万起,清理乱涂贴约11万起,拆除违章建筑661处万平方米,拆除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设置要求的户外广告2787处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各类灯箱363只。

二是加强停车秩序管理。

通过现场纠处、抄牌贴单、违停拖移、实施限时和分时段停车制、设置物理隔离设施等措施,有效规范停车秩序。

完善停车配套设施,全年维修护栏170处,见新、修复停车泊位3965只。

三是规范户外广告管理。

根据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对世茂三期、四期和虞山尚园等多个新开商业楼盘的店招标牌设置提前介入,做到交付使用一处、规范设置一处。

同时,对海虞南北路、新世纪大道、虞山北路、方塔东街的灯杆旗、落地式灯箱等户外广告设施的经营使用权进行公开拍租招标,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监管,使我市户外广告市场化运作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是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

完善《市容环卫责任书》,将三环路以内主次干道沿街商户全部纳入签约范围,建立签约对象基本信息档案,强化后续跟踪管理,使市容环卫责任落实到位。

共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6000户。

会同属地政府,设立可容纳60家经营户的银环苑集宿区摊贩临时疏导点,在改善环境秩序的同时,满足周边市民生活需求。

  1.环卫专业规划通过评审。

广泛征求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意见,加强与规划编制单位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修改完善《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该规划顺利通过市市容市政管理局专家组评审。

  2.城乡环卫保洁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虞山北路等32条主次干道试点推行道路快速保洁作业模式和沿街门店垃圾定时定点收集,使垃圾落地停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城区按照新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格化作业、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监管的工作要求,严格作业标准,优化作业模式,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抓好陆地清扫保洁和河道保洁、公厕管理、垃圾清运、道路洒水、消杀灭蝇等工作,同时加强薄弱区域、薄弱时段的环卫管理,城区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

城区共清运垃圾万吨,清理河道漂浮物万吨;焚烧、填埋处理垃圾万吨,发电量7085万KWH,上电量5499万KWH;清运和处理粪便万吨。

依托环卫业务监督指挥系统,强化市局、环卫处、环卫所三级督查监管,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积极发挥PDA系统现场纠处、问题上报、勤务管理、工单处置等作用,确保环卫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使环卫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督促镇结合卫生镇复查和村庄环境整治,清除脏乱现象,加强环卫保洁,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指导沙家浜、支塘2个国家卫生镇顺利通过全国、省、市三级复审,3个省卫生村顺利通过省、市复审,106个省卫生村顺利通过市级复查。

  3.城乡垃圾处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

加快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形象进度达55%。

红线外配套工程完成道路、供水、供电、雨污水管道等建设。

针对城区垃圾转运站设备老化、转运能力不足等问题,对城区5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进行设备更新,并对其中的2座实施了改扩建。

督促相关乡镇加快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建设进度,新建投运4座,累计建成投运35座,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是配套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城区55座公厕改建,维修公厕、垃圾箱房等各类设施3690次,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

添置垃圾桶XX只,采购保洁车辆36辆,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和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村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公厕达5015座、无害化卫生户厕达23万余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

三是推进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规范管理。

按照“收运处一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完成餐厨垃圾处理Boo项目公开招标、项目公司注册和项目规划选址评审等前期工作,并进入环评环节。

占地约50亩的谢桥建筑垃圾临时堆场建成投用,有效缓解了城区建筑垃圾的集中堆放问题。

加强同住建、公安、物价、财政等部门的配合协作,在前期调查摸底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化改装试点的基础上,制定车辆密闭化改装方案,加快推进密闭化运输工作。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劝导施工工地、沿街门店、物业服务企业等将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集中处置。

陈家市、谢桥两处建筑垃圾临时堆场全年共接纳建筑、装修垃圾万吨。

四是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浦发热电能源有限公司以BoT方式投资建设的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项目和焚烧厂自行投资建设的厂内渗滤液处理提标改造工程通过环保验收,运行正常,各项处理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行业标准要求。

完成飞灰安全填埋场封场工程建设。

对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实施南湖垃圾填埋场整治工程,完善填埋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规范日常运行管理。

经住建部组织的无害化等级评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达到A级标准,南湖垃圾填埋场达到Ⅰ级标准。

全年达标处理垃圾渗滤液万立方米,安全处置飞灰万吨,处理炉渣万吨。

五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继续拓展分类区域,重点在24个住宅小区和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在洪泾里社区、琴枫苑小区、石梅小学等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20多次,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回收有毒有害垃圾等方式,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配套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更新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垃圾分类户外公益广告和车身、果壳箱公益广告,不断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果。

  1.服务公众出行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是建成投运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二期项目。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短途出行需求,缓解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实施了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二期项目,新增公共自行车7000辆、锁住8600个,公共自行车总数达1万辆,服务站点增至353个。

我市成为全省同类城市中投放公共自行车最多的城市。

项目自XX年5月投运以来,累计为市民办理借车卡15万余张,借还车累计突破1500万人次。

二是编制完成城区停车专项规划。

会同市公安交巡警大队、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编制了《市中心城区停车规划》。

通过这一规划的分步实施,将充分挖掘停车资源,逐步构建结构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城市停车系统,提高停车资源管理水平,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2.政务运行透明高效。

一是深化政务公开。

完善市局及下属单位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在政务公开站和城管局站主动公开机构概况、政策法规、规划计划、行政权力、业务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